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论文_黄韦健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论文_黄韦健

身份证号码:45222319751128XXXX

摘要:水利是农业的发展动力,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保障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前提。它不仅关系到农业的生产用水,也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分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与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田水利;小型工程;问题;设计环节;施工环节;管理环节;对策

当前我国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很多,具有分布广、种类多的特点,使得农业生产活动得到快速的发展。这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起到重要的抗洪减灾的效果,也为农业生产和居民用水提供充足的水源。然而,在具体的建设中,各种指标和环节落实不到位,在运行、管理与维护等方面存在着种种的弊端和缺陷,制约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下面我们对目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几个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

1当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管理方式,造成了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 4 个方面。

1.1设计环节

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设计中很少进行全面的分析,譬如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施工方案无比较可言,只要方案可行,易于实施即可,毫无优化性。这就导致了在进入施工详图的设计过程中,由于业主的不断干涉,设计单位才对设计方案进行更为精细的比较,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进入施工详图的设计阶段时,需要修改的地方很多。

1.2施工环节

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乎到水利设施的寿命周期、安全以及工程的总体效益。然而,我国当前的水利工程仍然存在着施工队伍质量不高、施工技术参差不齐、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施工管理中不正之风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质量与进度。

1.3管理环节

我国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财力投入明显不足,使得管理经费严重缺失,管理机制不健全。这不仅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式过于粗放,使日常的维护管理工作受到阻碍,也会影响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用水。

1.4产权问题

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工程项目的所有者主体“空缺”。很多基层政府取代原“集体”管理的方式,使本该由“集体”办的工作得不到重视,造成政府“越位”的问题。兴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本是农民自己要做的事情,结果却变成了政府要农民做,政府的这种干预行为不仅减轻不了农民的负担,还会增加农业生产问题的滋生。

2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改进的策略

改进策略主要有 4 个方面: 完善施工体系,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构建拥有法人资格的工程建设管理机构;加强管理,明确产权归属,做到依法管护;注重对成本管理中的成本分析。

2.1完善施工体系,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内容广泛,必须实行统一科学的管理:(1)要合理规划建设的布局,完善各建设程序,根据先申请审批计划,再施工建设,最后交付验收与运行的原则进行,还要大力宣传科学管理的方式,使各地区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得到合理有序的发展。(2)要完善施工质量的监控体系,强化对施工队伍的审查。在对人员进行审查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和材料的检查,确保万无一失。在现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是建设的主人,而施工的设备和材料是建设的重要因子,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先进的施工设备必然制约施工人员的建设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因此,施工单位应该注重自身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健全,构建符合实际情况的施工体系。这样做,不仅能有效提高施工企业对建设全过程的控制与监管,还可预防常出现的质量问题的产生,真正做到防微杜渐,未雨绸缪。

2.2构建拥有法人资格的工程建设管理机构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机构至关重要,它可以更好地行使建设管理职能,使机构内部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责权更加明确,因此要仔细抓好组织落实,以此来保证管理队伍有序、有效的运作。在具体的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要选择高质量施工资质的建设单位,并注意以下4 个方面的工作:(1)要考察施工人员的构成,例如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的专业水准以及综合素质。(2)要考察施工的设备,施工单位能否具备独立完成施工建设所需的重要设备。(3)要考察施工的经验,知晓施工单位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经验和主要业绩。(4)要考察经济状况和信誉问题,对投标单位的经济与能力进行必要的调查、了解和评断,在同等情况下,要选择经济实力更为雄厚、信誉更加优良的建设单位。

此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编制好施工组织计划,制定行之有效的施工技术规程。可以成立由建设、设计、监理和施工等方面组成的质检组织机构,由建设方总负责,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分部分、分阶段、分程序进行验收检查工作。

2.3加强管理,明确产权归属,做到依法管护

加强管理,明确产权归属,做到依法管护主要指以下 4 个方面:(1)健全的管理机构会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设施实行有计划的登记造册,并绘制相关的工程分布图进行分类管理,针对主要的工程项目进行重点挂牌,设置人员专项管理,以保障和落实目标责任机制。(2)要制定科学的工程维护与管理的收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实际情况,向受益方(受益单位、受益人)合理征收一定的管理费用,用于日常的工程维护;实行义务工制,有选择性地接纳受益方的义务工,并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合理规划经费,努力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成后的管理工作。待项目竣工验收合格之后,也应及时明确工程的产权归属问题,比如办理固定资产的交接手续、确立工程管理的职责方等。(3)在落实好工程管护的主体以后,首先要运用工程产权拍卖、租赁、承包以及股份制等方式,确定管护的主体。其次要实行分级产权移交,落实管护主体,比如对大、中型工程的部分产权、跨村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及设备可移交到乡镇水利站进行管护。(4)对农田水利工程应由村统一管护或者是农户分散管护。在农户分散管护方面,可以采用租赁、承包、拍卖等方法,将工程管护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放到首位,增强各方的责任意识。

2.4注重对成本管理中的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一个主要方面,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方常常不重视其作用,使其成为工程建设的薄弱环节。基于此,要打破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对成本分析作进一步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 3 个方面:(1)在分析的内容上要有所突破和创新。以往的分析只着重工程的建设过程,局限于经济因素的分析方法,新的模式要将分析对象扩展到工程运行的全过程,深入到各个技术领域,开展“技术经济型 ”分析。(2)要在分析的作用上,把分析重点由考核成本计划执行情况转移到成本效益分析上,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的最优化。(3)要在分析的时间上,加强分析的时效性和动员性,应把分析由事后分析为主迅速过渡到事前分析为主。

3结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国家的重要建设项目之一,更是农业生产与居民生活的重要保证。在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之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俨然成为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方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创新方法解决当前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做好预防和排查工作。相信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一定可以得到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鹏年.刍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S].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07).

[2]包万里.南漳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管探索与实践[J].中国水利,2010(01).

[3]关瑜.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5).

论文作者:黄韦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  ;  ;  ;  ;  ;  ;  ;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论文_黄韦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