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向——访教育部有关方面负责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部论文,有关方面论文,负责人论文,走向论文,高中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4年9月,引人注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将首先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个省(自治区)启动。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部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与现行的高中课程相比,新的课程体系有哪些变化?学校和教师该做哪些准备?相应的考试与评价体系会做怎样的改革?近日,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高中处处长曹志祥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处处长刘坚。
一、改革的追求:让每一个高中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记者:任何一项改革都有自己明确的追求。这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呢?
答:本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力图改变我国普通高中长期以来“千人一面,万人一书”,以高考为基本追求,以升学率为主要目标的被动局面,努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改革的具体目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知识的选择上,注重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创新和实践。
在课程结构上,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实施方面,要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评价上,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探索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
在课程管理上,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和学生有效地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记者:为什么要提出这些目标?
答:首先,我们必须提到一个重要的背景,那就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一个具体体现。因此,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着力于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外课程改革的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构建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
事实上,这里隐含了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和培养目标这两个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是以提高公民素质为基础的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有兴趣爱好的问题,但总体上不存在职业定向的问题,属于非定向教育。高等教育(或高中毕业走向社会就业),主要是接受专业(或职业)教育,总体上属于定向教育阶段。那么,处在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之间的普通高中教育,可以说是准定向教育。因为它所面对的是16至18岁的青年学生,他们的个性趋于稳定,兴趣爱好逐步成熟。这个阶段的学校课程应为学生创造更多选择的机会,引导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在选择中学习规划人生,找到自己的潜能所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应该是高中课程具有的基本特征。以往我们的高中课程,文理分科后,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在相同的时间内按照相同的进度学完相同的内容,参加相同的考试,在同一标准下排名,接受选拔。学生不可能形成对自己未来发展的选择和判断的能力,也不可能学会对自己负责。这种定位是表层的,没有抓住高中教育的本质。普通高中教育,承担着进一步提高公民素质、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责任;不仅要为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素质打好基础,更要为不同的学生发展打下不同的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学生的发展绝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技能的熟练,重要的是在学习、理解、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养成积极的情感、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此,本次高中课程改革特别强调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做贡献的志向与愿望;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为了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提出了上述五项改革的具体目标。
二、从结构到内容,为学生提供个性课程
记者:和以前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不同,这次改革,无论是课程结构还是课程内容,都有很大的变化,请具体谈一谈。
答:新的高中课程结构分为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学习领域有8个,分别是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及综合实践活动。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如语言与文学领域就包括语文和外语(值得一提的是,新课程提倡外语语种多样化)两个科目,而数学学习领域只包括数学一个科目。从科目来说,与以前没有太大的变化,只增设了技术、艺术两科,而将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择。这次变化较大的是每一科目又由若干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围绕特定的内容(主题或重要概念、基本原理),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遵循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的原则。时代性,就是高中课程内容要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经验以及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在基础性上,既要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又要为不同兴趣和能力的学生奠定不同的基础;而选择性则体现在保证每个学生都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学生的发展提供可以选择的多样化课程内容。
记者:学习领域和模块是这次课程改革中新出现的两个层次,设置这两个层次有什么意义?
答:设置学习领域是为了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体现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不同学科的共同价值。一直以来,我们的课程都是严格的分科课程,严格地分段进行,学生可以将每一学科都学得很好,可惜的是缺乏综合的视野和综合的思维方式。举个例子来说,有一个学生的寒假作业是写一篇对美国的认识,他不知道怎样去写,如果我们告诉他,可以看看历史书,那么,他写的就是一篇关于美国历史的文章;如果我们告诉他,可以查查地理资料,那么他最后写出来的就可能是一篇关于美国地理的文章。为什么呢?就是局限在我们的课程体系里了。所以,我们太需要学科综合的视野了。比如我们教化学,并不只是在教化学这个学科,还是在教科学,是在科学领域里来教化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的素养,还要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科学素养。这就是设置学习领域的首要原因。这样,学习领域一方面有利于在研制课程标准的阶段就能够实现学科之间的融通,整体规划课程内容;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的学分,还可以防止过早偏科和陷入学科本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模块是学科内更为灵活的内容组成形式。现代科学一方面朝着综合的方向发展,与此相对应,新课程将科目向上延伸,形成学习领域。另一方面,现代科学又越来越分化,发展速度非常惊人。为了及时吸收最新的发展成果,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新课程又将科目向下延伸,形成若干相对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它相对应的领域和研究的对象,都有它解决的生活问题和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特别是,模块的出现打破了学科体系“铁板一块”的局面,促进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科技进展、社会现实的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即使是在同一学科的学习中,由于选修模块的不同,学生获得的学分可能是一样的,但形成的知识结构却可能并不相同。学生在模块中自主选择,及时调整,从而能够确确实实形成有个性的课程计划。另外,模块的出现,还方便学校充分利用教师、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地发展创造条件,也方便学校灵活安排场地。
记者:相应的课程设置与管理上又有哪些变化?
答:如前所述,8个学习领域由12至13个科目组成,每个科目又由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两部分组成。为了新课程的有效实施,高中将采用学分管理,也就是说,规定每一门课程的必修学分数和选修学分数,保证学生在共同的基础上实现多样化发展。其中,选修学分又分为选修学分Ⅰ和选修学分Ⅱ。第一类选修课是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要,各科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置的若干选修模块。第二类选修课则是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的若干选修模块。
在新的高中课程方案中,学生必须达到144个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的学分,且三年中获得必修学分数应为116个(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Ⅱ中至少要获得6学分。如果学生修满高中所有的课时并都能通过相应课程的考试,就可以获得约180个学分。学生能够自由选择的空间可高达64个学分,比以前任何课程体系的选择自由度都要大。
需要指出的是,高选择性、高自主性是否会导致学生的偏科?这是人们经常追问的一个问题。如何确保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课程方案明确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要获得一定的学分。在这一点上,学生不仅没有选择性,教师、学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都没有选择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检验一所学校是否有端正的办学思想,是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这一原则的落实是一块重要的“试金石”。无法想象,一个学生长期不涉及体育、艺术,文科学生长期没有理科思考,理科学生长期没有文科滋养,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
学年安排上最明显的变化是,每学期将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一般按周4学时安排,可在一个学段内完成。
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
三、新课程实施:给学校和教师的建议
记者:高中新课程在课程结构上的改革,特别是要给学生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这对学校的课程与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学校该如何应对?
答:首先,由于课程结构的变化,课程体系从管理层面来说,会比以前复杂得多。学校需要合理、灵活、有序地安排课程。
特别是,学生现在可以跨班级甚至跨年级选课,这样,原来意义上的固定的行政班级的概念就被打破了。如何既发挥教学班满足学生个性化选择需要的作用,又保持行政班对学生集体主义、合作精神的熏陶功能,是需要认真对待的课题。学生在高中三年仍然应以行政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特别是班团活动、早读晨会、课间操、综合实践活动等,宜以行政班为单位组织。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我们建议尽量都安排必修课,一方面学生刚入校,还不熟悉高中课程体系;另外,有一些科目的必修模块之间也有顺序要求。在高三年级可以安排复习,但至少要有必要的体育和艺术课程,同时,也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某些课程,获得一定的学分。基于学校的现实情况,我们不要求高中一开始就开出所有的选修模块,但要在开设好所有的必修模块的基础上,逐步地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
另外,我们建议将学术性课程两节连排。两节连排的好处是学生一天最多上三门学术性科目,一天的作业也只涉及三门,一个学段内相对集中学习6至8门学术性课程;两节课连排,可减少换教室的次数,延长课间时间,方便学生走班;同时,有利于根据高中生的身心特点,组织学生围绕某一课题(或学科核心概念、重要原理等)系统而深入地开展实践活动,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因为随着学生理性程度的提高,学习难度加大,需要学生深刻地思考,高质量地合作学习,这一切都要有时间的保证。两节连排,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新的挑战,但也方便教师集中教学。
记者:很多学校担心,要开那么多选修课,教师与教室够不够用?学校有没有能力把那么多选修模块开起来?如果开不起来,新课程的追求就只是一纸空文。对此,学校应该如何处理?
答:这个担心很正常。首批实验的四个省,经济发达程度不同;学校之间也有很大差别。如果仅仅是站在一所学校的角度来看,肯定是资源不充分的。但是我们必须转换思路,建立起资源共享的机制。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帮助学校与教研部门、高等院校等建立联系,建立一个互通的渠道。另外,学校要积极挖掘高校的资源、社区的资源、网络的资源,并且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办学要打通。普通学校开设的选修课未必就比重点中学的差。各所学校可以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联合办学。比如,A校文科擅长,B校理科擅长,那么联合起来,共享各自的所长,就能解决一所学校资源孤立、匮乏的局面。另外,为了保证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和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学校还需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没有一个国家是将所有的高中教师都培训一遍后再开始新课程实践的,也不可能等师资力量都准备好了再来进行改革。只有在课程实施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建立新的机制,使新课程实施的过程成为教师成长的过程。
记者:面对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各方面还不成熟的高中学生能不能很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学校和教师在其中应起什么作用?
答:这就要求学校建立选课指导制度,既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又能保证学生的个性学习需要。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师都有指导学生选课的责任。要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相对固定的联系,以增进师生间的了解,更好地帮助学生。还要引导家长适当地参与,让他们认识到新课程的实施是符合他们孩子的发展方向的。学校要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选修更多的模块,使学生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而不是都朝着一流的大学奋斗。
记者:学校和教师最关心的考试与评价制度将有哪些变化?
答:普通高中将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袋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由于学分认定由学校执行,教育行政部门有必要对高中教育质量进行监测。
关于高考改革的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与高校学生司正在积极进行研究,在四省(区)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时,将提出基于新课程方案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