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外阅读是提高小学生阅读量的关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可能在课内完成,只有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达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的阅读量。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只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较好的阅读方法,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作为语文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组织学生有效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课外阅读活动 阅读习惯
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正是人生吸收精神营养的最佳时期,我们应重视引导孩子们阅读中外名著,用人类文化的精品来充实孩子纯朴的心灵,丰富孩子的文化底蕴,影响和塑造孩子的性格,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他认为课外阅读给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智力背景”,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如果学生没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很难获得好成绩,而课外阅读极大地弥补了课内教学环节的阅读量低的问题。如何给予学生更好的课外阅读实践辅导,成为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难题。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学生除了在语文课堂上有较为完整的阅读时间,其他课程的学习也许不需要较为集中的阅读过程,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得到快速的提升,并且零散的阅读时间很难使学生对读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班级内布置小型的图书阅读角,允许学生从家里带来值得分享的课外图书,放置在图书角内进行统一的收藏与管理,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图书角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这样班级内始终萦绕着良好的阅读氛围。同时,老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主办黑板报、手抄报、墙壁展等,老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墙壁画的展示,可以有名人名言、唐诗宋词等,甚至可以结合学生在课外的阅读感受自创一些阅读名言,使得班级始终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暗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积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先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于某一件事物存在强烈的兴趣,才能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思想观不断形成的阶段,对于各种事物存在强烈的兴趣,只要加以引导,就可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才能够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逐渐培养自己对于文化、艺术等方面书籍的阅读兴趣。让阅读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识别,而成为汲取历史人文“养料”的较佳渠道;让学生在字里行间体会阅读的美好。我们通过组织大量的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从而慢慢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教学条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阅读形式,例如:角色扮演游戏、表演、朗诵比赛等,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对于阅读的兴趣。
三、指导课外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正规基础课堂的开端,在学前教育阶段并未接触较为系统的语文知识,突兀地进行大量的语文知识教学可能会导致小学生对语文知识难以理解,而想要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量,课内宝贵的教学实践难以达到这样的目标。只有通过教师的指导,教给学生真正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例如:略读法、精读法、笔记法等等。
四、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培养阅读习惯
1.教会学生做文摘卡片。
让学生置备卡片盒,避免散乱,每张卡片应适当留有空白,以备补充资料。教会学生不仅会做文摘卡片,而且还要求学生勤做文摘卡片,及时不断地把精彩的片段、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指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寻宝。
2.创造口头交流信息机会。
口头交流信息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够进一步加强指导怎样选择、积累有益信息,让学生在沟通与交流之间交换相互之间的想法,也让学生从交流中获取彼此之间更多的信息;还可以让学生在认真写读书心得的基础上,定期利用语文课进行交流,并评出优秀读者给予表扬,做到以读促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同时也领悟到阅读和写作的方法。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文学素养的重要学习科目,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时间分配情况来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摆脱枯燥的理论知识的桎梏,从“心”出发去阅读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身的阅读量。将原本属于课内的教学环节融入到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中,做到寓教于乐,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孩子们在书香的伴随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论文作者:张芳云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20年1月总第2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学生论文; 课外阅读论文; 兴趣论文; 习惯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方法论文; 知识论文; 《教育学》2020年1月总第20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