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的思考——改革开放20年中国图书馆事业高层论坛纪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中论文,改革开放论文,纪实论文,跨世纪论文,高层论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中国图书馆学会、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常熟市文化局主办,常熟市图书馆承办的改革开放20年中国图书馆事业高层论坛于4月27日至29日在江苏省常熟市召开, 国内一批著名图书馆学专家、教授和国家、省(市)图书馆的主要领导60余人出席。
27日上午,高层论坛在华联宾馆举行开幕式,出席开幕式的有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组长、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领导小组组长、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徐文伯,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和平,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副司长周小璞,教育部高教司处长李晓明,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吴慰慈,中国图书馆学会编译出版委员会主任辛希孟,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承志,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王慧芬,以及苏州市文化局、常熟市委市政府的领导。
开幕式由周和平主持,徐文伯致开幕词。徐文伯指出:这次高层论坛云集了国内一批著名图书馆学家、教授和国家图书馆、省(市)图书馆的主要领导,将围绕改革开放20年中国图书馆事业和新世纪图书馆的发展进行研讨。采用高层论坛的形式,旨在充分发挥高层次专业人才在推进我国图书馆事业建设中的智囊作用,为即将跨入新世纪的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更快发展献计献策。他在开幕词中简要总结了改革开放20年我国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谈到中国图书馆事业今后的发展时指出,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所重视。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党和政府已提出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如何在知识经济时代,在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中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是我们值得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高层论坛围绕改革开放20年中国图书馆事业和在新世纪的发展,就事业建设、理论研究、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管理体制的改革、图书馆立法、图书馆产业化、数字图书馆建设、图书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热点和难点进行了探讨。专家、教授们各抒己见,气氛十分活跃。周和平、李晓明、马远良、陈誉、王振鸣、张琪玉、黄宗忠、吴慰慈、辛希孟、孟广钧、马自卫、刘经宇、黄俊贵、杨宗英、卢子博、沈迪飞、金沛霖、张晓林、陆行素、王荣国、王效良等同志发了言。
1 关于图书馆事业建设和图书馆改革问题
图书馆改革,是图书馆事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证,改革的成败,甚至关系到图书馆的生死存亡。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如何深化改革,面向市场,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文献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真正体现图书馆的存在价值,是这次高层论坛讨论的热点问题。
周小璞副司长在发言中,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状况。在公共图书馆机构数量上,1978年为1218所, 1998 年为2721所;文献总藏量方面,1979年为1.84亿册,至1997年为3.76亿册;购书经费方面,1979年为2200万元,1997年为2.55亿元;国家对公共图书馆的财政拨款,1979年为5000万元,1997年为9.32亿元;据财政部统计资料,国家对图书馆资金投入的增长幅度,已超过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馆舍面积上,1979年为86.6万平方米,1997年为471.5 万平方米,尤其是近几年,图书馆新馆建设发展很快, 仅1997 年就兴建新馆173个,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建成55个。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公共图书馆的今天,但存在的问题也很严重,我们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例如, 全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的新书入藏量, 1983年为1541万册,1995年降为551万册,1997年为680万册;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占总支出的比重,1979年为41.5%,1997年仅为25%,大量的经费用于人头费和维护费。在图书馆设施上,服务网点严重不足,普及率低,且发展不平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服务手段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对图书馆工作、图书馆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周和平常务副馆长介绍了国家图书馆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例如:(1)精简职能部门,从39个减到26个,以便于实行计算机管理。 (2)后勤部门实行企业化管理。(3)进行分配制度改革,一馆多制。(4)基础业务部门,按工作实绩给钱,而不是按人头给钱。 他认为没有风险机制,图书馆事业不可能发展。
江苏省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卢子博同志认为,当前图书馆改革中的一些“瓶颈”问题,是我们首先要加以解决的,例如图书馆体制问题,就是个“瓶颈”。对于跨世纪战略问题,他提出了以下几点设想。(1 )事业发展战略。搞图书馆事业,不能忘记中国的国情,不能忘记中国还有9亿多农民。因此,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应抓两手, 一是抓大中型骨干图书馆的建设,二是抓普及,不抓普及,图书馆事业将建在空中楼阁上。因此,图书馆的发展战略,应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为国家科学创新体系服务,二是为社会知识化服务。前者是大中型图书馆的任务,后者是普及型图书馆的任务。(2)投资战略。投资于大馆、 还是中小型馆;投资于基本建设、还是网络建设,有一个投资走向问题。有的馆,馆舍盖得很大,但没有书;有的馆书买不起,却先买计算机。我们应该很好地研究投资导向问题。(3)竞争战略。 图书馆是公益性事业,图书馆不应走入市场,而应面向市场,了解市场,才能为经济建设服务。图书馆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敢于与社会上的各种信息机构展开竞争。
2 关于图书馆资源共享与数字化图书馆问题
当前,我国图书馆事业仍面临着这样的深刻矛盾,一方面是购书经费的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则是入藏文献的大量重复。这一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图书馆资源共享的真正实现。而实现资源共享,不仅需要依靠合理的组织形式,也需要现代化手段作保证。数字化图书馆的建立和运作,将有助于图书馆资源共享中一些关键性问题的解决。会议代表们对当前资源共享及数字化图书馆的建立和运作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开了认真的讨论,并提出了很多设想和建议。
周和平同志认为,我国图书馆资源共享难以实现,根本原因在于条块分割的现行图书馆管理体制,导致馆藏的“克隆化”,重复购买、重复建设、重复劳动。因此,应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图书馆管理体制。可以考虑借鉴美国的经验,例如美国的医学图书馆,农业图书馆,都是国家图书馆的一部分。北京也有中科院、社科院、农科院图书馆,及部队、党校系统的图书馆,总体上呈现大而全的局面。因此可以探索国家图书馆与上述图书馆采取总馆与分馆的形式,使购藏更为合理。目前在这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各省之中,可以考虑,以省馆为中心,建立文献协调中心。在中心城市,也可以采用总馆分馆模式。
教育部高教司李晓明处长通报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的进展。1998年底,CALIS启动。这是一个广域网环境下的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建立的目的,是与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配合,建立一个整体化、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现代文献信息保障体系。总的思路,不是将文献资源保障建立在具体的、书本的基础上,而是通过分布式的收藏来实现文献保障。九五期间CALIS 的主要建设任务是,(1)建立全国中心、地区中心、 高校馆构成的三级文献信息服务网络。(2)引进一批外国文献数据库、 自建一批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文献数据库。(3)初步建成高校文献保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目前,该项目的各子项目正相继启动,预计在1999年上半年,可以在网上为用户陆续提供以下服务:一是国内高校图书馆的中外文期刊联合目录;二是国内高校图书馆馆藏中外书刊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三是启用从国外引进的数据库,如Science Online,UMA 公司的“网上全文检索系统”,及“商业资源电子文献库”、For Search,“工程索引”的数据库等。
上海图书馆馆长马远良教授介绍了该馆参与124 个单位签约共建共享的情况。4月29日下午,由上海市政府出面, 召开“上海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会议,推出和国家计划接轨的上海共建共享的三年计划。目标是:(1)利用上海邮电平台,在共同的标准格式(Z39.50协议)下, 形成在网上进行的资源互订、互借。(2 )为对上海经济发展有影响的100个项目提供服务,为上海100个中青年人才提供信息服务,为图书馆情报界培养或引进100名硕士、博士生。(3)计划在1999年内,上海市文献共建共享能够初具规模。预计五月底,上海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的模型可以在网上看到。2000年,有条件的单位基本上实现联网。这一项目的资金,由各单位自理。
四川大学信息管理系张晓林教授认为,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传统图书馆从数据处理计算机化起步,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从以图书馆内部业务处理为核心的图书馆管理自动化系统、面向用户的文献信息服务自动化系统,到以网络为基础的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目前正向以网络为基础的数字化信息服务体系迈进,并即将面临整个学术信息交流体系在网络化和数字化基础上的重组。这个进程不仅带动了图书馆工作本身的进步和发展,而且正从根本上改变着传统图书馆长期赖以运作的信息与信息处理物理物质基础和赖以生存的信息交流与传播环境。
3 关于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和人才培养问题
80年代以来,我国的图书情报学教育经历了几次变迁,目前的境况耐人寻味。围绕20年来图书情报学教育的成败得失及专业人才培养、使用等问题,会议代表展开了热烈讨论。
华东师范大学陈誉教授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馆教育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变革。第一次变革始于80年代中期,随着图书馆学系改名为图书情报学系,实现了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在教育上的结合,使教育的内涵更为丰富,图书馆学教育产生了质的飞跃。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图书情报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二次变革始于90年代初图书情报学系改名为信息管理系。与第一次变革不同的是,这一次的改名,绝大多数去掉了“图书馆学”名称,因而是一次更大的教育改革。这一次的变革情况复杂,图书馆界对此评价有异,引人深思。
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黄宗忠教授认为,图书馆学系改为信息管理系后,课程的设置、学生培养的方向、学生毕业后的去向都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课程的设置有许多并非针对图书馆的工作实际,而以所谓“信息”为主,图书馆学系有的已不再是为图书馆培养人才,同时很多地方的原图书馆学系已变小、或被合并,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出现了深刻的危机。
也有代表认为,图书馆学教育的转向是顺应潮流、适应社会需求的举措,无可厚非。
关于如何获得图书馆学人才,徐州师范大学副研究馆员潘一珍同志认为,目前我国的图书馆,尚没有吸引人才的条件。图书馆应该为吸引人才努力改善条件,同时应该允许在全国范围内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吸纳人才。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吴慰慈教授介绍,据他的调查,学生不愿到图书馆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待遇太低,同社会上一些高薪职业的反差太大,二是工作安排极不合理,硕士生干的工作,与学历偏低的同志是一样的。对这一问题,不少会议代表深有同感。
4 关于“图书馆产业化”问题
在90年代中期,随着图书馆在第三产业中的定位,图书馆界对所谓“图书馆产业化”问题展开了颇为热烈的讨论,澄清了一些问题,但仍有一些重大问题未能解决。1998年10月,中央一位领导同志视查北京图书馆时,提出图书馆可以实行“适度的产业化”。这一提法,引起了图书馆界的重视。本次高层论坛对图书馆产业化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
关于“产业化”的定义。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辛希孟教授认为,探讨“图书馆产业化”问题,首先应弄清其定义。由于目前定义未明,展开争论,难免无的放矢。
因此,有代表建议,国家主管部门应该对“图书馆产业化”加以界定,以便各地图书馆具体操作。
关于“图书馆产业”及“图书馆产业化”提法的合理性问题,吴慰慈教授认为,“图书馆产业化”的提法不妥,容易产生许多问题。国外的学者也只提“信息产业”。“图书馆产业化”这一提法,其内涵和外延不明,也没有理论依据。吴教授同时指出,图书馆界在一些新的提法上,例如“创收”之类,应考虑与国际接轨,并在理论上站得住脚。
天津图书馆馆长陆行素研究馆员认为,由于公共图书馆目前挣钱还比较困难,因此不宜提“图书馆产业”,提法太高,图书馆自身反而被动。购书经费永远不可能由图书馆包办。
黑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刘经宇同志认为,叫“信息产业”还是“图书馆产业”,可以留待以后探讨。关键是要对所谓“产业”的范围加以界定。实际上,开发、利用文献资源,将其加工成商品,推向市场,就是搞产业。这样的产业,越大越好。至于出租馆舍收租金、办证收费等,与“产业”无关,不可混为一谈,否则易导致混乱。
此外,一些会议代表还介绍了自己单位增加收入的具体措施和理由。浙江省图书馆常务副馆长王效良提出,只要读者能够或愿意承受,而有关部门并不干涉,就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用时,图书馆应该用更好的服务来回报用户。辛希孟教授认为,在目前尚没有有关图书馆收费的法规时,应鼓励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实践,而不宜对此评头论足。但也有一些会议代表对公共图书馆动辄收费表示了担忧。
曲终人散,会议代表回到了各自的岗位。这次的高层论坛,将对我国图书馆事业跨世纪的发展,尤其是数字化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
(王陆军王学熙执笔)
(注:本文根据会议录音整理,并参考了会议代表们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