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铁路运输的基础,铁路线路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然而在铁路线路运行期间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问题,唯有详细了解铁路线路出现病害的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并加强对铁路线路的维修养护,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和避免铁路线路病害的发生,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持续性,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添助力,以上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铁路线路;病害原因;维修养护;策略
引言:近年来,我国铁路运输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之于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从铁路线路维修养护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导致铁路线路病害问题屡见不鲜,给铁路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为了扭转这一现状,必须充分认识到铁路线路维修养护的重要性,制定完善的维修养护计划,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从而将铁路线路病害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将其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确保铁路线路的稳定可靠运行,致力于为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加强铁路线路维修养护的重要性
铁路运输是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一环,具有成本低、载重大、安全性高等优势,无论是人们出行还是货物运输都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铁路运输方式,这给铁路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铁路建设步伐也在逐渐加快。可是铁路线路的维修养护却往往没有落实到位,在制度上也不够健全,致使铁路线路病害层出不穷,严重威胁到铁路运输的安全性,甚至发生了人员伤亡事件,这一现象应引起相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考虑到铁路线路运行环境较为复杂,铁路线路长期受到列车荷载的影响难免会出现病害问题,而从事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专业技术人才极为匮乏,这些都给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工作增加了难度。为了保证铁路线路病害治理的实效性,必须清楚认识到铁路线路病害原因以及当前维修养护工作弊端,以此为依据调整和优化工作方案,加大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力度,以达到降低铁路运输成本,防范安全事故的目的。
二、铁路线路病害原因分析
1、铁路线路运行负担过重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运输迎来了发展的契机,为了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列车运行频率和载重量都越来越高,这给铁路线路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导致铁路线路出现了多种病害问题,在对铁路线路进行检查期间,经常可以看到轨道变形、裂纹、扭曲、下沉等不良现象,如果不能及时对这些病害问题加以处理,将会大大增加行车的危险性,而铁路线路运行负担过重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因此铁路线路的病害也成为了常态,再加上治理铁路线路病害需要投入大笔的资金,病害治理期间将严禁列车通行,这对铁路企业的利益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2、铁路线路日常维修养护不到位
日常性维修养护是控制铁路线路病害发生的有效举措,尽管铁路企业设置了专门的部门来负责铁路线路的日常维修养护工作,但是相关工作人员却没有履行好岗位职责,对于铁路线路的日常维修养护缺乏重视,工作态度敷衍塞责,他们的专业素养较低,工作经验不足,不了解该项工作的关键要点,很难将铁路线路日常维修养护工作落实到位。与此同时,铁路企业普遍忽视了对铁路线路维修养护人员的技术培训,有些铁路企业甚至没有安排专人负责铁路线路的维修养护工作,负责铁路线路维修养护的大多是其他部门的兼职人员,他们的知识和能力都不足以胜任该项工作,导致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工作开展愈发困难。除此之外,铁路线路日常维修养护工作内容比较繁琐、枯燥,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不高,违规操作屡屡发生,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极有可能会遗漏某些环节,这给列车运行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维修养护制度不健全
科学健全的维修养护制度能够给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工作提供标准化的作业依据,反之,如果维修养护制度不够健全完善,就无法在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工作中起到指导作用,工人员心中存在疑惑,他们的操作会缺乏准确性和规范性,再加上缺少制度的约束,难以引起工作人员的警惕心理,给工作人员留下了钻空子的机会,他们将会更容易出现违规操作。而铁路企业的监管职责缺位,无法及时发现铁路线路维修养护人员工作疏失之处,也没有对其采取严厉的惩戒,致使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工作流于形式,远远没有达到相关标准,铁路线路病害的发生概率也会明显上升,一旦出现安全事故,铁路企业很难顺利找到责任人,极大的延误了事故处理时间,酿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三、铁路线路维修养护措施
1、制定完善的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制度和计划
通过制定完善的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制度,让工作人员明确该项工作的重点、难点,在具体操作时时刻警示自己,以规章制度为准绳,那么铁路线路维修养护期间的违规操作就会得到有力遏制。此外,铁路企业还要制定科学的维修养护计划,根据铁路线路的勘查情况预测可能出现的病害问题,在计划书上予以详细说明,这会使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取得的效果也会更加理想。当然了,铁路线路维修养护计划书更多的是起到参考作用,工作人员在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工作实施阶段应参照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维修养护方式和手段,沉着冷静的应对各类突发性问题,促使铁路线路尽早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以便于列车能够安全通行。
2、提高铁路线路的承载能力
铁路运输是为经济发展而服务的,要想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当务之急是提高列车通行的频率以及承载的重量,铁路线路承载能力的提升也要置于重中之重的地位。这就要求铁路企业在铁路建设中能够选择优质材料,采用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策略,保证铁路线路的质量达标,且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那么当通车后铁路线路病害就会大大减少了。另外,在铁路线路的维修养护工作中,日常性养护和计划性养护要紧密结合起来,在该项工作上要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手段,对于病害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治理,避免其扩大和蔓延。在大型维修养护中,对于那些不存在明显病害的轨道也要拆卸下来仔细检查,将隐患问题彻底扼杀在萌芽之中。
3、加强铁路线路维修养护人员的技术培训
铁路线路的整体安全和维护质量主要受到维修养护人员技术、素养和工作状态所影响,基于此,铁路企业需要招收素质高、能力强、技术过硬的工作人员,并定期组织对他们的技术培训,使之能够更为符合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工作岗位。铁路企业可以展开一些对工作人员教育培训的活动,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够更好的为铁路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整个铁路的安全和质量。另外,教学培训活动内容和形式也要根据工作人员的需要和技术水平掌握的程度以及文化水平来确定,有针对性且有效地制定培训方案,帮助他们查缺补漏,还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专业技术的考核,有奖有罚,以调动铁路线路维修养护人员的培训积极性。
结语:综上所述,铁路线路病害原因较多,归结起来可以概括为铁路线路运行负担过重,日常性养护不到位,维修养护制度不健全。对此,在开展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工作中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对策,确保维修养护制度的完整性和科学性,重视提高铁路线路建设质量,并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相信这些举措的落实必然会让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工作稳定高效的开展,进而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彪.铁路线路病害原因及维修养护措施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0)
[2]赵刚.铁路线路病害原因及维修养护措施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2)
[3]冯治武.铁路线路病害原因及维修养护措施探讨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8)
论文作者:曹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铁路论文; 线路论文; 病害论文; 工作论文; 铁路运输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他们的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