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思考论文_熊芳

关于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思考论文_熊芳

熊芳 南充市高坪区长乐小学 四川 南充 637107)

【摘要】利用信息技术改革小学数学课堂的结构,重树数学教学目标与理念,更新数学教学方法,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深入开发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 认清小学数学的学科特色,利用信息技术打造更加完美的小学数学课堂。文章以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融合为主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114-01

前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还在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在信息时代的影响下,我国的教育模式也是逐渐的走向信息化、个性化以及国际化。并且教师的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是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不断的革新。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相关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方式也是在我国学校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加强教师的综合信息素养

首先,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学习与信息技术知识融合小学数学教学方面的知识,并熟练应用先进的基础信息技术;其次,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身的教学方法,主动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理论;再次,教师还需要在数学教学的环节中提供信息化的课堂环境,将整合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并提出改进方法以便于妥善解决教学问题[1],实现有效的整合效果;最后,教师还应注重提高信息道德观念,应当在信息化的环境中自觉抵制网络对道德产生的负面作用,在使用网络时要遵守有关准则,杜绝非法复制现象,主动接受信息安全知识的学习。

二、使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形式互相整合

随着小班化教育的开展,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有机整合为我们的教学增加新的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我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长方形、正方形和平形四边形》[2]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第五册的知识。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是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形四边形,并知道它们的特点。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了将教师的教学设计转化为学生的生命活动实践的一个互动,尽一切可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为此我在练习部分设计了互动式的游戏教学──拼图游戏,电脑给出一些三角形、四边形及其它认识的图形,学生可随意拖曳图形拼出形状各异的美丽图案,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演示,交流自己的作品。

三、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

信息技术的展现方式多样,具有巨大的表现力,极大地突破了常规教学手段的局限,可以形象地展现各种事物、现象、情景、过程,又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能把学习的内容化大化小,化静化动,化远化近,化抽象为具体,既可将整体分解为部分,亦可将部分综合为整体。在以信息技术为媒介手段的运用下,图片、动画等直击教学知识的重难点,将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图形的演示化难为易。在五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3]教学中,长方体和正方体属于立体图形,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学生空间逻辑思维要求比较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在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其教学后,可运用动画将长方体、正方体的各个面逐一展开,用不同的颜色进行直观地展示。而对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学习,则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模式将长方体、正方体进行切割,使得空间想象更加直观具体地体现出来,直击教学重难点,化难为易。

四、使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互相整合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要贴近生活”,事实上,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们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并且对此更感兴趣。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我们可以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让数学学习更贴近生活。比如在《认识时间》教学中,让学生制定出自己周末的作息时间安排表,让学生学着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时间,认识时间的珍贵,形成珍惜每分每秒的时间意识。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创新。

五、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合理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实物演示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的对知识进行推理和探索,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对“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内容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针对生活中的三角形向同学们提问,如自行车的支架为什么设计成为三角形?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凳子的腿为什么都是三条的呢?在同学们结合实际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之后,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同学们播放生活中三角形的作用,这样学生在观看的时候就会随着教师的问题进行思考,然后再向同学们播放三角形和四边形制作的过程,并让同学们自己利用小木条动手来制作三角形,从而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通过这样动手动脑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

六、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交流平台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一定的信息或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法来获取知识。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比较被动单一且缺少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机会。而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的发生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具开放性与交互性。小学生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中实现了相互间的讨论交流与合作协商,培养了学生独立创新思考与团队协作精神。

结语: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应用是对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一种颠覆和创新,不仅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而且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和方法。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普及的今天,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进行整合教学必然是大势所趋,对小学数学课程创新教学以及促进教学改革深化等方面,必定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冯忠元.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J].学周刊,2018(14):136-137.

[2]高志刚.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应该注意的问题[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3):151-152.

[3]张照龙.小学数学教学中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以及教学质量的影响研究综述[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8):85-86.

论文作者:熊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关于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思考论文_熊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