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血液中心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 对血站采血护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护理质量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实施的血站采血护理措施(A组),发现效果不佳,并于2016年2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方案(B组),并将其质量改进方案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及血液报废率进行对比。结果 B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0.25±7.13)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76±6.19)分,均高于A组,P<0.05,且血液报废率为1.00%,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于血站护理过程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显著,可提高其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降低血液报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关键词:采血护理;血站;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质量;血液报废率
血站采血措施主要为临床中患者用血进行收集的过程,其采血中的措施对于血液的质量具有重大的影响,故完善采血措施为保证血液质量的关键,亦为提高献血者满意度的要点[1]。故本研究为完善采血措施,提高血液质量,提高献血者满意度,于2016年2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方案,且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实施的血站采血护理措施(A组),发现效果不佳,并于2016年2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方案(B组),同时选取相应阶段的100例献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具体如下:观察组男、女性占比各为59、41例;年龄范围上限值:45岁,下限值20岁,年龄平均值(30.49±7.32)岁。观察组男、女性占比各为62、38例;年龄范围上限值:48岁,下限值21岁,年龄平均值(32.12±6.53)岁。对比2组献血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差别较小(P>0.05),由于其对比性不强,则2组可以实施比对研究。
1.2 方法
A组方法 行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采血人员的素质,维持采血器械的清洁及加强巡回护理等[2]。
B组方法 于A组的基础上行持续质量改进方案,具体措施如下:
(1)持续质量改进小组的成立:首先成立质量持续改进小组[3],其小组组长由血站部长担任,护理人员、质量监督人员为质量持续改进小组组员,由组员对既往采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风险进行收集、分析[4],并将其存在的问题找出,并通过将相应的解决方案找出,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5],尤其为对血液报废率及护理质量不佳的现象需行针对性分析,并对其细节问题行改进措施,与此同时,建立规范、程序及制度化的管理模式,达到对护理质量进行持续的推动、改进,以此完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效果[6]。
(2)细节护理:血站医护人员需于细节对献血者进行护理,需于献血准备前做好健康指导工作,并对献血流程、采血环境及健康宣教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性处理细节问题,降低因细节差错而导致的护理风险,与此同时,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指导,使其身体状态可满足献血的相需求。献血护理为强调积极、主动的护理模式,故医护人员需在献血者进入血站后便为其提供全面的护理[7]。
(3)心理护理:由于采血时间可达1h以上,采集过程中所需较多的耗材,过程较为繁琐,且患者担心在血液被采集的过程中易感染传染疾病,故对于初次献血的志愿者易产生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故于采血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告知采血时间虽长,但对于机体无伤害,以此消除患者的顾虑,同时还应当感谢、表扬患者的献血行为。
(4)行为干预:医护人员可通过播放轻松的音乐,营造良好的采血氛围,可指导患者口服葡萄糖酸钙,可避免枸橼酸反应的发生。医护人员需对患者的表情、体位及穿刺部位进行严密观察,并指导其维持舒适的体位,尽量满足患者的各项需求,做到全程陪护,使得采血工作可顺利完成,采血结束后,予以包扎止血措施,指导并协助患者休息5至10分钟,并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告知采血后应注意事项[8]。
1.3 观察指标
观察质量改进方案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及血液报废率。
1.4 统计学处理
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质量改进方案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为均数,并用t值检验,用“%”的形式,表示质量改进方案实施前后的血液报废率为概率,并用卡方值检验,在用SPSS20.0软件核对后,当质量改进方案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及血液报废率有差别时,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2组对比各项计量数据
B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0.25±7.13)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76±6.19)分,均高于A组,P<0.05。如表1:
2.2 比较2组的各项计数指标
B组的血液报废率为1.00%,显著低于A组,P<0.05。如表2:
表1 对比质量改进方案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
注:△优于A组,P<0.05。
3 讨论
血站采血护理为对采血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的关键、重要环节,亦为保证血液质量的关键因素,故对于血站采血的护理要求较高,因此护理部需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洞察力及操作技术进行培训,使之具备上述能力,从而保证采血过程的正常运行,降低血液报废率。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B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0.25±7.13)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76±6.19)分,均高于A组,P<0.05,且血液报废率为1.00%,显著低于A组,P<0.05,表明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提高了整体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降低了血液报废率,降低了医疗成本,亦缓解了紧张的医患关系。本文研究中,通过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使得质量改进措施更具针对性,小组组员针对既往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质量改进方案,以此完善了护理内容,使得整体的护理质量提高。由于患者于采血过程中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故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的心理情况实施心理干预,告知患者采血过程极为安全,可消除其焦虑、恐惧及不安的心理,于采血过程中开放音乐,提供舒适、温馨的采血环境,对于患者的体位、穿刺部位进行严密观察,并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降低采血的不良反应,以此保证血液采集的质量。
综上所述,于血站护理过程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显著,可提高其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降低血液报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乌兰.血站采血护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护理质量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5):160-162.
[2]王秀洁.优质心理护理对血站无偿献血者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6,3(45):9002-9002.
[3]Robertson P,Russell A,Inverarity D J. The effect of a quality improvement programme reducing blood culture contamination on the detection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 in an emergency department[J]. Journal of Infection Prevention,2015,16(2):82-87.
[4]任慧文.全面护理管理在血站工作中成功采血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4,1(12):1379-1379.
[5]王雪梅.优质心理护理对血站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5,2(30):6306-6307.
[6]杨美杏.持续质量改进在血站采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4):3342-3344.
[7]吴静文.血站采供血工作中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效果分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7(1):64-65.
[8]张颖,詹伟波.在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护理全程中始终贯穿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1):116-117.
论文作者:李阿妮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质量论文; 血液论文; 血站论文; 满意度论文; 患者论文; 措施论文; 评分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