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文地质是岩土工程勘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在具体岩土勘察工程中,要在对勘察域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施工计划和防护措施要做到因地制宜,真正确保工程的量。如今,水文地质条件在岩土勘察中的日益重要这项工作在基础设计,建筑物持力层选择和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用。做好水文地质工作对提高岩土勘察水平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本着重探讨了水文地质条件在岩土勘察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水文地质;岩土勘察;问题;作用
引言
在岩土勘察中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广泛,如地质学、岩石力学、土力学等基本内容,而在其实践过程中却极少应用水文地质来对工程区域的岩土状态进行分析,对于水文地质一般是采用简单评价的方式来对地下水状态进行总结,而这也使得岩土勘察报告出现不够全面的情况,并且没有对水文地质进行可靠的分析使得岩土工程需要面对更多的状况,不利于其发展。
一、岩土勘察及水文地质概述
(一)岩土勘察概念
岩土勘察主要是围绕工程建设具体要求,对施工现场地质环境及岩土工程条件进行研究,编制勘察文件,为工程建设提供相应支持的过程。由于其勘察对象为建筑场地岩土体及地下水,而受到自然、人工及区域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使岩土勘察工作具有较为明显的复杂性、多变性及不确定性。作为整个工程设计及施工的主要依据,岩土勘察工作涉及内容较多,且勘察难度大,是一项复杂性、综合性工作。
(二)水文地质水理性质
在具体勘查过程中,水文地质水理性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给水性,是指岩土层水体在受到压力情况下产生的变化,一般表现在从孔隙、裂隙向外部渗水方面;其次,透水性,该性质主要由岩土层孔隙大小及多少控制,孔隙越大,那么透水性则越强,为了能够具体反映该性质,可设置透水系数衡量岩土层透水能力;再次,持水性,岩土层在受到压力情况下,内部结构充分利用分子力及毛细力保持水分能力即为持水性,该性质通过持水度表示;最后,崩解性,岩土在长时间遇水后,内部结构强度会遭到破坏,使得稳定性下降,出现岩土层崩解性。了解水文地质水理性质能够帮助勘查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水文地质对于岩土勘察的重要性
岩土工程的勘察受水文地质的影响比较大。具体来说,如果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遇到了有利于施工的水文地质条件,不仅可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以及使用功能。相对的,如果在工程建设期间遇到了不良水文地质条件,都会给工程施工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岩土工程灾害,并且增加一定的施工难度以及施工成本。因此,为减少水文地质对建筑工程施工的不利影响,就必须要提高对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视。
三、当前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主要内容
当前,一项建设工程的施工,第一步就要进行的就是岩土勘察工作,而在岩土勘察时如果忽视水文地质因素,不仅在工程建设期间可能存在问题,甚至于还会给工程的后期使用埋下安全隐患。因此,我们需要切实加强对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视。其中,当前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主要涉及到以下因素:
(一)地下水
水文地质勘查过程中,需要对自然形态下地下水的分布情况以及运动状态等进行全面彻底的了解与掌握,并且要准确计算出在进行地下工程施工时,地下水是否会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同时还需注意地下工程建设期间,工程基础部分是否会受到地下水的影响。
(二)地层以及岩土结构
在工程建设的初期,相关勘察人员需要对现场地层的结构状态以及岩土成分等情况进行深入勘查与了解,同时要明确不同地层以及岩土对于工程施工造成的影响以及破坏。这是工程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水文地质在岩土勘察中的作用
(一)地下水的动水压力对岩土勘察的影响
水文地质对于岩土勘察的作用,体现在地下水的动水压力对岩土勘察的影响。通常情况下,自然状态下的地下水对于岩土勘察过程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在人为的作用下,会严重影响自然状态下地下水的平衡状态,地下水一旦失衡,会导致地下水产生很大的动水压力,影响岩土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过大的动水压力,会导致岩土发生多种地质灾害,有时会出现管涌现象,严重威胁岩土勘察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地下水位的变化对于岩土勘察的影响
地下水位的失衡不仅会导致地下水出现动水压力,还会引发地下水位出现升降变化,这中变化能直接对岩土的内部结构造成破坏,对岩土结构整体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产生影响,长此以往会导致岩土地表出现裂缝、沉降等变化,严重时会导致出现各种自然灾害,由此可见,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对于岩土勘察工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对具体的各种不同形式的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对于岩土勘察工作的影响进行简单分析,主要表现为:
1.地下水位下降对于岩土勘察工作的影响
在开展岩土勘察工作过程中,一旦出现地下水位的下降,很容易导致出现地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一下地质灾害,严重时还会导致地下水源的水质恶化、水源枯竭等一些自然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仅会对岩土勘察工作的工作效率产生影响,还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作用。有研究数据表明人们对地下水的随意抽取,导致地下水位出现明显的下降,会直接导致岩土的颗粒粘附力下降,导致岩土内部结构遭到破坏,上层的岩土层的支撑力会明显的下降,引发岩土层的崩塌,严重时会导致建筑物的地基稳固性受到影响,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威胁。
2.地下水位上升对于岩土勘察工作的影响
含水层结构、岩性产状、降水量、气温、施工操作等一些水文气象因素及地质因素都比较容易对地下水位产生影响,地下水位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之下,会出现上升情况,一旦地下水位上升,就会导致岩土的土层被水分湿润与软化,这会对岩土的结构层产生严重影响,其抗压强度与稳定性受到明显的影响,引发岩土层出现斜坡或者是滑坡,即便是最终地下水位又下降至上升之前的水平,但是岩土已经受到了水的侵蚀,其内部结构及承载能力已经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很容易导致岩土出现形变、崩塌、移动等变化,最终对整个岩土勘察工作产生影响,进而对建筑物的地基荷载承受力产生影响,不管建筑物地基的岩土是何种类型,在受到地下水位上升的影响之后,都会导致其岩土层的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最终对整个建筑地基的质量产生影响,并且出现地下水位的上升之后,会导致岩土层发生盐渍化,对建筑地基结构产生一定的腐蚀作用,最终引发建筑地基的震陷,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3.地下水位的频繁升降对于岩土勘察工作的影响
尤其是对于膨胀性的岩土区域而言,在地下水位出现频繁的升降之后,岩土区域会随之出现膨胀、收缩等变化,不均匀的收缩、膨胀等变化会导致岩土地表层出现地裂等危险,对地面上的建筑物的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并且地下水位频繁出现的升降容易引发地下水的失衡,导致动力水压的提升,使得岩土层中的水体快速的流动,最终导致岩土层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提升,促使岩土勘察技术同样也走上了上升的道路。工作人员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其的重视程度仍旧不够高。因为水文地质问题所引发的建筑施工问题仍然不在少数。只有进行对勘察技术人员工程勘察技术能力和意识的同时提高,才会保证水文地质因素能够在岩土勘察中发挥有效作用,保障后期建筑施工工程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谢志平.水文地质在岩土勘察中的作用研究[J].西部资源,2018,87(06):94-95.
[2]李博.水文地质在岩土勘察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8):121-122.
[3]李贵宝,张红霞.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分析[J].科技资讯,2018,16(1):52-53.
论文作者:王振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岩土论文; 水文地质论文; 地下水论文; 地下水位论文; 工作论文; 水压论文; 作用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