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ogit模型的体育行业上市公司再融资研究_再融资论文

基于Logit模型的体育产业上市公司再融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再融资论文,上市公司论文,模型论文,体育产业论文,Logit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订日期:2014-02-18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与文献综述

      一般来讲,企业的融资途径分为直接与间接融资,其中,通过债权、股票、基金等直接融资方式已成为国外体育产业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融资的基本方式(朱阿丽等,2011)。在我国,体育企业通过上市方式进行融资的比例仍很小。目前,我国体育类上市公司主要以体育用品制造业为主,行业产能过剩导致其纷纷通过关闭门店来降低成本,经营规模的下降导致资金链紧张,这需要融入充足资金来保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如何以最低成本融资,成为体育类上市公司能否走出当前困境的关键。本研究拟通过对不同融资方式是否对上市公司产生影响,不同体育类上市公司如何选择再融资方式等问题展开研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有文献对体育产业的融资问题进行研究。目前,国内关于体育产业投融资问题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宏观层面出发研究体育产业融资问题。王爱莉等(2003),陈同先(2006),张华(2007),周静(2011)从宏观经济层面出发对我国体育产业投融资体制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我国体育产业融资过程中存在体制不完善、融资渠道缺乏和投入水平低等问题。田新德(2006),宋迎东(2008),张金桥等(2008)从地理位置角度出发,分析我国不同省份与地区在体育投融资过程中各自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余小刚(2012)通过对国际体育经济发展的新特点以及不同融资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借鉴研究我国体育产业融资问题。其次,从微观经济角度研究我国体育产业投融资问题。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第一,职业体育俱乐部投融资问题。陈元欣等(2003,2005),赵静等(2005),刘芳梅等(2010)以我国的职业体育俱乐部为研究主体,分析当前阶段俱乐部投融资的现状,并提出了适合职业体育俱乐部融资的具体措施。第二,以竞技体育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投融资问题。张林(2002),许波等(2005),邹占(2007),刘武等(2008),刘东升(2009)等分析了目前竞技体育投资机制存在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以国家财政支持为主,其他渠道缺乏。他们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针对不同的竞技体育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投融资方式。第三,以学校体育为主体的投融资问题。李继伟(2004),向京(2006)等通过对学校体育投融资进行分析认为风险投资以及证券化能够为学校体育投融资开辟新的道路。

      通过文献梳理,认为已有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第一,研究过程中理论运用还不够充分。从已有文献来看,研究者最为关心的是体育产业融资体制问题,但制度问题涉及的内容纷繁复杂、体系庞大,由于部分研究在理论运用上有所欠缺,因此,造成了人云亦云的现象。第二,研究方法相对单一。虽然目前的研究已经从宏观、微观等层面展开讨论,但是,基本都是定性研究,缺乏实证数据的支持。众所周知,理论分析必定建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基础上,而现实社会是否按照理论来运行,需要数据的支持,没有实证的理论分析缺乏说服力。第三,缺乏针对体育类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研究。在对体育产业融资问题进行研究时,以体育类上市公司为研究主体的文献更关注上市公司的财务水平、品牌竞争力以及内部控制等问题。

      综上,本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寻求从最基本的融资理论出发,利用实证方法,对体育类上市公司再融资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以含税收MM定理为基石对体育类上市公司再融资问题进行分析,构建理论基础。其次,对体育产业融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构建Logit模型来检验体育类上市公司在融资方式选择上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融资方式是否对企业业绩产生影响。

      2 理论分析与模型设定

      所谓再融资指的是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即IPO)后,再次进行融资的行为,一种为股权再融资,主要包括增发与配股;另一种为债权再融资,主要形式为发行债券或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举债。

      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多采用股权融资的方式,其原因主要为以下两点:首先,股权融资的真实成本相对较低,股权融资的实质是吸收资金,根据公司的经营状况采取分红的方式,将利润返还给股东或者通过资产溢价获得收益。所谓股权融资的真实成本就是公司为支付现金股利,而实际需要支付的资金成本。相对于债券融资按时付息还款的硬性约束,上市公司的股东以及管理层更倾向于选择股利分配的软约束。其次,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不成熟,虽然,目前进行发债的公司数量在不断增加,但许多发行债券的企业还未在证券市场上市交易,这导致了债券的流动能力不强,流动性的缺乏使得市场吸引力不够。由于以上原因,上市公司在再融资过程中有动力采用股权融资的方式,但宏观层面的因素都是需要公司考虑的问题,那么,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什么因素将影响其再融资方式的选择呢?

      从公司的微观层面来看,研究公司融资方式的定理最广泛的是MM定理(Modigliani Miller,1958)。不含税的MM定理认为,在资金可以自由流动的完全市场中,由于不存在税收等问题,公司的结构与价值不存在显著相关性,那么不同融资方式不会对公司价值造成影响。由于对公司进行征税是市场的常态,不含税的MM定理与真实市场相去甚远,因此米勒等又进一步提出了含公司税的MM定理(Modigliani Miller,1963)。该理论认为,由于对公司进行征税时需扣除利息支出,当公司负债时的利息支出小于不负债时的税收支出时,公司将选择增加负债。偿还债务需要稳定的收入,一旦公司经营业绩出现下滑,可能导致其不能及时还款付息,此时该公司就会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此时,公司通常会缩减规模,进一步减少收入来源,逐渐形成恶性循环。公司的权益与债务的比决定了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概率,权益比越高,陷入财务困境的概率越小,从而出现财务困境的成本越小,但节税收益也越小。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通过的增加债务缓解困境,直到因债务增加引起的财务困境成本等于节税收益时,公司将停止。此时的负债比率是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负债率。在该点之后,财务困境成本的增长会快于节税收益,增加负债将会导致公司整体利益下降。因此,上市公司在进行再融资决策时,会权衡由于支付利息而带来的节税收益与发生财务困境的成本之间的关系,选择使得公司利益最大化的融资方式。该理论说明上市公司应该保持合理的权益与负债比例,上市公司进行股权融资还是债权融资受到公司现有资产结构的影响。

      研究者从理论上分析了宏观制度与公司会计制度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情况,从宏观层面来看,上市公司倾向于股权融资;从微观层面来看,上市公司适当负债能达到利益最大化。那么,究竟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的选择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哪种融资方式更适合当前的体育上市公司呢?

      2.1 体育类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选择实证模型

      2.1.1 指标选择

      对再融资方式选择方式产生影响的因素方面,现有文献主要通过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等方面进行选择(刘星(2001),肖作平(2005)等)。由于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分别来自港股与A股市场,先对两个市场融资方式的差异进行分析。首先,对于股权融资来说港股与A股市场差异性不大,均包括定向增发和配股,因此,该指标未产生明显差异。其次,对于债权融资来说,由于选取的A股上市公司在研究期间内未进行公司债的发行,港股市场大部分使用方式为发行可转换债券以及贷款,A股上市公司则以贷款为主。因此,对于债权融资指标而言,港股包括可转换债券和贷款,A股的债权指标为长期贷款。

      1.公司规模(TA)。总资产是描述公司规模最直接的衡量指标,总资产大的公司其资信程度往往较高,上市公司的规模越大其再融资的渠道越广泛,再融资的条件更加便利,融资能力强,融资方式的选择范围更宽广(Carey,1993)。

      2.盈利能力(NP)。盈利指标选取净利润,净利润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最直接的指标,反映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将直接影响公司是否进行融资以及融资方式的选择,盈利能力强的公司往往倾向于短期的债务融资。

      3.偿债能力(DAR)。企业有无支付现金的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上市公司在进行再融资选择时会受到自身偿债能力的影响,对于偿债能力的衡量我们选取资产负债率。负债率高的公司在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上会更倾向于股权的方式。

      4.现金流(CF)。现金流的多少体现公司综合投资和掌控资金的能力,现金流过大的公司投资能力可能存在问题,现金流过小公司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会下降。因此,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可能受到现金流的影响,我们选取经营活动现金流作为衡量现金流的指标,部分理论认为债权融资会削弱现金流量,但会激励管理层,因此现金流的大小会影响债权融资的概率(Jensen,1986)。

      5.行业属性。行业差异性是否会对公司融资以及资产结构产生影响存在分歧,部分研究认为行业属性与资产结构调整显著相关(郭鹏飞等,2003),但也有人认为行业差异与融资方式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李志国等,2007)。

      2.1.2 实证方法设计

      在实证研究时,分别对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进行研究,在此部分将分为两组实验来分别进行。第一组实证:被解释变量为上市公司是否进行股权融资,若公司在2008-2012年进行股权融资则当年的变量赋值为1,否则为0;第二组实证:被解释变量为上市公司是否进行债权融资,若公司在2008-2012年进行债权融资则当年的变量赋值为1,否则为0;公司是行业的组成部分,其经营情况很大程度上受到行业景气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模型设计时考虑到行业因素的影响,引进虚拟变量对行业属性进行甄别,该公司属于体育行业其赋值为1,否则为0。

      由于被解释变量为虚拟变量,因此,引进Logit模型Luce(1959)来进行实证分析。设定

,当

的取值较小且逐步减小时,

趋近于0的速度会越来越慢;反过来随着

的取值较大且逐步增大时,

趋近于1的速度会越来越慢;并且

的变化始终在0和1之间。将具有上述性质的模型函数表示为:

      

      2.2 体育类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绩效影响模型

      通常部分经营不善的上市公司为能够融资,可能通过债务重组和关联交易等方式将公司的利润在事前调高以达到增发、配股的要求,在其发售成功后又将利润回调造成了业绩的下降。通过债券融资时需要还本付息,同时,当公司债务增加时可能陷入财务困境,导致业绩进一步下滑。因此,当前处于困境的体育上市公司更适合哪种融资方式需要实证分析。在变量的选取上,主要选取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是否股权融资、是否债权融资、行业属性等。

      1.净资产收益率(ROE),称之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每1元股东权益赚取的净利润,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净资产收益率较高代表了较强的生命力,可以用该指标衡量公司的业绩(Subramanyam,2009),因此,将ROE作为被解释变量。

      2.净利润增长率(NPGR),代表企业当期净利润比上期净利润的增长幅度。指标值越大代表企业盈利能力越强,NPGR稳定增长表明公司具有持续竞争能力,NPGR与公司业绩成正比。

      3.净资产增长率(NAGR),是指企业本期净资产总额与上期净资产总额的比率。NAGR反映了企业资本规模的扩张速度,是衡量企业总量规模变动和成长状况的重要指标,NAGR保持高速增长表明公司可以自由支配的资产快速增长,NAGR应该与公司业绩成正比。

      4.是否股权融资,大多数研究表明以增发、配股方式进行再融资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Loughran,Pierre等),那么,这种现象在体育上市公司中是否存在需要进一步研究。

      5.是否债权融资,国内的研究主要认为债权融资有利于上市公司业绩的改善(倪铮、魏山巍,李科、徐龙炳等)。

      6.行业属性,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决定了公司的经营环境,因此,理论上上市公司的行业属性会对公司的业绩产生影响。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将再融资方式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回归模型设定为:

      

      其中,ROE表示净资产收益率;NAGR表示净资产增长率;NPGR表示净利润增长率;

表示是否进行股权融资;

表示是否进行债权融资;

表示公司是否为体育类公司;

表示随机扰动项。

      3 实证结果分析

      3.1 样本选取

      本研究以我国在香港上市的李宁(02331.HK)、安踏体育(02020.HK)、中国动向(03818.HK)、特步国际(01368.HK)、和361°(01361.HK)5家最具代表性的体育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其他公司由于上市时间较短,本文未予以考虑。在行业对照组的选择上,按照证监会的行业分类方法,选出属于“纺织、服装、皮毛”行业的52家上市公司作为对照组,选取2008-2012年的年度数据,共285组数据,数据计量单位为“亿元”,单位为人民币。

      通过前文的理论分析,指出了港股与A股市场在再融资方式上可能存在差异,但在样本选取时仍然将A股上市公司与港股上市公司作为对照,主要基于以下方面的考虑:1)虽然港股与A股市场存在差异,但是所选取的体育类上市公司其市场主体都是中国大陆地区,面对的经济环境相同。2)上市公司的决策是受到自身市场环境变化而决定的,而二级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并不会使公司的经营战略发生大规模改变。由于决定体育类上市公司融资的是其所面临的宏观经济与自身的经营,而不是由上市地点决定,因此,本文将港股上市公司与A股上市公司一起研究。数据来自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以及CSMAR数据库。

      3.2 描述性统计

      表1给出了体育类上市公司与非体育类上市公司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值,样本总数为1 425个。从表1可知,制造行业内公司之间规模相差甚大,其中,总资产最大值为498.59亿,最小值1.32亿,公司规模差距超过400倍。从净利润、现金流及负债率来看,各个公司之间差距也十分巨大。另外,体育类上市公司在2008-2012年间净资产收益率呈持续下降的趋势,2008-2010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行业发展迅猛公司净资产增速较快,从而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图1)。2010年以后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主要原因是行业产能过剩净利润极度恶化所致。从统计特征来看,近年体育类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均值一直为负,最近两年更是进一步恶化。如何提高行业利润是目前最为重要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选择出更有利于该行业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方式,改善行业的经营状况。

      

      

      图1 本研究体育类上市公司行业均值变化示意图

      Figure 1. Sports Industry Average Change in the Quoted Companies

      3.3 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在实证过程中为消除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本研究首先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剔除部分不显著变量再进行回归分析。通过表2可知,在10%的显著性下经营活动现金流、净利润两个指标的回归系数是显著的。经营活动现金流的系数小于0,表示经营活动现金流与公司进行股权融资的概率存在负相关关系,经营活动现金越充足其进行债权融资的概率越小。净利润与公司进行股权融资的概率正相关,表明公司盈利能力越强,该公司倾向于股权融资。另外,可以看到上市公司的行业属性影响其股权融资的概率,体育类上市公司更倾向于股权融资,同时,公司规模以及资产负债率与公司是否进行债权融资无明显相关关系。由此可知,体育类上市公司在进行债权融资时更多考虑的是自身的盈利能力以及现金充足程度,而公司的规模以及偿债能力不是其是否采用股权融资的主要影响因素。

      

      通过表3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在5%的显著性下,总资产与资产负债率两个指标的回归系数是显著的。总资产以及资产负债率的回归系数均大于0表示公司规模越大、负债率越高其更倾向于债权方式融资。根据含税的MM定理可知,由于节税效应,公司会不断增加负债直到公司价值实现最大化为止,因此,体育类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可能还未处于最佳负债率的位置,这可能是为什么体育上市公司负债率增加反而会更倾向于债权融资的原因。公司规模越大其信誉度就越高采用负债方式融资成本小,因此,规模大的公司更倾向于债权方式融资。同时,行业属性的不同并不影响公司是否采取债权融资的概率。

      

      综合来看,影响体育类上市公司是否选择股权方式的因素包括公司现金流与盈利能力以及行业属性,而上市公司是否采用债权融资的影响因素为公司规模以及负债率。

      3.4 融资方式的选择对体育类上市公司业绩影响实证结果

      从表4的回归结果看,公司是否进行股权融资对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没有显著影响,公司是否进行债权融资对净资产收益率有显著性影响。债权融资会对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造成负面影响,即采取债权融资的方式会造成公司业绩的下降。公司的净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以及行业属性对公司业绩影响不显著。实证的结果正好印证了当前体育产品制造业面临的困境,上市公司采用债权融资的方式融资,公司将还本付息,由于近年体育制造业的产能过剩导致成本上升,公司盈利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到公司的偿债能力,公司开始缩减规模关闭门店又进一步减少收入,最终陷入了财务困境。

      

      4 结论

      体育产业投融资问题一直是体育学术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体育类上市公司在再融资过程中影响融资方式选择的各类因素以及不同融资方式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展开研究。选取了公司的资产规模、盈利能力、负债率以及现金流4个方面的指标进行检验,通过Logistic判定模型实证检验可知:1)体育类上市公司在进行债权融资时,公司的现金流、净利润等会对其造成影响,而公司的规模与负债率对其影响不明显,同时,公司的行业属性也会影响其进行债权融资的概率。体育类上市公司在进行债权融资时,主要受到公司规模以及负债率的影响,并且影响是正相关。2)体育类上市公司进行债权融资时会导致公司绩效下降。

      针对当前体育产品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体育类上市公司要摆脱当前的财务困境,本研究建议更多地采用股权融资的方式。通过股权方式再融资资金属于股东权益,股权再融资会稀释原有股东的权益,但与债券再融资会增加企业风险以及还本付息的压力相比,股权再融资不存在此类问题,因此,更适合处于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筹集资金只能暂时缓解企业的资金需求,从长远来看,上市公司若要真正摆脱产能过剩的问题需要对企业发展战略作出调整,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

      本研究认为,体育上市公司战略调整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1)培育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增长的关键,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上,高效率配置资源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形成成本优势,不断创新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需要进行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资金使用的效率。2)培育品牌价值。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竞争力的一部分,品牌价值的提升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达到引导需求和维持客户忠诚度的目的。3)明确市场定位。精准的市场定位有助于保持企业内部销售系统的高效运转,上市公司明确自身的定位以及竞争环境,通过再融资募集的资金投放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资金投资效率。

      综上,体育类上市公司要走出当前产能过剩的困境,仅仅通过再融资方式募集资金是不够的,更需要做好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标签:;  ;  ;  ;  ;  ;  

基于Logit模型的体育行业上市公司再融资研究_再融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