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816队
摘要:随着各种大型工程建设的全面展开,地质测量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地质测量结果对于大型工程后期建设、决策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我国地质勘测发展时间不长,在经验和理论方面还处于发展初期,所以地质测量部门应当给予地质测量工作发展充分的重视,通过深入的分析地质测量中的问题,结合工程情况和地质发展采取针对而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地质测量;问题;措施
地质勘测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只有其中每一个环节都连续、科学的完成,才能够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但是由于我国地质测量工作发展较晚,当前很多具体检测工作中还存在较多问题,这对于结果数据的可靠性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对地质测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地质测量概述
第一,地质测量的含义。某一区域范围内地质资料信息是地质测量的对象,当前地质测量工作主要由三个阶段构成,分别是成图阶段、实施测量阶段、设计阶段。
第二,地质测量的过程。首先,应当合理设计地质测量工作,这个过程中首先应当对目标区域的相关信息进行深入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测量方案的制定,进而作为该区域测量工作的核心依据。其次,具体执行地质测量实施阶段的测量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当遵循各项要求,进而实现对目标区域信息数据的全面、系统、科学获取,并实时描述地质状况。最后是绘图,该阶段对信息的加工主要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实现的,例如其中需要应用的包括GIS软件、GIS设备、计算机等,通过这些设备能够将相应数据转化成行业中普遍应用的资源图册。
第三,提升地质测量精度的重要性。地质测量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质测量的精度,所以要想提升工作效率就必须保障精度。实际当中要想实现提升测量精度的目的,就应当推动地质测量工作的自动化、科学化、系统化发展。与此同时,实际工作中测量成果运用状况也与地质测量精度息息相关,这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欧勇,社会各个方面的建设者能够据此获得开展建设活动的依据。
第四,影响地质测量精度的因素。实际当中很多因素都会对地质测量的精度产生影响,测量不同对象时需要运用的设备也不尽相同。实际当中经常存在没有严格根据规范生产计量器具的问题,这样在测量工作中就无法得到可靠的数据,进而在实际工作中也就无法应用这些数据,进而对市场发展造成影响。另外,测量人员素质也是影响测量精确度的重要因素,地质测量具有精细、复杂的特点,所有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这样就需要聘用专业水平高、自身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才,这样才能够实现在具体测量中的科学操作,进而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度。测量工作人员的身体素质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这样才能够保障能够胜任高强度的测量工作。最后测量人员的工作认真程度和工作态度,对于地质测量结果精度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工作人员在某个阶段存在疏忽大意的情况,对于后续工作将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对于测量结果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二、地质测量中存在的问题
(一)地质测量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
地质测量方案存在问题是影响地质测量工作的重要原因,实际上主要表现为:部分地质测量计时人员在进行地质测量方案设计时,很少考虑工地地点实际情况和测量具体项目,僵化的套用设计格式甚至照搬其中的内容,并且没有针对地质测量的作业方法、技术指标、设计方案提出相关建议,图表的针对性也不强。其次,缺乏科学规范的方便编写参考资料,很多地质测量方案编写人员仍在采用过时的教材和设计书,并且没有充分认识到技术总结装备标准及类似项目测量、产生定额、成本定额等项目测量结果的重要意义。再次,地质测量设计人员没有开展现场勘查活动,设计方案的依据仅是他人地质测量所得的资料,这样就无法随时检查和修改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同时技术人员对于资料分析也缺乏有效的重视,由于使用资料不是本单位测量所得或者年代久远等原因,使得无法科学分析和调查这些资料。最后,新技术、新材料引入程度不够,同时很要研究论证所采取的方案措施。另外很多技术人员缺乏地质测量方案中的标准意识,例如缺乏准确图标和数据、公式等,或者计量单位、符号、术语不符合标准要求[1]。
(二)地质测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部分地质测量项目中设计人员在缺乏设计方案的近况下就开展地质测量工作,进而产生了较多问题:首先,后期测量工作需求性碎部测量中得到充分重视,进而使得后期工作缺乏主动性,并使得地质测量的整体工作量增加。其次,在测量工作区存在布网遗漏问题,进而使得原来布网的统一性受到后来补充测量增加工作量的破坏,还有部分测量中存在控制测量本身缺乏合理布局问题。再次,部分测量单位用一次性布网代替分级布网,进而达到缩短工期和解决经费的目的,这样就会因控制误差方法的缺失而造成误差累计过大,进而获得不符合工程要求的测量结果。最后,部分地质测量人员无法正确理解和把握地质测量方案,进而导致在测量工作中使用不正确的概念,很多应用错误和不应发生的概念因此产生[2]。
三、解决地质测量中问题的措施
(一)技术设计方案的要求
地质测量人员应当从相关生产定额及装配标准、相关测量产品成本定额、法规和技术标准出发,进行相应技术的设计。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还应当充分贯彻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并保证工程要求在设计中能够得到有效满足。另外设计人员还应当充分考虑方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并通过相关地质资料的广泛收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运用,为地质测量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其次,全面提升地质测量人员的素质,应当明确每个人身上的责任,要求他们不仅要定期调查和勘察工作区的情况,还应当要深入了解所负责设计对应区域,进而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再次,确保设计书内容简单明确,不必再充分标准中已有规定,但需要重点叙述易混淆的问题,说明所采取工艺、方法、新技术的可行性,其中的鉴定报告应当使用与相关标准一致的术语、符号、公式、名词,地质测量工作进行测量控制应当建立在实际工程项目的基础之上。
(二)强化地质测量预备工作
首先,应当对与项目相关的地质测量资料进行收集,并分析研究成果、原有资料、测量资料,进而能够有效掌握测量项目的整体情况。然后技术人员还应进行相应的实地考察,进而确保实际具体测量的有序进行。其次,测量技术人员还应当从测量工作实际出发,以地质资料图为依据标注基岩露头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地质略图的编制。最后,测量技术人员还应当对地质测量设计书进行编制,地理状况、任务、目的、地质状况是其主要内容[3]。
(三)野外实测工作的开展
在开展野外地质测量工作时,测量人员应当全面了解测量工作区内容的地理构造、地质、地貌,并且通过仔细勘察所测区保证获得准确的剖面,同时还应当对该区域内的气候、交通、供应、经济等情况进行了解。在具体测量时观察活动应当符合一定路线,该路线不仅要布满所测区域还需要具备一定规律,同时还应有效选择地质观测点进而提升地质测量图的质量,接下来需要从地质体分界线的具体情况出发进行连线,地质情况记录活动在整个测量线上需要随时进行,并且要科学划分地层单位的断层面、岩体矿体、分界线。野外地质测量工作中获得地质图是测量工作的最原始资料,是野外工作的最核心目标。正规的地质测量图正是工作人员结合试验资料,并取舍、补充、修改获得的,技术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要求完成地质图的填绘工作,进而为后续的填图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保障[4]。
(四)测量成果的编写和整理
整体地质测量结果和提供项目工程所需的绘图成果,都需要以原始资料为基础的地质图,同时和原始记录进行核对、补充、纠正,修饰整个地质图的图面并用断线标明出漏不好的地段。在编写地质测量成果时,应当仔细说明所测区的气候特点、露头情况、植被覆盖、河谷、地理特征山川、地理位置、行政区域,同时还应当标示测量工作区的人口分布状况和交通经济状况。同时还应当测量所测区域的地层发展、古生物、岩石特征,同时以新老关系为依据描述其关系。此外,还需要叙述所测区各个岩体露出情况,具体包括与周围岩体的接触、部位构造、岩体位置、岩体形状[5]。
(五)地质测量工作的网络化和信息化
图1 CORS工作原理图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相应的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对于提升工作效率和降低工作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地质测量中应当全面引入数字技术,这样就能够避免因为人工整理、处理、分析大量资料产生的信息不准确现象,同时在地质测量的数字化中还能够自动化管理所测量数据,能够自动生成各种地质图件,这有效的提升了地质测量分析和决策的速度和有效性。通过地质测量工作的数据化发展,能够有效避免传统地质测量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并且答复所见工作时间,对于地质测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6]。图1位当前较为先进的CORS测量技术。
结语:
本文分析了地质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但仍存在一定局限希望行业人员能够加强重视,对地质测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在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进而推动地质测量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小涛,高艳金.煤矿地质测量存在的缺陷及改进建议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10):61.
[2]郭嘉琨,张宁,郑月.探讨现代测绘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运用问题及对策[J].门窗,2014,(11):370-371.
[3]赵锐锋,刘巨新.新时期煤矿地质测量的重要性及其对策探讨[J].科技风,2014,(17):125.
[4]郭江舟.解析煤矿安全生产过程煤矿地质测量的作用[J].科技展望,2015,(07):161.
[5].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项目一览表(地球科学部分)[J].地球科学进展,2015,(01):91-184.
[6]李术才,聂利超,刘斌.多同性源阵列电阻率法隧道超前探测方法与物理模拟试验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5,(09):1434-1446.
论文作者:姚忠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测量论文; 地质论文; 工作论文; 资料论文; 地质图论文; 精度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