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投资中的风险互动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关系论文,风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过程中,从资金的筹集运作、组织布局、生产经营再到产品的全球营销,经历了各种各样的风险。由于资金的筹集和运作大都通过国际金融市场来进行,跨国公司面临着汇率风险、利率风险等金融风险。在全球投资经营中,由于组织设计、组织运作及组织决策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跨国投资者又面临着组织风险。在生产筹划、运营和产品的全球营销过程中,由于生产管理的复杂性和营销市场的波动性,跨国投资又面临着很大的经营风险。为了培植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跨国公司又要不断地进行技术研究开发创新,在技术创新中,从技术立项、组织开发再到产品试验和试销是一个周期长、耗资大、成功率小的活动过程,因此充满了很大的创新风险。此外,还有政策法律的异常变动等引起的政治风险等等。这些风险都贯穿于跨国投资过程并且彼此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一、跨国投资中金融风险与组织风险的关系
从风险产生的原因看,跨国投资的金融风险,主要是外在原因引起的,国际汇率的变动、国际利率的变动以及国际信用的变化,都是在跨国投资者经营的外部发生并产生影响。国际汇率及国际利率的不确定性,是国际金融市场中不同货币种类的资金供求力量作用的结果,也是国际金融市场区域差异造成资金异常流动的结果。国际资金在金融市场上无序流动导致国际金融资产价格的异常变动,使跨国公司在投资经营的过程中遭受意外的经济损失,承受国际金融风险。跨国公司是跨国经营的经济主体,这个经济主体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出现的,并且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组织机制组成和运行的,这个经济主体自它诞生之时起,金融风险就对它产生影响作用。
金融风险能否形成或形成之后对跨国投资者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该主体的应变能力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跨国投资主体对风险的应变能力及抗风险的能力,又主要取决于该主体的组织设计的合理性、组织机制的健全性、组织运作的安全性、组织决策的科学性。
跨国公司控制和降低组织风险,就会提高跨国公司应变金融风险的能力,也会为其控制金融风险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跨国公司组织设计合理,组织机制健全,组织运作安全,组织决策科学,就能有效地控制组织风险。这样,通过各个组织岗位上公司员工的共同努力,金融风险就能合理地分散,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就可以大大降低,金融风险出现的频率就会大为减少。组织设计的合理性,一方面表现在公司总部各部门设置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又表现在海外分支机构的合理布局上。海外分支机构能够根据总体跨国投资的全球战略,根据世界经济在不同区域中发展的不平衡性,及时地采取规避风险的措施。
投资组织机制健全,组织运作灵活高效,组织运作风险就能得以有效的控制。有了健全的组织机制,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就能充分地调动起来,每一级组织管理机构对外部风险因素的变化就越敏感,反应的速度就越快,就越容易将可靠的信息搜集起来并进行及时科学的处理,从而为控制金融风险决策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跨国投资组织机制的健全性集中表现在组织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健全性上。有了良好的激励机制,就会出现人心向上、积极进取的兴旺局面,这样,跨国投资者就能很快地发挥集体智慧,从而提高控制金融风险的能力。与此同时,良好的约束机制,各级管理人员行事谨慎,在其位谋其职,责任心增强,就会减少道德风险,减少监督成本,同时也增强不同层级管理人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使得管理人员在对付金融风险问题时很容易达成一致。组织机制越健全,越有利于内部进行公平、公正的竞争、优胜劣汰机制就能充分发挥作用,整个跨国组织内部的不同岗位就能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有才能的人就会脱颖而出,人力资源就能得以最优配置,无形中增强了组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组织决策科学,投资活动失误就会减少,组织决策风险因而得以控制,跨国投资者就能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在跨国公司中,组织决策有不同层级的组织决策。高层管理者的战略决策是方向性、全局性的决策,是保持跨国投资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决策。所以,高层管理者的战略决策,是跨国投资者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基本保证。中层管理者的战略实施性决策,是将跨国投资的战略计划具体化。中层管理者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跨国投资组织防范和控制风险能力的大小。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管理层,作为整个跨国投资组织的中级管理者,他们在本子公司内部的协调性和团结性,以中层管理者为代表的各子公司之间的协调性与统一性,直接关系到具体投资决策的及时性和科学性。在整个跨国投资组织的中层管理者中,只要有一个协调、灵活的组织机制和团结向上的公司文化,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金融风险因素,最大幅度的降低已发生的金融风险造成的损失程度。那些置身投资生产现场或项目工程一线上的基层管理者,他们是一线生产职工的直接组织者和直接责任人,他们组织能力的高低、对中级管理层决策的贯彻程度,直接关系到整个投资进行的效率,关系到能否按期完成经营任务,实现预期的经营目标。因为他们是投资现场的组织者,是发挥职工劳动积极性的关键阶层。通过一线管理者的努力,实现了中层管理者的投资实施计划,达到了预期的公司经营业绩指标,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供了最现实的物质保证。
二、跨国投资中金融风险与经营风险的关系
跨国投资金融风险的发生会导致并加重其经营风险,因为跨国投资中金融风险与经营风险可能是同一或同一些因素引发,金融风险的产生会从经营内部侵蚀并汇合外部风险因素来加重经营风险。在东道国的经济不景气、金融紧缩的情况下,跨国投资的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增大,这时子公司在东道国筹集流动资金的成本增大,受到的限制会增多,预收款收回的风险增大;与此同时,投资生产和营销的经济环境恶化,生产有可能因流动资金短缺而不能正常进行,营销活动因金融紧缩引起的市场萧条而受到冲击,使市场份额骤然下降,生产运行风险和市场营销风险增大,因而整个经营风险发生的概率也在增大。如果预防不当、采取措施不及时、实施措施的力度不够,很可能出现金融风险和经营风险的同时爆发。一些跨国公司80年代在拉美的经历就是这样,当时,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新兴工业国相继发生金融危机,国内金融紧缩,长达5~10年的市场萧条, 给所在的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跨国公司带来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和经营风险。
跨国投资经营风险的控制和降低,会减少金融风险因素的影响并减少金融风险发生的频率。在整个投资经营过程中始终存在金融风险,而且投资经营状况直接影响着金融风险的大小。在跨国投资方案的评估中,投资者首先要对投资的金融风险进行预测,这种预测既是跨国投资活动的开端,又是随后的各个经营环节能否顺利进行的基础。因为在预测金融风险时,就会针对风险因素、风险发生的频率和风险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衡量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显然,如果对金融风险预测的准确,所采取的预防性措施针对性强,就能有效地防范和减轻金融风险对投资经营过程的影响。反之,投资经营过程中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就会增加。
在跨国投资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也就是在投资生产运作的过程中,原材料、中间产品等采购区域的分布直接关系到金融风险因素对生产运作影响的大小。原材料、中间产品等采购的合理布局,在投资生产的准备阶段就可以减轻金融风险的影响,就可以通过降低生产准备阶段的经营风险来降低金融风险。也就是说,生产前的准备越周到,生产设备、设施安排的越合理、人员配备的越得当,生产过程就越能顺利进行,生产效率就越高,相应地生产经营风险就越小。再加上产品质量的跟踪管理到位,产品质量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跨国投资经营风险就自然降低,金融风险也因此而得到控制。
在跨国投资营销过程中,外在的金融风险因素如汇率、利率等的变化对市场营销的影响非常明显,每当国际汇率、国际利率发生巨大波动时,国际营销市场也随之发生波动,跨国投资经营的风险随之增大。在市场营销中经营风险增大时,就直接地导致投资金融风险的增加,比如,市场销售过程中应收款不能到期收回,商品销售周期延长,经营风险增加,与此同时,投资的金融风险也随之增加。
三、跨国投资中金融风险与创新风险的关系
跨国投资金融风险,直接影响跨国投资研究开发创新的进程,并使创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增加。跨国投资中金融风险贯穿于整个创新过程,金融风险对研究开发和创新的影响程度是随金融风险发生的频率的大小、造成损失的大小而成正相关的。就是说,金融风险发生的频率越大,对创新的负面影响就越大,金融风险造成的损失越大,就会使创新陷于停滞和失败的可能性越大。因此,金融风险不仅可以引发创新风险,而且还有可能会对已发生的创新风险火上浇油,使创新风险更为加重,造成的损失更大。同理,金融风险发生的频率越低,对创新造成的影响也就越小,创新获得成功的可能性相应增大,因而由金融风险引致的创新风险也就越小。
有效控制创新风险,为控制跨国投资未来发展的金融风险打下了现实基础。从研究开发创新方面看,跨国投资者在研究开发创新的各个环节中努力减少不确定因素,并对这些不确定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创新风险发生的频率就会减小,创新风险造成的损失就越小,创新成功率就越高。不仅如此,由于创新风险的降低,还使跨国投资者增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实力。
在当今的研究开发创新中,需要投入的资金额度之大,甚至一些较大的跨国公司独自承担起来,都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研究开发创新周期长、失败率又很高,所以,公司对一些难度大、风险高的创新项目总是试图进行联合开发,以共同对付紧密相连的金融风险与创新风险所带来的冲击。
跨国投资中金融与组织、经营、创新之间存在的风险互动关系告诉人们:在跨国投资风险控制和管理过程中,不能把管理和控制风险问题片面地理解为金融风险的控制和管理,而应该在注重对金融风险控制和管理的同时,做好组织风险、经营风险以及创新风险的控制和管理。通过降低组织风险来提高对金融风险的控制和管理水平,并为增强防范和控制金融财务风险提供组织保证。通过降低经营风险,从源头上控制跨国投资行为的不确定性,为控制金融风险奠定实质基础。通过控制创新风险,为解决跨国投资未来发展的金融风险打下现实基础。所以,跨国投资中金融与组织、经营、创新之间的风险互动关系决定了跨国投资风险管理应是全面的、多层次的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