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认知主体性思想概述_主体性论文

恩格斯认知主体性思想概述_主体性论文

恩格斯的认识主体性思想论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恩格斯论文,主体性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本文第一部分将恩格斯论述主体性问题的一个纲要性文献,同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加以比较,论证了二者要点的相互对应,并揭示了恩格斯认识主体性思想的理论渊源。第二部分从对象的选择与建构、对象本质的揭示、主体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对认识过程的作用等方面,系统地阐发了恩格斯的认识主体性思想。

关键词 恩格斯 纲要 对象的选择与建构 本质的揭示 主体因素与认识过程

自从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问世以来,恩格斯在认识论上的立场和观点,就不断地受到西方马克思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的抨击,尽管他们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有各种分歧,但在恩格斯是个“消极直观反映论者”这一点上,却几乎是众口一词的。国内哲学界也有这种观点的呼应。这就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恩格斯到底是一个直观反映论者,还是一个能动反映论者?为了客观地不带偏见地回答这一问题,就必须对恩格斯的认识主体性思想,这一马哲史研究中最薄弱的环节,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把握。唯有如此,才能得出公允的、令人信服的结论。

一 关于认识主体性的又一个纲要性文献

认识是客体映入主体的运动,因而是“从物而感觉和思想”的进程。对此,恩格斯作过许多非常明确的阐述。他在论述客体作用于主体、映入主体的同时,对于主体对客体的反作用,以及通过这一作用而实现的认识主体性,也有过多方面的、深入的阐述。最能代表恩格斯这一思想的是这样一段论述:

自然科学和哲学一样,直到今天还完全忽视了人的活动对他的思维的影响;它们一个只知道自然界,另一个又另知道思想。但是,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因此,自然主义的历史观(例如,德莱柏和其他一些自然科学家都或多或少有这种见解)是片面的,它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日尔曼民族移入时期的德意志“自然界”,现在只剩下很少很少了。地球的表面、气候、植物界、动物界以及人类本身都不断地变化,而且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的活动,可是德意志自然界在这个时期中没有人的干预而发生的变化,实在是微乎其微的。”①

这是关于主客体相互作用、双向运动,关于认识在这一运动,即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明确表述。恩格斯的这一思想是在批判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片面性,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关于主客关系的辩证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其要点与被看作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之标志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是完全一致的。

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者如洛克,把认识描述为被动接受对象,使之映入人脑的过程。这是一条从客体到主体的认识路线。这种机械、直观的反映论,虽经唯理论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反复冲击,但仍具有悠远深广的影响,直到恩格斯的时代,还统治着大部分自然科学家的头脑,所以恩格斯说当时的自然科学家“只知道自然界”,而不懂得主体对自然界的反作用。而唯心主义者如笛卡尔,则主张认识是从天赋的观念和不证自明的原则出发的。这是一条从主体到客体的认识路线。它强调主体的能动性,但否认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贬低感觉经验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所以恩格斯说他们“只知道思想”。

康德力图调和经验论和唯理论,把上述两条方向相反的认识路线统一起来,他认为,认识过程一方面是自在之物作用于感官,形成感觉表象,这是从客体到主体;另一方面是主体运用先天的形式即时空形式和知性12范畴,去整理感觉表象,建构认识对象,形成科学知识,这是从主体到客体。这两方面结合才能形成科学知识。显然,这已包含着主客体相互作用、双向运动的思想的胚形。而由于康德强调的是主客双向运动中主体建构客体及其知识的这一面,因而历来被认为高扬了认识的主体性。

黑格尔批判继承了康德的上述思想,在批判经验论和先验论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主客体的双向运动。他说:“以为对象中没有什么东西不是放进去的,这样来设想分析,是片面的;以为发生的规定仅仅是从对象抽象出来的,这种想法也同样是片面的,大家知道,主观唯心论说出了第一种设想……;第二种属于所谓的实在论……。”②在黑格尔看来,康德主张主体的先天形式把各种规定赋予对象,主张人为自然立法,这是“以为对象中没有什么东西不是放进去的”,因而是片面的;而经验论把主观世界视同白板,把认识看作外部事物对白板的填充,这也是片面的。他认为,真正的认识运动是在主客体的双向运动中发生的。他说:“认识过程……分裂成理性冲力的两重运动,被设定为两个不同的运动。认识的过程一方面由于接受了存在着的世界,使进入自身内,进入主观的表象和思想内,从而扬弃了理念的片面的主观性,并且把这真实有效的客观性当作它的内容,借以充实它自身的抽象的确定性。另一方面,认识过程扬弃了客观世界的片面性,反过来,它又将客观世界仅当作一假象,仅当作一堆偶然的事实,虚幻的形态的聚集。它并且凭借主观的内在本性……以规定并改造这聚集体。前者就是认知真理的冲力,亦即认识活动本身——理念的理论活动。后者就是实现善的冲力,亦即意志或理念的实践活动。”③这也就是说,认识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体“接受了存在着的世界,使进入自身内”,即客体向主体的运动;二是主体“凭借主观的内在本性……以规定并改造这聚集体”,即主体向客体的运动、主体对客体的规定和改造。

这一思想既为马克思也为恩格斯所扬弃和发展。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旧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批判,对认识与实践之关系的揭示,与黑格尔的上述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而恩格斯批评当时的自然科学家只懂得“自然界”,批评18世纪的唯物主义“只限于证明一切思维和知识的内容都应当起源于感性的经验”④,这与黑格尔对经验论的批判,与马克思批判旧唯物论“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⑤,是一致的;恩格斯批判唯心主义“只知道思想”,这同黑格尔批评康德的先验论有相通之处,同马克思说的“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⑥,是一个意思。在恩格斯看来,仅仅强调客体作用于主体或者仅仅强调主体作用于客体都是片面的,认识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发展的,而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就是客观的、感性的实践活动,所以他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以往的一切哲学派别,由于都不懂得实践在认识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因而,他们要么抽象地发展了主体的能动的方面,要么“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即使是黑格尔,尽管他已阐述了主客体的双向运动,阐述了主体“凭借内在本性……以规定并改造”客观世界,但他所理解的实践乃是绝对理念“实现善的冲力”,而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性活动。正因为如此,恩格斯才说:“自然科学与哲学一样,直到今天还完全忽视了人的活动对他的思维的影响。”这与马克思批判旧唯物论不是把事物“当作实践去理解”,批判唯心论和费尔巴哈不懂得客观的感性活动,是一个意思。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本文前面所引述的恩格斯关于“自然科学和哲学……”的那一大段话,相当于批判了旧唯物论和唯心论,主张从实践和主体方面去理解客体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二者的要点简真就是一一对应的;它是恩格斯关于认识主体性的论纲,而且是在恩格斯看到马克思的费尔巴哈提纲之前写的。因而我们坚持反对把马克思抬上天,把他的亲密合作者打入地的做法。如果我们把恩格斯的上述思想作为主线,用以连缀、串联散见于他的全部著作的大量有关论述,便可大致地勾勒出他的认识主体思想的各个方面。

二 对认识主体性的系统阐发

认识的主体性集中地体现为主体对认识过程的支配和调控,表现为主体对认识材料的加工制作。而主体对认识的支配和调控,对认识材料的加工制作,又是如何进行的,这是能动反映论必须阐明的问题。恩格斯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呢?笔者认为,他已从认识对象的选择和建构、对象本质的揭示、主体因素对认识活动及其结果的影响等方面,阐发了认识主体性。

(一)恩格斯认为认识对象不是自然界随机给定,而是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而选择和确定的。

前些年有一种产生了一定影响的观点认为,选择是认识的本质,而反映论是不了解选择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的。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有以偏概全之误。大千世界广袤无垠,人类对它的认识总是从某一局部的某一事物或某一事物的某一方面开始的,到底应从哪个局部、哪个事物、哪个方面开始,主要不是外部环境随机确定的,面是主体有意识地选择的结果;而选择的依据就是主体的需要,首先是生产实践的需要。恩格斯通过考察各门自然科学的起源和出现的先后顺序,阐明了这一点。他说:“必须研究自然科学各个部门的顺序的发展。首先是天文学——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为了定季节,就已经绝对需要它。天文学只有借助于数学才能发展。因此也开始了数学的研究。——后来,在农业发展的某一阶段和在某个地区(埃及的提水灌溉),而特别是随着城市和大建筑物的产生以及手工业的发展,力学也发展起来了。不久,航海和战争也都需要它。——它也需要数学的帮助,因而又推动了数学的发展。这样,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⑦他还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托里拆利等)是由于十六和十七世纪调节意大利山洪的需要而产生的。”⑧在谈到近代自然科学的对象时他指出:“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它的工业生产,需要有探索自然物体的物理特性和自然力的活动方式的科学。”⑨在这里,恩格斯排出了自然科学若干学科出现的先后顺序:先是天文学,尔后是数学和力学,再往后是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代表着人类对自然界的系统认识,自然科学各学科出现的先后顺序反映了人类探索自然界各领域的先后顺序,反映了自然界各领域成为人类认识对象的先后顺序。这种顺序是由什么因素确定的呢?是由人类生产实践的需要以及由此派生的其他需要确定的。农牧业生产是人类早期的主要生产活动,这一活动要求把握季节、气候变化的周期,这就需要观察天象。于是,灿烂星空的某些星座,便因生产主体的需要而从茫茫天幕中凸现出来,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农业的发展和日常生活之需,产生了丈量土地、测量容积、计算时间、制造器皿的必要,这就促使人们把物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从具体事物中抽取出来,单独作为研究对象,由此导致了数学的产生。⑩农业、建筑业、手工业的发展,战争、航海、埃及的提水灌溉,意大利的山洪治理,等等,迫切需要人们把握机械运动的规律,于是,机械运动便首先被人们从各种复杂的运动形式中分离出来,成为力学研究的对象。近代大工业发展的需要,又促使人类去研究声、光、电、热、磁等物理运动形式,导致了一系列新学科的问世。总之,恩格斯认为,在人类认识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认识的对象和重点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区别的主要不是人们的主观兴趣,而是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需要,以及根据这些需要所做出的有目的的选择。

主体对认识对象的选择,不仅表现在对科学研究对象的选择上,而且表现在对劳动对象的选择和对认识对象的选择的一致性上。恩格斯说:“随着手的发展、随着劳动而开始的人对自然的统治,在每一个新的进展中扩大了人的眼界。他们在自然对象中不断地发现新的、以往所不知道的属性。”(11)他在这里说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在人猿揖别之初,并没有专门的认识活动,也没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交织在一起的”(12);此时,劳动的对象和疆界就是认识的对象和疆界,对劳动对象的选择就是对认识对象的选择,劳动疆界的扩展就是认识范围的扩展;在劳动中,先民们逐渐地形成了对劳动对象的各种属性的印象和观念,积累了驾驭劳动对象的经验,这就是人类最初的认识。此时,人们并没有多少闲情逸致去专门研究与衣食住行无关的事物,对认识对象的选择直接服从于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总之,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首先是生产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认识的对象,这是恩格斯认识主体性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

(二)恩格斯认为,认识对象不仅是主体选择的自然物,而且愈成为实践建构的产物。

康德曾主张,认识的对象不是先在的,而是主体建构的产物。这一命题的影响极其深广,反复地出现在现当代各种哲学派别的著述中。对此该如何评价?过去总是一棍打杀,现在看来未必妥当。恩格斯在阐述他所处时代的自然科学的对象时指出:“我们的自然科学的极限,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的宇宙,而在我们的宇宙以外的无限多的宇宙,是我们认识自然界时所用不着的。……对地球上的力学、物理学和化学来说,我们是或多或少地局限于这个小小的地球,而对有机科学来说则完全是这样。……对历史来说,同样地、更大地局限于比较短促的时间和一小部分地球,也同样没有损害。”(13)这也就是说,19世纪的自然科学基本上是以地球的某个领域或方面为研究对象的,而历史科学则局限于更为窄小的范围。当时的地球的状况是怎么样的呢?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费尔巴哈时就指出:“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甚至连最简单的‘感性确定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大家知道,樱桃树和几乎所有的果树一样,只是在数世纪以前由于商业才移值我们这个地区。由此可见,樱桃树只是由于一定的社会在一定时期的这种活动才为费尔巴哈的‘感性确定性’所感知。”(14)在此,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指出,人类的故乡——地球,由于实践的作用,已成为人化的自然,因而认识的对象,甚至最简单的对象如樱桃树,也都是由“社会发展”,由“工业和商业交往”提供的,而不是纯粹的自然物。此时,认识对象已成为“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历史的产物”、“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近代力学的对象的说明就是一例,他说:“从十七世纪中叶以来,几乎所有的大数学家,只要他们研究应用力学,并把它从理论上加以阐明,就都是从磨谷物的简单水磨着手的。”(15)作为力学对象的水磨,当然不是自然物,而是主体实践所建构的。

正因为随着历史的推移,人类认识的对象日益成为实践建构的产物,所以恩格斯批判费尔巴哈“消极地崇拜自然,如醉如痴地膜拜自然的壮丽和万能”(16);批判自然科学家只知道“自然界”,说他们不懂得“今天整个自然界也溶解在历史中了”(17),“日耳曼民族移入时期的德意志‘自然界’,现在只剩下很少很少了”(18)。在论述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时,他又指出:“从十字军远征以来,工业有了巨大的发展,并产生了很多力学上的(纺织、钟表制造、磨坊)、化学上的(染色、冶金、酿酒)、以及物理学上的(眼镜)新事实,这些事实不但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而且自身也提供了和已往完全不同的实验手段,并使新的工具的制造成为可能。可以说,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19)纺织、钟表制造、磨坊、染色、冶金、酿酒、眼镜的制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可供观察研究的“新事实”,这些新事实当然是自然界原本所没有的。作为认识的对象,它们是生产实践的产物,是生产主体所建构的。

由此反观康德的对象建构论,我们不得不承认其深刻之处,因为它史无前例地高扬了主体能动性。但也必须指出,康德的对象建构与马克思主义的对象建构是有天壤之别的。前者是一种主观的形式加质料的认识活动,而后者则是客观的实践过程。由此可见,那种认为辩证反映论者包括恩格斯,都不懂得认识主体的选择和建构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

(三)恩格斯认为,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是揭示事物本质的基本手段。

休谟曾经断言,我们只能感知一个个独立的具体的事物,看见它们先后继起或同时并存,而不能感知它们之间的因果联系和必然联系。他说:“一切事情似乎都是完全松懈而分离的。一件事情虽然跟着另一件事情而来,可是我们永远看不到它们中间有任何纽带。它们似乎是‘会合’在一块的,却不是‘联系’在一起的。”(20)于是,如何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如因果必然性这一课题,就成为休谟以来的认识论所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康德、黑格尔,现当代科学哲学的各个派别,无不为之殚精竭虑,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但都不能令人满意。恩格斯是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他认为休谟说得对,“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Post hoc[在这以后],但不是propter hoc[由于这]……必然性的证明是在人类活动中,在实验中,在劳动中:如果我能够造成posthoc;那末它便和propter hoc等同了。”(21)他又说:“我们不仅发现某一个运动后面跟随着另一个运动,而且我们也发现:只要我们造成某个运动在自然界中发生的条件,我们就能引起这个运动;……由于人的活动,就建立了因果观念的基础……。”(22)这也就是说,消极被动的静观确实不能把握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必然联系和相互作用,但是,人类的实践活动能够运用工具对事物进行改造、变革,使它们在各种不同条件和不同物质的作用下,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反复地展示出它们的种种样态与性状,展示出这些不同的样态与性状同引起这些样态与性状的各种条件和作用物的相互关系,从而使人们能够超越感官的限制,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丰富本质。例如,“实践以它自己的方式解决了机械运动和热的关系问题。它先把前者转化为后者,然后再把后者转化为前者”(23)。人类正是在钻木取火和使用蒸汽机的实践中,实际地实现了动能与热能的互相转化,从而认识了二者之间的联系的。

恩格斯就是在作了上述论述之后,强调“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恩格斯的这句名言,我认为它有两重含义:第一,随着历史的推移,实践所造成的自然界的变化及其产物,已成为人类认识的主要对象;第二,人类通过实践造成自然界在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上的种种变化,使它们的本质和联系充分地暴露出来,这是人类认识事物的特有方式,是人类认识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一极本质进到二级本质、三级本质以至无穷的唯一阶梯,从而也是人类思维区别于动物意识的基础和本质特征。唯心主义者深知经验直观不能提供关于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所以反求自身,提出思维把秩序赋予感性质料、人为自然立法的命题;而机械唯物论者“消极地崇拜自然”,以为“自然界并不让自己躲藏起来”,“而是自荐于人”,“老着脸皮迁就人”(24),自动地把自己的内在本质暴露给人。所以,恩格斯批评他们“一个只知道思想”,“另一个又只知道自然界”,感叹他们“直到今天还完全忽视了人的活动对他的思维的影响”,指出“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由此可见,对于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的,要把“事物、现实、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一著名论断,恩格斯也曾作为深刻的阐述。他非常具体地告诉我们,什么叫做把事物当作实践去理解,如何把它们当作实践去理解。依笔者之见,把认识客体看作主体实践选择和建构的结果;把主体实践对客体的改造看作把握客体本质的认识方式;把客体首先看作实践改造的对象和经改造以满足实践主体需要的“为我之物”;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和阐发的把客体当作实践去理解的基本涵义。

(四)恩格斯揭示了认识主体既有的种种理性与非理性因素对认识过程和认识结果的影响与作用,这些因素大致有需要、利益、情感、经验、文化科学素养、思维方式、世界观等。

强调需要、利益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情感,对于认识过程及其结果的影响,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特色之一。恩格斯关于需要尤其是社会需要、物质需要对认识过程的作用的看法已如前述。无产阶级的利益和情感与历史规律的一致性,使得它能够获得关于社会本质的真理性认识,而剥削阶级的私利和立场则妨碍它们达到对社会的客观性认识,这更是马克思、恩格斯和他们的后继者所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的。至于经验在认识过程中的基础作用,以及片面的经验论是如何妨害人们的认识的论述,在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更是俯拾皆是。所以,那种认为马克思主义反映论不懂得需要、利益、感性、情感等主体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的见解可以休矣。

对于主体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背景知识,对认识过程及其结果的影响,恩格斯是非常注意的。他固然说过“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但也曾多次指出:马克思“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5)只有把这两个命题统一起来理解,才不致于陷入经验主义或主观主义。当代科学哲学有一个引用率极高、影响很大的命题,叫做“观察渗透着理论”,意思是观察者既有的背景知识和理论观点即“概念组织”,决定着观察的过程和结果。最早提出这一命题的当代哲学家汉森,曾以地心说和日心说各自的信奉者,对日出日落这同一自然现象作出全然不同的解释,来说明这个命题。这个例子被当作说明理论对观察的作用的范例。恩格斯考虑过这种情况没有?考虑过:1877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只有了解了资本的内在的本性,才能对竞争进行科学的分析,正象只有认识了天体的实际的、然而直接感觉不到的运动,才能了解天体的表面运动一样……。”(26)在这里,也就是在1877年,恩格斯已指出对天体运动本质的理性把握,对于理解其表面的感性的运动的重要意义。在此之前,他还谈到了天文观察中的“人差”(27)。所谓人差指的是“确定天体通过已知平面瞬间的系统误差,这种误差是以观察员的心理生理特点和记录天体通过时刻的方式为转移的”(这使人想起当代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现象——引者)(28)。在评论萨迪·卡诺研究了蒸汽机,但最后仍未揭示动能和热能的关系时,恩格斯指出:“阻碍他完全解决这个问题的,并不是事实材料的不足,而只是一个先入为主的错误理论(即热素说,这使人想起海德格尔的‘解释的先结构’——引者)。”(29)1873年上半年,恩格斯为批判庸俗唯物主义者毕希纳,阅读了黑格尔的《小逻辑》,十分重视并摘录了其中的这样一段话:“是什么样的头脑从事研究现实,这对于经验具有巨大的意义。伟大的头脑作出伟大的经验,在五光十色的现象中看出有意义的东西。”(30)

综观以上言论,我们可以言之凿凿地断定,对于主体的理论观点、背景知识和其他心理生理特点对经验观察的重要影响,恩格斯是十分了解的。正因为他深知“什么样的头脑从事研究现实,这对于经验具有巨大的意义”,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批判洛克以来的形而上学经验论,批判他们蔽于经验的狭隘性,强调“理论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重大作用。他所说的理论思维,指的是以“流动的范畴”框架为认识工具的辩证思维方式。他认为,是否善于运用辩证的概念框架去整理杂乱的感性材料和经验事实,是决定科学研究能否达到客观认识形成理论体系的关键之一。这是对康德的认识主体性思想的批判继承。

康德在说明自然科学何以可能时认为,自在之物作用于感官所生产的感觉表象是杂乱无章的,主体必须运用先天的知性12范畴对之进行加工梳理、综合联结,才能建立起感性材料之间的联系和秩序,形成条理化的科学知识。从恩格斯的下述一些言论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康德对他是有影响的。他说:“经济自然科学积累了如此庞大数量的实证的知识材料,以致在每一个研究领域中有系统地和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把这些材料加以整理的必要,就简直成为无可避免的。建立各个知识领域互相间的正确联系,也同样成为无可避免的。”(31)但是,“……没有理论思维,就会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或者连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无法了解”(32)。思维应以什么为工具去联结事物,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呢?恩格斯说:“……离开了思维便不能前进一步,而且要思维就必须有逻辑范畴……。”(33)在此,恩格斯强调了逻辑范畴对于整理经验材料的重要作用,但是,“大批自然科学家还是束缚在旧的形而上学的范畴之内,而且在必须合理地解释这些最新的事实……并把它们彼此联系起来的时候,便束手无策”(34)。为此,恩格斯大声疾呼:“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因为只有它才能为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发展过程,为自然界中的普遍联系,为从一个研究领域到另一个研究领域的过渡提供类比,并从而提供说明方法。”(35)他还语重心长地告诫自然科学家:“如果自然科学家不忘记,那些把它的经验概括起来的结论是一些概念,而运用这些概念的艺术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和普通的日常意识一起得来的,而是要求有真实的思维……——如果自然科学不忘记这些,那末,它就会使自己比较容易地经历这个过程。”(36)

我们之所以不吝篇幅地大段引证恩格斯的这些论述,是为了确凿地证明:在这位思想家看来,为了对经验科学的大量感性材料进行综合整理,揭示、“建立”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必须通过理论思维,并以逻辑范畴为工具;但是,僵化的形而上学范畴是不适用的,只有以流动的辩证的逻辑范畴为工具,才能对丰富杂乱的经验事实、感性材料进行正确的加工整理、综合联结,形成科学的理论。在这个过程中,辩证的范畴网络即辩证思维的形式是能动的加工者,而经验事实即感性质料,则是受动的被加工者。前者对后者的加工整理充分体现了认识主体的能动性。这是对亚里士多德和康德所主张的形式或思维形式是主动的建构者,质料是受动的被建构者的思想的扬弃和发展,也是恩格斯主体性思想的重要内容。这一内容即运用概念范畴加工整理感性材料的规则与方法,恩格斯称之为“运用概念的艺术”。

正因为辩证的逻辑范畴框架在科学思维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恩格斯才强调地提出:“对思维形式、逻辑范畴的研究,是有益的和必要的,而且从亚里士多德以来,只有黑格尔才系统地做到了这一点。”(37)这实际上是提出了研究主体认识的形式结构的任务。康德曾经指出,主体固有的知性形式即逻辑范畴是科学思维的先决条件,因此,必须在开始认识客体之前先对它们进行研究,以确定它们的功能和使用范围。这种把研究的兴趣和批判的矛头转向主体的所谓哥白尼式的转变,博得了代代不绝的掌声。而马克思主义反映论似乎只关注客体而不重视主体而被鄙视和抨击。这真是天大的误会或故意曲解。恩格斯反对康德否定范畴的客观性,反对他限制范畴的使用范围而且忽视范畴之间的联系,但他并没有反对研究范畴及其功能,而是强调这种研究是“有益的和必要的”,“辩证的思维……是以概念本性的研究为前提”(38)的。他还身体力行地研究了范畴的起源、分类、功能、运用和它们的辩证运动,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树立了研究主体认识的形式结构的典范(详见拙作《关于运用概念的艺术》,载《学术月刊》1991年8月号)。

总之,对于主体方面的各种因素,特别是认识结构中有决定意义的逻辑范畴框架,以及它们对认识过程的影响,恩格斯并没有忽视,而是有过较深入的研究。所以,那种认为恩格斯不懂得“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客体的观点是错误的,是对恩格斯的思想缺乏研究的表现。

注释:

①④⑦⑩(11)(13)(17)(18)(19)(21)(22)(26)(27)(28)(31)-(3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51页;第564页;第523页;第77页;第510页;第557页;第557页;第551页;第523-524页;第549-550页;第550页;第253-254页;第153页;第606页,注122;第465页;第482页;第533页;第532页;第466页;第54页;第560页;第545页。

②黑格尔:《逻辑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488-489页。

③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版,第410-418页。

⑤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第16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5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347页。

(12)(14)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5页;第20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319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360页。

(20)休谟:《人类理智研究》,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68页。

(24)《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630页。

(25)《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第575页。

(29)(30)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451页;第451页;第547页,参见《小逻辑》,第87页。

标签:;  ;  ;  ;  ;  ;  ;  ;  ;  ;  ;  

恩格斯认知主体性思想概述_主体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