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呼吸睡眠科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目的:探索关爱护理在提高老年人多导睡眠监测依从性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老年呼吸睡眠科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的老年人220例,其中110例采取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110例采取关爱护理,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的多导睡眠监测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爱护理显著提高了老年人多导睡眠监测的依从性。
【关键词】关爱护理;老年人;整夜睡眠监测;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6-0298-0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多病因的睡眠呼吸疾病,临床表现有睡眠时打鼾、白天嗜睡、乏力等。临床上OSAHS可能引起以下病变[1]:(1)引起或加重高血压(夜间或晨起高血压);(2)冠心病、夜间心绞痛及心肌梗死;(3)夜间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心动过速等;(4)脑血栓、脑出血、痴呆、癫痫发作等。研究显示OSAHS与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并可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2]而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结构的改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增高,整夜PSG监测是诊断OSAHS的标准手段[3]。但由于老年人生理及心理状况的特殊性,依从性较差,加上多导睡眠监测的时间长,为了保证老年人多导睡眠监测的顺利进行,我院老年呼吸睡眠科针对老年人的特殊性,制定了详细、规范、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以患者为中心实施关爱护理,有效地提高了老年人行多导睡眠监测的依从性。
1.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老年呼吸睡眠科行多导睡眠监测的老年人22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110例,实验组110例。
2.方法
2.1 PSG方法
由专业的睡眠技师为患者实施整夜多导睡眠监测,睡眠技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能自行解决和处理检查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4]监测患者睡眠过程中的口鼻气流、胸腹呼吸运动、血氧饱和度、鼾声、脑电图、心电图和眼电图等7项指标,均完成5h以上即为睡眠监测成功。如上述7项监测数据有一项数据缺失或者监测时间不足5小时,则评定检测失败。
2.2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2.2.1监测前护理 (1)嘱患者监测前洗澡、洗头,洗浴不使用沐浴露、护发素等,男子剃胡须,不要使用化妆品。(2)尽量不服用镇静催眠类的药物,如果有长期服药的习惯,可不改变。(3)禁饮咖啡、茶水及酒精类饮品,以免兴奋不能入睡。(4)白天尽量少睡觉,以免夜间难以入睡。(5)白天尽量少饮水,以免增加起夜次数,影响睡眠质量。(5)保持鼻部通畅,如果有感冒,建议痊愈后再行多导睡眠监测。(6)来行睡眠监测时,建议携带一名年轻家属陪护。
2.2.2监测室的准备 监测室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温度控制在18~20℃,湿度控制在50%~60%[5],环境安静、整洁,监测室的墙壁和窗户隔音效果好。鉴于老年患者身体的特殊性,患者床头安置呼叫装置,并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材。
2.2.3监测时的护理 采用飞利浦伟康Alice 5系统行多导睡眠监测。告知患者监测的流程,为患者连接口鼻气流、胸腹呼吸连接线、脑电线、心电线、眼电线、鼾声传感器、血氧饱和连接线等,并告知患者晚上睡觉时尽量翻身幅度小点,以免牵扯线,造成脱落。
2.2.4监测后的护理 监测完毕,为患者去除导联线,询问患者夜间睡眠情况,告知患者取监测结果的时间,协助患者办理离院手续。
2.3 实验组采取关爱护理
2.3.1监测前的护理 除与对照组相同,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外,给予以下护理。(1)询问患者有无打鼾史,有无睡眠呼吸暂停的情况,白天有无嗜睡、乏力、晨起头晕等现象,有无鼻咽部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情况,结合患者的情况,告知患者行多导睡眠监测的意义、目的及方法,告知患者行多导睡眠监测是无痛的操作,在心理上减轻患者就诊压力。(2)建议患者提前1小时左右到监测室,适应环境,以减轻因为环境不适应而造成的入睡困难。(3)带患者参观监测室,减轻患者的陌生感。(4)目前中医特色技术护理在改善睡眠质量上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睡眠较轻、环境适应能力差的患者,可以在操作前进行头部按摩配合中药足浴疗法,帮助患者入睡。
2.3.2监测室的准备 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调整监测室的温度、湿度、光线,被褥干净整洁、厚薄适宜;监测室放置绿色盆植,营造家庭氛围,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一个监测室只监测一位患者,监测室选择遮光效果好、颜色素雅的窗帘,为患者提供安静的环境;准备陪护床,供留陪家属使用;为患者提供一次性水杯、牙具、毛巾等,备患者使用。
2.3.3监测时的护理:同样选用飞利浦伟康Alice 5系统行多导睡眠监测,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关爱护理。(1)与患者聊天,增加患者的信任,减轻患者的不适应,等患者消除戒备心、紧张感后,征得患者的同意后,为患者实施监测。(2)操作前,用酒精棉球对操作部位进行轻轻擦拭,以到达去除油脂的目的,对于酒精过敏的患者,用温水代替酒精进行擦拭。(3)为患者解释每一步的操作意义,连接的导联线的意义,对于皮肤过于干燥的老年患者,心电电极片上可涂抹医用耦合剂,以增加传导性;对于极度消瘦的老年患者,连接头部脑电线时,为了减轻平卧位电极对患者皮肤的压力,预防压疮的形成,未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电极可用小纱布块覆盖,再用胶布粘贴牢固。(4)各电极放置位置必须准确,安放脑电电极时要保证电极阻抗尽量一致,避免心电波对脑电波的干扰。接口鼻气流传感器时要加强对脑电波的干扰。(5)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可开启多导睡眠监测远程监控系统,可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实时观察患者的睡眠情况、导联线情况,避免因频繁到监测室探视患者而影响患者休息。(6)如果患者拒绝远程监控系统,告知患者,为保障监测结果的准确性,需每30分钟巡视一次,巡视各种连接线是否有打折、脱落等情况,巡视过程中,护士动作会尽量轻柔,不影响患者休息,请患者不必有心理负担。(7)床边呼叫器为患者放置在合适位置,必要时可以呼叫医护人员。
2.3.4监测后的护理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于患者夜间行睡眠监测时的配合表示肯定,并给予赞扬,告知患者夜间睡眠监测的情况,为患者提供洗浴室,方便患者洗浴,清除油脂、胶布痕迹等。对患者做好健康宣教,建议患者戒烟、酒,适当控制体重,增加运动量。调整睡眠姿势,尽量保持侧卧位。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汇总,连续变量采用均值±标准差的方法,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P<0.05时,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4.1 一般情况
对照组110例(男性72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69.21±6.71岁;实验组110例(男性70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69.23±6.49岁。
4.2 收集两组年龄、性别、BMI指数、鼻炎史、饮酒史、抽烟史、文化程度、居住地、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等的信息,应用卡方检验的方法,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5.讨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但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的减退,各个系统出现老化现象,加之各种慢性病增多,容易掩盖该疾病;另外,老年人由于知识缺乏,对疾病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打鼾不是病,是睡得香的表现,拒绝行多导睡眠监测;而在心理上伴有孤独感、自卑、抑郁、烦躁等,在实施睡眠监测的过程中容易不配合;通过常规护理的方法,老年人行多导睡眠监测的成功率大大降低。
以患者为中心,实施关爱护理,全方位护理好患者,是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根本。随着医学及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护理的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除了常规护理外,护理人员更要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维护患者的尊严。目前,先进的技术与仪器不断出现,但是仪器代替不了护患之间的交流和情感的传递。通过亲切的交谈,拉近与老年人的距离;通过监测室舒适的环境安排,提高老年人的舒适度;通过监测前及监测过程中耐心细致地讲解,提高老年人的安全感;通过肯定与赞美,提高老年人的自我满意及认可度。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老年人提供关爱护理,针对性地为患者实施多导睡眠监测,提高了老年人行多导睡眠监测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He QY,Chen BY,Zhang XL,et al.Relationship of daytime blood pressure and severity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mong Chinese:a multi-center investigation in China[J].Chin Med,2010,123:18-22.
[2] Budhiraja R,Budhiraja P,Quan SF.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 and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J].Respir Care,2010;55:1322-32.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障碍学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2011年修订版)[J].中华结合与呼吸杂志,2012,35(1):9-12.
[4]对睡眠呼吸疾病实验室的建立和管理及人员培训的建议[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1),19-23.
[5]刘莉,孙继红,郭兮恒,等.便携式睡眠呼吸记录器的监测效果观察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2-24.
论文作者:王润娟,邱亚娟(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0
标签:患者论文; 睡眠论文; 呼吸论文; 老年人论文; 老年论文; 实验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9月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