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及建筑特点论文_沈小明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及建筑特点论文_沈小明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1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的不断发展,很多的高层建筑也在不断的施工建设中。由于高层建筑的施工非常的复杂,而且对施工要求也很严格,在施工过程中包含着很多的工序,因此对于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来说,都是非常的复杂的。在现代化的高层建筑中,由于建筑层数多,施工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在施工中不断的结合现代化的施工技术以及先进的科学机械设备,这样可以有效的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

关键词:高空施工;施工技术;施工水平;

引言:现阶段,我国现代化城市的建设正在不断的发展,为了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一些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正在不断的加快建设,其中的高层建筑就是建设中的重点。由于高层建筑施工的特殊性,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安全施工的要求也特别的严格。只有严格的按照高层建筑的施工要求,运用现代化的施工技术,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我国高层建筑的施工水平。

1 高层建筑的建筑特点

1.1 高层建筑的施工准备工作量大

高层建筑面积大,面积大,需要种类繁多的材料,部件和设备,产品种类繁多,运输量大。施工需要大量专业的工作和劳动力,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施工技术准备工作,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在中心城市建设中,现场一般难以建设,如何有效地分配和调整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平面布置是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并测试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水平。

1.2 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较长

由于高层建筑自身的施工特点,因此在施工前,应进行严格的设计和准备。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以及后期的顺利竣工。

1.3 地基设置较深,施工难度较大

由于高层建筑中的地面建筑数量众多,整栋建筑的重量很大。近年来,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坚实的基础不仅可以很好地支撑上层建筑,而且在抵御自然灾害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施工期间,不仅要考虑地基的坚固性,还要考虑综合利用问题,现代高层建筑通常有多个地下室,可用作商业或停车场。地基建设的预算应该编入预算。不仅可以专注于标志性建筑的建设,地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施工质量。

1.4 建筑高,施工技术难度较大

由于高层建筑的楼层较高,随着施工高度的增加,自然环境中的风俗也会逐渐的增加,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建筑施工的难度。由于建筑高度的增加,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工程原有的设计形状,因此,这对于施工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运输也很困难,施工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利用一些先进旳立式的起重机进行材料的运输,这不同与地面运输,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同时这样的运输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天气的影响,这也会给施工人员增加一定的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性。

2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2.1 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需要更强的水平承载能力。为了防止建筑物倾斜,水平滑移,地基沉降等问题,对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主要包括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和基础混凝土浇筑。(1)在开挖前,应对地形,地质,水文等信息进行处理,以选择最合适的开挖方法,制定最佳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根据开挖规模,土石方特点,工作情况 条件等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机械和设备。处理渣渣和弃土,不要随意倾倒,最好用于铺路,回收土地,废物回收,施工排水措施,施工用水,地下水等应及时排放,以避免基坑,创造水以创造最佳的施工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基坑支护可以减少基础回弹,节省建筑空间,保护建筑物和地下设施,当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存在极限状态时,必须要求施工人员满足安全标准。挡板的质量应高,以避免结构弯曲损坏,挡板的嵌入深度应符合标准要求,并增强挡土结构的抗压力,为不同类型的支持土壤选择合理的支撑结构。

2.2 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很重要,因为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混凝土会因气候和工作条件的影响而出现质量问题,需要强度高。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的混凝土,项目开工前,应根据高层建筑的设计要求,准备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进行强度试验。试验结果取得后,调整混凝土配合比,达到高层建筑施工标准。主要调整是砂砾混合比,水混合和含水量。在调整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严格控制混合比的计算,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泵送混凝土的过程中,应在比例,原料和混合控制严格的条件下进行仔细检查。浇筑混凝土后,应及时固化(绝缘材料和厚度待确定)。在混凝土表面平整后,先在混凝土表面洒水,然后盖上一层塑料薄膜,然后用保温材料覆盖塑料薄膜进行维护。绝缘材料应在夜间盖紧,以防止混凝土暴露。当中午温度较高时,可以露出绝缘层。材料适当冷却。预设的保湿软管位于底部塑料片下方,保湿软管的间距为6~8m,水管沿管长度每100mm打开5mm。根据底面的潮湿状态将水注入管中,维护过程由负责人负责。将混凝土浇注12小时。严禁踩到这个人。浇注后24小时内,温度测量设备和覆盖材料的任何部分都不能踩踏。当混凝土达到所需强度并且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异小于20℃时,可以去除绝缘层,并且只有在中午温度相对较高时才能设置保温层。

2.3 施工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中,由于需要功能和造型,高层主楼和低层裙楼通常连接在一起,裙楼环绕着主楼的大部分。从传统的结构角度来看,希望将高层与裙楼脱开,这需要变形接头;但是,不希望根据建筑要求设置接缝。由于接缝处出现双梁,双柱和双壁接缝,平面布局有限,因此施工后的浇筑方法就诞生了。一般情况下,高层主楼和低层裙楼的基础同时建设,回填后场地平整,便于上层建筑施工。对于上层建筑,无论是同时建造高层主楼还是低层裙楼,还是先建造高层建筑的低层建筑,还需要预留后期。根据施工图施工浇筑带。对于施工后收缩带,建议在主体结构完工后两个月后浇筑混凝土。此时,估计混凝土收缩率已经完成了60%以上。施工后浇注带的位置应选择在结构应力较小的部分,一般靠近梁和板的变形接头的反向弯曲点。该位置的弯矩不大,剪切力不大;它也可以在梁和板中选择。在中间,弯矩大,但剪切力小。施工后,混凝土经过后浇,但钢不能破碎。如果梁和板的跨度不大,则钢筋可以一次匹配;如果跨度很大,可以根据规定进行破碎,并在混凝土填充之前进行焊接。在将混凝土浇注成一个整体后,后浇带的加固应该能够承受由差异沉降产生的内力。通常,差异沉降可以计算为内力并且在钢筋上加强。应考虑后浇带的宽度,以便于施工,并由结构要求决定。一般宽度为700mm~1000mm。在浇筑混凝土之后,应认为施工后现浇钢带的截面形状是牢固连接的,并且通常优选留下直缝。

2.4 高层建筑裂缝控制技术

在施工措施方面:(1)“推杆”措施:设置永久伸缩缝;将接缝留在外壁表面上的适当位置。(2)“阻力”措施:避免结构段突然变化引起的应力集中,并重视结构钢筋的结构;对于轻质墙体,如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增加间距不超过3米的结构柱,每层在墙体高度的中间,增加厚度为120mm的混凝土腰梁和墙;在砌体的无约束端添加结构柱;预留的门窗开口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加固;两个不同基板的交叉点由钢网制成(每侧手柄不小于150mm);特别注意梁底的砌体要求;合理设置屋顶保温层和阻气层。(3)“排放”与“抵抗”相结合的措施:合理设置后浇带,采用相应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将纤维素混入混凝土中,加强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措施,有效预先控制混凝土裂纹。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应不断的进行优化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为我国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作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Zhao Wei.Discussion 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high-rise buildings [J].China New Technology and New Products,2012

论文作者:沈小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及建筑特点论文_沈小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