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店子镇昌里小学 266711
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很强的学科,能否学好英语,关键在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学生是否对其感兴趣。小学英语教学要注意通过情感注入,多渠道、多层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适时鼓励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一、培养融洽的师生情感
教学中,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当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环境中,心情愉快,就能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表达。因此,教师要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态度和蔼可亲,话语热情而富有童趣。特别要关注那些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永远以委婉、间接的方式来纠正他们的错误。
二、做到准确评价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小学生具有争强好胜、表现欲强的特点,教师的激励和褒奖往往会使学生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建立。
作为英语教师,我经常在课堂上对学生说“Wonderful! Very good! Right! Much better than before!” 等富有鼓舞性的肯定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对常做“绿叶”的同学,只要表现出一点“红花”的倾向,便要做“夸张式”的表扬,以挖掘其更大的交际潜能。当学生回答出差错时,我会以宽容的心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肯定其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优点,并微笑着说“Try again!Good,but….It’s better to say…”等鼓励性的语言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或是鼓励其他学生进行援助。教师不可包办代替,应该引导学生共同参与,从而形成师生共评、共改的局面。
三、注重创设情境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情境教学法对学习语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教师来说,要把课堂这个十分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变成一个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交流思想的场所,就应千方百计地创设好语言情境。生动有趣的语言情境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情境设计要大胆改革,富有创造性,要充分体现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情境教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激发学生人人想参与、人人想表现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轻松愉快,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经常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成为情境中的一个角色。我和学生一起表演对话,找学生轮流到教室前面扮演角色,我和其他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交流。这样一方面有利于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的口语交际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调动学生交流的欲望;另一方面,能及时而全面地发现学生口语交际中出现的各种弊病,并立即予以提醒、点拨和纠正。
四、不断转变教学观念
在英语教学中应改变教学观念,发扬教学民主,树立注重学生创造个性发展为基本特征的育人观。其次,要优化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服务。教师应经常鼓励或诱发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评价时也应尊重学生,不要用挫伤性的语言和态度评定。
教育教学的创新是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作为教师应重视学生思维力、创造力的培养,并在教学中把其放在首位。在教学过程中,通常用以下的步骤来完成由启发到创新的过程:感知、问题、发散、总结、练习、创新。在课堂上,让学生得到完整的材料,教师根据已获得的信息设计问题,如“Is this…?Whose…?May I use…?”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发散思维,后师生一起归纳、总结、联想得出答案。这样,学生经历了分析、综合、联想等过程,为最后的创新准备了有利的条件。
五、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教材只是个例子”,成功的教学往往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不受教材内容的局限,敢于做新的拓展。活动也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英语课外活动是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连的,是学生掌握英语所不可缺少的辅助形式。要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特长及能力。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能促成学生交际语言的自然化,并且加强语言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学生对英语沙龙特别感兴趣,我让学生搜集有关英语方面的学习方法、故事游戏、名人小传,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介绍、科普小文章等,并定期进行交流。这个活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独立或以合作形式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实际运用英语的机会,也加强了对所学语言国家的了解。
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如同保护价值连城的珍宝。如何让他们在知识掌握不牢固的情况下,也长效保持着对英语浓厚的兴趣,是对我们的挑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做到让孩子们学得更好,让小学英语这一学科“飞”得更高。
论文作者:黄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学生论文; 语言论文; 英语论文; 情境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积极性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