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建筑中混凝土施工要点研究论文_朱玉红

水利水电建筑中混凝土施工要点研究论文_朱玉红

朱玉红

肇庆市景丰联围管理局 526060

摘要:混凝土施工是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质量的重点工程,做好混凝土施工工作对于水利水电建筑项目的管理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水利水电建筑中混凝土施工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意见。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筑;混凝土施工

引言

混凝土施工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有多个影响因素,且施工技术复杂。混凝土施工又对水利水电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就需要严格把控混凝土施工的各环节,建立系统的管控体系与管控技术方案,以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从而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最终成功奠定基础。

1.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混凝土施工管理极其重要,因此对发展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混凝土施工管理的水平提高不仅可以使施工质量上升,同时也能够使得企业获得大的经济效益。一举两得的作用。

1.1施工计划安排要科学合理

混凝土施工管理首先是要加强运用科学、合理的制定建筑施工的目标,制定的施工计划要详细完善,保证安全无误,避免发生返工现象,额外的增加建筑施工的成本,保证水利水电建筑施工的整体项目安全有序的进行施工。施工计划的制定必须按照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制定,确保建筑施工的可行性。在进行建筑施工工程的作业时,一定要遵照计划制度严格执行,并配有临时的建筑施工计划书,做好防患工作。

1.2确保施工目标有效顺利地实现

建筑施工单位在制度相应的计划之前,要依据自身的建筑施工水平、特点和建筑施工的整体要求、施工的整体策划等进行合理的分工合作精神,需要建筑施工工程的每一个避免都要制定符合各部门的工程计划书,并要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情况制定可行性的规划。一个企业只有管理到位了,才能确保施工中混凝土质量的保证,确保建筑施工工期的正常交工。

1.3对企业效益的有效高质量的保证

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使用要运用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规划,避免一些无效的工作发生,在保障水利水电建筑施工质量的同时,还有考虑建筑施工成本和建筑施工进度的控制,确保建筑施工单位整体建筑的社会经济利益不被破坏。

2.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

2.1混凝土缝面处理

混凝土缝面处理指的是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要对老混凝土或者基岩面的缝面进行处理工作,从而保证缝面能够实现良好的结合。

第一,基岩面处理。基岩面上进行浇筑混凝土时,必须要进行人工处理缝面,比如清除松动石块,用锤子凿除尖角石等,这些工作都是为了避免浇筑完混凝土后出现应力集中问题而做的。如果开挖完成后地质条件不符合要求并且碎石垫层的厚度和强度不过关,都要按照图纸重新修改,并修整铺平。缝面处理后要使用清水冲洗,及时处理残留物,同时要保持基岩面的缝面湿润和洁净。

第二,新浇筑混凝土缝面处理。在新工程施工中,浇筑混凝土是不能间断,而且在浇筑时的浇筑位置不同方式也不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当使用冲毛方法对缝面浇筑时,冲毛可以选择在收仓后24~36小时之间进行,压力为30~50MPa,相应角度控制在70~75°,冲毛工序进行时要求十分严格,不允许有漏冲和过冲现象发生。

2.2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混凝土浇筑要依据国家标准,不能擅自改动。绘制混凝土标号分区线,并表明标号,绘制铺料批次分界线。在对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分层浇筑,同时使用机械化浇筑手段。采用振捣机对进仓后的混凝土振捣。对狭小部位需要人工介入平仓、振捣。在浇筑基岩面时,先铺设一层水泥砂浆,厚度控制在2到3厘米之间。砂浆的强度要求要高一等级,面积控制方面要与浇筑强度吻合,在砂浆设置后的三十分钟内浇筑混凝土,同时保证新旧混凝混合均匀。

2.3振捣施工技术要点

混凝土施工具备振捣条件时,振捣棒降低平稳插入到混凝土中,一般深度保持在55~60厘米左右,插入过程保持在10秒左右。振捣棒插入混凝土后,必须要进行持续的振捣,会出现混凝土气泡泛浆,保持振捣棒振捣时间必须再15~17秒之间,振捣棒拔出速度大约要保持5cm/s,保持拔出的过程要在10秒左右的时间。一个振捣周期结束后,再以0.8左右的倍数进行水平方向移动振捣棒,实现与上一个振捣区域实现搭接,进行下一个循环的振捣。

2.4混凝土养护要点

水利水电建筑施工工程中混凝土的养护技术要以混凝土的综合性能、自身特点和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考虑,养护的条件既要保湿又要保温。在通常情况下,使用麻袋和塑料薄膜对混凝土的施工建筑面进行有效的保湿,或是搭建挡风、避光的保湿大棚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后者保湿消耗的成本比较大,实际应用的少,前者方便简单,实际应用广泛。

2.5表面缺陷若干问题的处理

往往在施工之后,会出现表面不平整的问题。一般处理表面不平整问题都是使用规定的砂轮、凿石锤或者凿子等工具。对于凹进去的混凝土表面必须要清除缺陷部位,形成可以满足修补要求和使用的新洞。而一般在使用混凝土或者砂浆进行表面缺陷的修补时,都要在缺陷部位以及它周围半径至少不小于150cm范围内使用清水将其湿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周围混凝土吸收新填补的混凝土或者砂浆的水分,防止修补部位过于干燥不利于修补平整,在缺陷部位湿润以后,必须用干净的水再将缺陷区域仔细涂刷一遍,然后进行填补工序。

对于错台修补问题,通常情况下是由于模板在搭接的位置出现位移而引起的现象。对于错台位移大于2厘米的情况,首先使用扁平凿按照规定标准要求进行平顺处理,然后预留0.5~1厘米的保护层,使用砂轮磨平,实现错台与周围混凝土的过渡平整连接;对于错台位移小于2厘米的情况,应直接使用砂轮按照要求规定进行磨平,在进行错台问题的处理时要确保混凝土强度大于百分之七十。对于蜂窝、挂帘以及麻面等问题的修补,首先先对缺陷进行凿除,然后将需要填补的平面进行冲洗干净,填入砂浆,最后进行填平压实处理,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见,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有着十分重要地位并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做好建筑混凝土施工的工作,首先要对混凝土施工的技术加以完善和掌握。由于我国目前技术的不完善,导致在施工时出现了施工质量不合格的现象。在掌握施工技术的同时,也要改善施工管理工作。确保管理工作有合理科学的安排,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水平来制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整体施工质量,也可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而在水电水利整体施工中,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是首要的问题,因为只有将混凝土施工技术要领掌握好,才能在施工的时候不会出现返工的现象,不会增加施工成本,保证施工正常进行和顺利的收工。

参考文献:

[1]周伟生.水利水电建筑中混凝土施工要点及关键技术研究.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16期

[2]邸伟霞.叶远民.关于水利水电建筑中混凝土施工要点探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17期

论文作者:朱玉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8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建筑中混凝土施工要点研究论文_朱玉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