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障碍儿童语音提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音论文,障碍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问题提出
阅读障碍是指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的阅读成绩落后于其年龄或智力所对应水平的一种现象,它是儿童学习障碍的一种主要类型,表现在汉语阅读障碍儿童身上,主要就是记不住字或记字的效果差,这使得不少研究者把研究焦点转向了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语音短时记忆。陈洪波等人分别使用韦氏智力测验和韦氏记忆测验考察了阅读障碍儿童的短时记忆水平,发现阅读障碍儿童在再认项目上的成绩与正常儿童相当[1],这说明阅读障碍儿童能够在短时记忆系统中正常的保持语音信息。但另有一些研究[2,3],通过自由回忆任务,发现阅读障碍儿童短时记忆成绩显著低于正常儿童。程灶火以序列回忆对学习障碍里面的语文障碍儿童进行了探讨,也发现他们的短时记忆容量要差于正常儿童[4]。这些研究说明阅读障碍儿童短时记忆的提取水平相对落后。
根据信息加工的原理,短时记忆主要包含了编码、复述和提取三个信息加工过程,其中编码和复述的水平决定了短时记忆的保持水平,往往体现为再认的成绩,而自由回忆或序列回忆的成绩不仅受到短时记忆保持水平的影响,还受被试语音提取能力的影响。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是否可以认为,阅读障碍儿童的语音保持能力正常,而对短时记忆系统中的语音提取能力却有所欠缺呢?但在上述研究中,语音材料存在不统一的情况,有的材料使用的是无意义音节,而有些是有意义的汉语词汇,根据Gatherole的观点[5],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常常受到长时记忆的影响,汉语词汇相对于无意义音节,其短时记忆效果显然受到长时记忆更大的影响,所以,使用不同材料得出的结论,难以从逻辑上得出阅读障碍儿童的语音提取能力落后这一结论。
根据以往研究的弊病,本研究同时使用无意义音节和汉语词汇两种语音材料,以再认任务和自由回忆任务相结合的方式,拟考察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语音提取水平,以及提取不同语音信息时的表现特点,以便进一步了解阅读障碍儿童在短时记忆系统里面的语音提取特点,挖掘他们对汉字记忆失败的根本原因。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选取
通过对英语阅读障碍研究和阅读障碍本质的分析,我们认为解码(decoding)成绩是区分阅读障碍与正常儿童的最佳标准。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将智力正常而解码成绩落后的学龄儿童定义为阅读障碍儿童,与之对应的是正常的生理年龄匹配组儿童。本研究按照阅读理解成绩和识字量测验成绩(作为解码成绩的指标)对被试进行分类。目前我国尚无一套标准的阅读测验,我们综合、总结了前期研究筛选被试的程序,对被试的筛选采用了综合评定的方法,即教师评定同多种测查相结合的方法。选取被试的具体方法如下:
(1)教师根据给定的标准,提供本班阅读水平高、低两组学生的名单,教师按照所给的标准对学生进行等级评定。
(2)阅读理解测验(李文玲),结果以正确百分数记录。
(3)识字量测查,采用信度、效度皆较高的《小学生标准识字量测查》[6]。
(4)采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对儿童智力水平进行控制,以排除实验中智力的影响。
以上测验均采用集体施测。
小学生标准识字量测查,任务是给字组词,共有10组,210个字,每组难度不同,总分是把各组做对的个数按照难度等级乘以不同的系数后相加。查表得到该生相对应的年级水平;阅读理解测验共三篇不同题材的文章,11道选择题,以正确率为指标。
首先依据被试的汉字识记成绩,即解码成绩将被试分为两组:阅读障碍组和生理年龄匹配组。阅读障碍被试的选择标准是,阅读障碍组的识字量与其应达到的成绩相差1~1.5个年级,例如4年级7个学月的阅读障碍学生其识字量在3年级7个学月以下。
最后,从120名小学3、4年级学生当中,共选取阅读障碍组被试和生理年龄匹配的正常组被试各18名。被试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被试分类情况表
人数识字量阅读成绩
生理年龄匹配组182223.1110.592
阅读障碍组 181551.9440.434
2.2 研究设计
语音回忆任务从认知加工的角度,可以分为两种认知过程:保持+提取,而语音再认任务所反映的只是保持过程[7],因此,我们将再认的成绩减去自由回忆的成绩,得到一个提取丢失成绩,作为被试提取能力的指标,丢失的信息量越多,语音提取能力越弱,丢失的信息量越少,语音提取能力越强。另外,考虑到语音记忆时语音与语义不能相互彻底割裂,语音短时记忆往往会受到存贮在长时记忆里面的语义影响,因此我们准备了两种记忆材料:无意义音节和汉语词汇。其中无意义音节材料为16个无意义音节,分为2组,每组8个,由主试大声的朗读这些音节,每3秒一个;汉语词汇材料为30个语义互不关联的词语,分为2组。由主试大声的朗读这些词,每3秒一个。部分被试先进行再认实验,后进行自由回忆实验,另一半被试先进行自由回忆实验,再进行再认实验,以平衡顺序效应。再认实验中,在呈现完每一组语音项目后,被试会再听到一组语音,其中包含目标刺激和干扰项,主试要求被试判断所听到的语音有哪些是刚才听到的,记录正确判断的个数和正确率。自由回忆实验中,在呈现完语音项目后,要求儿童自由回忆出刚才的内容,记录正确回忆的个数和正确率。以再认的正确率减去自由回忆的正确率,得出语音提取时的信息丢失率,作为被试的语音提取能力的指标。
2.3 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2(被试类型)×2(材料类型)的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其中被试类型包括阅读障碍组和生理年龄匹配的正常组两个水平,材料类型为无意义音节和有意义的汉语词汇两个水平。
2.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的处理均在SPSS 10.0统计软件上进行。
3 结果与分析
阅读障碍被试和正常被试的再认成绩和自由回忆成绩情况,见表2。
表2 阅读障碍被试和正常被试在再认和自由回忆上的正确率比较(n=18)
再认 自由回忆
正常组障碍组正常组障碍组
无意义音节
0.711 0.624 0.499 0.195
(0.760)
(0.834)
(0.513)
(0.924)
汉语词汇0.913 0.662 0.768 0.354
(0.738)
(0.706)
(0.415)
(0.977)
对被试的再认正确率进行二因素方差分析,发现被试类型和材料的交互作用显著,F(1,34)=6.329,p<0.05;进一步的简单效应检验发现,在无意义音节材料上,阅读障碍组和正常组之间的再认成绩并无显著差异,F=1.217,p>0.05;在汉语词汇材料上,两组被试之间的再认成绩差异显著,F=7.201,p<0.05,阅读障碍组被试的再认成绩显著低于正常组的成绩。也就是说,阅读障碍组被试在对无意义音节的保持上并不比正常被试差,但是在对有意义词汇的保持上显得落后。
对被试的自由回忆正确率进行二因素方差分析,被试类型和材料的交互作用显著,F(1,34)=6.817,p<0.05;进一步的简单效应检验发现,在无意义音节材料上,阅读障碍组被试的回忆成绩落后于正常组被试,其差异达到边缘显著,F=4.092,p=0.059;在汉语词汇材料上,阅读障碍被试的回忆成绩显著落后于正常被试,F=8.472,p<0.01。
阅读障碍被试和正常被试在信息提取时的丢失率情况,见表3。
表3 阅读障碍被试和正常被试的信息提取丢失率比较(n=18)
正常组障碍组
无意义音节0.212 0.429
(7.671E-02)(7.932E-02)
汉语词汇 0.143 0.308
(5.210E-02)(6.591E-02)
对被试在提取语音短时记忆信息时的丢失率进行二因素方差分析,发现被试类型的主效应是显著的,F(1,34)=21.718,p<0.001,材料的主效应不显著,F(1,34)=0.203,p>0.05,被试类型和材料的交互作用显著,F(1,34)=7.217,p<0.05。进一步简单效应检验,发现在无意义音节上,阅读障碍被试的信息丢失率显著高于正常被试,F=5.927,p<0.05,在汉语词汇材料上,阅读障碍被试的信息丢失率也显著高于正常被试,F=6.331,p<0.05。结果说明,在对短时记忆系统里面的语音信息进行提取时,阅读障碍被试丢失的信息率要显著高于正常被试。
附图
图1 信息提取丢失率上被试类型和材料类型的交互作用图
4 讨论
对于阅读障碍儿童短时记忆的提取能力,国内鲜有研究。张明的研究发现学习困难学生难以提取视觉记忆信息[8],从而开拓了这方面的视野。
短时记忆的语音信息提取过程,同时包含对信息的保持和对信息的提取加工,这符合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的概念,所谓工作记忆,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性的加工和贮存的能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它包括三个系统:中枢执行系统(central executive),这是一个注意的控制系统;语音回路(phonological loop),它涉及语言的产生;视空间系统(visuo-spatial sketch pad),它保持和处理视觉的和空间的表象[9]。在对短时记忆信息进行提取的时候,提取的加工活动与语音的复述保持同时进行,它必然对记忆的效果产生干扰,造成原本保持在短时记忆系统里面的部分信息丢失,如果干扰作用越大,造成丢失的信息量应当越大。而负责抗干扰正是中央执行系统的功能之一[10],所以提取时信息的丢失率必然受到中央系统功能的影响。另一方面,提取时信息的丢失率还受到短时记忆系统中信息保持水平的影响,如果信息的保持水平较差,比如对语音编码保持比较模糊,则在提取时,势必丢失了更多的信息量。
在无意义音节的材料上,阅读障碍儿童在语音提取时,所丢失的信息量要显著地多于正常儿童,而在再认回忆时,阅读障碍儿童的成绩却是和正常儿童相当的,也就是说,阅读障碍儿童能够正常地在短时记忆系统中保持语音信息,但却不能有效地将这些信息提取出来。这种语音提取的失败,不是由他们对语音信息的保持水平落后所引起的,我们可以认为,这种语音提取较高的信息丢失率正是由于其中央执行系统功能的落后所致的。这和以往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Jong的研究[11] 就证明了阅读障碍儿童的中央执行系统存在问题。
在汉语词汇的材料上,阅读障碍儿童在语音提取时,信息的丢失率也显著地多于正常儿童,但这种差异却不是由简单的中央执行系统落后所能说明的,因为在再认任务上,阅读障碍儿童的成绩也要低于正常儿童,他们对汉语词汇的保持水平就有所落后。我们认为,汉语词汇的短时记忆,不是单纯的语音记忆,它还受到语义编码的影响,这些词汇语义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里面,儿童在识记汉语词汇时,应当能够调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里面的语义信息的支持,从而促进短时记忆的效果,这就是Gatherole所认为的短时记忆常常受到长时记忆影响的观点[5]。当材料从无意义音节变成汉语词汇时,阅读障碍儿童的保持成绩并未出现明显的提高,这说明语义的参与并不能改善他们的短时记忆保持水平,这在某个方面也说明长时记忆对短时记忆的影响没有发生在阅读障碍儿童身上;与之相对的,随着无意义音节变为汉语词汇,正常儿童的保持成绩有显著的提高,这说明语义的参与显著改善了正常儿童的语音短时记忆水平,也暗示着正常儿童有依赖语义编码的倾向。因此,在对汉语词汇的语音提取时,阅读障碍儿童由于中央执行系统功能和语音保持水平的双重落后,导致了比正常儿童更高的信息丢失率。
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结论是:
(1)阅读障碍儿童单纯的语音保持能力是正常的,也就是说,他们的短时记忆容量并不落后,但他们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里面的语义信息,对短时记忆里面的语音信息进行进一步的编码加工,来促进短时记忆保持的效果。
(2)阅读障碍儿童在语音提取时的信息丢失率要高于正常儿童,对于短时记忆系统里面的无意义语音信息,他们的提取能力要差于正常儿童,这种单纯语音信息提取能力的落后,可能原因在于阅读障碍儿童落后的中央执行功能。
5 教育启发
阅读障碍儿童的语音保持能力正常,但是却不能有效地结合语义线索来促进语音短时记忆水平,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应根据这个特点,增加一些语义线索,以弥补和改善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
读障碍儿童在提取短时记忆系统里面的语音信息时丢失了更多的信息,这是因为他们的中央执行系统功能落后所致,根据他们这一特点,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可以适当增加需要一些需要中央执行系统参与的任务,比如注意力分配学习训练,以刺激他们在此能力上的发展。
在汉字的记忆中,正常儿童对汉字的语义线索有较大的依赖性。这提示我们在教育中,要增加意义教学的内容和比重,让学生在学习汉字时,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来建构其意义,改善他们的记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