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全面护理的效果分析论文_康小平

中南大学湘雅附二医院 湖南长沙 410011

【摘 要】目的:探讨高龄尿毒症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诱导期全面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入院开始透析的高龄尿毒症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经临床确诊且对本次研究的方法、目的和意义均已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透析前血肌酐平均值等基本资料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结果:观察组透析诱导期并发症发生率10.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8%,组间数据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生活质量评分四个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尿毒症患者给予血液透析诱导期全面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明确,值得深入推广。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诱导期全面护理;效果分析

尿毒症指肾脏组织几乎全部纤维化导致肾功能丧失后,机体内部生化过程紊乱而引起的一系列自体中毒症状[1],对人体危害极大,发病率及病死率常年居于高位。目前,临床上对尿毒症的治疗措施以血液透析为主,充分透析可有效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而患者从保守治疗过渡到稳定持续性透析的这一时期被称为透析诱导期,通常需要2-3周时间[2]。由于当前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老年尿毒症患者人数也随之增多,因患者处于高龄,身体各脏器随着年龄增长出现退行性衰变,且老年患者多合并有心血管等其他原始疾病,在治疗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在透析诱导期制定科学有效、系统完整的全面护理方案尤为重要。本次研究特选取我院112例高龄尿毒症患者,就透析诱导期全面护理和常规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2-2018.2入院的高龄尿毒症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经临床确诊且对本次研究已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其中观察组男31例,女25例,年龄62-81岁,平均(70.35±2.56)岁,透析前血肌酐平均905.2;对照组男29例,女27例,年龄62-80岁,平均(70.22±2.85)岁,透析前血肌酐平均903.9μmd/L。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透析前血肌酐水平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应用碳酸氢钠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于患者颈内进行静脉置管,给予肝素进行抗凝,首次使用剂量约为10-15mg,后减少至2-3mg/h左右以维持至治疗结束前30分钟,初始血液流速保持在100ml/min左右,后逐渐加快至220ml/min左右,透析时间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及现场情况决定,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给予预防性处理。

1.2.2观察组采用诱导期全面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更为全面系统的诱导期护理,包括诱导期前、后护理和诱导期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诱导期前护理:○1对患者的全身身体状况、检查结果等具体情况予以全面深入了解,为后续的治疗与护理做好准备工作;○2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由于疾病造成的身体不适,老年患者多有失落、沮丧、悲观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开导和鼓励,多沟通多交流,缓解患者的紧张及恐惧心理,通过讲解成功案例来提高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营造和谐友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2)诱导期护理:高龄尿毒症患者因其身体状况,初次透析时间应控制在40min-2h以内,一周至少透析3次,若患者同时伴有心力衰竭症状则需要每天进行1次透析,保持1-2周时间。采取这种多次短时透析的方式,可有效避免透析期间失衡综合征的发生,并将血浆渗透压变化对人体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2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为预防患者的有效循环血容量降低,可采用动静脉同时双接的方式引血上机,或者预防性的输注白蛋白,若出现休克症状或心率加快、面色苍白等现象,可依据医嘱给予患者静脉注入高渗溶液,;○3随着患者血液透析次数的增加需逐渐上调血流量,从初始的100ml/min左右逐渐增加至220ml/min,使患者逐渐适应这一过程,以便更好的控制患者的心脏负荷;○4高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如有必要可实施心电监护,对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并发症对患者心理和生理造成严重后果,严肃警惕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心率加快、恶心呕吐等症状;(3)诱导期后护理:○1若患者建立有动静脉瘘,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详细讲解如何保护内瘘管,并实时监测内瘘管血流速,确保内瘘管通畅无阻;○2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包括脉搏、呼吸、血压等,避免肌肉痉挛、头痛、恶心、呕吐等失衡综合征发生;○3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讲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多食用优质蛋白、低钾、低磷食物,对钠、水等严格控制摄入量,避免改善食欲后暴饮暴食,给心血管增加负担,同时控制体重增幅在2.5kg以内。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透析诱导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失衡综合征、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并依据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物质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四个方面,共计30个条目,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反之则说明生活质量越低。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涉及数据均录入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组间计数资料用%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透析诱导期并发症发生6例,占比10.71%;对照组并发症15例,占比26.7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尿毒症作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疾病之一[3],血液透析是目前采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手段。血液透析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入透析机经过净化再回输至体内,从而达到排除毒素、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目的[4]。若能进行长期合理的透析,患者的生命可延长10年以上。对于高龄尿毒症患者来说,具有年龄偏大,心血管稳定性不好,脆性较大,对透析的耐受力较低,加上复杂的原始疾病,血液中毒代谢产物增加,更易在透析过程中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心律失常、低血压、恶性、呕吐等失衡综合征变现等,严重者会因心血管系统突然病变而诱发死亡,并且老年人对陌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对应急事件的承受能力都有所下降,。因此在透析初期即透析诱导期应给予高龄患者更全面系统的护理,调节血浆渗透压,使之缓慢下降,逐渐平衡机体内环境,最大限度降低血浆渗透压剧变对血流动力学产生的影响,以使水电解质趋于平衡,减少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同时加强心理辅导和支持,协助强化家庭和社会支持,帮助老年患者建立强大的内心等等,都可以强化治疗效果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生存质量[5]。

本次研究中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采取的主要护理措施包括:(1)透析前对患者进行全面了解,包括身体情况、既往病史和精神状态,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设计好预案;对治疗信心不足的患者进行安慰和鼓励,积极有效沟通,缓解护患之间的陌生感和恐惧感[6],建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更好的配合治疗。(2)透析期间,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合理规定透析次数、透析时间,对于初次透析者严格控制血流量,减轻了血液流速过快对心脏的负荷;透析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于出现面色苍白、心律异常、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患者,予以及时处理;(3)透析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多摄入优质蛋白,减少水、钠的摄入;对于初次透析后心理产生波动不愿意再次透析的患者,护理人员及时与患者沟通,给予安慰和开导,向患者详细介绍治疗方法、过程及效果,鼓励患者坚强面对疾病,重拾康复信心。经过对比,采用诱导期全面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诱导期间并发症的预防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且从研究结果看,观察组患者的物质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心理功能四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即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对高龄尿毒症患者给予血液透析诱导期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明确,值得深入推广。

参考文献:

[1]郑海英,郑香钦,魏春英.小组制整体护理在血液透析临时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4):596-597.

[2]吴传芳,谢和宾,姚小红,等.维持性血液透析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控制进展[J].中国血液净化,2015,14(4):234-236.

[3]周爱侠.对行血液透析的老年尿毒症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3):69-70.

[4]包罗丹,柴慧君,蒋晓琴,等.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瘙痒的疗效观察和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8):96-97.

[5]赵奕雯,张蕊,焦军东.透析失衡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6,17(2):170-173.

[6]杨良菊.个体化健康指导在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2015,9(6):6.

论文作者:康小平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0

标签:;  ;  ;  ;  ;  ;  ;  ;  

高龄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全面护理的效果分析论文_康小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