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经济波动与农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国经济论文,时期论文,农业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波动,一般指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交替出现的扩张与收缩、繁荣与萧条、高涨与衰退现象。现代经济波动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率变动上。经济波动往往具有普遍性,比较有影响的经济形势(不论好坏)一般总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扩展为或是繁荣或是萧条的总形势。然而,经济波动对于各个经济部门、各种行业、各个地区的影响是不尽相同的。本文将着重考察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整个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农业经济部门各方面的影响,并将在此基础上研讨如何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农业部门政策调整来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农业持续发展。
一、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宏观经济态势概览
高速的经济增长和明显的经济波动,是实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改革方略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两个鲜明特点。表1 基本显示了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波动的全貌。1978~1993年的总情况是经济有了大幅度的发展与繁荣。 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在1978~1993年间增加了287%,也就是实际总产品增加了近3倍。当然,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较不稳定,出现了几次经济过热和被迫调整引起的经济衰退。根据GNP增长率的变化,大致可将1978~1993 年的经济形势变化分为三个由扩张和收缩构成的循环周期,即1978~1984年,1-984~1988年,1988~1993年。
第一个周期的起点年份1978年的GNP增长率达11.7 %,这主要是1976年后连续两年的“洋跃进”引致的。1979年开始进行经济调整,此后几年的GNP增长率分别下降为1979年的7.6%,1980年的7.8%, 1981年的4.5%。1981年经济增长乏力,形成了第一个循环周期的低谷。 而1982年的GNP增长率则又大幅度回升,达到8.7%, 1983 年进一步升至10%以上,1984年达到本次周期的顶峰,GNP增长14.6%。 估计我国社会总资本存量约束下的生产能力可支撑的实际GNP增长率约为14 %(厉以宁、秦宛顺、靳云汇等,1993),可见,1984年的14.6%的GNP 增长率已明显表现出了经济过热。随后的经济调整便是第二个周期的开始。
表1
1978~1993年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变动态势 单位:亿元
19781979198019811982
国民生 绝对额 3588.1 3998.1 4470.0 4773.0 5193.0
产总值 增长率11.7 7.6 7.8 4.5 8.7
全社会 绝对额 669 669 745 9611230
产投资 增长率22.0 4.5 6.929.028.0
国民收 绝对额18882195253127993054
总消费 增长率 8.416.315.310.69.1
19831984198519861987
国民生 绝对额 5809.0 6962.0 8557.6 9696.3 11301.0
产总值 增长率10.314.612.78.3 11.0
全社会 绝对额1430183325433019 3640
产投资 增长率16.328.238.718.7 20.6
国民收 绝对额3358309548795552 6386
总消费 增长率10.016.324.913.8 15.0
198819891990199119921993
国民生 绝对额14068.2 15993.3 17695.3 20236.3 24378.9 31342.3
产总值 增长率
10.8 4.0 5.0 8.213.413.2
全社会 绝对额
44964137445055087855
12458
产投资 增长率
23.5 8.0 7.6 23.842.6
58.6
国民收 绝对额
80389005966310969
13067 15949
总消费 增长率
25.912.0 7.3 21.819.1 22.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历年)
第二个周期是从对1984年经济过热进行调整起始的。1985年实行“双紧”政策,但该年度经济仍然出现超常增长,实际GNP增长率达到12.7%;1986年GNP增长率降至8.3%, 可以看作是第二个循环周期的低谷;由于1986年紧缩政策不到位,造成1987年经济增长反弹,1987年、1-988年的GNP增长率均超过10%,形成了第二个周期的高峰,出现了明显的经济过热势头。严格地说,整个第二轮周期年份都处于较热经济运行状态。
第三个周期起始于对1988年经济过热势头的治理整顿。1989 年、1990年的GNP增长率分别为4.0%、5.0%,导致了严重的市场疲软, 出现了经济衰退和萧条的显著特征。1991年,经济开始复苏, 当年的GNP增长率为8.2%,1992年、1993年两年的GNP增长率都超过13%,显示了较为严重的经济过热。1993年下半年开始了经济秩序尤其是金融秩序整顿,1994年经济过热势头得到一定程度控制,GNP增长率为11.6%。
分析经济波动,还必须考察与GNP相联系的消费、储蓄、投资、 政府支出等项目。国民生产总值必然等于全社会个人消费、个人投资、企业消费、企业投资、政府净支出以及净出口等项目之和。简单地,GNP即由消费(C)和投资(I)构成。表1中列示了1978~1993年消费、 投资的变动状况。其中的国民收入使用中消费额近似表示构成GNP 的消费,包括社会消费和居民消费;其中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近似表示构成GNP的投资。
通过对表1的分析可知, 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中,投资波动与GNP波动趋势较为相似,因而可以说, 投资增长率变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更大,经济过热往往与投资膨胀相联系。在有经济过热势头的1984年、1985年、1992、199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都是很大的。虽然1988年投资增长并不非常显著,但从表2 给出的另一个判断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否合理的指标即固定资产投资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来看,1987年和1988年的数值都超过32%;1-984年、1985年的该项指标值也相对较高;1993年的该指标值竟接近40%。当然,1988年的消费上涨幅度亦是非常显著的。
表2 1978~1993年固定资产投资率变动情况
年份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投资率(%) 18.6 17.5 16.7 20.1 23.7 24.6 26.3 29.7 31.1
年份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投资率(%) 32.2 32.0 27.0 25.2 27.2 32.2 39.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历年)
当国民经济体系中由包括居民消费、社会消费、投资等项目构成的有效总需求超过国民经济体系最大限度可能提供的经济资源时,则会出现严重的经济过热态势。这种状态下,经济过度扩张,实际总产出会超出正常轨道,生产加速发展,生产过程中投入品需求急剧增加,经济增长超过潜在生产力(即由“瓶颈”产业决定的生产能力),结果往往引起恶性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的持续上涨,通货膨胀率通常用全国零售物价指数表示。表3列示了1978—1993年的通货膨胀情况。
表3 1978~1993年全国零售物价上涨率(%)
年份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全国零售物价上涨率
0.7 2.0 6.0 2.4 1.9 1.5 2.8 8.8
年份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全国零售物价上涨率
6.0 7.3 18.5 17.8 2.1 2.9 5.4 13.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4)
表3显示,1980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为106, 通货膨胀率达6 %;1985~1989年连续5年都出现较高的物价上涨,尤其是1988年、1989 年两年上涨率分别18.5%、17.8%;1993年上涨率出现两位数,达13.2%;据统计1994年的物价上涨率达21.7%;而1990年、1991年的通货膨胀率则较低。虽然,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的物价变动原因非常复杂,但经济过热引发通货膨胀的后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并且具有滞后性。
二、经济波动与农业总供给的反应:转轨时期经济冷热对农业产出的影响分析
农业总产出水平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宏观经济的扩张与收缩也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总产出。随着经济形势的冷热变化,对作为食物和作为原料的农产品需求水平会相应变化,从而引起农产品价格与产量的变动。经济扩张过程中对食物和作为工业原料的农产品需求必然会增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增加往往会带动农产品价格与产量的上扬,但是二者的变动幅度是不同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一般要大于产量增加幅度。这主要因为:农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资源环境、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其最主要的生产资源——土地数量是相对稳定的。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可耕地面积是较固定的,短期内更是如此;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灌排设施、农业机械设备等也很难在短期内增加。所以,农业产量的增加往往受到限制,很难通过扩大生产能力来迅速增加农业产出水平。由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存在,土地对农业劳动、动力、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的吸纳程度有限,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想通过大量追加劳动、动力、化肥等生产要素来大幅度提高农业产量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随着整个宏观经济的衰退冷缩,对食物和农产品原料的需求必然要减少,从而农产品价格和产量会随之下降。但正基于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产出下降幅度要小于农产品价格下降幅度。一是农业生产资料尤其是土地、农用固定设备很难在短期内退出农业领域改作他用;二是我国非农就业机会较少,处于经济衰退时更是如此,农业劳动力往往仍会留在农业领域;三是我国目前农业商品化程度较低,对价格反应较不敏感,农民在很大程度上首先考虑自己的口粮需要。所以,即使出现经济衰退趋势,农业产量水平也不会出现大幅度滑坡。
因而可以说,农业产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冷热变化的反应是相对不敏感的,特别在我国现行的农产品购销体制下,农业产出变动与经济波动的一致性较差。表4列示了1978~1993 年间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和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由于增长率是按照可比价格计算的,所以表4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农业总产量的变化方式。
通过对表4的分析可知, 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农业总产出的影响程度要比对工业总产出的影响程度小。当然这主要是因为相对于工业生产而言,农产品供给弹性是较小的。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其不可能像工业生产那样可以通过较为迅速地扩大能力,追加劳动、原材料、动力等来大幅度提高产量。农业产出变动较工业产出变动与经济波动的一致性差。
表4 1978~1993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变动情况 单位:亿元,%
年份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1983
农林牧渔 绝对额 1379.0
— 1922.60
—
2483.0 2750.0
业总产值 增长率8.1
7.5 1.4
5.811.3 7.8
工业总
绝对额 4237.0
—
5154.3— 5808.0 6461.0
产值 增长率
13.6
8.8 9.3
4.3 7.811.2
年份 1984
1985
19861987
1988
1989
农林牧渔 绝对额 3214.1 3619.5 4013.0 4675.7 5865.3 6534.7
业总产值 增长率
12.33.43.4 5.83.93.1
工业总
绝对额 7617.3 9716.5 11194.3 13813.0 18224.0 22017.0
产值 增长率
16.3
21.411.717.7
20.88.5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农林牧渔 绝对额
7662.18157.0
9084.710995.5
业总产值 增长率 7.6
3.7 6.47.8
工业总
绝对额 23924.4
28248.0 37065.752692.0
产值 增长率 7.8 14.8 27.5
28.0
资料来源:《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中国统计年鉴》(1994)
从表4还可以看出,1984年以前(除1980 年)我国农业增长是较为显著的,除1980年仅为1.4%,1981年仅为5.8%以外,其余5 个年份均超过7.5%。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能力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但1985年以后的连续几年里,农业生产出现徘徊,虽然这几年宏观经济处于较热运行状态,然而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一般不过4%,只是1987年达到5.8 %。1989年、1990年对经济治理整顿,1990年农业总产值却上升7.6 %。1991年、1992年又转入低水平增长。在1993年的经济过热中,农业总产值上升7.8%,预计1994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将达到13700亿元, 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以上。在农业技术没有重大突破,农业生产能力无实质提高的情况下,增加农产品有效总供给是异常困难的。
三、经济波动中农产品价格变动特征考察以及近期农产品涨价与通货膨胀关系分析
1.经济波动中的农产品价格变动方式
如果总需求增加,那么,农业和非农业部门都一定会有所反应,一定会扩大生产。但是,农业生产的特点如土地的相对固定性、生产周期长、受季节性影响大等等,决定了农业部门的供给弹性较小。从而,随着经济的扩张,农业产出的增长通常较为缓慢,而农产品价格则往往发生暴涨;同时,由于农产品尤其是粮食、棉花、油料等作为消费必需品,其需求弹性非常小,这又必然加剧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程度。与之相比较,工业部门则随着经济扩张,生产能力易于快速提高,产量可以发生较大的增加,因而其价格则会缓慢上涨。迅速扩大生产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工业品的价格的上涨。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价格变动很大,其中受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农产品价格改革等影响较大。但总起来说,农产品价格变动幅度较工业品价格变动幅度为大,特别是1984年以后,农产品价格变动与经济的冷热出现很大的相似性,如表5。
1978~1993年全国零售物价总的上涨154.9%, 而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上涨了214.8%,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上涨了104.4%,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下降了35.1%。通过对表3和表5的比较分析可知,1978~1993年间的农产品价格(以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示之)变动幅度基本上都超过了物价总变动,也超过了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变动幅度。由于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改革措施错综复杂,因而农产品价格变动影响因素亦非常复杂,有些年份的农价变动与经济冷热态势严重背离,如1979 年、 1980年、1981年是紧缩调整年份,农产品价格却大幅度上涨,这主要是由于农产品价格改革引致的。但1984年以后的农产品价格变动基本上表现了与经济形势的一致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及相关一系列政策改革,导致1984年农业大丰收,所以,1984年的价格涨幅不大。1985年以后的连续几年农业徘徊,反映了农业供给缺乏弹性的特点,而这几年宏观经济一直处于较热运行状态,进而引发农产品价格的较大幅度上涨,1988年达到23.0%的上涨速度。1989~1991年的治理整顿使经济处于收缩状态。1989年农产品价格上涨率为15.0%,低于总物价变动率17.8%和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变动率18.7%。1990年、1991年农产品价格分别下降2.6%和2.0%,而总物价和农村工业品零售物价却依然上涨,只是涨幅较小。1992年农产品价格又开始上涨,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又开始下降。1993年经济出现过热势头,农产品价格又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超过了全国零售物价总上涨。
表5 1978~1993年我国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工农产品比价指数
年份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农副产品收购
价格总指数103.9 122.1 107.1 105.9 102.2 104.4 104.0 108.6
农村工业品零
售价格总指数 100.0 100.1 100.8 101.0 101.6 101.0 103.1 103.2
工农业商品综
合比价指数96.2 82.0 94.1 95.4 99.4 96.7 99.1 95.0
年份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农副产品收购
价格总指数106.4 112.0 123.0 115.0 97.4 98.0 103.4 113.4
农村工业品零
售价格总指数 103.2 104.8 115.2 118.7 104.6 103.0 103.1 111.8
工农业商品综
合比价指数97.0 93.6 93.7 103.2 107.4 105.1 99.7 98.6
说明:①表中指数是以上年为100计算的
②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4)
2.近期农产品涨价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分析
近两年来,物价上涨幅度都很大。1993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比上年增加13.2%;1994年更为严重,物价上涨率达到21.7%,其中:粮食上涨50.7%,肉禽及其制品上涨41.6%,食用植物油上涨64.1%,鲜菜上涨38.2%,食品类合计上涨31.8%。表面上看,似乎农产品价格上涨造成了通货膨胀,故有人测算食品类价格上涨对当年通货膨胀的“贡献”率达到60~80%。实际上,农产品价格的变化是计算物价水平上涨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数量构成关系,但并不是一种因果关系;而且农产品价格上涨作为通货膨胀的一个表现形式,其根源在于经济过度扩张,与通货膨胀是同源的。通货膨胀作为一种货币现象,其实质是货币供给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199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达到58.6%,1994年基本建设投资继续高速增长,前三个季度累计比1993年又增长了43.4%。1992~1994年三年的总投资率均保持在3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大约有40%的部分通过各种形式转化成消费基金。固定资产投资还带动了相当部分公款消费,既刺激了私人消费,又进一步引致投资冲动的扩张,最后必然加大对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的压力。同时近两年消费基金亦出现膨胀,1993年职工工资总额为4916亿元,比1992年增加了将近1000亿元,增加的幅度达25%。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3年为2337元,比1992年的1826元增加了28%;1994年达到3179,又增长36%。这种极高的消费基金的增长,并没有伴随着相应幅度的农业生产增长,构成了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始根源,也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始根源。
当经济增长过快(1993年GNP增长率为13.2%,1994年的GNP增长率为11.6%)时造成经济过热,而经济过热一方面拉动了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另一方面拉动了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并往往引发通货膨胀,其中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又是必然的,可以说农产品价格上涨本身就是一种通货膨胀表现。意欲平抑农产品涨价,一方面要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另一方面就要从根源上解决造成通货膨胀的经济过热问题。
四、经济波动对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分析
农民收入的增长可来源于农业收入的增长和非农业收入的增长;而农业收入的增加就要通过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单位农产品纯收入来实现。农业纯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又包括非现金收入,并剔除了当年生产经营费用支出,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农民收入情况。农业纯收入取决于农产品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如前所述,经济冷热态势要影响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农产品总产出水平等,那么,经济波动也必将会对农民收入水平产生影响。
在经济扩张时期,农产品价格一般会上涨,且幅度会超过工业产品的上涨幅度。加之农业产量的一定增长,进而导致农业收入水平的提高。在经济收缩时期,农产品价格下降,农产品产出增长停滞甚至有所下降,结果将使农业收入增长停滞。总的来说,农业收入将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扩张和收缩而有所升降,而且,农业收入水平升降主要是农产品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升降比较的结果。然而,在西方国家政府采取农业保护政策的情况下,农民所面临的保护价格是相对稳定的,由此而进行生产决策,必然会使农产品产量相对稳定,结果是农产品产量和价格受经济波动的影响非常小,当然农业收入水平受经济波动的影响也很小。这些国家的农业收入中来源于农产品价格补贴、农业投入品价格补贴等部分占很大比重,大约为50%。
表6列示了1978~199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变化情况。 按当年货币购买力计算的农民人均纯收入,1993年为921.62元,比1978年的133.57元增长了5.89倍;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即用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折算)后的收入水平,1993年是1978年的3.38倍,平均年递增率为8.5%。这是一个很快的发展速度。但是从表6也可以看出, 1978~1993年度间的年度增幅是很不相同的。1985年以前的几个年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是很大的,1978~1985年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的人均纯收入年增长速度为15.1%。尤其是1984年以前的几个年份,年度增长率都超过10%。1986年、1987年、1988年虽然都有所增长,但幅度较小。1989年出现较大的负增长,降幅为7.1%;1990年几乎与1989年持平。 而1991年又开始有较大幅度回升,增幅达9.2%。1992年、1993 年也是两年较大增长。
表6 1978~199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变化情况
年份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1984
纯收入(元) 133.57 160.17 191.33 223.44 270.11 309.77 355.33
农村工业品
零售价指数 100.0 100.1 100.9 101.9 103.5 104.6
107.8
扣除物价上
涨后的农民 133.6 160.0 189.6 219.3 261.0 296.1
329.3
人均纯收入(元)
增长(%) — 19.8
18.5
15.7
19.0
13.411.2
年份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1991
纯收入(元) 397.60 423.76 462.55 544.94 601.51 629.79 708.55
农村工业品
零售价指数 111.3 114.8 120.3 138.6 164.6 172.1 177.3
扣除物价上
涨后的农民 357.2 369.1 384.5 393.2 365.4 365.9 399.6
人均纯收入(元)
增长(%)
8.43.34.92.3
-7.10.19.2
年份1992
1993
纯收入(元) 783.99 921.62
农村工业品
零售价指数
182.8 204.4
扣除物价上
涨后的农民 428.9 450.9
人均纯收入(元)
增长(%)
7.35.1
说明:
①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扣除物价上涨后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扣除了农村通货膨胀率即用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折算了的可比收入。
②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历年)
根据1994年统计公报,当年农民人均收入为1220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了4.9%。按当年价格计算,1985~1994 年间年平均增幅为11.3%,增幅最高的1988年是17.8%;按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年平均增幅仅为3.4%,增幅最高的1991年是5.7%。1985~1994年10个年度按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率分别为4.0%,2.6%,3.9%,4.0%,-1.3%,5.2%,5.7%,3.2%,3.2%,4.9%。可见,1994年的农民收入,是过去10年中增长较快的年份,若不计带有恢复性增长的1990年,则其仅次于1991年。
总的看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度变化趋势与经济波动态势不十分一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经济萧条、衰退是不利于农民收入增长的(如1989年);经济环境宽松,处于扩张状态,农民收入是会上升的。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影响农民收入变动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其一,农产品产量在1984年以及其前的几个年份有较大增长,是这一时期农民纯收入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而1985年及以后连续几年农业产量却出现了徘徊。其二,价格改革措施对农民纯收入的增长也是有较大影响的,尤其是对按当年货币购买力计算的名义收入影响更大。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农村消费品价格变动的综合结果将会影响农民的实际收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将直接地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而农村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则降低了农民手中的货币购买力从而降低了农民的真实收入水平;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升高对农民收入的增长存在双重的不利影响:一是通过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农民名义收入,一是通过提高农村零售物价指数降低了农民的真实收入水平。1977~1985年,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提高了73%,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与农村消费品价格只提高了23%。于是这一时期价格变化的总结果促进了农民实际收入的增长。1985~1990年,农副产品价格上升了64%,但同期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8%,农村消费品价格上涨61%,从而抵消了农副产品价格提高对农民真实收入提高的效果。从表5 可以看出,1989年、1990年、1991年的农副产品价格总指数低于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总指数,成为阻抑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1992年、1993年两个指数基本相当。1994年,由于一些重要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偏紧,国家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棉花的定购价格,农产品收购价格和农村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化,对农民比较有利。据国家统计局资料,当年农产品收购价格比上年提高了39.9%,农村商品零售价格提高了22.9%,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提高17.2%。扣除零售价格上涨的影响后,农产品收购价格实际比上年提高13.3%,工农业产品综合交换比价比上年缩小16.2%。所以,1994年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上升较快的年份。应当引起注意的是,在农业商品率较低地区的农民从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政策中很难得到好处,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村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却会严重影响其实际收入水平。其三,非农产业发展状况也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一方面,非农产业发展,非农就业机会增加,非农产业收入将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会提高。经济的扩张会促使非农产业的发展,经济的衰退将不利于非农产业的发展。另外,国家税收与集体提留等农民负担的税费水平的变化、农村人口的增加也必然会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提高。
五、经济波动对农业生产性支出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国家,农场主的投资决策会与其他行业的企业家一样,顺应整个经济形势的变化。在经济扩张、繁荣时期,农产品售价高、收入大、前景好,于是农场主会大量投资于机器、设备、建筑物等基础设施,并有助于整个经济的向上发展;同时,肥料、农药等日常生产性开支亦会加大。另一方面,当经济衰退时,农民也会削减他们的生产资料投资和日常生产性开支,从而加速经济衰退的进程。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集体和私人在总投资(尤其是农业投资)中所占的比例发生了很大变化。集体和私人投资的比重从1986年的5%和13%增加到1989年的14%和25%,国家投资的比重则从82%下降到61%,国家对农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占总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1981年的5.2%下降到1989年的2.5%,集体对农业投资占集体总投资的份额下降更快。有人估算,1981年国家、集体和私人在农业总投资中的比重分别为37%、36%、27%,到1989年则分别变为28%、21%、51%(魏兰、潘敏玲,1993年)。 表7列示了我国改革以来的农村私人生产性投资、 农机拥有量、化肥施用量的有关情况。
表7 1978~1993年的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农机总动力、 化肥施用量
年份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农户生产性固 绝对额 — — — 25.59 41.70 90.51
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 — — — 63.0
117.1
农业机械总动力绝对额 1175.0 1337.9 1474.6 1568.0 1661.4 1802.9
增长率 14.5
13.8
10.2
6.36.08.5
化肥施用 绝对额 884.0 1086.3 1269.4 1335.0 1513.4 1659.8
量(折纯)增长率 36.4
22.9
16.8
5.213.4
9.7
年份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农户生产性固 绝对额 139.73 165.28 186.26 208.14 284.26 250.35
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55.1
18.3
12.7
11.7
36.6
-11.9
农业机械总动力绝对额 1953.3 2091.3 2294.7 2483.6 2657.5 2806.7
增长率 8.37.19.78.210.75.6
化肥施用 绝对额 1740.1 1775.8 1934.9 1999.3 2141.5 2357.1
量(折纯)增长率 4.80.19.03.37.110.0
年份
1990 199119921993
农户生产性固 绝对额
226.67
283.30 327.00 377.47
定资产投资增长率-0.124.915.515.4
农业机械总动力绝对额
2870.8
2938.9 3030.8 3181.7
增长率
2.3 2.4 3.1 5.0
化肥施用 绝对额
2590.3
2805.1 2930.2 3151.9
量(折纯)增长率
9.9 8.3 4.5 7.6
说明:①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指农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减去住宅投资;
②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农机总动力、化肥施用量的单位分别为亿元、亿瓦、万吨;增长率为%;
③资料来源:《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中国统计年鉴》(1994)
表7 中农村私人生产性投资的数额是由农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减去住宅投资所得。从表7可以看出, 农村私人生产性投资的增减趋势与宏观经济冷热趋势具有很大的相似性。1982年、1983年、1984年的增长幅度都很大;1985年增幅开始下降,1986年、1987年增幅继续下降,分别为12.7%、11.7%;而1988年则又出现了36.6%的涨幅,1989年、1990年是宏观经济收缩年份,农村个人生产性投资也出现下降,降幅分别为11.9%、0.1%;但从1991年以后,又出现了较大增长。但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农村个人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都是投向农业的,事实上农业投资在农村私人生产性投资中份额是较低的。
农业机械拥有量可以作为农业固定资产存量的代表性指标。表7 列示的农机总动力的变化趋势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波动方式(见表1 )具有较明显的一致性。1978年增幅为14.5%,1979~1982年逐年增长,但增长率却逐年下降;1983年、1984年增幅回升;1985年、1987年增幅较大,但低于1983年、1984年;1986年例外,增幅达9.7%, 处于经济热势头的1988年,增幅超过10%;三年治理整顿期间,农机总动力增长率下降,分别为5.6%、2.3%、2.4%;1992年开始,增长幅度回升, 1993年为5.0%。1994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约3368.5亿瓦, 比上年增长5.9%。
化肥施用量可以作为农业生产日常支出的一个代表性指标。 从表7可以看出,1978—1993年的化肥施用量是逐年增加的,增幅也有一定的波动,但与宏观经济波动的一致性并不明显,特别是1988年以后的三年,化肥施用量的增幅较大,分别为10%、9.9%、8.3%,而这三年恰是经济处于治理、整顿、紧缩状态的年份。1992年的增长率则仅为4.5%,1993年有所回升。这可能与我国实行的农业价格保护政策及现行农产品购销体制是相关的。
六、经济波动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经济的大起大落和周期性振荡,必然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大起大落和周期性振荡。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规模、速度,最终为宏观经济状况所决定。随着经济的扩张,非农产业的繁荣,非农就业机会肯定会增加,非农产业收入前景好,那么,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数量和速度都会显著增长。其结果是非农产业收入上升的同时,农业人均收入也上升:一方面,经济繁荣引起农产品价格上升,农产品产出增加,从而农业收入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农业劳动力减少,人均农业收入将会上升。相反,在经济处于萧条时期,非农就业机会减少,劳动力转移速度减缓,规模缩小,甚至出现已转移劳动力向农业部门的“回流”。
在典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真正支配农业劳动力移动的因素是非农就业机会的多少以及工农业之间的贸易条件(即工农业两部门的比较利益)的变化,而这些因素又是和整个经济形势相联系的。当然,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受体制、政策变动的影响是很大的。表8 列示了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就业状况。
表8 1978~1993年我国农业与非农业就业状况
从业人员
农业劳动力 与上年相 比重
总数(万人) 数量(万人) 比(%)(%)
197840152 2831870.5
197941024 28634
101.169.8
198042361 29122
101.768.7
198143725 29777
102.268.1
198245295 30859
103.668.1
198346436 31151
100.967.1
198448197 3086899.160.0
198549873 31130
100.862.4
198651282 31254
100.461.9
198752783 31663
101.360.0
198854334 32249
101.959.4
198955329 33225
103.060.1
199056740 34117
102.761.1
199158360 34956
102.559.9
199259432 3479599.561.2
199360220 3396692.656.4
非农劳动力与上年
比重
数量(万人)相比(%) (%)
197811834 29.5
197912390104.7 30.2
198013239106.9 31.3
198113948105.6 31.9
198214436103.5 31.9
198315285105.9 32.9
198417329113.4 40.0
198518743108.2 37.6
198620028106.9 39.1
198721120105.5 40.0
198822085104.6 40.6
198922104100.1 39.9
199022623102.3 39.9
199123404103.5 40.1
199223637101.0 39.8
199326254111.1 43.6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4)
从表8可以看出这样几个事实:其一,1978~1993 年农业劳动力与非农劳动力基本上都是增加的,但非农产业劳动力增长速度除1982 、1989、1990三年低于农业劳动力增长速度以外, 其他年份均高。 其中1989、1990两个年份在宏观经济波动中处于收缩、萧条状态。其二,从农业劳动力变动来看,1984年,1992年,1993年的农业劳动力出现负增长,即这三年农业劳动力人数绝对减少,而这三年宏观经济处于扩张状态。其三,从农业劳动力和非农业劳动力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来看,1984年的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首次降到60%;1988年、1991年、1993年亦低于60%,特别是1993年降至56.4%;而1984、1988、1993年都是宏观经济处于热运行状态的年份。
据统计,1994年农业劳动力约3.4亿人,与上年大体持平, 农村劳动力转移仍保持了较快的速度,乡镇企业就业人员增长了722万人, 流入大城市的民工也呈增长势头。
总的来说,宏观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和规模的影响是较明显的,经济扩张、繁荣有利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经济衰退、收缩不利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
七、推进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波动对农业的影响
在自由市场经济中,市场作为一只看不见之手担当调整宏观经济波动的角色。但是,单纯依靠市场调整,浪费往往很大,速度也很慢。采取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推进经济增长、减少失业、稳定币值、平衡国际收支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是针对整个经济形势进行的,意欲推进经济稳定增长,它必然要对整个经济中各个部门(包括农业部门)发生影响。货币政策是针对货币供给和信贷条件的,而财政政策则处理政府支出和税收问题。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变化影响到同时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农民。
扩张性货币政策,如降低再贴现率(我国的再贷款利率)、降低法定存款储备金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等,将增加货币供给量,从而可使更多的货币用来借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借贷资金供给量增加将使利率下降,从而增加投资支出和扩大总需求。那么,农民作为购买者,这时可能购买更多的商品和劳务,从而引起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如同对其他经济部门的影响一样,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将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但是农民在投入上支出的较高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上述利益。
在开放经济国家,扩张性货币政策还影响到农产品的国际贸易量。在浮动汇率情况下,一国的利率相对于外国利率下降时,资金将从该国流出,因为融资者将增加其外币持有量。而这种资金外流量对外币需求的增加,从而使本币贬值。此时,有利于该国农产品出口,而不利于农产品进口。但是,对于对汇率实行“管制”的国家,这种效果则是不明显的。
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如政府通过发行公债弥补财政赤字并增加支出,通过减税使企业、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对增加,总需求会因而增加。于是价格和收入会出现暂时提高。但随着价格、收入、产出的提高,对信贷需求扩大了,从而使利率提高。高利率又将使国内投资支出下降,并抑制国内总需求。另一方面,本国利率上升引起外国资金流入,外资投资增加,对本币需求上升,本币升值,进而不利于出口。
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则会取得相反的效果。
在浮动汇率下,短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农业的总影响可简括如表9。
表9 短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影响
货币政策(货币供给量的变化) 财政政策(政府支出的变化)
扩张政策 紧缩政策 扩张政策紧缩政策
国内农产品价格上升 下降
上升下降
出口农产品价格上升 下降
下降上升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上升 下降
上升下降
实际利率 下降 上升
上升下降
我国的改革开放就是朝向市场化、国际化的。而市场经济的稳定健康运行,是需要政府的恰当宏观调控的。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制度和政策工具还处于发展过程中,而宏观政策的实施还往往需要行政手段的配合,特别是实行紧缩政策时,往往采取用行政分配信贷,直接控制价格和市场,行政性压缩投资规模,控制工资增长等。在这种宏观调控体系不健全、政策工具不发达的状态下,宏观控制方法对于经济改革速度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对各经济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产生影响。如,信贷的行政控制包括了某些特殊部门的优先权;政府往往试图限制农村企业从正式银行系统和非正规的信贷市场获取资金;常常对一些政治敏感的商品如粮食重新规定固定供应价格等。
八、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农业部门政策选择
农业部门政策是相对于影响整个经济所有部门的宏观经济政策而言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汇率政策对农业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且它们的影响往往超过具体部门政策的影响。这些政策是农业与经济其余部门之间资本和劳动力的变动、农业产量的增长和构成以及农产品的数量和构成的主要因素。这些政策又往往是对农业的偏见的主要根源,在发展中国家尤为如此。而农业又是一个基础性和弱质性的产业,政府应当将其视为一个特殊产业实施多种支持和保护政策。
实施适度农业扶持政策的目标就是,稳定农民收入,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免遭经济波动的不利影响。农业扶持政策的具体内容、手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第一,农业保护政策。这主要是指政府对农产品市场和农业投入品市场的干预来增加农业产出和收入的政策。具体又包括:一、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其目标是建立基本农产品(其中特别是粮食)的市场安定系统。而一个完整的粮食市场安定系统可由三个主要环节组成,即农产品保护价格制度、农产品专项储备的吞吐调节制度和中央与地方两级的农产品市场风险基金制度。二、农业投入品补贴政策。其目的是保护涉农部门的合理收益,促进涉农企业为农业提供有效服务,政府可通过财政渠道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进行补贴,对农村金融组织投入农业的资金利差予以补贴等。三,有利于农业的税收政策。对涉农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通过合理的关税保护国内农产品免受国际市场的冲击。
第二,提供必需的农业公共服务的政策。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公共物品,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政府的首要职责。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特点及农业本身比较利益低下,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渠道提供农业公共服务,建立农业生产的支持系统,其目的不是从行政手段去扭曲甚至取代市场机制,而是为了帮助农业,使其获得能与其他经济部门平等竞争资源的基础条件。这些公共服务供给应包括:(1 )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大型项目的投资与兴建,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 )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保障农业资金的基本需求。(3 )支持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体系建设,促进农业技术进步,从长远看,这是一条最有效的支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