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岛内经济形势回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岛内论文,经济形势论文,上半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3年上半年,岛内经济历经了伊拉克战争、SARS疫情等重大事件的冲击,继续低迷。虽然部分经济指标在6月下旬开始好转,个别产业的发展也超出预期,但岛内民间消费与投资增长迟缓,使得总体经济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支撑,与此同时,被陈水扁常常挂在嘴边的“拼经济”口号仍缺乏强有力的配套措施,特别是一直不肯调整其僵硬的两岸经贸政策,这就使得岛内经济前景依旧难以出现新的局面。
一、总体经济“外温内冷”特征更加明显,各研究机构均向下修正对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值。
上半年岛内经济,特别是在第二季受到SARS疫情的重大打击,当局公布的景气综合判断分数持续出现了代表景气欠佳的黄蓝灯,4月和5月甚至两次出现代表衰退的蓝灯,再次跌入经济发展的谷底,6月以后景气才开始有所复苏。以总体经济增长率来看,第一季延续了去年下半年的增长势头,增长率为3.21%,而第二季的增长率却在SARS疫情的打击下,出现了大幅下滑。根据岛内主要的经济研究机构最近公布的数据,“中央研究院”测算认为第二季经济是衰退0.42%,“中华经济研究院”测算结果是增长1.56%,台湾经济研究院认为是增长1.52%。岛内要素部分,上半年投资增长迟缓,公共部门投资持续萎缩,岛内民间消费更在第二季出现了50年来的首次衰退。各机构因而将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值从3.5%左右向下修正到3%左右。而根据路透社对岛内民间经济学者的调查显示,岛内经济今年的预测增长率更从3.1%向下修正为2.7%。
二、外贸形势稳中有升,支撑经济不致过于恶化。
累计上半年台出口总金额为66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3%,虽然对美、日出口缩减了4.1%及4.8%,但对欧、亚洲出口增加了4.7%及11.8%。半年中,共接获外销订单总金额达787.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38%。外贸形势的稳定对减轻SAPS疫情的冲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当第二季岛内民间消费出现50年来首次衰退的情况时,外贸出口的持续增长成为拉动总体经济发展的唯一依靠。
三、工业生产有所复苏,高科技产业受疫情影响较少,再次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
上半年台湾工业生产较去年同期增长2.67%,其中制造业增长2.77%。但受到SARS疫情的影响,制造业生产从第一季的增长6.61%逆转为第二季的衰退0.67%。
在高科技产业方面,岛内半导体产业受疫情影响不大,产能利用率逐季提高,上半年总产值达3485亿元新台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2%,其中两大主力企业台积电与联电第二季的产能利用率都突破了80%,特别是台积电第二季经营状况出现了两年半以来的最高纪录,再次扮演了启动经济发展力量的角色,液晶显示器面板与笔记本电脑制造产业也出现了产销两旺,甚至是供小于求的良性循环局面。但这种复苏仍还是局部性的,存储芯片与封装测试业上半年仍是大幅亏损,多数电子零配件业还在连续亏损中苦苦支撑。台湾高科技产业的整体恢复仍有待下半年各企业进一步加强产能调整与资源分配优化,特别是依赖于全球高科技产业下半年的复苏情况。
四、物价持续紧缩,失业率问题仍迟迟未解,拖累经济发展。
岛内通货紧缩压力上半年继续存在,根据台当局公布的数字,上半年岛内消费者物价指数衰退了0.13%,其中2月到5月均呈下降的趋势。
同时,虽然台当局提出要将失业率降到4.5%以下,并为此提出了投入800亿元新台币资金扩大公共建设增加就业的计划,但岛内失业率上半年平均数仍达5.04%,仅较去年同期下降0.05个百分点,6月份更出现反弹,上升到5.09%,是半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总共有51.2万人没有工作。另外,根据一些岛内经济学者的预测,未来一年台湾经济仍会出现所谓的失业性复苏,即总体经济虽然有所回升,但失业率仍居高不下。
五、金融困境虽有缓解,但设置新的金融监管机构,建立新的金融监管机制的工作仍没有完成。
目前岛内一方面是不少问题金融机构仍得不到适当处理,另一方面是财团势力借金融控股公司势力大幅扩张,目前的岛内金融形势可谓是大调整前的暂时平静。
在当局持续通过宽松货币供给、引导利率下降的措施影响下,以及迫使各银行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处理呆坏帐,到6月底,台湾银行的呆坏帐比率已从去年底的6.12%下降到5.68%,总金额下降到了8090亿元新台币,广义的呆坏帐比率也下降到了7.97%。这表明从1998年以来持续升高的金融体系呆坏帐问题在总体上已得到了缓解,但中兴银行、泛亚银行等数家高呆坏帐比率的问题银行仍未能获得适当处理。与此同时,国泰、富邦等超大型金融控股公司的势力正在不断扩张,而相关的新型金融监管机制仍未能确立。虽然金融监管委员会条例已经通过了相关的立法审查,但机构的正式成立则还要等到明年年中。岛内金融体系的调整可以说还远远没有完成。
六、当局财政困难更加严重,制约了其刺激与调节经济的手段。
到2002年底,台湾当局的债务总额已达31843亿元新台币,加上地方及其他债务,债务总金额已高达43064亿元新台币。而民进党上台4年以来,新增借债净金额就已高达9728亿元新台币。另据台“中央银行”统计,累计债务加上其他短期性债务,金额占台GDP的比率为31%,根据美商标准普尔信用评等公司的计算,实质比例更高达GDP的45%。而陈水扁为争取明年选举连任,近几个月来在各种场合下,持续不断的做出减税与降息、提高福利支出的承诺,其中多数都属于非经济发展性支出。这些福利性措施不仅冲击了当局采取更积极的刺激与调节经济发展的手段,在最近编制明年预算概算时,台财政主管部门甚至不得不因此面对100亿元新台币左右的支出无法消化的窘境。
七、股市在低荡中完成整理,外汇市场保持稳定。
上半年岛内股市走势呈大V字型。受去年下半年经济好转的影响,股价指数在今年1月份持续走高,从年初开市时的4500点左右迅速上升到1月下旬的5000点左右,但此后便在伊拉克战争与SARS疫情的冲击下,盘旋下跌,到4月底与5月初间跌到了4200点左右,日成交金额仅有2、3百亿元新台币。此后又受到美国与东亚股市利好的激励,指数重新走高,到6月底已回到4900点左右。台当局在6月底7月初推出了大幅放宽外资投资股市的限制,股市在外资大举进入的带动下,目前继续保持了上扬的走势。
在总体金融形势中,台主管当局是在经济形势不断变化中,继续将新台币汇率稳定在34.2到34.7元兑1美元左右的区间,简化了岛内金融波动因素,也使得台当局能够提前两年作出大幅放宽外资投资股市限制,刺激股市反弹的决定。
八、两岸经贸关系持续升温,对岛内经济的影响更加明显。
上半年经台湾当局核准的台商到大陆投资的件数为961件,核准金额约20.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比较,件数增长57.28%,金额增长31.24%。而两岸经贸关系在台对外贸易的比重也在持续升高,据台“财政部”的统计数字,到6月份,台对大陆的出口占其总出口的比重上升到14.78%,创下历年最高纪录,而台出口到大陆及香港的总额更占台出口总额的33.2%。台湾不仅是传统产业,包括高科技产业在两岸投资分工的格局也更加成熟,两岸经贸关系的持续高速发展,已成为台克服SARS疫情,尽快恢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九、台湾当局的经济政策有所调整,但仍无力也无心解决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
台湾当局半年多来,为减轻经济受到伊拉克战争与SARS疫情的冲击,陆续对一些特定产业采取了纾困措施。到6月下旬以后,当SARS疫情的冲击渐渐消退后,又采取了一些包括扩大基础建设的投资、放宽外资限制的振兴经济措施,提出了预算金额高达5000多亿元新台币的建设计划。这些政策措施对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在两岸经贸关系上,台当局明显放缓了开放措施,而竭力想通过资金回流机制,如鼓励台商企业回台上市等诱使资金回流,改变两岸资金流动的现状。但最为两岸广大民众与工商界殷盼的两岸“三通”却迟迟不见有具体措施落实。两岸经贸调整问题就在这种磋砣中度过了上半年。
从6月下旬以后的台湾经济形势发展来看,能否走出三年来的发展低谷,受到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就岛内因素而言,除错综复杂的朝野政治利益冲突外,现有银行经营不善,总体投资不足,高失业率,以及财政赤字恶化是台湾经济未来一个时期仍难以克服的四大弱点。在各种岛外因素中,最大的莫过于两岸经贸关系未来如何调整。尽早开放两岸“三通”,积极发展两岸经贸关系是台湾当局必须面对与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对此采取逃避与拖延的态度只能使问题更加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