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预防恐怖袭击对策和措施研究论文_李震祥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预防恐怖袭击对策和措施研究论文_李震祥

李震祥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轨道交通具有小封闭的空间,人口密集、进出不便、通风条件有限、逃生相对困难的缺点,是恐怖事件发生的风险地带,成为制造无差别杀伤案件的绝佳场所。通过对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反恐工作的现状特征分析,以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反恐工作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论述了城市轨道交通可能遭遇的安全风险,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反恐工作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预防恐怖袭击;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交通设施建设进程的加快,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市地铁交通规划里程将达到8500公里。城市地铁交通的迅速建设和发展,为我国经济大动脉增添了新的动力,同时也为公安工作和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带来了新的课题,城市地铁的反恐防暴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1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反恐工作的现状特征

1.1难以实现“人物同检”的安检模式

轨道交通的本质特征就是开放性、流动性和快捷性。轨道交通开放度高,使得轨道交通辐射的区域空间往往成为城市中人群流动最频繁的场所。由于每天客流量巨大,加之轨道交通的快速和便捷特征,决定了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和警察不可能如同在机场安检那样,对所有的乘客进行扫描式的安全检查。虽然近年来,国内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实施全面安全检查,但基于轨道交通的特性,现有条件下全面安检只能针对物品安全检查,而对人身的安全检查很难实现。由于无法对每一个进入地铁的人进行检查,各类恐怖分子便比较容易混入防范相对薄弱的轨道交通系统发动恐怖袭击,这也是近年来世界各地轨道交通恐怖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

1.2地铁恐怖袭击产生重大影响

城市地铁恐怖袭击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以2005年英国伦敦发生的地铁恐怖袭击案件为例,恐怖袭击造成了4亿多英镑的损失。而且,由于人员众多且密集,加之专业应急处置和救援相对匮乏,每次针对地铁系统的恐怖袭击都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及民众长时间的心理恐慌。作为地下空间,城市地铁具有封闭性,一旦发生恐怖爆炸,封闭环境可能因恐慌而造成拥挤、踩踏等更为重大的二次伤亡。从一般心理分析,恐怖袭击造成的普通民众心理恐慌程度与袭击目标的特殊化程度成反比,即越是具有公共性的普通空间发生的恐怖袭击,对民众的恐慌心理影响越大。这也是恐怖分子选择城市地铁等公共交通枢纽实施爆炸的原因之一。

1.3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防范难度大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客流量大、线路长、站点多,安全防范成本高、难度大,特别是人员安全检查的巡逻密度较低,容易形成安全防范的死角和盲区。以深圳城市轨道交通为列,截止2017年,共有运营线路8条、285公里,199个车站、最大日客流量高达536.3万人次。近年来,由于轨道交通运营线路不断增加,警力增长无法与轨道交通发展速度相适应,加之面临的治安形势越来越复杂,警方不得不将驻站式管理改为巡逻区域分布式管理,影响了快速出警、治安建设等公安业务工作。此外,轨道交通是一个相对密闭的专用轨道系统,特别是地下轨道系统的通风管道系统比较脆弱,很容易给恐怖分子以可乘之机。

2城市轨道交通反恐工作对策和措施

2.1加强反恐防范宣传教育

恐怖活动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的特征,依靠专门部门防恐反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动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借助大众传媒和地铁内部各种设施,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对地铁工作人员和乘客进行地铁安全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恐怖主义行为的识别能力和警惕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实施地铁“零容忍”警务战略

地铁是城市交通的生命线,不容许发生危及地铁安全的恐怖事件发生,必须实施地铁“零容忍”的警务战略。“零容忍”即强调超前预警、前馈控制,公安机关“零容忍”反恐的核心,是按照超前谋划、提早介入和主动上手的原则,把地铁反恐关口前移,从源头上构建反恐应急处置体系,针对各种危及地铁运营安全的恐怖活动采取严厉打击的态度,做到“严打、严防、严管”,从而使地铁实现长治久安。

2.3建立有效疏散和救援机制

现阶段,我国城市地铁系统对于突发状况应急有相应的预案和力量配置,但对恐怖爆炸袭击而言,显然是不足的。城市地铁系统的应急处置都由地铁系统内部协调处理,其内容大体包括列车应急、人员疏散及救援,对于恐怖爆炸而言,这种应急处置的缺陷也是较为明显的。恐怖爆炸现场疏散和救援需要更为综合和专业的力量参与,至少在预案设计中应强化区域指挥员的角色并突出警察部门、消防力量和紧急医疗救护的作用。针对城市地铁这一特定的目标区域,我们可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6章“应急处置”部分所规定的“指挥长负责制”确定城市地铁区域的指挥长角色,统筹指挥各方面力量参与城市地铁爆炸现场的疏散和救援。指挥长最主要的职责就是要在爆炸发生后,根据现场情况及时确定疏散和救援的具体方案,并指令各参与力量协同落实。在这一过程中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1)确定爆炸影响范围内的地铁列车驶离危险区域,以就近原则组织调度车上乘客进入安全地带;在爆炸站点及时确定现场人员的疏散路线,利用广播系统由地铁安保人员组织引导带离危险区。

(2)组织警察力量及时赶赴现场进行执行区域封锁和秩序维持,防爆、技术、侦查小组佩戴专有标记开展相应工作。

(3)组织消防力量在地铁运营人员协助下,根据爆炸及现场破坏情况组织对火情、毒气及毒物等的救险处置。

(4)组织紧急医疗救护力量对现场进行救援。此外,还应根据情况对爆炸现场周边的公共场所、公园、集市、公共交通工具发出警报,并通过城市广播系统引导人们进入安全区域。当然,根据恐怖分子可能多点实施爆炸的特点,现场疏散和救援力量应有后备和机动措施,以便实施多点同时救援。

2.4用安检将危险拒之门外

目前主要发达国家都在安检设备和地铁内部监控设备上加大了投入,除了常规的安检门、X光机和危险液体检查仪等,还加强和完善了视频监控和入侵报警等传统的安全防范系统,增加了一些新的技防手段和设备,如人脸识别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将为防范恐怖活动提供一种直观的预警手段。以英国为例,为了保障地铁的安全运行,英国警方在伦敦地铁内部设置了6000多个监视设备。得益于这些摄像头的使用,伦敦“7.7”地铁恐怖爆炸发生后,警方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就公布了嫌疑人画面。同时,伦敦警方从2006年5月开始设置运行了新型爆炸物检测系统,随机抽查乘客,用仪器扫描手指尖、地铁票和衣物等,搜寻隐藏的爆炸物或爆炸物痕迹。伦敦警方还在重要的地铁枢纽,如帕丁顿地铁站,安装了毫米波扫描仪,探测藏在衣服下面的物品,以发现潜在的恐怖分子。我国轨道交通防爆安检装备应配备有炸药探测器、金属探测器、X光探测器、电子听音器、非线性节点探测器等多种装备进行爆炸装置检测。这是降低目前防爆安检活动中漏报和误报率,提高安检效率,使安检从“威慑”向“精确检测”转变是未来开发智能防爆安检系统的基础。如在X光探测器检查时,发现图像模糊不清无法判断物品性质时,发现有电池、导线、钟表、粉末状、液体状、枪弹状物及其他可疑物品时必需开包检查。另外,对现场表现异常的乘客或群众揭发的可疑人员所携带物品,以及携带者声明不能用X光探测器检查的物品,安检人员必需重点开包检查。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轨道交通面临的恐怖袭击是现实存在的风险,应对工作必须着眼大局,坚持事先预防和事后打击相结合,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也就是说,要堵住恐怖袭击源头,广泛发动群众,坚持群防群治,防患于未然。并通过组织协调机制建设,加强反恐部门的自身建设,从而提高反恐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怀远.城市预防和处置恐怖性爆炸路径分析[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3(5):61-64.

[2]闵剑.地铁反恐怖策略初探[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3(5):64-67.

[3]任海,陈燕申,秦国栋.城市轨道交通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及技术防范[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9):1.

论文作者:李震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  ;  ;  ;  ;  ;  ;  ;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预防恐怖袭击对策和措施研究论文_李震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