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一体化在艰难中前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欧洲论文,艰难论文,一体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何通过切实有效的危机应对措施提升支持一体化的民意基础,妥善处理欧盟内部成员国的分歧,将是考验欧洲领导人政治智慧和勇气的关键变量。
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及其负面影响的阴影持续不散,有关欧盟及其一体化发展前景的讨论不仅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欧洲精英阶层和舆论津津乐道的话题。特别是伴随欧元区内部以希腊为代表的重债国社会经济形势再度恶化,以及欧盟内部以英国为代表的疑欧派唱衰欧盟及欧元区的声音再次凸显,一些国际媒体也不时发出欧洲一体化进程还能否持续、欧元区会不会解体的疑问。
2013年是欧共体正式更名为欧盟,以及欧洲理事会哥本哈根峰会为欧盟未来扩大设定入盟标准(哥本哈根标准)20周年。回顾和总结以往欧洲一体化进程及其主要成就,对认识当前欧盟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前景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一体化进程地域范围向大欧洲发展
欧洲一体化进程最明显的标志之一,即一体化参与成员国及其涉及的地域范围从最初的西欧6国,发展到目前的28国,并且仍有继续扩大的倾向和计划。即便在近年欧债危机的艰难时刻也没有停顿。简单回顾一下这一历史进程,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点。
上世纪50年代,从参与欧洲煤钢共同体的6国开始,经过冷战时期的三次扩大,欧洲共同体成员国达到12个。欧洲一体化历史上的第4次扩大于1995年完成,欧盟成员国达到15个,本次扩员也是欧共体正式更名为欧盟之后的首轮扩大。2004年5月完成的第5次扩大,新入盟成员国一次达10个,创造了欧洲一体化史上单轮扩大新入成员最高纪录,欧盟成员国达到25个。此后随着2007年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加入,欧盟正式成员达到27国。至此,新世纪以来欧盟扩员呈现出的高歌猛进式的势头达到高潮。这段时期也是欧盟自身最为自信的时期。
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很快波及欧洲,欧债危机蔓延,欧洲社会经济形势面临自欧洲一体化启动以来最严峻的挑战。然而,其扩大的进程并未停止。2013年7月1日,克罗地亚正式加入欧盟,成为第28个成员国。这次扩员是在欧洲一体化发展史上最困难、最暗淡之际完成的,而克罗地亚从提出申请到正式加入历时10多年,个中艰难曲折的确令人深思。因此,克罗地亚入盟甚至被舆论视为欧洲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
欧盟身处危机之时,对加入标准不但未放宽,反而更为严格。预计今后欧盟扩员将更严格地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其他入盟候选国甚至会面临更严苛的门槛。2013年11月初,欧洲著名智库欧洲政策中心(EPC)发布了一项反思欧盟扩大政策(特别是向巴尔干地区扩大)的概要,承认近年来在欧盟内部根本性危机的压力下,欧洲一体化的引擎在某种意义上开始失去动力,并且成员国内部的公众舆论和政治说辞已变得对新入盟者更加谨慎。该政策概要甚至担心欧盟向巴尔干地区的扩大有可能陷入瓶颈状态。即便今年10月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最新进展评估报告中排名相对靠前的黑山、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等国距满足入盟标准尚有不小缺口,更不用说排名靠后的波黑、科索沃和马其顿了。巴尔干地区国家除了各自特定问题外,受欧盟关注的共同性问题也很突出:比如在促进法治和市民社会建设、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宏观经济和财政结构性改革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与欧盟确立的哥本哈根标准还有不小距离。
尽管如此,欧盟并未宣布关上也许正变得日益狭窄的扩大之门。欧洲一体化地域边界向真正大欧洲迈进的步伐仍在继续。
超国家性或准超国家性特点逐步增强
欧洲一体化进程自启动以来,一直存在超国家主义和政府间主义的理念之争,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欧盟成员国长期以来在主权让渡和主权共享之间的矛盾心态和微妙平衡。总体而言,成员国在某些核心领域坚守政府间主义理念同时,也随着时代变化,在更多领域尝试加强超国家性治理。
近年来欧洲一体化的显著进展,也自然体现在其内涵的不断丰富提升上,特别是某些领域的超国家性或近似超国家性的特点继续有所加强。比如,曾试图大幅度推进欧洲一体化的欧盟制宪进程在2005年中途夭折,但随后经过反思和修正后,重新在超国家性和政府间合作性之间寻求微妙平衡的《里斯本条约》最终签署生效,使得欧盟在许多机制建设上再次取得重要进展。欧洲理事会常设主席、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及欧盟对外行动署的设立,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欧盟内部在外交领域的政府间合作性质,但与之前相比,明显为优化整合欧盟对外政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创造了新的机制基础,因此,对强化欧盟整体对外行动的有效运转具有积极意义。通过扩大特定多数表决机制的适应范围使欧盟决策效率得到很大提高,欧盟委员会的改革也加强了欧委会主席的地位和作用。另外,欧洲议会权力地位的不断加强,欧盟民主合法性和决策透明度等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欧盟相关机制的超国家性特点。
欧洲一体化的重要进展还体现在货币领域一体化范围继续扩大。具有超国家性特点的欧元区不仅没有在欧债危机中瓦解,而且令人瞩目地实现了扩员。自1999年1月1日欧盟内11个成员国率先实行单一货币欧元以来,参与货币一体化进程的成员国也在扩大。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爆发后,欧元区扩大仍在继续:2009年1月1日,斯洛伐克加入欧元区。2011年,爱沙尼亚成为欧元区第17个成员。2013年7月9日,欧盟28个成员国经济和财政部长正式批准拉脱维亚于2014年1月1日成为欧元区第18个成员。在欧债危机阴影迟迟不散、疑欧人士唱衰欧盟的背景下,欧元区继续扩展这一事实,对欧盟及其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至少欧盟借此发出清晰信号:欧洲一体化进程不能停滞,欧洲承受不起欧元失败的代价。
欧债危机以来,欧元区内部也在积极探索应对举措,并试图从机制上进一步加以完善。应当承认,近年来欧盟特别是欧元区在完善和弥补自身机制缺陷方面,已经取得一系列积极进展。比如,“欧洲稳定机制”(ESM)的正式运行、“财政契约”的签署等。特别是2012年以来,在欧盟内部特别是欧元区建立银行业联盟,加强单一监管体系的尝试性努力正在加紧推进。这些都表明欧盟尤其重视在欧元区率先强化更严格经济治理体系的建设。
摆脱困境关键在赢取民众信心
当然,目前欧洲一体化面临的困境也很突出,主要表现为:欧债危机及其引发的社会经济危机,既引发了欧盟内部民意对欧洲一体化疑虑的上升,也加剧了成员国之间特别是重债国和富裕国之间的分歧和矛盾。
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洲经济衰退明显,许多重债成员国面临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刻考验。以德国及大部分北欧成员国为代表,一些成员国最初处境相对较好,但随后经济受到拖累,由此造成欧盟内部成员国之间利益纷争增多。受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双重冲击,欧洲经济增长乏力、重债国失业率大幅上升甚至陷入社会动荡的困境。就在最近的2013年11月6日,欧债危机重债国希腊的雅典工人再次举行大罢工,抗议政府进一步的财政紧缩政策。伴随欧洲内部社会经济危机迟迟不散的阴影,欧盟国际地位及其影响力也明显受损。尽早克服欧债危机及其负面影响,仍是摆在欧盟面前最艰巨的任务,也是事关欧洲一体化能否继续深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摆脱危机的重要举措首先涉及促进欧洲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问题。欧盟委员会官方网站最近发布的通告显示:2014年欧盟委员会的工作议程中,促进增长和就业(特别是缓解年轻人严重失业问题)依然是其优先议程。具体包括:完成银行业联盟建设,并向真正的经济与货币联盟迈进;促进投资、就业和社会凝聚力;通过充分一体化的单一市场提升竞争力;强化保护欧洲公民利益的措施;与欧洲近邻伙伴和全球战略伙伴加强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等。应当说,这些现实紧迫性难题也是未来几年欧盟及其成员国必须正视并须恰当应对的挑战。
面对欧洲内部公众舆论甚至部分精英对欧盟及其一体化前景的质疑,如何通过切实有效的危机应对措施重新赢得成员国民众对欧盟的信心、提升支持一体化的民意基础,以及如何妥善处理欧盟内部成员国的分歧,将是考验欧洲领导人政治智慧和勇气的关键变量。意大利前总理达莱马2013年11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发表的演讲中也表示,虽然现在欧盟部分成员国仍陷债务危机之中,但欧盟及其成员国有信心和能力最终找到摆脱危机的办法。在被问及如何看待欧盟及其一体化的走向时,他甚至表达了赞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去年在欧洲议会演讲时提出的欧盟应迈向“民族国家联邦”的大胆倡议。虽然此类激进的欧洲建设倡议目前似乎与欧盟内部政治气候及民意基础相距甚远,但仍有理由相信,欧洲领导人会尽力推动欧盟一体化进程继续向前。正如德国总理默克尔一再强调的:欧洲一体化不能停滞,欧洲承担不起欧盟失败、欧元解体的巨大风险。不过,由于受制因素更加复杂,需克服的障碍或不确定性因素亦相应增加,欧盟推进一体化的步伐今后仍会较为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