摘要:在我国民用建筑供配电系统中,10kV 变电所对用电设备运行可靠安全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10kV变电所电气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变电所;电气施工;问题;解决措施
目前,10 kV变电所是我国民用建筑供配电系统的核心,它能有效保证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保障用户安全。但是由于在电气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施工质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用电安全,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通过对施工过程当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办法,对配电系统安全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一、10kV变电所电气施工常见问题分析
1 预留预埋问题
没有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焊接接地干线。要确保配电系统和相关人员的安全,变电所的总接地点的稳定性非常关键。通过接地干线,可以把各个楼层的接地母线集中连接,他应高于接地母线一个层次。
安装接地干线时,要做好相对的保护措施,使到干线免受物理和机械损伤,但是注意的是,不能在建筑物的水管和金属电缆屏蔽层处作为接地干线使用。
安装接地干线时,应采用专用的屏蔽层保护,例如把干线装入钢管中。
刚需要把接地干线引出时,通常做法是采用扁钢与基础内的钢筋搭接焊,但在实际施工当中,普遍存在着搭接的长度不够,致使施工出现问题。根据GB50303-201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关于焊接部分,中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 6 倍,双面焊接,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2倍,不少于3面焊接。
没有按照施工要求进行预埋套管的制作和封堵。
变电所对防水有严格要求。但是在现场施工的过程当中,经常看到由于没有加止水钢板而引至渗水出现,以及电缆敷设后没有进行及时全面封堵,使到水从套管内侧渗入变电所,给后期维修带来困难。
所以,对于外墙上的进出户电缆的套管的制作、预埋和封堵都必须严格依照施工图纸和规范来进行施工。
对于剪力墙中预留洞口的遗漏。变电所局部采用剪力墙时,对于预留的风管孔洞在具体的结构图中并没有体现,而只是出现在电气和通风图中。在具体的结构施工时,土建人员很容易犯遗漏的错误,导致后期在施工上由于开洞等涉及安全隐患,使得施工难度加大。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具体施工时,各方面的沟通与配合是至关重要的。
2 导线问题
2.1 导线的连接问题。对于多股导线的连接问题,应该采用镀锌铜接
头进行压接,尽可能不要出现“羊眼圈”状。如果出现,则应该匀搪锡。
一般在接线柱和接线端子上的导线只有一根,但如果连接两根时,两根导线中间要加入平垫片。在施工前期,采购人员最好能按现场需求购买好各种颜色的导线,同时负责施工的人员一定要专业过硬,要分清接地保护线、零线、相线的作用和色标的区分。即A相-黄色,B 相-绿色,C 相-红色;单相时一般宜用红色;N 线应用浅蓝色或蓝色;PE级别必须用黄绿双色导线。
2.2 安装隔离开关的问题。隔离开关是指在分位置时,触头间有符合
规定要求的绝缘距离和明显的断开标注;在合位置时,能承载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及在规定时间内异常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设备。安装隔离开关的地点有:架空引下线和跌落式开关之间的位置、分支线 T接处位置、电缆和架空线的连接处、架空线 T 和用户电源电缆的接触点、断路器的电源侧等。在闭合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动静触点以及触电的清洁等,避免用力过大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3 负荷问题
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我们经常发现,当负荷开关运行时,由于其开关托架的承重能力不足,难以承受在进行操作期间带来的冲击,而出现晃动超量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负荷开关托架预埋不牢固,这种问题通常都会出现在预埋入变压器侧墙内。其二,当负荷开关操作手柄的支架埋入的位置不准确,同样对操作造成困难;变压器的诸多问题也是施工需要特别注意的事情,比如变压器高压电缆管同样导致电缆护管的无法固定;变压器的进门未设置支架;变压器基础没有按图纸预留出槽钢口;变压器大门没有预留的通风口。电缆管多层重叠,有地方可能高出钢筋的面筋,电线管两根以上排列紧贴时,电线管埋进墙深度太浅,甚至埋在墙体外的粉层中,导致管子出现折断等现象。这些都是施工中由于操作人员施工不当而引起的错误。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变电所的设计施工中,如果变电所不能满足自然通风,就必须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可是在施工中,由于设计师通常将通风系统布置于变电所内部的上空,或者在高压柜或变压器的正上方,增加了变电所的噪音造成使用的噪声污染,还影响桥架的正常安装。而且一旦风机故障需要维修或更换,将需要停高压,不仅影响正常供电需求,还不能及时解决问题,会使问题变得更麻烦。风管及风口的确应该设置在变电所内。但是风机的设置必须是在变电所外部适当位置。
4 施工人员问题
对电气施工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人为所造成的。部分施工人员由于不熟是规范运作,或者没有很好地理解设计图纸时,而导致错看、遗落等,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造成多条线管同时通过一个狭窄的平面。
因此,要做好对一线作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让他们熟悉规范,了解施工流程,施工过程当中,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要及时对质量进行监控。各专业人员个工种人员应该协调工作,减少施工失误。电气专业人员在施工布管时应该减少同一点处线管的重叠层数;线管层不能并排紧贴;电缆管埋入砖墙内,管道敷设要“横平竖直”;电缆管的弯曲半径在暗埋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的10 倍,管子弯曲要用弯管机或拗捧使弯曲处平整光滑,不出现扁折、凹痕等现象。
5 调试方面
高压及低压柜应该进行交接试验,但在实际施工现场中,由于供电部门重点验收高压部分的交接试验。只要合格后就可以高压送电,导致施工单位基本不进行低压部分的交接试验,这对整个工程来说都是不对的。低压断路器未进行电流整定,像前面所说。在设计施工图阶段会对低压断路器的整定电流标注不全,导致在现场施工中。又由于施工人员专业水平较低,对整定电流的概念不清晰、重视程度淡薄,或是由于工期紧急而不能对通电对设备进行调试,虽然施工图设计没有问题,但仍未按要求对低压断路电流参数进行调试,如额定电流整定、瞬时电流整定等。通电后系统表面正常。一旦遇到故障,不能及时保护线路和设备,会对系统的长期运行造成不可避免的隐患。
二、10KV电气工程施工问题解决措施
1、把好审图关,强化技术培训
接到任务以后,施工单位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应该向施工人员进行认真研究和审核图纸,进行技术交底,清楚各种设备和线路的安装和走向、位置等;并做好相关施工工艺,施工规范等内容的培训, 提高一线作业人员的施工水平和质量意识,有效减小施工过程出现问题。
2、 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要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并落实到位。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做好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并加强施工各个工序的质量检查工作,通过及时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使工程的施工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对于施工方中的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要求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加强对一线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
在施工过程当中,严格贯彻三级验收制度,严格按照规范化操作程序,每道工序施工完成后,必须有相关的质检人员进行检验,确认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的作业。最后是重点加强工程竣工验收前自检工作。
工程完工后,要对所建工程进行自检,重点排查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发现问题及时修改,方可进行正式验收。
四、结束语
广大配电系统施工人员,应当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针对施工过程当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防控。对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要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变电所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智越,变电所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管理浅析,内蒙古水利,2015,01
论文作者:黄德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8
标签:变电所论文; 干线论文; 导线论文; 电缆论文; 人员论文; 电气论文; 过程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