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目前,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高层建筑结构应用已日渐广泛,对建筑施工技术带来新的挑战。随着现代建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建筑行业出现了不少创新的施工技术。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结构理论的创新,以及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的大量涌现,推动了高层建筑的发展。文章对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一些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前言
一般而言,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为两年,为了要缩短施工周期,可以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比如砽现浇混泥土技术,并且合理的选择模板体系也是降低成本和缩短施工周期的主要途径之一。高层建筑往往是边设计、边准备、然后边施工,这样可能会涉及到众多部门,这样就增加了高层建筑上施工的难度,当然,高层建筑层数非常多,工作面也大,也可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来进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因高层建筑施工的复杂性,所以对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高层建筑的主要施工技术
1.1 施工技术上来看,第一点桩工及支护技术,这很重要。第二是模板与脚手架技术,第三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第四个是钢结构技术,第五条越来越重要,但是我们还没有引起注意,就是施工工程控制,这个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你去投标高层建筑抑或是超高层建筑,你没有施工工程控制的话,是不行的。
1.2 深基坑技术
深基坑技术的特点决定了深基坑施工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首先,大型高层建筑通常都建在城市中心,周围建筑物繁多复杂,地下市政管线众多,所以施工必须充分保证不能影响周围相邻的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不能破坏周围的地下管线等。其次,施工时技术手段要先进可靠,确保基坑受力可靠以及支护的保护作用完全体现。
1.3 模板与脚手架技术
德国的人力爬模体系还有上海的金茂大厦的自动爬升波快体系都是非常典型的模板与脚手架技术。不仅是金茂大厦,还有上海东方明珠都是用钢的腿。外国人,这个是迪拜高层,这个是压上去的,这个是世界上用得比较多的,价格是我们的5-6倍,另外一个大家都知道,除了模块脚手体系,澳大利亚与美国都有这样的模块脚手体系,迪拜附近的高层建筑随处都可以见到这种安全体系,他们通常使用了一个自行爬升,外面保护的模块。这种体系操作的部分,打混凝土的部分,以及里面搞装修的有不同的体系,但是原理都是一样的。所以超高层建筑,一般都是模板自己跑,这个施工看起来很清爽。
1.4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高层离不开的,原来是追求高墙,现在有两个概念,一个是高墙,一个是高性能。我们现在有超高层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一方面可以减少收缩,一方面提高强度,一方面提高高层建筑,第一是帮助高度一步一步提高,现在我们搞到了460米,打到了496米,三一重工的泵也不错,也能打到400多米,而模板车不需要震动,如果真要搞泵送也没问题,500米还是有很多经验,又要能帮进去,又不能掉下来,现在有一种技术不浪费。这些技术都可以进行互相交流,我认为还没有完全解决,这个是关于泵送技术。泵送不光是泵,还有不了器,这个是比较扬的,也是自己爬去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 滑模施工技术
这项技术是早期三年代上海建筑施工队开始采用的高层施工技术。50年代的时候已经应用于吴泾、浦东等地区新建厂房筒壁结构工程。60年代,滑模施工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高层建筑,如漕溪北路等高层住宅。80年代,天目路20层高层住宅小区工程,上海市住宅总公司创造随滑随粉、随滑随贴新工艺。滑升结构类型由单一的烟囱、粮仓、煤仓、油罐等筒体构筑物发展到各类工业、民用和高层建筑。滑升结构范围由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发展到基础、主体、屋顶设备层及水箱等一体化滑升。滑升结构外型由简单的墙身、规则的柱梁和无悬挑的结构发展到可用于凹凸竖线条和有悬挑结构的施工。滑升结构截面,由等截面发展到变截面,演变到变坡变径。
1.6 结构吊装施工技术
经研究,提出接近实际的验算公式,按桁架跨度合理选择吊点等,桁架起扳裂纹得到有效控制。70年代后,改进建筑机械设备,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施工工艺。70年代后期,发展重型钢结构吊装工艺,如在闵行地区建有400吨位行车的重型钢结构厂房。形成较成熟的施工工艺,有以无收缩砂浆粉制的标高块和校正调节块控制柱子安装标高,以预测预定标高的方法控制行车梁的安装精度,以节间安装校正控制整个结构安装精度等。节点连接工艺,采用手工焊和半自动自保护粉芯焊丝的焊接。发展特殊结构吊装施工技术。上海电视塔、上海体育馆等建设,采用大型多架、大型塔架特殊钢结构。发展大型网架整体提升空中移位安装工艺,使用简单起重设备,大量减少高空作业。
2 高层钢结构构件的安装
2.1钢柱安装
第一节钢柱是安装在柱基临时标高支承块上的,钢柱安装前应将登高扶梯和挂蓝等临时固定好。钢柱起吊后对准中心轴线就位,固定地脚螺丝,校正垂直度。其他各节钢柱都安装在下节钢柱的柱顶,钢柱两侧装有临时固定用的连接板,上节钢柱对准下节钢柱柱顶中心线后,即用螺栓固定连接板作临时固定。
钢柱就位后,先对钢柱的垂直度、轴线、牛腿面标高进行初校,然后安装临时固定螺栓,再拆除吊索、钢柱起吊后回转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同其他也吊好构件相碰撞,吊索应具有一定的有效高度。
2.2 框架钢梁安装
钢筋在吊装前,应于柱子牛腿处检查标高和柱子间距。主梁吊装前,应在梁上装好扶手杆和扶手绳,待主梁吊装就位后,将扶手绳与钢柱系牢,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钢梁采用二点吊,一般在钢梁上翼缘处开孔,作为吊点。吊点位置取决于钢梁的跨度。为加快吊装速度,对重量较小的次梁和其他小梁,多利用多头吊索一次吊装数根。水平桁架的安装基本同框架梁,但吊点位置选择应根据桁架的形状而定,须保证起吊后平直,便于安装连接。安装连接螺栓时严禁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任意扩孔,连接板必须平整。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建筑行业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快速发展之中难免存在着施工技术的不足之处。高层建筑物的建设可以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压力,解决住房稀缺的矛盾,然而其质量控制措施却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非常复杂,而且工序多、工程量大、对延续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因此其建筑施工技术要点控制已经成为建筑界的管理要点。
参考文献
[1]吕灵.高层建筑施工中若干施工技术要点之我见[J].四川建材,2010,36(3).
[2]郅长河.浅析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J].轻工设计,2011,(6).
[3]孙国庆.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之我见[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2).
论文作者:韩君颖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高层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高层论文; 结构论文; 标高论文; 钢梁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