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区疏勒县人民医院 844200
摘要:目的 探究中药直肠给药在治疗内科急危重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 年 1 月—2016 年 1月的100例内科急危重症患者,对他们实施中药直肠给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中,有56例痊愈,42例有效,2例无效。结论 在内科急危重症患者中实施中药直肠给药,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直肠给药;内科急危重症;疗效
中药直肠给药是将传统医学的导药和现代医学中的灌肠结合起来的一种给药方法。跟口服药相比,见效快、无刺激,适用于多种临床急重症,治疗效果显著。本研究主要分析中药直肠给药对于内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5 年 1 月—2016 年 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内科急危重症患者。其中男58 例,女42 例;年龄 23 ~73 岁。其中胃肠道癌症疼痛 39 例、急慢性肾衰 25 例、慢性前列腺炎 15 例、溃疡性结肠炎 10 例、急慢性盆腔炎 6 例、肝性脑病 5 例。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中药直肠给药治疗,将药物制剂直接注入到患者的直肠或者乙状结肠之中,通过肠壁四周的血管以及淋巴管进入到患者的体循环,对患者进行治疗。以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为例,给予患者行中药直肠灌肠治疗,所用方剂需依据患者个体情况具体加减进行,药方:川穹 10g,桂枝、杜仲、三棱、乳香以及夏枯草各 15g,北芪 30g,百花蛇舌草20g,另配以蒲黄 15g 与没药 15g 以及皂刺角 10g,将药煎成汁,约 200ml,护理患者取右侧卧,同时将患者臀部垫起,使用注射器吸取约 150ml 药汁,同时与球囊导尿管相连接,对前段做润滑处理,在患者排气后,需夹住,并轻轻将其插进直肠,深度约为 25cm 左右为宜,此时将止血钳松开,将药液缓慢注入。右侧卧位保持 5min 后,可将卧位变换为左侧卧,持续 5min 后,再行换卧位,1 次/d,患者在经期需停止用药。其余病症患者则相应采取中药方剂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同。
1.3 疗效评定标准
体征及表现症状均消失或者基本消失,经检查均恢复正常视为痊愈;临床表现症状、体征以及经检查有所改善可视为有效;经检查,治疗前后,患者体征与临床症状无改善,或者有严重视为无效。
2、结果
100例患者中,痊愈 56 例,有效 42例,无效 2 例。痊愈的患者其体征、症状均消失,实验室进行的检查结果正常;有效患者体征、症状以及实验室进行检查的结果均有所好转。
3、讨论
中药直肠给药的方法有直肠点滴法、保留灌肠法以及栓剂给药法等。在水煎液中添加促通透剂或悬浮剂等,可以增加药物在患者体内的停留时间、有助于药物吸收率的增加,这也有利于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充分和肠壁接触并且得到有效吸收,加大了药效,降低了给药量以及药物的毒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应用方法
目前临床多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行中药保留灌肠,较传统肛管灌肠方法能较长时间地保留灌肠药物,患者局部刺激小,更易被接受。方法是将输液器插入瓶塞,自输液器下端将过滤器及头皮针部剪去,并将其与吸痰管相连。根据病情安置卧位,臀部垫高10 cm,使药物不致溢出。将瓶装中药灌肠液悬挂于输液架上,按输液法排气,关闭输液管调节器,润滑吸痰管前端,轻轻插入肛管10~15 cm。开放调节器,调节流速。灌肠完毕后拔出吸痰管,用卫生纸擦拭肛门,并在肛周给以适当按揉,嘱患者尽可能忍耐,使药物保留1 h以上[1]。
3.2注意事项
3.2.1 灌肠前检查及准备
灌肠前应检查肛门直肠,凡有痔疮、瘘管、肠道坏死或穿孔可能时,应慎用或禁用。女性患者灌肠宜避开月经期与产褥期。灌肠前先嘱患者大便或行清洁灌肠,以延长药物的保留时间,促进药物充分吸收利用。
3.2.2 药物成分及温度
重金属制剂,尤其是汞、砷、铅类药物,因黏膜吸收率特别高,易致中毒,故应忌用。灌肠剂温度可根据临床需要灵活掌握,例如因肠道病变或邻近器官炎症,如盆腔炎、前列腺炎、尿潴留等,药温宜稍高,以38~40e为好,可起局部热敷作用,有利于炎症消退,但应注意避免药温过高烫伤肠道。
3.2.3 灌肠时间
灌肠的时间可选择晚餐后3~4 h,临睡前进行,这样既可使肠道排空,减轻腹压,以利药物吸收,又可避免因灌肠后活动所致的肠蠕动加快,达到了延长保留时间的目的。
3.2.4 灌肠期间的护理
灌肠前向患者解释灌肠的必要性,使其积极配合。在灌肠过程中应设法分散其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动作须轻柔。如果插入不畅时,嘱其张口呼吸,保持放松状态,再将吸痰管慢慢插入。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每次排便时护士应在一旁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以确保安全。卧床患者由于胃肠蠕动减弱,消化功能下降,过饱饮食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不良后果。应作好饮食调护,指导家属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流质饮食,少食多餐,保证热量供应。
3.3中药直肠给药在常见急重症中的应用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非特异性炎症,乙状结肠、直肠部位多发生病变,口服药物治疗难以得到良好效果,中药保留灌肠可以使结肠或直肠直接接触药物,给药准确迅速,且在病灶也可以保持药物的高浓度,有效发挥了其消肿、止血及抗炎等疗效,起到了局部治疗作用。有报道称,患者在中药灌肠后,其免疫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此外,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阳性体征[2]。
急慢性肾衰竭是一种由于肾受到实质损害或是氮质潴留而引起的综合征。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中药保留灌肠可以使血中氮质等一些有害物质迅速降低,特别是大黄含量较高的煎剂效果更加显著,大黄灌肠除能够增加氮质的排出量外,还可以避免肠道将氨基氮吸收,若患者不能采用血液透析,也能够接受结肠透析。临床经验表明,中药直肠给药治疗肾衰,具有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患者的生命得到有效延长的功效,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率,值得研究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朱金凤,陈建荣.中药直肠给药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03:768-771.
[2]何衍仪,蒋琪,施南华,颜惠琦.隔姜灸配合中药直肠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全科护理,2014,22:2044-2045.
论文作者:阿力普·斯迪克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灌肠论文; 患者论文; 直肠论文; 中药论文; 给药论文; 药物论文; 体征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