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收入增长之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谜论文,财政收入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中国财政收入迅速上升。中国财政收入的大幅上升主要是因为经济处于上升周期、征管能力的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性和企业利润的大幅上升。但财政收入与GDP的比例年均1.1个百分点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在中国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的情况下,我认为,税收政策、财政支出政策都应该向消费倾斜。
衡量标准纠偏 财政收入vs名义GDP
中国多数学者和政府官员通常用财政收入的绝对货币数量或百分比增速来衡量财政收入状况,在我看来这是毫无意义的。理由有二:首先,财政收入的货币数量受经济体规模的影响。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大国的财政收入大于一个小国,并不能说明这个大国的财政收入状况优于小国。因为大国承担的财政负担较大。
其次,财政收入百分比增速受价格变化的影响较大。在高通货膨胀下,财政收入的百分比增速较快,但并不代表该国税收情况的改善或税收征管能力的提高。
因此,我认为,衡量财政收入状况应当看财政收入占名义GDP比例的变化情况,因为名义GDP既包含了经济规模也反映了总体价格水平。
经济上升周期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总体分析,财政收入的增长与以下几方面密切相关:
第一,财政收入通常在经济的上升周期加速增长。
第二,中国间接税收入比例在逐年提高,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税收征管能力的加强。2004年,中国间接税占税收总收入76.4%,直接税占23.6%。除此之外,财政收入增长也反映了直接税中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性和企业利润增长在经济上升周期快于GDP增速这一普遍现象。
从上世纪80年代建立个人所得税后,20年来我国居民个人收入大幅上升,累进性使得实际有效税率(或平均加权税率)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收入从1999年占GDP的0.5%上升到2004年的1.3%;2004年企业利润增长38.1%,大大高于16.5%的GDP增速。
有观点认为,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的大幅提高源于贸易依存度提高带来的关税收入大幅上升。我认为,这种观点与事实相左。诚然,我国近年贸易依存度大幅提高,进出口总额占GDP比例大幅上升,从1999年不到GDP的40%上升到2004年的近70%。但是这几年我国关税税率在不断降低,同时出口退税不断增加。关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和GDP比例非但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2004年,关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仅为4.3%,比2000年下降了1.7%。
增长动力不足 财政收入增速高位回落
向前看,财政收入与GDP的比例年均提高1.1个百分点的增速将难以持续。第一,中国经济增长的势头正在减弱。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长9.4%,低于去年同期9.5%的增速。即使对GDP统计数据持怀疑态度的人们只要看一下能源消费增速就不难感到经济增速确在放缓。今年前三季度,电力消费同比增长13.7%,大大低于去年同期15.5%的增速。第二,企业利润增速明显放缓,前10个月增速降至20%以下。第三,2006年,1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将由现在的800元提高到1600元。
事实上,今年前三季度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6.7%,已经明显慢于去年同期26.2%的增速。有关部门预测今年财政收入将达到3万亿元,增幅为11.4%,慢于名义GDP的增速。也就是说,财政收入与GDP的比例将从2004年19.3%的高位回落。
财政收入的提高固然有利于国家财力的增强,为国家对民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创造了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但是我国经济目前存在着严重的内部失衡,如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储蓄率过高),外贸依存度过高等。目前,中国投资率已经达到GDP的45%,甚至比日本和韩国经济起飞时期还要高。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则意味着,一旦外部条件恶化,巨大投资造成的产能将难以消化,可能会造成产能过剩、通货紧缩和银行坏账增加。
为了纠正这种不平衡和防范这种风险,税收政策有必要向消费倾斜。2004年我国与消费有关的税收收入(如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和关税)占税收总收入70%。这个比率应当有所下降以刺激消费。当然,财政支出政策更应该向消费倾斜,包括增加医疗和教育支出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