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职工下岗的人口经济学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学论文,城镇职工论文,人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 —0672(2000)02—0023—03
“下岗”是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最近几年,我国城镇下岗职工数量不断增多,仅1996年全国城镇下岗职工就已达892万人。随着隐性失业向显性失业的转变, 我国城镇下岗职工数量将有增无减。据统计,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约有3000万隐性失业职工,隐性失业率约为30%。下岗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严重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并危及到社会稳定,对此,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解决下岗再就业问题。包括人口学界在内的学术界对下岗再就业问题也十分关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为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拟对我国城镇职工下岗问题进行人口经济学分析,不仅分析原因,更重要的是分析后果,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希望本文对解决我国城镇的下岗再就业问题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下岗的客观必然性
1.下岗是历史的必然
较长时期以来,我国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曾经不惜以牺牲劳动生产率为代价,实行“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的办法,人为地扩大就业容量。结果造成我国各企事业单位人浮于事的现象非常严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十分缓慢,甚至有时还有所下降。早在80年代就有调查说明,我国职工的工时利用率仅达60—70%。这等于说,如果我国现有企业的技术水平不变,将可以富余出1/3的人员。80年代率先改进劳动组合的青岛、株洲等城市的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青岛、株洲等城市的若干企业,将原有职工缩减1/3后,劳动生产率由于改变了松松垮垮的状况反而提高了。以上说明,我国“隐性失业”现象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问题早已存在,而且愈演愈烈。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求我国实现两个转变,即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由粗放型经营转向集约型经营。在这种形势下,要求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技术含量,提高经济效益。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的企业发展,要求裁减富余劳动力,促使经济效益的提高。这样,企业的“隐性失业”就转弯为“显性失业”,城镇职工的下岗也就成为必然。
2.下岗是深化改革的必然
70年代末我国开始对农村经济体制实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相对滞后,再加上力度不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国有企业失去优势,结果是非国有企业的产品挤垮国有企业的产品,致使城市中的不少国有企业产品滞销,开工不足,连年亏损。从利益机制入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引进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对过去“低收入,广就业”超需求式的就业机制进行了有效的遏制,使以往长期存在于企业内部的各种形式的稳性失业现象得以充分暴露,并随着我国企业以减员增效为目标的改革力度加大,使企业下岗职工人数大量增加。可见,城镇下岗职工增加是深化改革之必然。
3.下岗符合人口发展的趋势
70年代初期以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普遍开发,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少年儿童比重迅速减少,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迅速提高。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已高达66.72%, 比英美等发达国家还高,1993年,英国和美国的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匀为65%。从年龄构成类型看,我国现在是典型的成年人口型,并逐步向老年人口型方向迈进。换句话说,现在是我国劳动力最丰富的时期,有人称之为我国劳动力资源的“黄金时期”。但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再加上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形成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使我国人口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城镇职工下岗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下岗的社会经济意义
1.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发展
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实行下岗再就业工程的出发点所在。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随着企业改革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人员流动和职工下岗是难以避免的。这些给一部分职工带来暂时的困难,但从根本上说,有利于经济发展,符合工人阶级的长远利益”。
2.推动产业结构的转换
实践证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而且能够从多方面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已转换为“三二一”的次序,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比重已降到10%左右,第二产业为30%,第三产业为60%。从劳动者在三次产业的分布看,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大致与发达国家20年代相似,其结构不够合理。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表明, 我国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比重过高,近70%,第二、第三产业基本持平,分别占15%,仍是一种数量型粗放式的经济结构;其次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这种产业结构的最大弊端是不利于农业人口向非农业的转移和国家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对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随着改革的深入,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在就业方面的一个重要反映,就是城镇高筑的就业堡垒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已打开了缺口,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机制已开始建立并在逐步完善。虽然城镇职工下岗数量增多,但实际上是改革对劳动力结构从量到质的重新组合和升华阶段的一种必然反映,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下岗职工通过再就业转移到第三产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转换,反过来又进一步提高了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
3.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
过去较长时期,由于受“大锅饭”、“铁饭碗”体制的影响,人们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人们不思进取,劳动积极性、主观能动性比较差,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随着改革的深入,竞争机制的引入,“铁饭碗”被打破,等、靠、要不灵验了,人们有了危机感了,为了不被淘汰,就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首先,有助于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没有文化科学知识是很难胜任工作的,无论是在职职工,还是劳动后备军,都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保住或找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所以,城镇职工下岗有利于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其次,有利于转变职工的观念,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旧的用人制度下,人员过剩,干与不干都一样,甚至形成“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蛋的”,人们的劳动态度和劳动积极性都很低,“混”的思想在一个时期内十分突出,极大地影响了工作的有效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化,“铁饭碗”的打破,“等、靠、要”思想的失效,劳动者为了保住自己的劳动岗位,必然端正劳动态度,提高劳动积极性,这将会有效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了,又会产生出新的更多的劳动岗位,吸收更多的人就业或再就业,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第三,有助于提高劳动力的使用效率,通过下岗再就业,劳动人口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用的合理流动,能使劳动力得到合理利用,使具有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人尽其才,从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劳动人口在部门间的流动和再分析推动经济发展的现象在国外表现得非常明显。美国是世界上人口流动性最大的国家之一,1987年国际劳工局对美国在1973—1986年创造的260万个就业机会的原因进行了研究,该研究认为, 劳动力的流动性是美国劳务市场充满活力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1983 年美国10%的就业人员在自己的职位上呆的时间还不到一年,同年,将近17%的人因搬家而另找工作。另据胡焕庸、张善余编著的《世界人口地理》所提供的资料,1970年全美国只有6.1%的人仍居住在20 年前的老地方,有26%的人生活在他出生的那个州以外的地方,平均每年1/5的人搬家,其中在具范围以内适居的占1/3,有1/5的人越过了州界。美国经济发展突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美国人口的流动性特别大,人口迁移流动使得人口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4.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我国目前正在实行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建立起发达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建立的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劳动力人口的迁移流动。80年代以前,从人口分布与迁移的角度看,我国是一个相对凝固化的国家,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后,首先是农村劳动力人口开始流动起来,即我们所称的“民工潮”;现在,城市劳动力人口也动起来了,一个动态而健全的劳动力市场正在逐步形成,这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下岗带来的不利影响
以上分析了下岗的客观原因及其社会经济意义,这不等于说,下岗越多越好,更不等于说,下岗没有缺点。目前,下岗已经成为涉及千家万户居民生活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否则,将会产生严重后果。首先,如果下岗人数过多,又不能很快实现再就业,就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很大的冲击,也影响党和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目前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比较严重,下岗问题和腐败问题迭加在一起,很容易使人丧失斗志,产生悲观失望的态度,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其次,下岗可能减弱企业领导的责任心、使命感。如前所述,减员是为了增效。但不少亏损企业的减员是为了将企业的负担推向社会,而不去想办法扭亏为盈,甚至出现“停产不停嘴”,“亏损不亏肚”的败家子现象,砸锅卖铁,致使企业倒闭。这就事与愿违了。第三,城镇职工下岗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最近几年来,城乡壁垒逐步打破;人口城市化过程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者大量增加。城镇职工的大量下岗将延缓这一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将受阻。今年上半年,青岛市政府就曾宣布,辞退2 万名农民工,腾出岗位让下岗工人再就业。第四,下岗现象可能导致人事安排上的新的不公正现象。按照我国目前的人事制度,还很难做到完全靠能力竞争岗位,即任人唯贤,任人唯亲现象尚比较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有一技之长的可能下岗了,平平庸庸的却没有下岗,形成人事安排上的不公正现象,这不利于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作用,形成新的人才浪费现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将起消极作用。第四,下岗现象诱发提高退休现象,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有些单位或企业裁人,往往采取使部分在业人员提前退休的办法。这些提前退休人员并没有丧失劳动能力,其中很多人不乏经验和技术,让他们提前退休实属浪费。这些提前退休者,有一部分人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另找一份工作,既领取退休金,又有再就业收入,形成一种新的不合理。另一部分找不到工作者则在家闲置起来,导致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四、对策与建议
城镇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应千方百计地解决好。
1.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工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拓宽企业生存、发展的道路,为城镇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我国尚未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工业仍然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工业企业效益普遍不好,主要是体制不合理,经营管理不善。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和工业结构的调整,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道路将是十分宽广的,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也会不断增强。
2.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吸收下岗职工再就业
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吸收劳动力就业的主要产业是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在业人口所占比重一般都在70%左右。而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比较薄弱,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我国第三产业在业人口所占比重只有15.32%,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吸收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潜力也很大。随着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二产业的富余人员转移到第三产业,这也符合产业结构转换的规律,符合世界在业人口产业构成的变化趋势。
3.提高农业内部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和转移力度
在我国人口与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力的需求与供给不可能同步增长,长期滞留在土地上的亿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可能在短期内被非农产业和城镇吸纳,特别在城镇职工下岗人数大量增长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不会在短期内消除。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农业内部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和转移力度是一条重要措施。首先,对农业进行深度开发和改革,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高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农业,推广科学种田、精耕细作、立体种植等技术,并对可利用荒地和沙漠进行开发和改造,扩大耕地面积,在激发农民种田积极性的同时扩大对农业劳动力乃至城镇下岗职工的吸纳。其次,应注重培育和完善农产品的流通体制。加快农产品的产、供、销一体化进程和产前、产中、产中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使农业生产和流通、交通运输、邮电、金融、信息等配套综合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缓解城镇劳动就业的压力。第三,继续推行以发展乡镇企业为主要途径的农村工业道路,加大力度调整乡镇结构,加快农村二、三次产业的发展步伐。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解决就业问题上,解决了近1.3 亿农村劳动力和部分城镇人口的就业问题,功不可没。9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后劲不足,出现徘徊、停滞状态。今后还应推动和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乡镇企业发展的第二个辉煌时期,为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再立新功。
4.加快建立和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及法律的步伐,促进社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与繁荣的基础。下岗职工从下岗到再就业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需要国家和社会保证下岗职工待业期间的最低生活标准,以保持社会的稳定。按照“十五大”精神,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消除下岗的不利影响,顺利解决下岗再就业问题,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五)反腐倡廉,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感
目前,我国社会腐败现象比较严重,相当一部分干部责任心不强。结果,一方面企业效益不好,大量职工下岗;另一方面干部贪污腐败,奢侈浪费,形成强烈的反差,广大人民群众强烈不满,也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在我国下岗再就业问题比较严重的时期,加强廉政建设,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至关重要。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才能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当然,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解决我国下岗再就业问题应长期采取的战略措施。
收稿日期:199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