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区金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
【摘 要】目的:分析消化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该院消化内科2015年 1~12 月收治的 31 例急性腹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根据临床诊断,患者的主要病症为急性肠胃炎、急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细菌性痢疾及急性心肌梗死等。上述病症均会引起急性腹痛的症状,以急性肠胃炎和急性肠梗阻较为常见。患者临床治愈率为 98.33%;死亡 1 例,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为1.67%。结论:由于引发急性腹痛的原因非常多,内科医生应不断提高诊断水平,通过全身性的检查逐步对病因进行排除得到准确的诊断结果,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关键词】急性腹痛;消化内科;治疗
急性腹痛是内科常见的突发性疾病之一,由于该病具有发病突然、病情恶化快、发病原因复杂、患者疼痛难忍、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等特点,在临床治疗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急性腹痛的发病因素可涉及到内科、外科、妇科等多个科室的诊断和治疗,同时患者的身体状况各有不同,因此,不同诱因引起的急性腹痛临床情况有所差别,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者突然感到腹部疼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出汗、恶心、呕吐。该疾病对患者身体危害大,如不在患病初期进行及时的、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消化内科2015年 1~12 月收治的 31 例急性腹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其中男15例,女16例;年龄16~78岁;有其他疾病病史的:心脏病11例,高血压23例,糖尿病19例,由于其他原因腹部动过手术21例。本研究得出,急性腹痛是内科中最为常见的突发病症之一,具有起病急、恶化快、病因复杂的特点,给医生的临床诊断带来较大困难,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1.2方法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对患者的年龄,病史等基础信息进行统计,并进行主要的辅助检查,必要时要对患者进行肛诊等。根据患者的病情,31 例患者使用了两种治疗方法,其中 15例患者进行了较为保守的治疗方式,在对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用了有效抗生素,同时对腹痛较为严重的患者服用了止痛剂,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对 31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31例患者中,胆结石 10 例,肠扭转 11 例,阑尾炎 10例。
2.结果
31例患者中出现误诊 3 例,出现延迟诊断 3 例,6 例患者中有 1 例为急性盆腔炎,2 例为急性阑尾炎,1 例为尿毒症,1 例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 例为腹膜炎。31例患者诊断总有效率为 95.31%,31 例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治疗显效20 例,有效 21 例,无效 10 例,总有效率为 92.19%。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结论
3.1急腹症的识别
急腹症在没有发病之前通过表面很难检测到,临床诊断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假象,急腹症的有效诊断需要通过必要的医疗器械,对于确诊的急腹症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急腹症发病较急,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急性阑尾炎、急性肠胃炎、急性胆囊炎和食物中毒等疾病是急腹症的常见病症,在急腹症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同时还会见到急性胰腺炎、急性腹膜炎等,并伴有宫外孕和腹腔外疾病等。在遇到急腹症时,首先了解腹痛的部位,通过确定腹痛的部位帮助医生进行确诊,通过对患者进行检查确认病症。首先帮助患者进行止痛,一般服用止痛药物,但是不能服用强力止痛药物,避免过度的使用药物掩盖患者的病情。为了缓解患者的疼痛,可以采用平卧的姿势,双腿自然弯曲,并且尽快的进行治疗。
3.2急性腹痛的定义
急性腹痛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引起腹痛的原因也很复杂,常见的诱因有腹部器官发生病变或一些多发性的全身性疾病。在临床诊断时,易导致医生出现误诊或漏诊的情况。因此,医生要以更加仔细、认真、严肃的态度为急性腹痛患者进行诊治,准确区分由于妇科、外科以及腹腔外疾病引起的腹痛与消化内科疾病所引起的腹痛的不同。在内科急性腹痛初期,患者的疼痛部位不固定甚至感觉整个腹部都不舒服,大多数患者会习惯性的按压腹部,可减缓腹部的疼痛程度。内科腹痛可随体位的调整而减轻或增加痛感,也可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且走路等运动对疼痛没有影响。在诊断时,若患者意识清楚,要详细问清腹痛的发病时间,可能诱因以及主要疼痛部位和患者感觉等,这有利于医生做出正确及时的判断,减少并发症的发病率。
3.3急性腹痛的特点
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速度快、反复复发等特点。受到患者临床表现与医生主观判断等因素的影响,临床中非常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目前临床研究证实,发生急性腹痛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全身性病变、腹腔内及腹腔外脏器发生病变。向腹腔内的原因总结为血管性病变、非特异性急性腹痛、腹膜炎和梗阻 4 种。由于内科急性腹痛为功能性,需要通过药物进行干预;而外科的急性腹痛大多是由于器质性病变造成的,需要及时采取手术进行治疗。其中内科急腹症大多都是由于胃肠道疾病引起的,腹腔疾病的发生率较低,且腹腔疾病造成的急性腹痛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误诊率。
4.结语
通过上述临床的治疗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急性腹痛是内科常见的突发性疾病之一,由于该病具有发病突然、病情恶化快、发病原因复杂、患者疼痛难忍、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等特点,。急性腹痛的发病因素可涉及到内科、外科、妇科等多个科室的诊断和治疗,同时患者的身体状况各有不同,因此,不同诱因引起的急性腹痛临床情况有所差别,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者突然感到腹部疼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出汗、恶心、呕吐。该疾病对患者身体危害大,如不在患病初期进行及时的、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通过本研究发现综合性诊断和对症治疗对于急性腹痛具有很好的干预效果,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和改善。
参考文献:
[1]刘欣.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 128 例临床诊疗分析[J].中国现 代药物应用,2014,8(18):91-92.
[2]张建兰,周芬,刘骞,等.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 218 例临床诊疗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1):227-228.
[3]金玲.消化内科急性腹痛 76 例的临床诊治[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35):167-168.
论文作者:张敬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5
标签:患者论文; 内科论文; 急腹症论文; 疾病论文; 疼痛论文; 腹部论文; 病情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