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困境与路径分析论文

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困境与路径分析论文

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困境与路径分析

蔡艳菊

(武汉市汉阳区委党校教研室,湖北武汉 430050)

摘要: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相比之下,精神文化建设相对落后。经济增长至上的发展模式,制约了国家在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的全面发展。在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的时候,文化认同危机却更加凸显。正视中国文化认同危机的现状,采取合适有效的对策,对于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深刻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中国文化;文化认同;危机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高。然而,在发展经济、创造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遇到了一个困境:中国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关键时刻,面临着文化认同危机。伴随着改革开放,对外交流,国外各色各样的文艺思潮蜂拥而入,国内传统文化中各种糟粕也纷纷出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让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拜金、利己、享乐主义泛滥,人们的价值观被颠覆;同时,法制不健全、社会伦理道德弱化,导致精神文化层面价值观严重失范;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不良现象对文化建设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颠覆,以及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冲突,都已出现在我们面前,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已经成为重要的现实问题。

1 文化认同的内涵

文化认同,首先理解“认同”(identity),这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意为“相同”或“同一”。在社会学领域,认同表现为一种集体现象;在政治学中,认同主要强调身份和集体认同对个人行为的深刻影响;在心理学上,认同是人们的主观意识,是某种深刻的、基础的、持久的或根本的东西。归纳起来,“认同”即一种认可,一个群体中的人们就某种东西达成一致。从类型上可以将“认同”划分为:个体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等,其中最关键的是文化认同,因为文化是人类特有的,所有的认同都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并且认同只能在一定的文化中才能具有意义。梁漱溟说:“文化并非别的,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

汽轮机装置在运行中出现异响及振动现象,为常见的一类故障现象。异响及振动故障现象的出现,对于汽轮机运行中的稳定性,以及组件之间的配合度影响较大。分析当前在具体作业中汽轮机异响及振动现象的出现,主要造成的不良现象体现为:气流激荡及转子异响振动;汽轮机运行温度异常,热变形,设备组件运行摩擦加剧。最终分析各类不良现象的出现,造成汽轮机在运行中出现了严重的温度升高现象,同时由于转子内部受温不均匀,产生的转子热变形,引起的设备停机现象也为常见的一类不良现象。

文化认同( cultural identity)是一种集体共同认可的文化倾向,对于个体而言,表现为人们对某种文化的归属感,对某种文化的认同意味着获得了这种文化身份及身份的正当性,具体影响个人身份的认定和社会角色的获取,上升到国家层面,则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和国家凝聚力的提升。文化认同可以使人们形成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即在某一特定的文化实体中,个体被这种特定文化所影响。归纳起来,文化认同的核心是对生活的这个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

作为一个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文化的变迁速度往往要比人们文化认同变化的速度快得多”,人们既要保持对自己已有文化的认同,又身处变化的世界中,大量外来文化以及新鲜事物,导致不同文化相互交融产生冲突,这个过程包含着三个阶段:承认、接受、融入。承认某种文化的合理性、合法性,包含情感上的认可;其次接受这种文化的价值观并遵循规范;再次是融入,即为此做出必要的文化改变,或者发挥积极的作用去创造。对于一个民族或国家而言,“文化认同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因为民族文化及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以及维系民族和国家的重要纽带,也是民族国家的‘合法性’来源和国民凝聚力之所在”。

2 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困境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科技的发展让全世界都处于深刻的变革中,不仅是科技、政治、军事、经济等,还有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社会转型,由农耕文明转为工业文明,由计划供给制转为市场配置模式,这些转型造成了文化发展的复杂环境。由社会转型引发社会结构失衡,进而引发社会成员的价值观的混乱。

改革开放后,历任党的领导人在坚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同样重视文化建设。邓小平提出“两个文明一起抓”;习近平同志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得以凸显。文化必须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否则无法激发民众树立文化自信,更无从谈起文化大繁荣、大发展。针对当前文化认同危机可以采取一些可行的对策。

2.1 现代与传统的冲突

经历近代一系列文化运动,传统文化的根基早已动摇,改革开放后,西方发达国家依靠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利用报纸、电台、影视、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介,大力推行其民族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反主流的西方文化大行其道,不少国人的盲目追捧。社会风气既是文化的产物,也是国家思想文化建设的风向标,同时对文化的传承有积极作用。

源于西方的文化现代化是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带来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的强大力量,能够冲击并瓦解其他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国家或民族的群体通过历史事件、民族节日、传说故事、纪念地和纪念日等特定的文化符号,形成人类集体记忆,即人们对族群中特定的历史事件、英雄人物的认同,在一定空间内和时间内建立起共同的记忆、共同的情感联系、共同的话语体系共同的价值取向,这些集体记忆具有族群文化身份认同功能,具有文化特征的保存和培训功能,在此基础上能够形成特定的文化共同体。当民族共同体出现理想目标混乱和信仰缺失,维系共同体的价值之轴会散乱,例如当代中国年轻人热衷于复活节、感恩节、圣诞节,而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沦落成粽子节和月饼节。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共同的文化情感,基于共同的价值观。

2.2 价值观失范

在全球化进程与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发展中国家在西方经济与文化霸权影响下,引发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回顾中国近现代史,文化认同危机有其历史原因,但在改革开放后,当代中国文化认同危机在各个方面开始显现,并越来越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目前,甘南高寒草甸天然草地整体处于超载状况,从2000年至2014年实际载畜量呈不断上升趋势,甘南州平均超载率达到74.3%,其中,夏河县为41.3%[47],说明理论载畜量远小于实际载畜量,仅依靠本研究所得的理论载畜量不能反映草地的真实利用状况,也不足以制定合理的载畜量和管理措施。因此,在牧草生长的不同季节,应结合实际载畜量,准确评价草地生产状况,采用以牧草产量为基础的DM载畜量和以营养成份为基础的DCP载畜量相结合的方式安排放牧,并合理制定草地利用和保护管理措施,实现草蓄平衡和草地可持续发展。

2.3 文化共同体的缺失

作为发展中国家,经过五千年积累而成的中华民族文化是一种基于农耕文化建立起来的儒家思想,西方海洋文化和游牧文明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冲击,让国人丧失了文化归属感、削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引起一系列的负面反应,当人们对习以为常的文化开始怀疑或背离时,新的文化要素便开始占据人们的生活,原有文化模式失去平衡,文化冲突便会产生,人们在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上将变得无所适从。

3 增强文化认同的多维路径

传统的教学评价形式非常单一,学校评价学生的重要方式和标准就是考试和分数。一直以来,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把考试结果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这一现象在初高中学段尤其常见。于是,学校的主攻目标就变成了争取高分、追求排名和提高升学率。这样做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考试成为教育的指挥棒,为升学服务的应试教育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均衡,教育差距也导致了文化的分化。独立思考的学者及知识分子形成参与意识和批判意识为主的少数精英文化;容易受互联网和新媒体影响的基层群众形成民间大众文化,少数精英文化和普通大众文化在各自领域内成长。文化分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同时也带来价值观模糊、思想混乱等问题,“一切迹象都指出,发生了文化危机,或者说价值危机。旧的道德秩序崩溃了,新的道德秩序还没有能建立起来”。价值观决定民族国家中大多数成员的价值判断,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和纽带。

2.用联系的观点看,“三严三实”契合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精华。我国古代进步知识分子一直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作人生目标,“三严三实”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契合了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契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契合了作风建设的现实要求,即持之以恒改进作风,不断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坚强保障。

首先,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再认同传统文化精髓。马克思强调:“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社会处于转型期时,旧有的社会秩序被冲破,新的社会秩序尚未建立,在建构新社会秩序的过程中,文化惯性便会显现,任何新文化都无法完全割裂与原有文化之间的纽带,不可能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无论社会如何转型,文化惯性力量始终存在,在其影响和作用下,文化轴线不会中断或消失。传统文化再认同是文化发展惯性的历史必然,传统文化价值再认同,也是培育文化自信的源泉。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是社会成员一以贯之的共同意识并自觉自愿遵行的共同准则,使社会成员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具有趋同性,从而形成共同的心理认同。在旧的文化基础上人类社会文化不断实现新的组合形式从而达到文化进步。所以,我们要大力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实现文化传承转向文化认同,文化认同转向文化自信,最终实现文化的现代化。

其次,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度。现代化建设不能仅仅关注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更应关注文化的发展。当代中国用40年的时间,完成西方发达国家近200年走过的道路,这种中国速度下社会剧烈转型过程中,国家必须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即完成国家重建、文化和意识形态重建,全体社会成员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转换。文化的实质是思想,也就是“人化”,文化认同根源于文化认知,文化认知的过程就是文化选择和取舍的过程。社会学家丹尼尔说过:“对一个社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而不是政治。开明地说,真理的中心在于,政治可以改变文化,使文化免于沉沦。”基于合适的政治制度和发达的经济基础,能够培养出成熟的文化主体,在创造新文化的过程中,提高文化接受度,充实文化内涵,提升文化价值。

再次,坚守文化独特性,正面对待文化冲突,认清文化价值的多元化。伴随网络信息技术以及现代传媒的大力传播,西方文化思潮大量涌入,各种价值观伴随着影视、网络迅速进入社会,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异质性,这些差异必然带来文化冲突,“纵然西方的现代化再先进,纵然改造中国社会的愿望再良好,全盘的社会和文化颠覆也是不可行的。”文化认同是价值认同内化的结果,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不同,人们按照自己所认可的价值观进行文化筛选,选择具有动态性、盲目性和随意性特点,一旦缺乏正确的引导,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诱惑,所以,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咄咄逼人,多元文化交流碰撞,必须直面文化冲突,厘清文化价值的多元性,在多元互动中维护文化生态的良性循环。

在某种意义上,文化认同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成败休戚相关。“一个民族成员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都受其文化模式的制约。”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只有在反思的基础上传承并创新文化,推进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华文化深入人心,才能切实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参考文献

[1] 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2] [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3] 塞缪尔·亨廷顿等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

[4] 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

[5] 欧阳康.《多元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选择》[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6]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7] 王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M]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08(C)-0023-02

作者简介: 蔡艳菊(1984.11-),女,湖北潜江人,讲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社会文化

标签:;  ;  ;  ;  

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困境与路径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