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人高等教育几个关键词的解读——教育平等、学习化(型)社会、终身学习、教育市场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平等论文,成人论文,关键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教育平等——现代教育基本价值观
社会公平的基础是教育平等,而教育平等首先是教育机会的均等。在存在着各种不平等的社会现实中,解决我国城乡之间、阶层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第一步就是追求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尤其是接受大众化高等教育,提供给人公平竞争、发展进步的机会,帮助弱势者和弱势群体改善生存状态,减少社会的不公平。教育和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被视为伟大的工具,与扶弱济贫和惩恶扬善相比较,教育机会均等是通往平等道路上更伟大的步骤。“机会均等的原则意味着任何自然的、社会的或文化方面的低下状况,都应尽可能从教育制度本身得到补偿”。(注:查尔斯·赫梅尔:《今日的教育为了明天的进步》[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年。)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失衡:
1.总量失衡。目前我国高校毛入学率(包括研究生、普校本科生、成人高校本专科、军事院校本专科、学历文凭考试专科、电大注册视听生专科、高自考本专科等)只有15%,与美日法俄韩澳等国家45%以上的毛入学率相距甚远,教育系统提供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同社会需求、同现代化所要求的数以亿计的专门人才的需求相距甚远;尽管普通高校取消了报考年龄限制,由于在学习方式、管理手段、考试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存在许多制度性障碍,成年人进普通高校脱产学习只具有象征意义。
2.区域结构失衡。教育资源集中在东部和大中城市,尤其是在直辖市。一些人口大省以及中西部教育资源稀缺,极其不利于把我国从人口大国建成人力资源强国,难于实现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
3.体制结构失衡。政府财政资源集中地投向国民教育系统,而这种传统的教育系统提供的主要是从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学龄期一次性教育,我国的“升学教育”、“应试体制”以及与之配套的选拔和考试方式、考试内容、学科结构等等,难以完全提供持续不断的贯穿人的一生的终身教育。当前一些高校正在创建世界一流知名大学,把培养研究型的知识精英作为首要目标。我国的高等学校尤其是作为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部属高校,不应仅仅着力于研究型人才培养的精英教育,还应责无旁贷地要肩负起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历史责任。
4.成人教育市场化与统一协调的失衡。政府在高等教育投入方面是集中投入、统一管理,但杯水车薪的撤胡椒面式的投资显然不能满足汹涌而来的教育需求,于是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得不融进多元办学主体,教育资源主体逐渐多元化。我国成人教育50年的发展历程,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初等、中等、高等)、多类型(专业基础智能型、职业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学术研究型)、多样化(远程、夜大、脱产、函授、自考、非学历培训)的适应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要求的新型教育制度,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谋求职业收入的需求和实现社会流动、完成个人价值提升的要求,个人付费上学、有偿培训、教育投资获取教育收益,为社会和市场逐步接受,过去单一投资主体形成的集中统一管理模式显然不适应市场化、分散化、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但是,单纯取消成人协调和管理的专门机构,不利于成人教育体制改革和庞大的成人教育资源的配置。成人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需要创新成人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办学形式、投资渠道、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等等,需要教育部恢复统一管理和协调成人高等教育的机构以便实施成人教育的规划、改革、创新和发展,使“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落到实处。
二、“学习化(型)”中的学习不是传统的“学习”而是“学习的革命”
学习化(型)社会是指社会中的每一个体为自我价值的实现,终身地、自主地、始终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不断地以学习促进创新,学习成为保持开放与进取的社会动力。(注:哈钦斯:《学习社会》,1986年。)传统“学习”是阶段性的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手段,“学习化社会的学习”不再把学习和教育当作手段。哈钦斯认为,在一个充满闲暇和自由的社会,核心是学习——通过继续学习去实现人的价值,通过学习获取能量和生命活力。学习化社会的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组织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健康发展”,其特点主要可概括为“全民性”和“终身性”。
“学习化(型)社会”思想产生的背景、理论与实践:
1.“学习化社会”思想产生的背景。“学习化社会”是一种较高级形态的社会发展模式,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现代信息资讯手段快速发展、人均可支配的时间或闲暇增加等条件下,学习意识普遍化,人们要求构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化社会”最初是教育界提出来的,提出问题的背景比较宏观。
20世纪70年代,教育界提出“学习化社会”的直接动因,是教育改革要求和对教育发展的追求。当时人们发现,世界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发达国家普及了中等甚至高等教育,而发展中国家教育存在严重问题: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方式陈旧。记忆型教育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破坏了学生学习兴趣;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被分开;抽象思维被偏爱但又不适应经济需要,社会甚至拒绝接受学校制度化教育培养出来的应届毕业生(更看重相关工作经历),应用技能被看低;学院模式只为培养少数专业人才服务;产学研脱节使人们尖锐地提出“有学校不如没学校、有体系不如没体系”的批评。据此,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提出,“那种想在早年时期一劳永逸地获得一套终身有用的知识或技术的想法已经过时了。传统教育的根本准则正在崩溃……我们要学会生活,学会如何去学习,这样便可以终身吸收新的知识;要学会自由地和批判地思考;学会热爱世界并使这个世界更有人情味;学会在创造过程中并通过创造性工作促进发展……,根据这些理由,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特别强调两个基本概念: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的社会。由于在校学习不能再构成一个明确的整体,……教育体系必须重新评议。如果我们要学习的东西都必须不断地重新发明和日益更新,那么教学就变成了教育,而且就越来越变成了学习。如果学习包括一个人的整个一生而且也包括全部的社会,那么我们除了对教育体系进行必要的检修以外,还要继续前进,达到一个学习化社会的境界”。这就是动态“教学——教育——学习”与“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内在逻辑关系,它被学术界喻为教育发展史上哥白尼式的伟大发现。学习和教育被赋予如此重要和崇高的价值,这个不同于传统教育并对传统学习方式进行了根本性变革的社会就称为“学习化社会”。
2.“学习化社会”理论。创建学习化社会的主张最早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学者校长、教育家、永恒主义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哈钦斯于1968年提出。(注:哈钦斯:《学习社会》,1986年。)他运用古代雅典教育史实进行了描述与论证;但最早以组织名义给予肯定并受到广泛推崇的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提出教育要塑造全面素质的人,概括总结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识——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how to be,其目的是使每一个人在一生中比较容易得到教育,有尽可能多的选择机会。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
1973年,美国卡耐基教育委员会发表《迈向学习社会》,提出运用远程教育、开放大学等多种教育形式保障国民学习机会。1976年美国政府通过了《终身教育法》。1985年日本将终身学习体制定为改革任务,1992年颁布《终生学习振兴法》。欧盟将1996年定为“欧洲学习年”,发表了《教与学:迈向学习化社会》的政策白皮书。
“学习化社会”有许多特征,如学习主体化、学习终生化、学习平等化、学习资源开放化等等,其中最本质、最根本的特征是学习终生化。1994年联合国召开“世界首届终生学习大会”。1995年我国颁布教育法,提出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北京、上海、温州、广州、深圳实施学习化城市建设,各地涌现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学习化社会正从思想观念变成行为和实践。
3.“学习型组织”概念提出的背景更微观一些,最早是由管理学界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佛瑞斯特在《企业的新设计》(1965年)中提出的。1990年9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出版《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他用了10年时间研究成功企业典范模式,创造性地总结出“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与实务,根据系统动力学对“学习型组织”的内容作了系统分析(系统思考、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等五项修炼)。
总结“学习型组织”,它应该有五大要素:
第一,持续不断的终身学习(Continuous)。终身学习思想深入人心并得到组织认同,人人学会学习;
第二,开放和彼此联系的学习系统(Open and Connected);
第三,形成学习互动、共有、共享的组织氛围(Collaborative);
第四,组织成员全身心投入以及学习能力的持续增长(Capacity building);
第五,学习和创新(Learn and Creative)。学习与工作的一体化,“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是组织创新发展的源泉,学习的速度慢于变化的速度等于死亡,创新和变革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和灵魂。
1995年,爱德华提出学习网络化概念。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发表德洛尔的《教育——财富隐藏其中》,主张教育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
在这一思想影响和指导下,许多大企业(杜邦、英特尔、苹果电脑)纷纷赞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后者则协助企业进行脱胎换骨,改造成“学习型企业”,许多国家(新西兰、澳大利亚等)也提出要构建“学习型政府”。
4.中国:21世纪大教育发展战略框架,即“两个体系一个社会”。(1)“学习型组织”。受国际新学习思潮的影响,我国教育界的许多学者最初也使用“学习化社会”概念,而管理学界直到今天也承袭了彼得·圣吉博士的“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的提法。(2)“学习化社会”。1999年,国务院批准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思路。理论界和教育主管部门使用“学习化社会”概念,说明理论界和教育主管部门认可“学习化社会”的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并且把她看成是“构筑终身教育体系”的必然结果和最终目标,但没有具体的蓝图和框架。(3)“学习型社会”。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在建设“学习化社会”的总体战略目标指导下,提出了更为具体、更为实事求是的目标,把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并且把它放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总体联系中以及大的教育体系之中。笔者理解“学习化社会”与“学习型社会”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化”者,方向、趋势也,比较抽象和宏观;而“学习型社会”兼顾宏观和微观、抽象和具体两个层面,“型”者,形态、模式也,宏观是指主体或总体状况,微观是指具体的组织或群体(学校、企业、城市、班级、小组、家庭或街道等)。2001年5月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提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即“两个体系一个社会”)。
当前,顺应学习型社会的国际潮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全国各行各业积极进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学习塑造未来、终身学习这一崭新的大教育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创建学习型学院、学习型社团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行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家庭等活动正蓬勃开展。
三、终身学习(教育)——新时期独特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
终身学习是对学习者而言,人的一生的不同阶段和各个不同时期,其学习需求、学习能力和学习形式是不同的,但相同的是必须学习。
终身教育的内涵更宽泛一些,包括各种教育机构和非教育机构、教育规范和教育体制、教育场所和教育手段、教育政策目标和教育机会等等。终身教育是人类社会一切教育形式的综合和统一,是人类教育的总体化设想,其终极目标是构建一种“学习化社会”。
终身教育体系是指实现终身教育的一整套教育方针、原则、政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法律保障、学习载体和平台、教育组织和机构、教育理念和教育文化等等。
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学习”概念,1970年,其专著《终身教育引论》引起全世界关注。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四次世界成人教育大会宣言中说:“学习权是人们读书写字的权利,是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权利,是基本人权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手段”。
我国政府在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成人教育是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和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中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1999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即“两个体系一个社会”)。
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接受终身教育思想,到1993年终身教育被写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虽然只是从成人教育角度涉及,但绝对是向终身教育迈进的历史性的一大步,1995年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被写进《教育法》。不难看出,由“终身教育”到“终身教育体系”、再到“两个体系一个社会”中大教育发展战略框架下的“终身教育体系”,国家对“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高度重视。
专家分析指出,农业经济时代,小学文化教育就足以应付以后40年工作生涯的需要,小学还分为初小、高小,农村上完四五年级就成了高级知识分子了;工业时代,例如,我国20世纪70~80年代开始普及初中教育;进入20世纪90年代开始普及高中教育;21世纪,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再往后,就必须把十二年制的义务教育延长为“八十年制”的终身学习。目前教育培训终身学习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教育培训是员工最大的福利”,党的十六大发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号召,各地纷纷响应,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显而易见,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国家财政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990~2000年,每年都只占到2.4%或2.5%,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6.2%,也低于发达国家的4%的平均数,而我国受教育人口占世界受教育人口的22%,供求的极度不均衡,“穷国办大教育”,必然导致我国教学条件普遍偏低。解决上述矛盾的根本出路是动员各种资源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如果说成人教育是教育过程的正常顶点的话,那么终身教育则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必然归宿。学习型社会、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的思想相互吻合:终身教育是把学习、就业、生活联系起来,工作和生活场所也是学习场所,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成人教育是把“学校教育”转变成“学习型组织”的中间过渡形式和基石,成人教育系统、机构和框架促成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时代的更快到来,这样,学习型组织——成人教育——终身教育便有了内在逻辑关系。
四、成人高校是实践学习类型多样化和学习手段现代化的先行者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学习类型将越来越多样化:学历、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在职岗位培训、大学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公司多层培训与校企联合实训、自考助学、国际联合办学,等等。在学习型社会中,教师不再是核心和权威,而是与学习者平等参与的讨论者之一,教学模式将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学习不仅是职业的需要,而是职业发展、个人贡献社会、人格和情感的需要,是生命和生活的需求,最终使个体在组织中感悟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
新中国高等教育尤其是成人高等教育的实现手段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手段主要依靠课堂教学(黑板加粉笔)、纸媒介,远程教育主要依靠铁路、公路、廉价邮政服务等等。
2.20世纪70~80年代,我国开始将电视、广播、录音机引入高等教育,许多学校都建有“电教室”。
3.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成人高等教育开始利用卫星、电信网交互视频、局域网络、校园网、教学幻灯泡、电子邮件、网络课件等现代化手段,教师们采用HTML、VRML、JAVA等语言组织文字、声像、动态等模型,编写教学课件,创设学习情景,通过www技术平台提供给学生,学生通过浏览器获取学习资源,利用电子邮件或BBS交流,在虚拟教室讨论,网络多媒体技术成为教室、学员学习交流的平台。
五、教育市场化趋势
根据WTO服务贸易总协定,教育被纳入“服务贸易范畴”。除了各国政府彻底资助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军事院校)外,凡收取学费、带有商业服务性质的教学活动均属教育贸易服务范畴,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技术培训、特殊教育,所有WTO成员国或地区都有权参与教育服务的竞争,相互提供教育服务和海外办学,相互开放独资或合资办学许可、鼓励出国留学进修及专业人才流动(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第13条)。
由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把教育作为一种服务商品,并且把教育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由于人口出生下降,教育资源过剩,他们会不断地出口教育服务产品,进入我国教育市场,争夺生源。面对挑战,如何积极推进教育体制的创新与改革,适应WTO的游戏规则,加强教育的法制化和民主化管理,推动高等教育特别是成人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支持互派教师、互认学历和学分,为我国教育的国际化和全球化铺平道路。
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怎样改?改革的方向应是市场化。具体讲就是:国家宏观总量调控、多种类型统筹归口、评估和入学考试集中、强化教育政策法规建设,整合成人高等教育资源,有限放开成教,促进办学主体多元化。
在这种新的管理体制下,首先必须坚持国家的宏观调控,这种调控的目的:一是保证高等教育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二是监控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具体应行使下列的职能:①制定并颁布建立高等学校基本条件法令;②依法审批符合办学条件的高等学校设立,勒令不符合办学条件的高等学校停办;③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规定学校办学大致规模;④颁布指导性的主要课程基本要求;⑤每年组织专家对学校进行一次教学检查,每3年组织一次对学校的全面评估,公布检查和评估结果;⑥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培训,实行持证上岗;⑦规定学校必须开设的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⑧发布国家对各类人才需求的信息,提供给学校参考。
其余的办学权均由学校自主行使。国家保留一部分直接管辖的重点高等学校,这些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办学规模由国家规定,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项目和特殊工作(军工、军事、环保、机密工作)有计划地培养专门人才。另外,可为一部分经济困难的青年学生解决上大学的问题。这类学校的办学经费全部由国家财政拨款解决。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逐步放开成人高等院校,让它们自主依法办学,形成一个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每个学校就是这一产业群中一个特殊的工厂,这个工厂以市场需要为目标,以人才、教师、科研成果为资源。这个生产特殊产品的工厂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竞争主体,在各产业部门的竞争中实现社会资源自由流动,只要是社会需要,市场机制就会引导资源流进,高等教育的供不应求状况,必然导致社会资源大量流入高教产业,这就解决了高教经费不足的问题;学校在彼此竞争中优胜劣汰,有力地保证学校的办学质量;学校自主办学,自负盈亏,必然以需定产,这就使得学校的专业设置要符合社会需求。总之只要把学校办成市场竞争主体,市场机制的作用最终可以使供需矛盾得以缓解,办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收费标准得以适宜,办学规模得到控制,校内关系得以理顺,办学潜力得以发挥,使高教事业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市场化教育管理体制,能够解决诸多矛盾以及由这一矛盾引发的高教领域的其他问题。例如:资源通过市场配置流入到有限放开的成人高教,便解决了高校资金不足依靠成教创收的问题;多元的资金渠道使高教迅速发展,则解决了高等教育资源稀缺与社会需求日益增加的矛盾。学校以市场需要为目标设置专业,也就使人才培养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此外,高校教育市场化,使学校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竞争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必然促使学校自身办学机制的完善,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能够得到发挥,学校的潜力得以挖掘,养懒人的现象将会消失。
成人高等教育为什么必须市场化?
第一,成人高等教育不同于义务教育,受教育者有明确的目的,他会核算成本(包括机会成本)与收益,他会把教育作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需求自然受到市场机制的约束,成人高教资源的配置与流动只有引入市场之手才会使资源配置优化。
第二,从市场类型看,成人高教接近垄断竞争,即在短期中存在垄断,各具特色的学校在不同区域以自己特殊的师资结构、专业结构满足不同市场需要,但长期中,各类学校可进行专业的调整适应市场需求,优胜劣汰,实现高教资源的大流动、大重组、资源优化。这种垄断竞争市场不同于完全垄断市场,不需要政府介入。
第三,从产品属性看,产品可分为四类:A.一般产品(竞争性和排他性产品)、B.自然垄断产品(非竞争性和排他性产品)、C.共有资源性产品(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产品)、D.纯粹公共产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产品)。显然,成人高等教育属于第二类——自然垄断产品(非竞争性和排他性,或者说是差异化不同质的和要付费的产品),不同单位(公私立学、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民主党派等)提供各具特色的教育服务产品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并由后者支付相关的成本。这种非标准化的短期内带有一定垄断性(特色和差别)的“产品”或服务,长期中会引起其他竞争者的模仿、学习,为了维持竞争地位,创新者会提高质量、再创新,其结果是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显然,如果这种差别化的服务完全直接由教育行政部门来提供,是不可能的,这样的产品只有在竞争中才能产生。而标准化的义务教育则属于纯粹公共产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产品),理所当然地应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另外,知识商品化、劳动力的流动与交换、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终身教育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开放式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等等,都要求加快发展宏观调控下的成人高等教育,要求突破传统高教管理体制中的体制约束和时空限制。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75%的高中生上不了大学,每年2500万新增加的劳动力中只有其中的100多万(1/20)才能进入高等学府。而每年参加成人高考的数百万学生中只有1/4的人被录取(2003年录取240万)。这样庞大的被挡在高等学府大门外的人大多数会遗憾终生。受教育(包括接受高等教育)是人的一种权利和追求平等的内在需要。在所有的遗憾中,最大的遗憾可能就是错过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科教兴国,教育为本,高等教育尤其是成人高等教育要先行,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