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在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应用研究论文_常艳龙 许小丁 马新磊 姜永贺

一体化教学在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应用研究论文_常艳龙 许小丁 马新磊 姜永贺

摘 要:在当前的电气自动化教学中,为了适应生产的需求,企业与市场对于技能型人才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除了具备理论知识基础,还要有紧跟企业需要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能具备这些能力的创新性技能人才,将受到更多企业的认可和青睐。这就要求学校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电气自动化;创新性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梳理成若干单元,在每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都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在实操时辅以理论知识强化,经过理实一体结合,能更大限度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得到统一。一体化教学应用在电气自动化教学中,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专业素质和技能提升。

一、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原则

一体化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具有很大的优点,其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教师在一体化教学设计时,要遵循相应的原则。

1. 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环节设计上,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通过一个个模块化的工作情境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锻炼。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充分体现培养适应性人才的教育目标。

2. 设计要以培养技能为中心:由于是对实践内容的指导方案,就要脚踏实地切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工作岗位来进行内容设计。通过社会调查和就业情况,可以知道企业对用人的需求不单是在知识层面,权重更大的则是学生的技能水平,工作能力与接受社会的能力。因此实践指导书的核心内容不仅是传授知识与技能,更是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力。

3. 一体化设计要重视学习成果反馈: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在整体学习过后采用试卷的方式来获得教学反馈,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中,采用合适的反馈体系,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检测,检测的形式不一定是卷面,也可以是实践能力评估。通过全面及时的评价与回馈体系,可以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更有准备,也不至于在中途放弃。

二、当前电气自动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动手学习能力较弱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经济体制的深化变革,就业压力的不断增长,并且高校在持续扩招,这就导致学生水平相对降低,同时,由于学生刚进入大学,大学的轻松惬意使得学生在学习上变得自由散漫,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习上提不起兴趣,久而久之,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学习热情逐渐冷却、学习动力丧失。

2.学校教学忽略学生需求,只重视理论教学

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喜欢探索、思维活跃、活泼好动,所以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会表现出对新知识新环境的接受能力与好奇心。如果能恰当利用好这份天性,激发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势必会提升整体培养水平。要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将兴趣投入到学习中也并非易事。首先应找到一个合适的课程难度配比,如果将课程难度设置过深,学生本身学习兴趣低,学习能力差的缺点将被暴露,同时也不符合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特点;如果把课程设置的过度简单,没有深度,显然也会舍本逐末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就业与事业发展。因此在学科设置、教学形式上要适应学生的特点,既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好奇心,又要将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灌输给学生。目前课程在内容上设置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没有实践内容让学生理解缓冲,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对本课程以至于接下来的专业课程的兴趣与学习动力也会丧失。

3.教学手段单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学习工具,教材设计的合理性对课程的成功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生对所使用教材感兴趣,就能够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方式多是教师填鸭式的灌输,当下教材内容多是理论知识加上例题,在知识点的设置上没能跟上工作岗位的需要,一些内容过于老旧,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需要,但却占用了一部分宝贵的教学时间。如何将教材内容改革优化,将理论与实践的比重趋于合理,将学习的趣味性与严谨性巧妙结合,是教材改良的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等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比起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来说,与现实联系更紧密、与就业息息相关的实践内容应该与理论知识并重,学生对此的接受能力会更强,在教材里增加实践内容的比重的同时也要考虑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内容的联系,与企业多交流经验,在实习中提升学生的技能。

同时,教材形式上也应作出创新,除了书本以外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法,不仅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内核融入生动的课件当中,在实践技能的锻炼上使用多媒体课件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节省设备投入,同时也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三、一体化教学在电气自动化教学中的应用

1.转变现有的教学理念

在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想得到好的、理想的教学效果,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转变现有的传统的教学理念。要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的实质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操作型人才。在传统的教育中,一般的理念认为,教师卖力的教,学生努力的学就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一套理论是完全不适合高等教育的教学,特别是不适合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课程。本专业的课程主要以操作技能为主,理论知识为辅。如果以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分离的讲授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的情绪,由于理论学习非常枯燥,学生特别不喜欢理论分析,同时学生对于深层次的理论接受能力有限,如果过多的讲授专业理论,会导致学生对于学习失去信心。所以要在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转变理念,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当中去,实现一体化教学。在实践中验证理论或体会理论,实现技能转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成为自主行为。

2.培养双师型教师

现在许多老师,在进行传统教育模式时,养成了一些不利于一体化教学的传统教学方法。对于理论教学得心应手,对于一体化教学则略显生疏,从传统教学模式中很难走出来。所以要想保证教学水平和效果,需要对教师队伍进行充实和提升。例如:选派教师进入工厂锻炼、鼓励教师参加实践技能大赛,通过对现有教师的岗位培训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引入在企业有工作经验的专家取得任教资格后入校任教,来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需要学校予以足够的重视,对一体化实施予以保障。

3.改善实践教学环境,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

一体化教学需要教学环境的配合与支持。教学是在情境中进行的,实践情境需要环境和设施来营造。所以在实践教学实施时需要学校在实验室、实训基地等方面的建设给予大力的支持。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建立先进的实习实训环境。也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方便条件,建立校外的实习实训场所和设施,或争取合作企业在校内开设实训基地,从硬件设施上保障学生的教学实施。同时,在一体化教学中,要融入一些企业实践实训课。学校在自身教学和培养条件下,利用企业的设备、装置和管理模式实现针对性的岗位培养。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和融入到企业岗位中。这样的一体化教学更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可以解决办学成本,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为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

4.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重视实践并不是要忽视理论知识,解决目前教学困境的关键在于如何合理激发学生兴趣。在授课环节上首先应遵循当堂内容当堂解决的原则,每完成一部分教学内容马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反馈,从基础入手,循序渐进。从而为后续实践学习打下基石。在授课时对各个知识点不要枯燥的照本宣科,将理论融入日常生活中向学生进行传授,从实际上说,高等学校学生在入学之前对某些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知识的理解上还是一片空白,如果能合理将知识内容辅以生活常见实例加以阐述出来,对学生的理解有极大帮助。

5. 改进教学的评价体系

传统教育的教学评价往往是通过最终的考核成绩来进行判定的。这对于现代的高等教育来说是不适合的。这不能够充分体现教学实施的效果和学生的能力。现在的高等学校在对实践教学实施的考核方面,要进行观念的转变,不能搞一刀切。要注重在教学中的过程记录和考核,结合每个人具体的技能提升程度、学习态度、阶段检验成绩等给予公正的、科学的教学评价,才能体现专业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结语

在现在的教学中,一体化教学在学校教学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更好的发挥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作用,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和学校实际出发,不断优化改进,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柳汀.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与在数控加工专业的结合[J]. 改革与开放,2011(20):163.

[2] 姜汉荣. “理实一体化”模式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9):92.

论文作者:常艳龙 许小丁 马新磊 姜永贺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3

标签:;  ;  ;  ;  ;  ;  ;  ;  

一体化教学在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应用研究论文_常艳龙 许小丁 马新磊 姜永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