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继电保护装置是电气系统得以安全运行的基础,也是重要设备。当系统出现异常情况,继电保护装置会发出信号使电路处于跳闸,最终达到保护系统安全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气设备广泛采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监控,这也最大化地促进了继电保护设备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需要有关技术人员认真分析电气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提高维修设备的技术,为电气继电保护设备的进一步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电气继电保护;常见故障;维修技术
1当前的继电保护装置
如今21世纪,人们不管生活、学习还是工作很多都离不开电子产品,这对供电质量和供电安全规范很严格。正因如此,电气继电系统要相应提升,电气继电保护装置更应加强。目前我国继电保护装置研究到了微机阶段,即使对于以前它有了很大的改善和进步,但是人们对电量的需求不断增加,陆续的这种系统开始出现很多状况,这使得我国供电受到阻拦,也会影响我国发展。因此,保护电力系统,运用保护和维修技术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很有必要,很多电力企业运用了自动继电保护装置,这种方式大大的提高了经济效益。
2电气继电保护常见故障
2.1运行故障
根据经验得知,运行故障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故障类型。这是因为长时间运行继电保护装置后,就会显著升高部分设备的温度,导致其灵敏度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出现设备失误问题。其中,主变差动保护开关拒合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故障的主要体现,同时有二次电压回路出现于电压互感器中,降低电压互感器内部零件性能,很容易有风险故障出现于继电保护装置中。
2.2开关设备故障
继电保护开关设备故障主要是因为继电保护装置与电力系统之间不匹配所造成的,这就要求在选择继电保护设备的过程中,应当首先确定电力系统的工作强度,从而确保继电保护设备与工作负荷之间的匹配度。但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地区的电力系统用电负荷快速增加,但是继电保护设备并没有随着工作强度的增加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更新,最终导致问题的出现。在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继电保护设备超负荷运行或者老化等问题,也可能会出现开关设备负荷密集,导致其难以适应继电保护工作的需要,从而影响了继电保护设备的准确性。当继电保护设备不能有效地对电力系统进行检测时,就会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2.3互感器饱和故障
目前社会的电力需求越来越大,显著加重了电力设备负荷,进而增加了电力输送电流量。这样将会在一定程度降低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度,很容易有继电保护装置保护动作失灵问题出现。同时,一旦出现了电流电路情况,就会有瞬时饱和现象出现于电流互感器中,导致继电保护装置无法对较小电流有效辨认。而在过大电流影响下,电力输送系统出口线路发生动作,电力输送的正常运行无法保证。
3电气继电保护常见故障维修技术
3.1电气继电保护故障的解决
在进行电气系统的运行时加强对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意识,是提高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效率的一个有效的方法。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继电保护意识,电气企业应当对于继电保护装置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并且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新技术的引入,加强对于电气继电保护的研究力度。在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也应当对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知识技术培训,使得工作人员对于设备的操作技术有着一个较为熟练的认知,避免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出现失误。电气公司在进行电气生产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继电保护装置能够正常的发挥作用也应当在电气继电设备的操作过程中制定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行避免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发生,保证企业在进行电气的生产过程中能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具体的电气继电保护的维修技术
3.2.1置换法
置换法就是在怀疑该部分的设备如有存在故障问题时,采用备用设备进行替换,并在同一时间针对问题设备内部的元件进行性能评估,及时缩小故障范围。设备置换法在电力企业中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方法的原理包括:当疑似存在故障的元件设备在完成置换后,继电保护装置在此时恢复了正常的运行状态,即可立即判定元件内部的故障问题,当进行设备置换之后,继电保护装置仍未恢复正常运行,继而开始排查其他部件。
3.2.2分段处理法
具体的措施内容一般分为两种:高频保护的收发信机如果出现异常或者不能正常进行发信操作,而且远程无法对其本侧进行发信等等情况,都可以使用分段处理措施来进行处理和完善。首先需要将通道打开,并及时接入负载,现场工作人员根据收发的实际信号进行确认和记录,并根据合格电能使用负载进行相关的检测,最终将这些结果做出对比,并对故障区域进行判断与检测。而后还需要再次接入通道,并对其做相关检测,根据其结果和计算对通信电缆中存在的故障点进行分析和排查,并最终准确定位故障点;第二种则是需要对光纤通道以及其运行过程进行相关检测,以此来分析其是否存在故障。首先需要将其通道口打开,将内回路进行短接处理,并根据内部的自环情况进行装置判断。然后还需要对外侧的短接做环接处理,根据自发信号情况判断通道是否存在故障。
3.2.3对比法
继电保护设备出现故障时,通过直观的观察法,只能处理简单的表面故障。有些故障不能通过观察法解决,常采用对比法。此种方法是将故障设备与同型号的正常设备进行对比,让两个设备同时运行,通过故障设备和正常设备的具体的运行参数作对比,进行故障判断。找出具体原因,及时修复,确保继电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3.3做好设备日常维护工作
电气继电保护设备故障问题的出现,有一部分原因是设备在长期运行中,由于零部件的磨损和老化造成。这就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做好设备的日常养护工作,制定维护制度,实行日维护、周维护、定期维护,对继电保护设备做好零部件清洁工作。一旦发现设备零部件出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预防故障的发生。
4实例分析
220kV线路对变压器进行空充,此时B相合闸,变压器低压侧地线未拆除,这种情况下线路的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出现区外故障误动。根据故障波形来看,该故障当中线路两侧三相电流只有B相有,且电流中存在近似全偏移的直流分量,并且在此波形状态下,又恰好遇见电压过零时合闸,可判断合闸一定只合了一相,而且变压器低压侧肯定存在接地点。故障发生后现场查验发现判断正确。进一步分析后发现B相电流相位相反,两侧互感器二次接线正确,排除二次回路负荷的影响。在含有直流分量的一次电流中看波形也基本正确传变至二次,说明互感器尚未饱和,而且互感器类型相同。从远故障侧保护装置的录波图显示,当发生误动故障后40ms,B相电流出现畸变,可判断主互感器出现了暂时状态的饱和现象。针对这一故障,应采取如下对策。首先是强化管理,严格按照运行操作规程来作业,特别是要注意带地线合闸这种情况,一定要杜绝。其次要突出检修维护工作的质量,特别注意单相合闸问题。再次,线路光纤电流差动保护可以增加抗互感器饱和与制动的措施,防止因为两侧互感器传变电流不同而误动的情况。最后关键还是要选对互感器,要求选用参数满足要求的互感器,避免互感器剩余励磁对电流传变产生影响。
5结束语
在执行电气继电保护的过程中,应该合理的运用相应的科学维修技术,从而高效的发现问题所在,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解决,使电力系统更加平稳而安全的运行。与此同时,电力企业需要自主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改良和完善,坚持优化电网配套装置,保障电气系统产电和供电的安全输入和输出。
参考文献
[1]张志伟.电气继电保护常见故障及维修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2:128-129.
[2]娄欣杰,毛文沛,朱书军.电气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技术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6,13:166.
[3]陈超.浅析电气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技术[J].低碳世界,2017,34:46-47.
论文作者:朱亚丁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故障论文; 设备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继电论文; 电气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互感器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