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双柏县妥甸镇卫生院 王常清 675100
摘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防治是社区健康中心六大任务中重要的一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比一年高,威胁着我国居民的生命健康[6]。本文主要探讨了慢性病预防中社区健康促进的作用,通过分别介绍我国慢性传染病的现状、社区健康促进的含义特点原则以及社区健康促进对社区慢性疾病防治的作用这三个方面的简单分析得到社区健康促进的必要性,道出了现在人们对疾病预防和健康问题的忽视,主要讲了社区健康促进的重要性,针对慢性病综合防治的健康促进,提高了人们疾病预防的意识,使人们更加健康,尤其是对于我们所处的这样一个老龄化社会,是一个利国利民的方式。
关键字: 慢性病预防 社区健康促进 卫生 疾病防控
慢性病的预防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当今社会由于各方面压力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很多人忙于工作中缺乏锻炼,而且由于很多客观以及主观因素吸烟喝酒等不良行为无法轻易改变。面对这种情况,如果国家可以出面找到一条合理有效的慢性病患者管理方法,积极倡导开展健康促进和群体预防,这样就可以让慢性病的患病率得到有效控制。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促进主要是说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状况的过程,其中规定人类对自己健康应该负的责任以及社会对我们健康所承担的责任,主要是为了让人类和我们生存的环境协调发展[1]。而本文中所讲的社区健康促进是整个社区包括教育、政治、法律法规、组织支持、生活环境条多方面的健康策略,其中最重要的人群健康包括了人类身体和心理、个人行为以及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目的是使整个社区和人群对决定健康因素控制的能力,从而改善整个社区健康状况。
一.中国慢性病的现状
我们所说的慢性病主要是指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癌症和与肥胖有关的疾病。我国的慢性患者人群逐年增加,而且死亡率也不断升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人们饮食结构调整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还有就是人和环境的不协调发展而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也直接或者间接引发了上诉慢性病的发生,慢性病已经变成人类因疾病而失去生命最主要的原因了,据了解,人类因慢性病致死率达到70%以上而且给60%以上的患者带来疾病负担。经过查阅资料我们知道,我国大于18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8.8%,高血压患者接近1.7亿。我国大于18岁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2.6%,糖尿病患者有2 000多万人[2]。高血压在世界范围内相对于其他心血管病都是一种患病率较高的慢性病,而且容易引起脑卒中和冠心病。我国慢性病的防治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政府和社区关于健康教育的普及力度不足,居民预防慢性病的意识浅薄,最关键的是居民医生和居民对于如何正确预防慢性病的发生知之甚少缺少。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而且患病率高的慢性病的预防方式,很多人在这方面的知识不全面或者是有偏差,所以说加强健康教育推广刻不容缓[1]。不仅是居民,有一些医务人员自身的也缺乏这种慢性病预防意识,对新型医疗观念认识不足。我国有大部分患者没有意识到慢性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只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正确安排自己的生活和饮食方式,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疾病的发生,只是很多患者没有这种防患于未然的知识得病后才追悔莫及。
二.社区健康促进的内容、特点和原则
健康促进是国家参与的,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动员社会有关单位、个人履行并使他们分工合作承担起对公众健康和环境的责任,通过这种全民参与的方式促进大家的健康。社区健康促进的内容是督促国家和政府或相关单位出台一些对公众健康有益的法规政策,促进相关单位间的协调合作。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知识座谈会,带动全民加入到健康教育中,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由于国家的参与,主要动用行政手段的缘故健康促进的主要工作方法是将健康教育与政治、组织和经济干预相结合,关注环境变化对健康的影响,注重科学性同时兼顾艺术性,但以科学性为主。社区健康促进的原则是全体人群包括特殊人群和高危人群同时干预;立体框架综合干预:对于不同的危险因素、不同的场合采同一种或多种干预措施;社区发展和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做到不同部门单位间的协调合作[4]。
三、社区健康促进在慢性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社区健康促进在卫生工作中占有主要地位, 慢性病预防中推广社区健康促进有利于社区人群的健康、也可以很好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通过坚持不懈的进行健康促进,可以加强全民的对慢性病的预防意识[6]。通过运用电视广播等多媒体向全民进行健康教育,聘请专家向公众讲解正确的预防知识,而且提出了很多积极有效的建议。这种宣传,很多人开始根据专家的建议改善了自己的饮食结构、积极参加运动,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同时也无形的鼓励了医药食品的各个行业积极参与对慢性病的防止工作。在接下来的慢性病防治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不下的推行的健康促进,向全体人群重点强调健康的四大基本要素-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和心理平衡。
四、参考文献:
[1]陈仁友.基于健康促进控制慢病危险因素的行为干预研究[D].山东大学,2012.
[2]彭慧.上海市慢性病自我管理实施效果及可持续性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12.
[3]井珊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关键技术及控制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3.
[4]林中,林惠玲,曾念彬,潘建清,谢延.社区健康促进在预防慢性病中的作用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11,04:743-745.
[5]何美娜.社区老年人慢性病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制定示范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
[6]郭东锋,潘建清.社区健康促进工作在慢性病综合防治中的运作模式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3,15:137-138+145.
论文作者:王常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3
标签:慢性病论文; 健康论文; 社区论文; 人群论文; 疾病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很多人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