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的创造力及其培养_发散思维论文

论人的创造力及其培养_发散思维论文

论人的创造性及其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造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1)05—0123—04

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我们学生的成绩如何优秀,我们的基础教育如何了得时,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我国学生的创造性令人担忧。杨振宁教授曾指出:“在国外,中国留学生无论在普通大学还是一流大学,学习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但中国留学生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做过的不敢做。”①一位留德学者曾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十个中国学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外国学生中,十个人也许讲出二十种答案,尽管有些想法非常离奇。”②朱棣文教授也曾说过,美国学生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他们有创新及冒险精神,所以往往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就。他还说,创新精神强而天资差的学生,往往比天资强而创新精神不足的学生能取得更大的成绩。③当我们一次次为我们的学生获得奥林匹克竞赛奖而骄傲时,我们却发现我们距离科学皇冠——诺贝尔奖依然那么遥远。我们不是唯诺贝尔奖论,但是我们并不想当旁观者,并不甘心在诺贝尔奖的外面游荡。面对现实,我们不禁要问:“我们中国人的创造力哪里去了?”

创造性是人类一种普遍存在的潜能,我们中国人并不缺乏这种潜能,何况我们中国人曾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我们学生之所以创造性匮乏,除了与我们的传统文化等因素有关外,我看主要是我们的教育存在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中急功近利思想严重,过分注重知识的灌输,注重分数,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始终无法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过于追求统一和服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轻视学生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过分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学生学习的外在强化,忽视学习兴趣的培养;注重个体学习的阶段性,忽视学习的终身性等等;这样的教育,如何培养出创造型的人才?正如吕型伟先生所说:“我们的教育模式、制度观念、课程这一套东西,实在是束缚创造能力的培养”④因此我们认为必须进行一场深刻的教育改革,从观念到制度,从内容到方法等都要来一个大的转变。只要我们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学生的创造性会得到充分发挥。下面就创造性的实质、结构及其培养,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创造性的实质和结构

(一)创造及创造性的实质

在心理学上,创造是指一种最终产生独创性成品的活动或现象,它有真创造和类创造之分。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一种最终产生了某种创造性成品的活动,但是真创造产生的独创性成品具有社会价值和意义,而类创造所产生的成品只是对个体来说具有独创性,只有个体意义。创造性则是指个体产生独创性成品的能力或特性。历史上,创造力或创造性曾被认为是极少数人的天赋,与多数人无缘,这种观念实际上是将创造神秘化了。现在人们一般认为创造力即创造性,不仅表现在较为罕见的真创造中,而且表现在更为常见和普遍的类创造中,创造性不是少数天才的私物,而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 正如吉尔福特(J.P.Guilford)所说:“迄今人们获得的最有意义的认识之一是, 创造力再也不必假设为仅限于少数天才,它潜在地分布在人口中间。”⑤

(二)创造性的结构

创造力的结构是非常复杂的,它绝非由单一的心理成分构成,而是包含着多种复杂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一般来说,创造力应该包括知识因素、认知因素和人格因素这三个基本要素。在认知因素中,除了观察力、记忆力外,最为重要的是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思维又是多种成分的综合表现,体现为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抽象思维及形象思维的结合,同时又离不开创造想象。在这个结构中,知识因素是基础和前提,认知因素是核心,而人格因素对创造活动起着激励和保证的作用。在这里必须明确三个关系即创造性与知识、智力和人格的关系。

1.创造性与知识的关系

创造并不是无中生有,不存在离开知识的所谓创造,也不存在能够脱离知识而单纯存在的创造能力,创造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一种对现有知识的重新组合和转换的过程。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邵瑞珍指出:“根据知识分类学习论,创造力也是由网络化的陈述性知识,相对自动化的智慧技能和受意识控制的策略性知识三者构成。”⑥当然,并不是说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他的创造性越强。因为知识丰富的人,可能会形成许多心理定势和功能固着,这会极大地阻碍他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导致创造力水平的下降。一个人的知识能否有助于他的创造性的发挥,关键看他知识的质的组织状况即是否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按照现代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P.Ausubel )的说法就是他的知识结构必须具备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巩固性这三个特征。可利用性是指面临新的问题时,个体头脑中是否具有可以用来解决新问题的适当观念,个体原有知识概括性越高,包容性范围越广,越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可辨别性是指面临新的问题时,个体头脑中原有知识与新的问题之间异同是否能清晰分辨,可分辨程度越高,则越有助于问题解决。巩固性是指个体原有知识结构的巩固程度,原有知识巩固程度越高,越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按照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就是贮存于不同个体长期记忆系统中的陈述性知识、智慧技能和策略性知识的实质性内容以及它们彼此之间协调关系上的差异,导致他们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差异。

2.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

对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心理学家的看法分歧很大。有的学者认为,创造性是智力的构成因素,有人认为创造性和智力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能力,但更多的学者认为她们是两种不同但又密切相关的能力。⑦也有学者认为,智力决不是创造力的唯一构成成分,甚至也很难说智力是创造力的最重要的构成成分。人的创造力除了智力以外,还有很多别的构成成分。⑧现在人们一般倾向于认为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点:(1)低智商者不可能有高创造性;(2)高智商者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低,也可能高;(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中等水平以上的智商。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在文学艺术和科学上有创造性的人,比这方面无创造性的人智商高。但是,经常可以看到,有些智商高的人却缺乏创造性。反之,许多创造性很强的人,却并没有显示出令人惊奇的高智商。

3.创造性与人格的关系

大量的研究表明,创造性与某些人格特征之间存在高度相关。美国心理学家推孟(L.Terman)研究发现,同是高智商的儿童, 日后成就很大的一组与成就一般的一组的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前者完成任务的坚毅精神、 自信而有进取心、 谨慎、好胜心强等高于后者。⑨托兰斯(E.Torrance)等研究发现,有创造性的儿童富有责任感、感情丰富、有决心、勤奋、富于想象、有幽默感、爱自行学习、愿意尝试困难工作、好冒险、有强烈的好奇心、能自我观察、兴趣广泛、爱好沉思、独立而不盲从。⑩我国学者周昌忠指出,创造个性有六个特点:勇敢、甘愿冒险、富有幽默感、独立性强、有恒心、一丝不苟。(11)另一学者杨仲明指出,创造性人格最重要的特征有:勇于献身的精神、童心未泯、思想的灵活性、独立、果断、坚定、自制、幽默感强、对事业的巨大热情、难以满足的好奇心、无私的“给予”与奉献等。(12)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我们可以把创造性人格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兴趣广泛、有强烈的好奇心;有幽默感;思维敏捷;好独立行事、从众行为少、不拘小节;自信心强、抱负水平高;态度直率而坦白、感情丰富而开放;敢于冒险、富于幻想;有决心、能坚持不懈等等;

二、创造性的培养

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是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目标。如何为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呢?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环境。这时的环境不仅指学校环境,还包括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研究表明,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二者是影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因素。(13)所谓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环境,应该是一个能支持或高度容忍标新立异者和偏离常规者的环境,是一个让儿童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心理安全就是指不对儿童的独特想法进行批评或挑剔,使其消除对批评的顾虑,获得创造的安全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心理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儿童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在这样的环境中,老师或家长尊重儿童的与众不同的疑问和观念,并且向儿童证明他们的问题和观念是有价值的,同时提供给儿童大量的学习机会,不断地鼓励儿童思考、想象、尝试、探索和发现。成人对儿童的态度更多的是积极、鼓励、平等和宽容,成人不再是自我权威的维护者,而是儿童创造性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从大的社会环境来看,我们要改造传统文化中负面的东西,鼓励竞争,鼓励冒尖。显然,在这样自由而安全的环境中,才能够激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儿童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均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其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

(二)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现行的课程体系,以适应学生创造性的培养。转变陈旧的教育思想观念,树立民主而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创造性培养的前提。因此,我们必须转变那种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确处理知识和能力、创造力的关系,确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变那种以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转变那种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体系,确立以学生主动探索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的灵活的教学方法体系。而这些都集中体现为课程问题,可以说课程的改革是创造性培养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构建适应创造性培养的新的课程体系。具体来说,“课程目标必须体现知识、能力、人格的完整统一”,“课程体系应该包括知识课程、情感课程、活动课程和自我发展课程”。(14)课程内容要新,而且编排合理,也就是要使课程结构化、一体化和网络化。从课程结构来说,不仅要重视学科课程、分科课程、正规课程和必修课程,同时也要加强活动课程、综合课程、隐性课程和选修课程。

(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统一性和一致性,喜欢用同一标准来要求所有学生。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形成循规蹈矩的思维程式,为使自己的言行符合规定的标准,学生很难去尝试发表一些独特的见解,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这最终会导致学生形成从众思维和从众个性,对于创造性的发挥是非常不利的。在教学方式上是灌输式和演绎式的。教师独占课堂,只顾自己单向传授知识。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很难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甚至会逐渐下降(特别是低年级阶段),以致教学低效。演绎式的教学是我们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它主要体现为先介绍概念、定理和定律,再引用例子进行解释和说明。这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教学思路,有益于聚合思维的培养,但是对于发散思维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们认为,必须树立多元化的能力观,建立多元化的评价和管理模式,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改变单一的灌输式和演绎式的教学方式,重视讨论式、启发式和发现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增进师生间或学生间的互动性。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并不断更新和整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四)在知识教育中培养创造性。创造性的培养或者创新教育并不排斥知识教育,更不否定知识的价值,当然也不是说知识越多,就越有利于创造性的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获取的是什么知识,以及如何获得知识。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分类,知识有两类:一类为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的知识;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又分为应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智慧技能和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认知策略(也称策略性知识)。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看来,人类的后天习得的能力都是由知识构成的,可以用广义知识来解释。因此我们认为只要组织有效的教学、正确处理好陈述性知识、智慧技能和策略性知识的关系,完全可以在知识教育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性。邵瑞珍等人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有关研究成果,提出教学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正确途径是:1.向学生传授陈述性知识,学生习得的这种知识必须符合奥苏贝尔的良好认知结构特征;2.帮助学生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使之成为顺利完成各种智慧任务的技能;3.教会学生习得与应用策略性知识,使之学会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技能,成为自觉的自我学习者和能自我调控的人。这三项任务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均应受到重视,不可顾此失彼。(15)我们认为这也是通过教学,在知识学习中培养创造性的正确途径。因此,创造性的培养完全可以在知识教育中结合具体学科内容来进行,而不必单独开设什么思维训练课或创造性思维课程,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均表明这种脱离具体教材内容的训练课程收效甚微,很少有长期的效果。

(五)注重创造思维的培养。我们前面谈到,在创造性结构中,认知因素是核心,而创造思维又是最重要的认知因素,因此应注重创造思维的培养。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学生发展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这需要教师创设良好的环境和问题,善于启发和调动,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这样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还能进一步发现未知的新知识,甚至有所创造。2.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创造性是“一种以发散思维为核心、聚合思维为支持性因素、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有机结合的操作方式。”(16)聚合思维就是根据已有信息求取唯一正确的答案。而发散思维是假定一个问题有多种答案,思维的方向往外发散,寻找各种可能的正确答案。实际上,一个创造性活动的过程,要经过从发散思维到聚合思维,再从聚合思维到发散思维的多次循环才能完成。因此既要培养发散思维,又要培养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具有三个基本特性: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训练学生在限定时间内产生众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的能力,也要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更要训练学生对问题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打破常规的能力。对聚合思维的培养主要是要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能力。3.发展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与分析思维相比较而存在的。分析思维即逻辑思维,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作出合乎逻辑的结论。直觉思维是依靠直觉突然地看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预感到问题或情境的意义和结果,并直接指向目标。它是创造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在创造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要增强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大胆地对问题进行推测或猜想,养成良好的直觉习惯。当然,直觉思维的正确与否,还需要分析思维的严密的检验和论证。4.培养创造想象。人类的创造活动离不开想象,特别是创造想象。通过创造想象,可以弥补事实链条上的不足和尚未发现的环节,可以把许许多多看来似乎无关的现象联系起来,产生新的形象组合。因此我们必须为学生创设自由而轻松的环境,设法帮助学生增加表象储备,注意灵感的捕捉等,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

(六)重视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我们前面谈到,创造性与许多人格特征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必须重视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同时,各种研究还显示,凡是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儿童与成人,在其早年的家庭经验中,都有充分的独立和自由,有较多的解决问题的机会。那些屈服于父母威势的儿童,则很容易接受权威性的主张,行为循规蹈矩,避免越轨,避免尝试新的经验,更不会有什么创新的表现。(17)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儿童的创造性人格,特别是独立性。作为家长或老师,应该采取民主的教育教养方式,遵循尊重、鼓励、支持和适当的要求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各种活动,让儿童充分享受独立活动、独立交往的自由,让儿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教儿童掌握一定的行为限度和行为规范。随着年龄增长,还要培养儿童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习惯和能力,并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和自我选择等。

[收稿日期]2001—04—10

标签:;  ;  ;  ;  

论人的创造力及其培养_发散思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