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中古诗词教学的方法论文_张瑞香

谈小学语文中古诗词教学的方法论文_张瑞香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胶莱镇胶莱小学 266315

摘 要:中国古典诗歌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加强古诗词习诵,重视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小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语文教学

一、注重朗读

重视朗读首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感悟,同时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入佳境,读出层次。一般古诗词教学可以按照以下教学流程进行朗读指导:试读古诗,了解作者——自读古诗,读通诗句——熟读古诗,理解意思——诵读古诗,体会情感——研读古诗,欣赏借鉴。通过五遍深读,必然会使学生对作者的情感体会水到渠成。当然,古诗词教学应是创新的园地,不可千篇一律。如六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两首》,即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陆游的《示儿》,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我在教学上采用三个步骤:第一,初读诗句,查阅背景,了解诗人杜甫热泪盈眶的心事;第二,精读诗句,查阅词典,了解诗人杜甫欣喜欲狂的心境;第三,研读诗句,查阅图册,了解诗人杜甫归心似箭的心愿。我在教学《示几》时,也是采用三个步骤:第一,初读诗句,结合背景,了解诗人的“悲愁”心事;第二,精读诗句,结合时事,弄清诗人的“悲怆”心境;第三,研读诗句,结合诗题,感受诗人的“悲壮”心愿。这两首诗的教学都是在初读的基础上,确定或喜或悲的朗读基调,精读诗文引领学生在诗象中体会作者深刻的内心世界;研读诗文时我引领学生用坚定的激情表现出诗人热爱祖国的爱国情怀。

二、品词析句,体味诗情

1.抓重点词语。都说诗是语言的精华,一字一句都是诗人经过斟酌得来的,有的甚至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如果我们一字一句地逐一讲解,反而会让古诗失去原本的魅力。新课标指出,古诗的学习,重点在于考查“是否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教师不要过多地讲解,不要一味地追求标准答案,而是应当鼓励学生多点个性化的理解,把握中心,体味诗情。如学习陆游的《示儿》,诗中“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字就是诗眼。陆游悲的是什么?透过一个“悲”字,你又能感受到什么?学生通过课前资料的搜集,明白了陆游悲的是祖国还没有统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透过“悲”字,我们仿佛看到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卧在床上,双手紧紧地握住儿子的手,告诉儿子,自己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等到收复失地了,家祭时不要忘了把收复失地的消息告诉他。这“悲”中有遗憾、有悲伤、有痛心,这是多么悲壮的一幕,这是多么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善用想象。古诗是用凝练的词句创造意境、勾画形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循着诗所创造的意境及勾勒的形象去想象,这样才能融入诗境,才能品悟诗情。比如在学习古诗《春日偶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绘春游时看到的景象。然后让学生读诗,想象诗人所描绘的画面: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诗人闲来无事,于中午前后出去春游。一路上,只见鲜花翠柳,河水长流,心旷神怡。这样一来,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自己也成了诗人,这时教师再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朗读诗句,就更能感受诗人那种愉悦的心情。

三、拓展延伸,在提升内涵中融情

古诗词产生的年代久远,古代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风格等,都跟现代大不一样,加之学生的阅历又太浅,要准确把握诗歌作品情感,仅仅拘泥于课文必学内容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作者的社会经历、文化教养、情趣爱好以及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因此,教师要形成开放的语文教学观,让作者情、学生情在拓展延伸中融合,拓展的渠道有三种:1.课前收集。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每个学习者都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2.课堂交流。课堂交流是对信息的整合过程,也是认识深化、情感深化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者的作用,在对话交流中导情。3.课后延伸。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课堂教学结构已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40分钟的规格,课堂是向两头开放的,学生带着问题、信息走进课堂,一堂课上好后,学生带着许多新的问题离开课堂,课堂教学结尾变成了问号式,省略号式,这不仅仅是知识的延伸,更是情感的延续。

四、通过对重点字词的讲解理解诗意

诗词的语言是非常凝练、形象而富有表现力的,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和赏析古诗的时候,一般要抓住其中重点字词句。有时候作者就是通过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佳句来表达诗歌的内容、主题、思想。这些字词句都是诗人妙手偶得,真是可遇而不可求。解词释句是在学生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深入阅读理解诗歌意思的第一阶段。以点带面,层层深入,从语言文字开始对诗歌进行比较深入的探究。对字和词的理解也可以在预习的时候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翻译诗句来理解诗的意思及作品的内涵。

参考文献

肖贝 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现状和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论文作者:张瑞香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8月第28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  ;  ;  ;  ;  ;  ;  ;  

谈小学语文中古诗词教学的方法论文_张瑞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