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主题的包装方法示例_作文题目论文

组合主题的包装方法示例_作文题目论文

作文题目包装方法举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题目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众所周知,商品的包装显得特别重要,同一种商品,如果包装不同,价格就有可能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为了争取高额利润,许多商家挖空心思地设计、制作商品的外包装。

作文在语文试卷中所占的分数比例很大,要让自己的作文在成百上千的试卷中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打动他们的心,对你的文章刮目相看,给你打一个高分,就必须先在题目的包装上下功夫。

用来考试的作文,一般不外乎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半命题作文、命题作文这几类。笔者对2004年全国各省市47道中考作文题的分析,发现话题作文有23道,占49%,材料作文和半命题作文14道,占30%,创新性命题3道,占6%,这些作文都需要自己命题或补题。不需要自己命题或补题的命题作文只有7道,仅占总数的15%。这充分说明了命题能力和命题技巧在作文考试中的重要性。为了使自己的题目能够一“命”惊人,就要在仔细揣摩作文要求的前提下,联系所给材料,经过反复推敲、修改,包装出一个含意深刻、富有蕴味、极具吸引力的题目来。为了完成题目的包装,不妨试用以下几法:

一、比喻法

用比喻的方法拟题,能给人亲切、自然、生动、形象的感觉,能使文章增色不少。

几年前,我们地区的一所几村联办的小学,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开始建造新校舍。二百多名农民子弟有望从破旧的寺庙搬进新校舍。我写好了一篇通讯,想在报纸上发表。先后拟了几个如“某某小学新校舍开工建造”之类的题目,但自我感觉太平淡,不含蓄,无蕴味。经过反复思考,反复修改,最后决定以“二百小僧尼,还俗在眼前”为题。此题巧用比喻,新鲜奇特,有吸引力,不但文章马上发表了,而且在该报举行的好标题评选中,这个标题被评为一等奖。

用比喻法拟题,在很多的文章里要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才能体现出来。例如《变色龙》,只有看完全文后才知道,“变色龙”是比喻警官奥楚蔑洛夫的。

二、拟人法

用拟人法拟题,所写的对象一定要人格化。这类题目用在说明文里比较多,如《钢笔的对话》、《塑料雨衣的自述》、《地球的呼救》、《我是一束奇异的光》、《钞票的呼吁》等。

三、设问法

设问法拟题,就是用设问句作文章的标题。如《谁是最可爱的人》、《食物从何处来》、《周总理,你在哪里》等。

设问拟题中的设问句与标准的设问句格式是不同的,标准的设问句是有问有答,而题目中的设问只有问,没有答,这个答案是在文章的内容中的。

作题目的这个问题或是文章的中心,或是文章的重点,或是文章议论的范围,或是文章介绍、说明的对象。总之,必须在这篇文章中有重要的地位。

四、对偶法

用对偶句作题目,整齐美观,音律和谐,富有乐感和节奏美。如《勇于当诤友,乐于交诤友》、《政从正出,财从才出》、《智学生巧妙周旋,笨色狼愚蠢中计》、《聋哑女混水摸鱼,老板娘守株待兔》。

用对偶拟题,必须注意标题和内容的一致,不能为了题目的对偶而使文题不符,题不对文。

五、排比法

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词或短语构成一个题目叫排比拟题。这样的题目句式匀称,音韵铿锵,一气呵成,感情奔放,语意畅达。如《山顶松柏戴帽,山坡果树缠腰,山脚粮菜丰茂》,又是排比,又是押韵,感情奔放,语气有力,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出现的欣欣向荣的新气象生动地概括出来了,题目颇具吸引力。

去年我市举行初中话题作文比赛,要求以“树”为话题,题目自拟。我校某同学就用排比法拟了一个《那山,那树,那人》的题目,写了一篇反映农民通过亲身经历,逐步觉醒,最后增强了环保意识的文章。由于文章题目鲜艳,立意深刻,结构合理,构思巧妙,被评为一等奖。

六、双关法

双关是借助词语同音或多义的特点,使一个词语或句子同时兼有字面和字外两种意思,并以字外意思为重点。

用双关法拟题可使标题具有机警感、幽默感,具有含蓄的嘲讽意味,含意深长。如《岁岁有“鱼”》,字面上的意思是年年都有鱼吃,生活幸福。而这里主要是在字面以外的意思,题目巧用“鱼”和“余”的同音,表达了年年都有“余”,都富足、富余之意,非常喜庆吉祥。又如《默默无“闻”的奉献》,字面上的意思不言而喻,而作者重在突出字面以外的意思,即不但没有声音,而且没有“蚊子”的打扰。这是一篇介绍蚊香的说明文的标题,巧妙地利用双关法拟题,恰到好处。

七、谐音法

谐音拟题就是利用字词的读音相同或相近拟定文章的题目。这样的题目或有幽默感,或具揶揄讽刺意味,或含蓄,或具智慧的情趣,令人回味无穷。如《超市还是“抄”市》一文,揭露和批评了某些超市多次对顾客非法“抄身”,严重侵犯顾客的人生自由和合法权益。文章巧用了谐音拟题,显得十分自然、准确、恰当。

八、悬念法

悬念是文学创作的一种技巧,它是在作品的某一部分或处理情节结构时,故意摆出矛盾,设置疑端,以引起读者对作品中人物命运或矛盾冲突的关注,产生急切的期待,形成急着欲知后事如何的心理。

运用悬念法拟的题目,把读者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使读者产生急于阅读全文,欲知事情原委的心理。如标题《死海不死》就具有悬念感:明明是“死海”,为什么又“不死”呢?这“死海”的“死”是什么意思?这“不死”的“死”又是什么意思呢?又如《抢财神》,一见此题,读者自然会想起旧中国那些打家劫舍,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和当今社会上常有耳闻的那些可恶的绑匪,紧张、好奇心理油然而生,强力地吸引着读者往下看。但文章反映的却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实现生产责任制,农民身上表现出来的一种强烈的科学种田的热望。他们抢的是懂得科学种田知识和技术的农业技术人员。构思非常巧妙,拟题别出心裁,题目极具吸引力。

标签:;  ;  

组合主题的包装方法示例_作文题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