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到城市建设占地面积较大、基础设施单一、道路排水系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之处,以城市排水系统为例,在许多城市建设中,没有充分考虑排水系统的建设效果,建设理念过于单一,忽视城市环境,导致城市内涝事件多有发生。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保持城市水土环境,需要在市政工程设计中有效融合海绵城市理念,通过雨水资源的科学存储与利用,形成具有工程实际意义的水循环系统,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改善城市环境,从而使城市各项系统得到综合稳定运行。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工程设计;体现
所谓的海绵城市其实指的就是城市可以拥有和海绵类似的功能,在出现暴雨天气的时候吸收相应的雨水同时将其储存起来,遇到干旱的时候能够随时将其取出进行充分利用,进而有效确保水循环系统的形成。在具体设计市政工程的时候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其中,在具体设置海绵体的时候可以从城市管道、道路、绿地以及公园等方面来进行,进而有效吸收城市地面的流水,使城市吸收雨水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降低城市由于雨水的原因而导致出现的洪涝情况,使水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有效提高,进而优化并改善了城市环境。
1海绵城市理念概述
海绵城市为新一代城市雨水处理思路,就如名字一样,旨在将城市设计成如海绵一样,在雨水季节能够实现吸水、渗水、净水、蓄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旱季可将储蓄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且其在应对汛期时的洪涝灾害方面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弹性”,因此也可称为“水弹性城市”。其原则是遵循自然生态优先,该理念属于“低影响开发模型”,通过人工设施和自然条件相结合的方式,保护原有生态系统中的河流、湖泊、湿地、林地、草地等天然的“海绵体”,使城市经开发后能维持原来的天然水文循环;修复以往在建设遭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严格评估工程开发影响范围,降低不透水面积,尽量减少其对自然生态环境和水循环的破坏。海绵城市理念是在城市景观化过程中实现良好的生态循环,遵循自然水循环,保护原生态系统的城市建设新思路,是我国城市建设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2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工程设计中的积极作用
市政工程是为城市建设提供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为一体的城市建设系统。随着科技手段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近些年来,我国市政工程队伍的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好的提高,城市建设规模与效果也得到了较好的改进。针对城市内涝问题,在市政工程设计中,已经在地面硬化程度与城市建设整体规模方面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但依然不能显著的、具有针对性的彻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工程设计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有利于协调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城市建设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比较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与建设面积的扩大,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在土地开发与利用时,粗放式建设造成城市地表径流增多。海绵城市理念从侧面很好的加强了城市建设与自然生态保护的融合关系,提高城市保护意识。a.能够促进城市水循环系统的重构。城市建设力度扩大与城市土地硬化面积的增加,都间接破坏了城市现有的水循环系统,造成城市在雨季难以及时、有效的进行水资源存储,从而形成城市内涝现象。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市政工程设计中,将原有城市水循环系统的单一排水设计进行创新与重构,b.通过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模拟,形成了多样化的水循环系统,从而达到控制水资源利用与调节水资源分布的目的。(2)对于城市自然生态景观设计与城市水资源回收工作形成了统筹兼顾的设计目的,有效的调节了城市的水循环系统。(3)改善了传统的城市排水思路,在城市排水设计的理念中进行了创新,加强了对于雨水的渗透、滞留、调蓄、净化、循环利用的理念,使城市建设规划与布局中,减少地表雨水径流量,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总之,在市政工程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能够从多个方面达到城市内涝的治理效果,减少城市水土资源的流失,为城市建设提供积极作用,更好的保护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系统。
3市政工程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体现
3.1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中的具体体现
就其路面结构来讲,城市道路可以分为人行、车行以及非机动车三种道路面结构,为了将海绵城市的效果充分进行体现,可以将路面结构设置为透水型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在南沙地区,软土结构较厚,在进行施工操作之后均匀沉降大,同时货运车的流量较大,很可能对路面造成损坏,如果路面当中的排水层受到破坏的话,就会对其排水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车行到路面当中由于其所受荷载较大,所以不宜采用透水路面结构。在非机动车和人行道路面可以设计成透水性结构,将防水层设置在基层下,进而有效避免雨水下渗到路基当中,进而对其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雨水通过路面结构的孔隙下渗至基层顶面,再透过道路横坡排至纵向软管,最终汇入市政管网系统。将其路面设计为透水性的,其主要优势就在于能够从根本上防止路面产生积水的情况,使路表雨水及时下渗。
3.2海绵城市理念绿化带中的体现
城市绿化带不仅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还能够帮助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根据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市政工程在城市绿化带设计中,可以将绿化带设计为回式,并将排雨水口设置为溢流式,这种设计方式能够很好的提高路面积水的渗透率,使临近路面积水穿过路缘石后,能够较快的渗透于地下,一方面很好的补充了绿化带土壤所需的水分含量,另一方面,当雨水较多时,还能够以溢流的方式进入排水系统,这不仅确保城市建设的生态效益,还很好的保障了社会效益。这种理念的应用,还可以有效结合蓄水池减轻排水管网压力的方式,通过在排水系统汇流处建筑蓄水池,储备足够的雨水后,再将多余的雨水通过排水管网排出,很好的降低了排水压力,也不会造成路面积水、雨水难以溢流的情况出现。在市政工程设计中,进行科学有效的综合性设计,将城市道路与环境进行综合考虑,既保证城市排水功能,又提高城市景观的观赏性。
3.3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水体中的体现
现阶段在具体规划城市水体的过程中,其主要基础就是对固有水体进行保护,其主要依据就是城市的具体情况,挖凿沟渠,进而有效确保水体系统的持续畅通,保证城市雨水的释放和存储功能运行的稳定性。再者,滨水绿化大也可以净化雨水,同时还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因此通常都会进行水岸防洪设施的设置工作,进而有效保证可以充分发挥其净化作用。
3.4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城市建筑中
海绵城市理念是以城市为中心,城市环境为主的设计理念,这就不能排除城市的建筑物,在保证城市建筑物实际作用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综合性的设计。例如,在城市公园、绿地等环境设计中,不仅需要考虑景观、休闲等方面,还需要综合考虑自然水良性循环对其的影响。例如,可以在公园绿地设计中,采用下沉式设计方法,降低绿地的高度,并在绿地中设置雨水溢流口。另外,也可以通过植草沟的设计,引流来不及下渗的雨水,有利于在降雨较大或渗透饱和时起到顺坡引流的作用。两类设计也可以有机结合,从而发挥较好的实际效果。在城市建设基础上进行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特别是绿化设施的设计,需要考虑城市需求与环境适宜性,如绿色屋顶、雨水花坛等的设计,不应过于突兀,影响城市景观特色。
4结语
总的来讲,在建设城市化的过程当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能够在市政工程设计当中进行充分应用和渗透,通过对海绵吸水并进行释放的特征进行借鉴,对城市区域位置特性进行充分考虑,设计和规划市政工程,对雨水资源进行收集、净化和利用,确保市政工程的生态性和先进性,确保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开发建设之间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现代城市给排水系统的作用和多元化功能进行充分展现。
参考文献:
[1]何一慧,汪丽芳,杨群.基于PPP模式的海绵工程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8(32):23-26.
[2]胡二红.城市绿地系统对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影响[J].山西林业科技,2018(03):63-64.
[3]李国强.浅谈冬期施工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工程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4).
[4]张帆,张建坤,仵亦畅.保障性住房的动态发展轨迹研究及启示——以南京为例[J].建筑经济,2017,38(5):59-63.
[5]钱勍,曾英.海绵城市在市政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6):223-224.
[6]孙硕.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
论文作者:罗东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
标签:城市论文; 海绵论文; 雨水论文; 理念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水循环论文; 路面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