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中勋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摘要】 目的:探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5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都手术成功,观察组手术治疗的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是住院的时间以及下地活动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骨折复位的优良率达到了8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96%,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股骨头置换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177-02
在临床上,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的骨折人群为老年人,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等原因所导致。目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手段就是手术治疗,常用的方法为内固定术,但是这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需要患者长期卧床休息,再加上患者年龄较大,恢复速度较慢,所以预后非常差,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1-2]。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重要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显著的特点。我院对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5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4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4.6±8.1)岁;观察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6例和13例,年龄61~73岁,平均年龄(65.6±7.5)岁。所有患者在伤前都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在一般资料上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的治疗方法 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检查,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正确的评估。手术所采用的麻醉方式为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阻滞起效之后,对患者实施常规的内固定术,在确保闭合复位之后,将三根不锈钢空心螺钉经皮穿入以固定骨折部位。
1.2.2观察组的治疗方法 手术之前的常规检查和麻醉都和对照组相同,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具体如下:让患者保持侧卧位,手术切口位置为患髋后外侧,切口为弧形,将部分外旋肌群切断之后,打开关节囊,在股骨颈小粗隆上方进行截骨,保留股骨距,如果在手术的过程中无法保留固定的股骨距,则需要尽可能的保留粗隆部,将股骨头取出之后并测量大小。对大粗隆进行复位处理,注意恢复大小粗隆创面位置。采用髓腔锉对患者的髓腔进行处理,以扩大骨髓腔,然后选择合适的股骨头和假体柄。对患者的骨髓腔冲洗之后,将骨水泥注入患者的髓腔之中,以对植入的假体进行固定,并利用钢丝进行加压处理,等到注入的骨水泥全部固化,对髋关节进行复位,并各个方向活动髋关节,保障不会出现脱位的情况。最后对关节腔进行冲洗,留置引流管,将手术切口缝合。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以及术后相关情况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8.3±6.8)min和(88.3±6.9)ml,而对照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2.7±7.1)min和(68.7±7.3)ml,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住院的时间以及下地活动的时间分别为(25.1±3.1)d和(24.5±3.6)d,而对照组患者住院的时间以及下地活动的时间分别为(45.4±5.6)d和(37.7±4.7)d,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这就说明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可以促使患者快速康复。另外,观察组患者中没有1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随访1年术后骨折复位率对比分析
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骨折复位评价为优和良的患者分别为19例和7例,优良率达到了8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96%,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重要方式,具有创伤下、恢复快、效果显著的优点[3]。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所有患者都手术成功,观察组手术治疗的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是住院的时间以及下地活动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骨折复位的优良率达到了8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96%,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说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对患者产生的副作用较小。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平.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06(13):38-39.
[2]杨明涛.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8):102.
[3]卢永.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0):104-105.
论文作者:轩中勋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8
标签:患者论文; 股骨论文; 对照组论文; 股骨头论文; 老年论文; 统计学论文; 置换术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