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A——资源描述与检索的新标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标准论文,资源论文,RDA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工作带来了深刻变化,对传统的编目理论和编目规则形成巨大挑战。为了适应新的编目环境的需要,英美编目规则AACR2从2004年起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并于次年更名为RDA: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经过数年的努力,RDA网络版终于在2010年6月发布。RDA基于英美编目规则,遵循国际编目原则声明,以FRBR、FRAD为理论基础,体现了国际编目界的最新进展,目的是成为世界性的资源描述与检索的内容标准。
2 RDA的结构与内容[1]
RDA包括导言和10个部分的指南和使用说明,它们按照FRBR、FRAD模型定义的实体、属性和关系来组织,还有几个附录。每个部分的各章集中支持特定用户任务——查找、识别、选择、获取的元素。
导言简单介绍RDA的目的和范围、主要特点以及和其他资源著录与检索标准的关系。它阐明RDA的基本原则,并简要介绍作为RDA基本框架的概念模型。导言还介绍RDA的结构,列出其核心元素,解释用于表现使用说明和示例的惯例;涉及语言和改编本时,RDA使用说明和惯例如何调整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如某机构的主要使用对象所用的语言不是英语)。
2.1 第一部分记录载体表现与单件的属性
第一部分包含4章,指导如何记录FRBR所定义的载体表现与单件的属性。第1章记录载体表现与单件的属性的一般规则,提出第2-4章的用法和指南所体现的基本目标和原则,说明识别和描述载体表现与单件的核心元素。本章还提供转录、记录数字和日期,以及附注构成等一般方法。第2章载体表现与单件的识别,主要集中在通常用于识别载体表现与单件的元素。包括题名、责任说明、版本说明等,用户根据这些信息确定所描述的资源与所查找的资源相符,或区别两个或多个具有类似识别信息的资源。第3章描述载体,包括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资源所考虑的载体的物理特征,信息在载体上存储的格式和编码等元素。第4章提供获取与检索信息,包括用于获取或检索资源的元素,如获得方式、联系信息、限制检索等。
2.2 第二部分记录作品与内容表达的属性
第二部分包含3章,指导如何记录FRBR所定义的作品与内容表达的属性。第5章记录作品与内容表达的属性的一般规则,提出第6-7章的用法和指南所体现的基本目标和原则,说明识别和描述作品与内容表达的核心元素,提供构建作品与内容表达的规范检索点和变异检索点的用法和指南。此外,第5章还指导记录识别作品或内容表达的数据鉴定等级,记录作品或内容表达的题名和其他信息的来源如何引证、怎样做附注以便数据的使用和修正。第6章识别作品与内容表达,集中识别作品与内容表达的主要元素,包括作品的选用题名和变异题名、格式、日期、起源地、内容表达的语言等,用户根据这些信息确定数据所描述的作品或内容表达与所查找的资源相符,或区别两个或多个具有类似识别信息的作品或内容表达。本章还包括构建表现作品或内容表达的规范检索点和变异检索点,音乐作品、法律作品、宗教作品、官方通信的选用题名和变异题名与其他识别属性。第7章描述内容,焦点是用户选择满足其内容需求的资源时所依据的作品与内容表达的属性,包括内容的性质和范围、预期读者等元素。
2.3 第三部分记录个人、家族与团体的属性
第三部分包括4章,指导如何记录FRBR、FRAD所定义的个人、家族与团体的属性。第8章记录个人、家族与团体属性的一般规则,提出第9-11章的用法和指南所体现的基本目标和原则,说明识别个人、家族与团体的核心元素。对于记录名称、构建表示个人、家族和团体的规范检索点和变异检索点提供指导。此外还指导与名称使用有关的各种元素(如范围、日期)如何记录,识别个人、家族和团体的名称与其他信息的来源如何引证、怎样做附注以便数据的使用和修正。第9章识别个人,第10章识别家族,第11章识别团体。第9-11章重点在于识别个人、家族和团体最常用的元素,包括个人、家族和团体的选用名称和变异名称,与个人、家族和团体相关的日期和地点等,用户根据这些信息确定数据中的个人、家族和团体与所查找的相符,或区别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类似名称等的个人、家族和团体。本章还指导如何构建表示个人、家族和团体的规范检索点和变异检索点。
2.4 第四部分记录概念、实物、事件、地点的属性
第四部分包括5章,指导如何记录FRBR、FRAD所定义的概念、实物、事件、地点的属性。第12章记录概念、实物、事件、地点的属性的一般规则,提出第13-16章的用法和指南所体现的基本目标和原则,说明识别概念、实物、事件、地点的核心元素。本章提供记录术语和名称的一般规则,概念、实物、事件、地点的规范检索点和变异检索点如何构成。此外,本章还指导与术语和名称有关的各种元素(范围、使用日期等)怎样记录,术语和名称及识别概念、实物、事件、地点的信息来源如何引证、怎样做附注以便数据的使用和修正。第13章识别概念,第14章识别实物,第15章识别事件,第16章识别地点。第13-16章重点在于识别概念、实物、事件、地点的最常用元素,包括概念、实物、事件、地点,概念或实物的类型等选用和变异的术语或名称,用户根据这些信息确定数据中的概念、实物、事件、地点与所查找的相符,或区别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类似名称等的概念、实物、事件、地点等。本章还指导如何构建表示概念、实物、事件、地点的规范检索点和变异检索点。
2.5 第五部分记录基本关系
第五部分只有一章,第17章记录基本关系的一般规则,指导如何记录FRBR所定义的作品、内容表达、载体表现与单件的基本关系。包括记录作品、内容表达、载体表现与单件的基本关系的用法和指南所体现的目标和原则,说明实现这些目标的核心元素,还提供记录基本关系的标识符、规范检索点、综合描述等应用指南。
2.6 第六部分记录与资源相关的个人、家族和团体的关系
第六部分包含5章,指导如何记录FRBR所定义的资源和与其相关的个人、家族和团体的关系。第18章记录与资源相关的个人、家族和团体关系的一般规则,提出第19-22章的用法和指南所体现的基本目标和原则,说明反映资源和与其相关的个人、家族和团体关系的核心元素。本章指导如何用标识符和规范检索点记录这些关系,如何用关系标识准确说明个人、家族和团体与资源的确切关系。第19章与作品有关的个人、家族和团体,第20章与内容表达有关的个人、家族和团体,第21章与载体表现有关的个人、家族和团体,第22章与单件有关的个人、家族和团体。第19-22章集中在作品、内容表达、载体表现、单件和与之相关的个人、家族和团体间的关系。所含元素用于识别作品的创作者,对作品的内容表达负责的编者、译者等,载体表现的生产者和出版者,单件的所有者和保管者等,用户根据这些信息查找与特定的个人、家族和团体有关的资源。第19章还包括适用于与法律作品、宗教作品相关的个人、家族和团体的特定指南。
2.7 第七部分记录主题关系
第七部分只有一章,第23章记录作品主题关系的一般规则,指导如何记录FRBR所定义的作品与作品的主题间的关系,提出记录作品主题关系的用法和指南所体现的基本目标和原则,说明实现这些目标的核心元素,本章还指导如何用标识符和规范检索点记录主题关系。
2.8 第八部分记录作品、内容表达、载体表现与单件之间的关系
第八部分包括5章,指导如何记录作品、内容表达、载体表现与单件之间的关系。第24章记录作品、内容表达、载体表现与单件之间关系的一般规则,提出第25-28章的用法和指南所体现的基本目标和原则,说明反映作品、内容表达、载体表现与单件之间关系的核心元素,还包括标识符、规范检索点的使用,如何记录各种关系,如何使用明确各种关系实质的关系标识。第25章相关作品,第26章相关内容表达,第27章相关载体表现,第28章相关单件。第25-28章的焦点为作品、内容表达、载体表现与单件之间的关系,包括记录衍生作品与原作品的关系,复制品与原载体表现的关系等元素。用户根据这些信息确定数据所表示的作品、内容表达、载体表现和单件是否符合其查找需求。
2.9 第九部分 记录个人、家族与团体之间的关系
第九部分包括4章,指导如何记录FRAD所定义的个人、家族与团体之间的关系。第29章记录个人、家族与团体之间关系的一般规则,提出第30-32章的用法和指南所体现的基本目标和原则,说明反映个人、家族与团体之间关系的核心元素,还包括标识符的使用、记录这些关系的规范检索点以及明确各种关系实质的关系标识如何使用。第30章相关个人,第31章相关家族,第32章相关团体。30-32章的焦点为个人、家族与团体之间关系,包括用于记录合作者、家庭成员、上级团体、下属团体等关系的元素,用户根据这些信息确定检索点所表示的个人、家族和团体与其所查找的目标相符。
2.10 第十部分 记录概念、实物、事件、地点之间的关系
第十部分包含5章,指导如何记录概念、实物、事件、地点之间的关系。第33章记录概念、实物、事件、地点之间关系的一般规则,提出第34-37章中指南的基本目标和原则,详细说明反映概念、实物、事件、地点之间关系的核心元素,指导如何使用标识符、规范检索点记录这些关系,如何使用明确关系实质的关系标识。第34章相关概念,第35章相关实物,第36章相关事件,第37章相关地点。第34-37章焦点在于概念、实物、事件、地点之间的关系,包括用于记录广义概念与狭义概念的关系等元素,用户根据这些信息确定检索点所表示的概念、实物、事件、地点是否与其所查找的目标相符。
2.11 RDA的附录和术语表
RDA有12个附录,它们是:附录A大写,附录B缩写,附录C首冠词,附录D描述数据记录句法,附录E检索点控制数据记录句法,附录F个人名称补充说明,附录G贵族头衔或等级,附录H公历日期,附录I、J、K、L是一系列关系标识的列表。
术语表定义RDA中具有特定技术含义的术语。其中大部分术语的定义在第1~37各章的使用说明中介绍过。
从已经发布的RDA toolkit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章目前只是占据相应位置,并无具体内容,有待日后继续补充。它们是:第12章记录概念、实物、事件、地点的属性的一般规则,第13章识别概念,第14章识别实物,第15章识别事件,第23章记录作品主题关系的一般规则,第33章记录概念、实物、事件、地点之间关系的一般规则,第34章相关概念,第35章相关实物,第36章相关事件,第37章相关地点,以及附录L关系标识:概念、实物、事件、地点间的关系。
3 RDA的主要特点
3.1 FRBR化的编目标准
FRBR问世后,对国际编目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成为修订AACR2的理论基础。2001年10月,JSC决定将FRBR的术语融入AACR。在2005年的会议上决定进一步使RDA的结构与FRBR、FRAD模型相一致[2]。2007年10月,JSC接受了RDA的编者建议,决定采用新结构,将数据元素与FRBR的实体和用户任务更密切地联系起来。RDA将按照FRBR的实体、属性和关系来组织,各部分各章集中在支持特定用户任务的元素,RDA核心元素选自那些与FRBR和FRAD定义的用户任务具有“高”匹配值的属性和关系[3],可以说它是一部充分体现FRBR概念和结构的编目标准。FRBR和FRAD模型给RDA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使它具有支持全面包括各种类型内容与媒体所需的范围,具有适应新出现的资源特征所需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具有在广泛的技术环境范围内数据的生产和运行所需的适应性[1]。
3.2 适于网络的编目标准
·RDA是一种为数字环境设计的资源描述与检索新标准,在设计上利用了新的数据库技术在数据获取、存储、检索和显示方面的有效性和灵活性。对于信息的转录,通常是“take what you see”[4],简化著录过程,大大减少了编目员在转录中对数据的改变,节约了编目员的时间,也方便了机器抓取,提高检索与存储的效率。
·作为一种载体类型,网络资源的数量急剧增加。RDA将描述网络资源方面的规则作了进一步的改善,便于应对网络资源的编目。
·RDA的使用是基于网络的,适于Web环境的应用和操作。RDA主要是一个网络产品(Web-based product),虽然也会出版活页印刷型版本,但以网络版为主,使用RDA产生的编目记录适于在网络环境下的获取和利用。
作为网络产品,RDA具有许多印刷版所没有的优势,它使编目过程更加简便、快捷、合作性强。如果对编目规则不熟悉,通过联机工具就可以很方便地检索到所需要的规则。除了可以利用超级链接从一个说明访问另一个说明,在线RDA的用户可以浏览、滚读、在线评注、任意打印其内容、为特定说明添加书签、按不同级别检索,可以设计、存储和共享工作流程,还可以访问其他相关编目工具。此外,以网络格式发布RDA,让培训和使用比印刷版更为便捷。
3.3 使用范围广、兼容性强的编目标准
·减少以往数据的调整
如何将RDA产生的数据整合到现有文件(尤其是那些利用AACR及其他相关标准开发的文件),是RDA设计中要考虑的关键因素。RDA标准适应性强,使用RDA产生的数据易于融入现有文件,特别是采用AACR及相关标准的文件,因而经济适用,可降低需要回溯的数量,节约编目成本。
·与业内其他标准兼容
RDA为了最大限度地体现数据在存储和显示上的灵活性,将记录数据和显示数据划分出清楚的界线,以独立格式应用于书目信息交流,与其他资源描述与检索标准兼容。各种元数据格式都可以采用这一标准,不论ISBD、MARC21,还是DC等。
·与相关行业的标准兼容
RDA不仅能兼容应用于图书馆界的资源描述与检索标准,也能用于其他领域的信息系统。除了出版商使用的在线信息交换标准(ONIX),RDA还可与档案界、博物馆界的标准兼容,所用语言去掉不必要的图书馆专业术语,便于艺术馆、档案馆、博物馆及其他信息机构的使用,为跨行业的合作与共享创造了条件。
4 负责RDA的团体和个人
4.1 主任委员会(CoP)
Committee of Principals of RDA(CoP),主任委员会,是全面负责RDA计划的最高机构,成员包括三个国家的图书馆协会——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加拿大图书馆协会(CLA)、皇家特许图书馆与情报专业协会(CILIP)的执行总裁/馆长(或其代表),四个国家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LC)、加拿大图书档案馆(LAC)、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NLA)、英国国家图书馆(BL)的馆长(或其代表)。CoP负责所有相关政策和规划、新版与修订版的出版及下属团体事务。它监督RDA的出版,检查JSC的工作进展,评议资金的状况及应用,决定JSC的未来工作计划等。CoP下辖3个机构,分别是:合作出版者、联合指导委员会(JSC)和基金委员会。
合作出版者
经Committee of Principals授权,三个国家的图书馆协会——美国图书馆协会、加拿大图书馆协会、皇家特许图书馆与情报专业协会负责RDA的发行,是在线和离线产品的出版者。它们享有AACR/RDA及其衍生作品的版权,是合作出版者(The Co-Publishers)。
AACR基金委员会(理事会)
The AACR Fund Committee(Trustees),AACR基金委员会(理事会),从AACR2和其他授权出版物的销售中获取版税收益,负责基金运作以实现收益最大化,可对CoP建议AACR基金的适当应用,并向CoP报告资金管理方面的重大进展,成员包括前文所述3个图书馆协会的代表[5]。
4.2 RDA发展联合指导委员会(JSC)
The Joint Steering Committee for Development of RDA(JSC),RDA发展联合指导委员会,原名为Joint Steering Committee for the Revision of AACR(JSC),修订英美编目规则联合指导委员会。JSC由6位来自英美主要编目机构的代表组成,它们是:美国图书馆协会(ALA)、澳大利亚编目委员会(ACOC)、英国国家图书馆(BL)、加拿大编目委员会(CCC)、皇家特许图书馆与情报专业协会(CILIP)和美国国会图书馆(LC)。JSC与RDA的编者共同负责RDA的内容,JSC的秘书和RDA项目经理负责协助JSC和编者的工作。
4.3 专门小组
有几个专门小组参加RDA的研发工作。其中包括格式转换工作组(2001-2004),其任务之一是实验为内容表达创建书目记录的可行性;GMD/SMD工作组(2005-2006),主要任务是提出适当的术语,用来识别内容和载体;RDA延伸小组(2005-),负责汇集RDA使用者的意见供JSC参考;2个RDA样例工作组(2005-、2006-),评估和更新RDA中的样例;附录工作组(2006-),负责大写、缩写、首冠词等附录的修改。此外,还有DCMI/RDA任务组(2007-),负责RDA与DC的映射,开发RDA元素的注册词汇表;RDA/MARCI作组(2008-),研究采用RDA所需的MARC21格式变化,使其包容RDA新增字段和元素,确保有效的数据交换。
4.4 RDA的编者Tom Delsey
1997年,修订英美编目规则联合指导委员会责成Tom Delsey准备AACR3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他提交了《英美编目规则的逻辑结构》。2004年9月英美编目规则主任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Principals for AACR任命他为AACR3编者,准备对AACR进行全面的修订。Delsey是加拿大人,信息模型方面的专家,曾就职于加拿大国家图书馆,参加过国际图联的FRBR项目和FRAD概念模型的开发等,在图书馆与信息模型研究方面具有极为丰富的经验。由于他在分类编目领域的杰出贡献,2003年荣获Margaret Mann奖[6]。任命Tom Delsey作为编者,将有利于RDA充分融入FRBR、FRAD的概念和结构。
4.5 RDA项目经理Marjorie Bloss
2005年,Mariorie Bloss被CoP任命为RDA项目经理。Bloss在美国和国际编目组织中是个活跃人物,担任过许多技术服务方面的业务研究和行政管理职务,曾在合作编目计划(Program for Cooperative Cataloging)和IFLA供职,曾任Endeavor信息服务的培训服务经理,还担任过OCLC市场与用户服务部负责资源共享的经理,在学术和商业项目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项目经理协调包括编者、JSC成员、主任委员会、合作出版者以及联机/网络产品开发商的整个团队。她负责项目的发展进度,组织和协调与编目领域和资金方的磋商,管理市场和影响这些机构的交流计划[7]。
图1 RDA的管理结构与商业模式[8]
5 RDA的测试与应用
5.1 RDA的测试
RDA正式发布后,美国需要对其进行较为广泛的测试,并且成立了国家图书馆RDA测试指导委员会,以便有效管理和协调测试工作。除了美国的3个国家图书馆(国会图书馆、国家医学图书馆、国家农业图书馆),还有23家美国图书馆界及其他机构或团体成为测试的正式参与者。它们包括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政府图书馆、专业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书商、系统开发商等各方面的代表。测试的目的是确定RDA的可操作性、使用RDA在经济上的可行性。根据RDA内容和网络产品的测试结果决定是否采用RDA。
指导委员会选择25种数字资源与模糊资源作为核心测试集,包括文本的单行性资源、视听资料、连续出版物和集成性资源。每个测试机构至少指定2名成员担任测试者,他们分别用其现行的编目规则和RDA为核心测试集内的各种资源创建书目记录,要将结果直接报告给RDA测试指导委员会。此外,测试者还要采用RDA为他们常见的各种资源创建记录。这些资源包括外语、地图资料或音乐总谱等。
对于每一个记录,测试者都要完成一个网络调查表,包括创建该记录所需时间,理解RDA指南与现行规则的容易程度,采用RDA需要对工作流程进行怎样的改动,在本地系统中采用RDA会遇到哪些障碍,创建该记录的过程中与同事进行过何种磋商、查阅过哪种文献。
测试者还要请该机构内部的最终使用者对于他们所创建的RDA记录提出反馈意见,并将记录提交给RDA测试指导委员会进行评估和分析[9]。
2010年6月RDA的网络版发布后测试开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2010年7-9月,主要是熟悉新文本和联机工具的使用;第二阶段是2010年10-12月,制作测试记录并与美国RDA测试协调委员会共享这些记录;第三阶段是2011年1-3月,委员会对测试结果和回馈意见进行分析并向国家图书馆提供报告,美国的国家图书馆将根据测试结果决定是否采用[10]。英国国家图书馆、加拿大图书档案馆、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将密切关注RDA的测试情况,为RDA投入使用做好准备,确保平稳过渡。RDA最早可于2011年投入使用。
5.2 使用RDA的障碍
从2004年AACR2开始修订到RDA最终问世,经历了长达数年的时间。在此期间JSC多次公布RDA的草案征求意见。实际上业界从开始就有不同看法,有的人认为RDA改得过头,也有人认为改得还远远不够。最有代表性的是Karen Coyle和Diane Hillmann合著的文章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RDA):cataloging rules for the 20th century[11],该文发表在D-Lib Magazine的2007年1/2月刊。文章基于RDA已发布的草案,批评其篇幅太长、过于复杂,称之为“20世纪的编目规则”。此外,2008年1月,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书目控制未来工作组发布报告On the Record[12],建议暂停RDA的工作,等待FRBR的进一步测试。尽管CoP和JSC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继续RDA的开发,并根据反馈的意见对RDA草案进行完善,而RDA的最终发布也不得不多次推迟,但仍有不少人对RDA持怀疑态度。
RDA的使用可能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是其本身虽经数年开发,仍有不少质疑之声;其次是来自其他标准的“竞争”;再就是不同编目机构用RDA编目的数据之间会存在较大差异,等等。仅RDA的翻译问题,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众所周知,翻译成使用者的本国语言,是国际性标准的推广和运用的前提。从时间上看,不可能是RDA的各语种版本同时正式出版,对于非英语国家的绝大多数编目人员来说,使用英语的RDA编目是不可思议的。除了版权问题外,将RDA翻译成其他语种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翻译的过程中会面临许多问题,比如对概念、样例的理解,术语的一致性等,此外还可能会或多或少地加入适于本国特点的解释与补充,这绝非是能一蹴而就的工作。毫无疑问,至少在非英语国家,很快使用RDA进行编目是不现实的。RDA要实现其战略目标,成为国际性的资源描述与检索的内容标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收稿日期:2010-11-08)
标签:国家图书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