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例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临床观察论文_王美华

 (东台市中医院 脾胃病科 224200)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04例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 与接受西医药物治疗的对照组相比,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96.15%>84.62%)相对更高(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3.84%<11.54%)和复发率(0<5.77%)相对更低(P<0.05),而腹痛症状消失时间[(4.36±1.08)d<(8.75±1.69)d]、恶心呕吐消失时间[(3.71±1.24)d<(6.82±1.55)d]以及饱胀消失时间[(4.92±1.35)d<(9.46±2.13)d]相对更短(P<0.05)。结论 在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胃黏膜炎症病变,同时还受到患者自身免疫机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在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需要结合其病因,对症实施治疗,选用合适的治疗药物,进而有效祛除致病菌,消除胃黏膜炎性浸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1]。该过程中,中医药方法和西医药物治疗方法均可作为选择。本研究以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04例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04例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分别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52例)和西医药物治疗(52例),各自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8/24,最高龄74岁,最低龄20岁,平均年龄(39.5±5.9)岁。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30/22,最高龄73岁,最低龄19岁,平均年龄(40.3±6.2)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药物治疗。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124)20mg+阿莫西林胶囊(浙江亚峰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420)0.5g+克拉霉素(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440)0.25g,均为口服用药,2次/d。

观察组同样选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以及克拉霉素作为治疗药物,用药规格、剂量和用法同对照组一致。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治疗方法,行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之法。取黄连(6g)竹茹(12g)、枳实(6g)、半夏(6g)、桔红(6g)甘草(3g)、生姜(6g)以及茯苓(1g),配制黄连温胆汤,辨证加减,水煎温服,1剂/d,2次/d。或者应用半夏泻心汤(法半夏、黄岑、炙甘草、人参、大青叶、黄连等),水煎温服,1剂/d,2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x±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χ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n(%)]

3讨论

在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中,一般采用根除幽门螺杆菌、抑制胃酸分泌以及增强胃黏膜防御以及促胃肠动力等方法,使用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以及抗生素药物(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为治疗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则认为慢性胃炎是由于外邪犯胃、脾胃虚弱所致的“胃痛”之证,脾胃湿热是慢性胃炎患者的常见证型。可采用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之法予以治疗[2]。配制在其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黄连温胆汤、半夏泻心汤等方药均适用于该疾病的治疗中,方药中的成分具有健脾和胃(法半夏、甘草、大枣等)、驱寒除湿(黄岑、黄连、干姜等)的功效,能够有效驱除湿热邪气,进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中医药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西医药物治疗方法,能够充分发挥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势,进一步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3]。

本组研究中,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96.15%的观察组患者得以治愈,3.84%的患者出现并发症,无复发病例。经过(4.36±1.08)d的治疗后,患者的腹痛症状消失。经过(3.71±1.24)d的治疗后,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消失。经过(4.92±1.35)d的治疗后,患者的饱胀症状消失。经西医药物治疗后,84.62%的对照组患者得以治愈,11.54%的患者出现并发症,5.77%的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经过(8.75±1.69)d的治疗后,患者的腹痛症状消失。经过(6.82±1.55)d的治疗后,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消失。经过(9.46±2.13)d的治疗后,患者的饱胀症状消失。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与西医药物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应用,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临床症状的好转和消失,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良好方法。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疗法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良好选择,可安全、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良好恢复。

参考文献

[1]朱文莉.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5):45-46.

[2]张强,阳力,喻斌.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伴HP感染60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6,34(10):118-119.

[3]陈建仪,陈升有.清热化湿方辅治慢性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03):743-745.

论文作者:王美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  ;  ;  ;  ;  ;  ;  ;  

52例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临床观察论文_王美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