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设限及其研究范型和影响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因素论文,自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B849:C91
1 自我设限的概念及意义
在一般情形下,个体总是想看到自己的长处(need for positive self-regard),因而会尽力去表现以维持正向的自我评价。但在一些威胁到个体自我评价的情境里,个体不能确定自己能否获得成功,因而为了避免可能的失败对自我价值感的损害,往往会采取一些自我保护的策略,其中之一就是自我设限(self-handicapping)策略。所谓自我设限就是指个体针对可能到来的失败威胁,而事先设计障碍的一种防卫行为[1]。因为人们常常宁愿因为懒惰而失败而不愿因为愚笨而失败。当自我设限者预期事情可能会失败时,就故意在其前进的道路上找寻、声称或创造某种看起来有说服性的障碍。若结果是失败,则将之归因于自设的障碍,从而避免去直面失败的真正原因--能力不足,达到自我保护(self-protection)的目的。换言之,自我设限行为使个体即使失败也依然心安理得,因为“良好”的自我形象并未受到损害。另一方面,虽然自我设限会影响个体的行为表现,降低事情成功的概率,但并不意味着结果注定失败。若结果为成功,则可据此吹嘘,因为在“困难”的条件下仍然获得了成功,从而达到自我提升(self-enhancement)的目的。当然,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也可能是产生自我设限行为的动机之一。总之,自我设限行为是一种策略性的行为计划,其目的是为了自我保护、自我提升或自我呈现(self-presentation)。
虽然自我设限行为具有暂时维护自我价值感的短期利益,但某些自我设限行为常常会影响自我设限者成功的机会,还有可能使其人格受到污辱。更严重的是,长期地自我设限,会使自我设限者经常处于失败的境地,最终必定损害其自我价值感。一般来说,自我设限行为并非一种良好的应对威胁性情境的策略,实际上只是一种自我欺骗的策略,维持的是一种对未来虚幻的个人控制感。然而,自我设限却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因而对自我设限行为的研究已成为自我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2 自我设限的分类
自我设限行为策略[2]一般分为行为的或获得的(behavioral or acquired)自我设限、声称的或自陈的(claimed or self-reported)自我设限以及抬举他人(other-enhancement)策略三类,不同类型的自我设限策略对自尊有不同的影响,并导致他人对自我设限者产生不同的印象。
2.1 行为的自我设限
行为的自我设限策略是指个体以实际行为设限从而阻碍成功结果的出现,以换取归因上的利益,达到自我保护或自我提升的目的。因而有学者[3]又将其称为交易式的自我挫败行为(trade-offs of self-defeating behavior)。行为的自我设限可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两种设限方式。前者是指个体可以将失败归因于个体能力以外的其他内在的个人因素,其表现形式主要有:服用抑制作业表现的药物、酗酒、故意拖延或放弃尝试的机会、缩短练习时间、在作业之前或作业中减少努力的程度等;后者是指个体可以将失败归因于外在的情境因素,其表现形式主要有:收听会降低作业表现的音乐、选择困难的目标作业、花太多时间在其他活动上或跟朋友在一起做与目标行为不相关的事情等。由于行为的自我设限更紧密地与作业表现结果相联系,他人难以否认这些实际行为对失败的影响,因而更可能有效地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2.2 声称的自我设限
行为的自我设限以较高的代价赢得自我价值感的暂时维护,但个体在很多情形下并不愿意损害自己成功的几率,更愿意以较小的代价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即所谓声称的自我设限。声称的自我设限策略是指个体用难辨真伪的借口公开表示自己处于不利的竞争情境,但并不一定减少实际的努力,失败时据此归因又容易博取他人的谅解,同时也避免了自我价值感受到伤害。声称的自我设限也可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两种设限方式。前者是指个体可以失败归因于能力以外的其他内在的个人因素,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在作业前或作业中声称有各种生理或心理疾病、心情不佳、害羞、强调自己有考试焦虑、声称练习不足等;外部归因的设限方式是指个体可以将失败归因于外在的情境因素,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声称作业太难、声称忙于与目标行为不相关的其他活动、抱怨环境噪音或他人干扰等。声称的自我设限对于他人而言难以观察,且与作业表现结果只存在间接的联系,因而自我保护的有效性不及行为的自我设限,更可能是作为一种印象管理的策略。
2.3 抬举他人
抬举他人是一种特殊的自我设限策略,其特殊性表现在:个体在面临竞争或比较的情境时,并不选择行为的或声称的自我设限行为,而是提供给竞争者或比较者额外的信息或帮助使其有更好的表现,自己同样尽力以求最佳表现。若结果为失败,则可将之归因于竞争者所获取的额外利益,从而避免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同时还可博取不自私、有爱心的美名。抬举他人既可以是一种实际行为,也可以是一种想象行为,即通过想象竞争者所拥有的优势以实现其目的。例如,在考试前,个体可以把竞争者想象成很努力用功、有充裕的准备时间等。抬举他人策略由于提供了非对等比较的机会,因而较之于行为的自我设限策略使个体能更有效地应对威胁性情境,消除焦虑,并且不降低在竞争中获胜的几率。
3 自我设限的研究范型
Berglas和Jones[4]建立了自我设限的经典实验范型。他们认为,自我设限行为是对自己能力的不确定感和面对威胁情境时的不安全感所造成的,而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的产生通常是由于过去的经验使然。他们用伴随性正反馈(contingent positive feedback)和非伴随性正反馈(noncontingent positive feedback)两种实验情境操纵被试在先前作业情境中所获得的经验。所谓伴随性正反馈即给予一组被试由20道可以解答的题目组成的智力测验,被试解答之后给予其正反馈,告诉被试其表现是目前为止最好的。由于这些题目不难,被试对于伴随而来的成功反馈会予以接纳,并且相信自己能在相似的情境中再次获得成功。而非伴随性正反馈即给予另一组被试20道不容易解答的题目组成的智力测验,被试解答后同样给予其正反馈。但是由于题目很难,被试对于这种非伴随而来的成功反馈会产生困惑和不确定的感受,造成归因上的模糊性,不知道究竟应该把成功归因于情境还是自己的能力,从而怀疑自己能在面对类似的题目时会有优异的表现。在实验操纵后分别给予两组被试一个类似于先前经验的测验情境,让其选择在作业前是否服用具有抑制智力表现的药物。他们预测,在伴随性正反馈实验条件下,由于被试没有不确定感,所以自我设限行为较不易发生;而在非伴随性正反馈实验条件下,由于被试的不确定感被激活,所以自我设限行为较易发生。实验结果部分支持其假设,非伴随性正反馈组男性被试比伴随性正反馈组男性被试更倾向于选择这样的药物,他们的不确定感使其更容易产生自我设限行为。而女性被试没有显示出自我设限倾向的显著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服药或酗酒等是男性典型的设限行为表征,并不适合于女性被试。
4 影响自我设限的因素
4.1 情境变量
许多研究都发现,任务或作业性质是影响被试使用自我设限策略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实验者声称作业性质是重要的、具有评价性的(如智力测验、性向测验)测验时,被试特别有可能表现出自我设限的行为倾向,并以减少练习时间或努力时间作为自我设限的策略[5~7];而当试验者声称作业为有趣的游戏时,被试几乎没有表现出任何自我设限的行为倾向[7]。
一些研究者还操纵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两种实验情境来考察个体的自我设限倾向。例如,实验者采取记名作答、个别收卷的方式让被试知道有他人了解其作业表现结果,并告知其作业表现结果的比较标准,此操纵作为社会评价情境;相应地,实验者采取不记名作答、团体收卷的方式让被试知道其作业表现结果为隐秘的,并不告知其作业表现结果的比较标准或告知其没有作业表现结果的比较标准,此操纵为自我评价情境。若自我设限行为倾向显著表现在社会评价情境里,那么,自我设限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向重要他人展现自己的能力或隐藏自己的能力欠缺,或者说是为了自我呈现或印象管理;若自我设限倾向只表现在自我评价情境里,或在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情境里有相同的表现,那么,自我设限的主要动机可能是为了保护自我价值感。Berglas和Jones[4]的研究表明,在公开和隐秘两种实验条件下,被试选择服用会抑制其智力表现的药物这个自我设限指标没有显著的差异。Feick和Rhodewalt[8]以及McCrea和Hirt[9]的实验研究支持自我设限的主要动机是基于自我保护,而不是担心社会上其他人的评价的假设。但另一些研究者,如Ferrari,Johnson和McCown[10]认为,自我呈现和印象管理才是个体自我设限的主要动机。有关这个问题的争议现在仍在继续,但都缺乏充分的实证研究证据。也许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两种实验情境都会影响自我设限倾向,至于究竟何者为主,应视其与其他变量的交互作用而定。Ferrari[11]曾就评价情境与作业性质的交互作用进行过探讨,结果发现,被试在公开且非诊断性的困难作业情境以及私下且诊断性(public/diagnostic)的困难作业情境中表现出自我设限的行为。前者是为了保护其社会自尊(social-esteem protection),后者是为了保护其个人自尊(self-esteem protection)。
4.2 个人变量
许多研究[4,12~14]都发现,男性比女性更可能使用行为的自我设限策略;而女性更可能使用声称的自我设限策略。但Hirt等人[14]的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在使用声称的自我设限策略上没有显著差异,并且当两类设限策略都可采用时,男性和女性都倾向于选择声称的自我设限策略。总之,美国成年男性和女性在自我设限上的性别差异并没有得出较一致的结果。在青少年自我设限的性别差异方面,Midgley和Urden[15]发现,八年级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使用自我设限的策略,男生以故意放弃练习来保护失败对自己能力感的威胁。Kimble等人[16]发现,小学六年级男生比女生更可能表现出行为的自我设限,他们在测验前减少自己努力的程度以自我设限。
自我设限是个体自尊受到威胁时所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策略,因而自尊与自我设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虽然一些研究发现,自我设限与低自尊呈正相关[17,18],但大多数研究表明,自我设限倾向与自尊的高低没有关系,但高自尊者使用自我设限以自我提升,低自尊者则是为了自我保护[6,19]。高自尊者可能想凭借稍许的努力就获得成功,使自己显得突出和卓越;而低自尊者主要是为了维持其自我形象。因而高自尊者在自我设限且侥幸成功之后会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低自尊者则无此现象出现[20];并且这种现象更明显地表现在不稳定的高、低自尊者身上[21]。最近的一项研究[22]结果进一步表明,无条件自尊(nonconditioned self-esteem)将显著减少自我设限倾向。由上可知,有关自尊和自我设限关系的研究结果不尽一致,这可能是由于外显自尊(explicit self-esteem)无法反映完整的自尊概念,完整的自尊概念必须包括自动化的、直觉性的自我评价,即所谓的内隐自尊(implicit self-esteem)。Spalding等人[23]对此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对自我设限的主效应都显著,高内隐或高外显自尊者的自我设限倾向都较低。
另外,Martin等人[24]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证实,对成功和失败的外部归因取向是自我设限倾向的一个最显著的预测变量;表现取向(performance orientation)正预测自我设限,而任务取向(task orientation)与自我设限呈显著负相关。并且高自我设限者倾向于相信能力是固定不变的特质,而低自我设限者倾向于相信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25]。
基于自我保护的自我设限的结果通常都是负向的[26]。在通往成功的道路设置障碍的个体的坚持性较低,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并与不良的学业成就相联系[24]。高智商低成就的学生倾向于使用自我设限的策略应对失败的威胁[18],但学业成就与自我设限的因果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 结束语
自我设限是在生活实践中的一种常见行为,是与教育教学实际密切相关的一个自我研究领域,弄清其概念、表现形式、影响因素、结果等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自Berglas和Jones建立了自我设限的经典实验范型后,后续的研究者在此领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例如,区分了行为的自我设限与声称的自我设限这两种表现形式的不同的意义,并提出了一种新的自我设限策略——抬举他人,抬举他人策略的结果并非如同前两种策略一样是消极的,而是可能具有一种适应的功能。然而,至今从文献上还未见到对这三种不同策略的机制、前置因素和后续结果的比较研究,这应是今后的一个努力方向。对于自我设限的动机,各个研究呈现出不一致的结果,不仅是因为被试和研究方法的不同所造成的,更可能是由于忽略了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两种实验情境与其他变量的交互作用所致,也就是说,自我保护动机和自我呈现动机在自我设限中何者为主,可能与其他中介变量有关,孤立地探讨自我设限的动机可能是无意义的。自我设限与自尊这个变量不可避免地具有密切的联系,但要弄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可能必须考虑被试的内隐自尊水平,以及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分离可能对自我设限的影响。最后,有关自我设限的研究绝大多数都囿于Berglas和Jones的实验范型,大多采用横向研究,因而很难理清自我设限于其他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希望今后能在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更多地采用纵向研究,更多地采用新的统计手段。
标签:自我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