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园林绿化工程作为城市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对城市的景观及生态环境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园林施工的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加以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改善,以保证达到提高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绿化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高质量的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也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而作为项目管理核心的园林施工管理,是决定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成败的关键,其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我国园林绿化施工管理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摆在眼前,既影响了园林绿化的效果,也阻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亟待我们给予解决。
1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景观设计水平低
当前绿化工程的设计存在严重的同类化现象,设计的相似性很大,整体水平普遍偏低。很多现代城市绿化工程的园林设计存在较为严重的盲目性,大面积的引入外来品种,甚至是贪大求洋的直接照搬,严重影响了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后期使用的实际意义。同时景观设计的科学性也较差,很多景观设计仅仅重视美观设计,严重影响了后期的使用,例如设计不合理导致的高昂维护费用等问题。
1.2 施工企业管理水平较差
当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企业的综合水平还较差,专业能力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并且在企业的经营和现场管理方面缺乏足够的经验,对施工管理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在实际的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中问题频发。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也导致施工效率较差,施工质量管理形同虚设,严重的影响了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1.3 施工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当前我国很多城市园林绿化施工队伍都是临时组建的,这些施工人员往往缺乏足够的专业技能,不能很好的按照施工设计图纸来进行,或者施工工艺较差导致工程质量良莠不齐,且很多施工人员对于城市园林绿化的认识浅薄,认为城市园林绿化仅仅是种花铺草,施工过程简单。很多施工队伍仅重视对外在园林植物的施工,而对于内在的基肥、土壤等并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给城市园林绿化的后期养护管理埋下了隐患。
1.4 施工管理和国家相关政策脱节
当前我国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监管单位较少,由于监管体系的缺陷导致施工管理中的很多问题屡禁不止,使得施工管理与国家相关政策严重脱节。尽管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政策和规范来约束城市园林绿化行业,但是这些政策还存在很多漏洞,例如描述不清、主体混乱等,导致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的规范和标准还处在初期的实验阶段。例如园林绿化中对树木的选择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很多企业却在施工中选择同一科较差品种的数目,以次充好,极大的影响城市园林绿化的质量。
2 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水平
2.1 全面实施园林绿化工程的报批制度
为了提高对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监管和控制,我们可以参考建筑行业的方法,任何需要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企业和单位都需要进行申报,向当地的绿化主管部门申请获得施工许可证,从源头上来规范施工队伍的质量,全面的考察施工企业和单位的绿化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施工质量。同时申报通过的企业和项目,需要详细的评估其绿色工程的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计划等,从而保障绿化工程保持足够的功能性、生态性和景观性,提高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在经过绿化主管部门的允许后开始施工,也能够有效的提升政府部门对城市绿化工程的监管力度,了解整个社会绿化工程的发展状况,提升绿化工程的综合水平,还能够将城市发展和绿化工程相结合,无论是功能上还是作用上都可以更好的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加强施工的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是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重点,加强现场管理也能够及时的发现现场施工中的很多问题,从而杜绝很多问题。施工现场管理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
(1)施工进度管理,在施工中无论是施工抢进度还是工期延误等都应该避免,必须提高工期的合理安排,减少施工进度不合理导致的质量问题。为了提高施工进度管理,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加强对施工进度表的设计,结合工程中各个项目的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预测施工中各个项目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完善施工计划的科学性,并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对不按照计划施工或者未达到施工工期安排的给予一定的处罚。
(2)加强施工中的组织协调,组织和协调不同单位和部门是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组织和协调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人员和材料分配上,调动和组织各类工种错开工期,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并按照施工项目计划提供施工材料,重视现场材料的堆放、规划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保持绿化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3 提高绿化工程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同样是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主要包含了施工材料、施工设备和劳动效率三个方面的管理。施工材料控制是成本控制的核心,在满足设计标准的原则下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物美价廉的植物,也可以采取招投标这样的方式来选择苗木,并在施工中注重苗木的运输质量,严格控制器水分、养分等提高存活率,从而减少资源浪费节约成本。施工设备方面,要求施工单位结合施工工期和施工工序合理的安排施工机械的应用,提高设备利用效率,同时在设备选型时要充分的考虑具体的施工情况,结合施工机械的特点进行集中设计,保障施工效率。劳动效率,可以在施工中抽取一定的时间来做集中培训,提升施工队伍的施工能力,提高施工人员的单人施工效率,减少绿化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费用的支出。
2.4 规范绿化工程的标准
为了提高绿化工程的标准和规范,首先应该从政策的角度进行完善,要求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建设,结合我国绿化工程发展的现状加快行业标准的制定,使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工作有据可循,使得绿化工程在施工控制、工程检收等方面能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同时明确各个部门在施工监管中的责任,提高对绿化工程从设计到最后检收的控制。例如在对公共场所如公园等进行草地铺设时,对于什么样的环境和设施适合铺设哪种类型的草皮,而在铺设草皮是遇到斜坡以及平底划分是应该遵守怎样的规则?这些问题都需要严格的进行规范,建立行业标准,从而在后期工程质量检收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3 加强绿化工程施工中苗木的质量控制
3.1 苗木选择和质量控制
苗木选择基本原则为根系良好、抗病虫害、色泽正常、顶芽饱满和干形良好。苗木尽量选择假植苗和袋苗,如果选择红花银桦等地苗则应在一月前进行准备,通过断根提高成活率。起苗前要浇透水,防止起苗中断根,保护苗木根系完整,起苗深度结合苗木类型而定。起苗后选择在避风避荫处摆放,并立即进行分级。苗木到达施工现场后,要遵循“随倔、随运、随栽”的原则,做好从起苗到栽植的质量控制。
3.2 乔灌木栽植质量控制
要求乔灌木的施工场地平整且有较好的排水坡度,在地面上选择合适的栽植穴挖掘点,在栽植前为了保障养分,需回填约15cm表层土并加水搅拌。栽植前对苗木进行必要的修剪,使得数势上下协调,在栽植完成后马上浇定植水,并结合气候条件和种植点土壤的墒情计划浇第2次和第3次水,如果天气炎热干旱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保障存活率。为了满足植物生长需要或者观赏需要,乔木修剪还应该满足以下规范:乔木修剪后要求留下3~5个均匀分布的主枝;对胸径较小的数目,应在苗木下方设置风向立支柱,并牢固支撑;花灌木的整修修剪不宜过重,保持原有的树型和美观,主枝部分均匀分布,修剪长度不宜超过1/2;丛枝型灌木要求预留枝条≥30cm,多枝干灌木要保障枝条疏密得当。
3.3 草坪铺设质量控制
在施工前需整理场地,清理杂物并修正平面,必要时可先用水浸湿土地,确保水分充足,提升草坪存活率。在翻土中混入腐殖土搅拌,确保土壤的养分。铺植时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若铺种为草快,则间距不宜超过1cm。铺植后及时浇水,但要控制水量,不宜过大,能达到径流为准。浇水完成后,在没有积水的情况下整理草坪并压实。
4 结语
总之,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直接影响了园林绿化的效果。所以,加强施工管理对于园林绿化工作来说尤为重要。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掌握工程原理,同时又要加强外部的控制和监管,还要重视内部的管理,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标准,具备指导现场施工等方面的必备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较好地把园林绿化工程的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建造出既经济、又实用、且美观的园林作品,从而保障城市园林绿化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石.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研究[J].吉林农业.2012.
[2] 赵凤爱.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管理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
[3] 刘晓东,张丽洁.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
论文作者:邓春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4期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园林绿化论文; 绿化工程论文; 城市论文; 苗木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工期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24期8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