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心血管内科治疗护理临床探析论文_周仁良

周仁良

嘉禾县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4500

摘要:目的:进一步对急性心肌梗心血管内科治疗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心血管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接受内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后,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恢复,其中观察组患者先于对照组患者出院,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对照组中有9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8%,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心肌梗心血管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内科治疗的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复发率,通过适当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内科治疗;护理

急性心肌梗是心血管内科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主要是心肌畸形坏死或缺血所造成的,起病急、发展速度快、病死率高,患者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将直接威胁其生命安全,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当前,针对急性心肌梗患者的治疗方法较多,其治疗效果不尽相同,另外,适当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基于这一情况,本次研究特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心血管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现就将有关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51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81岁,年龄最小的40岁,平均年龄(60.21±2.34)岁,有合并糖尿病15例,冠心病17例,高血压21例,患者梗死部位包括前间壁及广泛前壁45例,下后壁26例,高侧壁2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了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其他重大疾病患者,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内科治疗,首先服用 300 mg的阿司匹林,然后将尿激酶溶解在 10 ml的生理盐水中,再加入 100 ml的生理盐水,采用静脉注射的方法在半个小时内将尿激酶注入体内,12 小时后,采用皮下注射的方法注入低分子肝素钙。

1.2.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接受相同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基础护理。首先,患者在入院后,由主治医生、责任护士等成员组成的临床医护小组制定,全面掌握患者的资料,共同评估患者的诊断、辅助检查、治疗方案、饮食情况、心理状态及肢体活动情况等资料,将入院咨询及指导、医学相关知识普及、诊疗计划、护理程序、功能锻炼计划及进度按照时间顺序制订成标准化的临床护理路径表格。注意: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或更改患者的护理计划[2]。

健康教育。很多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相关医学知识相当匮乏,因此,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对其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形式,让专家亲临现场,为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各项辅助检查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同时让专家当场针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解答;也可以通过发放健康知识手册或院内的宣传海报等形式,吸引患者仔细观看或阅读相关健康知识[3]。

饮食护理。遵循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低钠的饮食原则,限制食盐和糖分的摄入量,严格控制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尽可能根据患者的喜好控制食物摄入[4]。

其他护理。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护理环境,保持室内光线柔和,定时通风透气;同时,协助患者翻身,保持床单的干净整洁,防止压疮的发生。患者在出院时,记录患者的联系方式,并为患者发放出院指导联系卡,以便回访。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进行评分,分数越低表示状态越好,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有无复发,分别做好相应的记录,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或者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后,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恢复,其中观察组患者先于对照组患者出院,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对照组中有9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8%,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比较

注: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一般来说,40岁以上的人群是急性心肌梗塞的高发人群,导致患者出现此类情况的主要原因为冠状动脉闭塞,导致部分心肌细胞因持久且严重缺血而坏死[5]。在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突发状况较多,病情容易出现恶化,应采取早发现、早治疗并辅以适当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预后。当前,针对急性心肌梗患者,溶栓治疗是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等药物治疗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并抑制血栓的形成。另外,患者通过一系列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思想包袱,特别是针对治疗效果较为明显的患者,能够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显著提高护理配合度。在本次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患者联合内科治疗,患者先于对照组患者出院,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从本次的研究结果来看,在急性心肌梗心血管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内科治疗的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复发率,通过适当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姜乔惠.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护理临床探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10(04):108-109.

[2]秦立玲.急性心肌梗心血管内科治疗护理临床探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1):38+40.

[3]张丽.急性心肌梗心血管内科治疗护理临床探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0(01):307.

[4]袁润香,汪喜华.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护理方法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5,08(20):2854-2855.

[5]邰红妍.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护理临床探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16(16):118+130.

论文作者:周仁良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8

标签:;  ;  ;  ;  ;  ;  ;  ;  

急性心肌梗心血管内科治疗护理临床探析论文_周仁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