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形维地震道初至拾取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维地震道初至拾取方法研究

钱光萍[1]2001年在《基于分形维地震道初至拾取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地震初至时间的检测是一个基础而又很重要的问题。通常,对于记录背景较平静且初至波形简单的地区,用能量法等常规方法拾取初至能满足要求,但对于复杂地区,由于初至波形变化较大,各种波相互干扰,致使初至拾取效果受到影响。近年来,随着勘探的深入,山地等复杂地区的资料越来越多,因此,寻求更为准确的初至拾取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通过研究地震曲线分形维沿地震道的变化规律,得到两种基于分形维的地震道初至拾取方法。 (1)分形维初至检测算法 (2)分形小波初至检测算法 在研究过程中对不同地区、不同信噪比资料进行了大量的初至拾取试验,验证了两种基于分形维地震道初至拾取方法的实用性、有效性。

左国平[2]2006年在《地震记录初至拾取方法对比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震记录初至拾取一直是一个基础而又很重要的问题。它在折射波静校正、VSP 解释、浅层折射波勘探和层析成像勘探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处理结果的好与坏。初至拾取在数据处理中所占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它的速度直接影响到数据处理工作的效率。到目前为止,已经提出了许多初至拾取的方法,如相关法、能量比法、最大振幅法、分形维法及神经网络法等。对于地震初至简单的地区,用一般的初至拾取方法就能满足要求,但对复杂地区,由于初至波形变化较大,各种波相互干扰,常常难以判断初至时间,这是一直困扰着我们的一个难题,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初至拾取的准确性、稳定性、自动化程度和抗干扰能力,找出一种高效稳定的自动拾取方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这也是该课题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该文分析、比较了基于地震道时窗属性特征、分形维以及人工神经网络在地震记录初至拾取中的方法原理。通过对它们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后的初至拾取方法,即统计方法。并把这几种初至拾取方法应用到不同地区、不同信噪比地震记录上,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Fabio, Boschetti, 周杰[3]1997年在《检测地震道初至的一种基于分形的算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提出了一种自动拾取地震初至的新的算法,它是通过分析分形维沿地震道的变化来检测信号的出现。研究发现“分割法”是最适合于计算分形维的方法。并且发现分形维的变化出现在由噪音向信号加噪音转换即初至的附近。这种维数变化的特征每道都各不相同,但总会出现可检测的变化。已经用信噪比不同的实际数据对该算法进行了试验,并将其结果与应用以前发表过的算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适当地调谐其参数,证明基于分形的算法比其它所有算法更为精确,尤其是在噪音较强的情况下。试验表明,当噪音强度高达信号的平均振幅80%时,分形方法仍然有效。然而,基于分形的算法比起其它方法来要慢得多,因此,只宜将它用于低信噪比的数据组。

徐立安[4]2016年在《基于图像分形维法的微震事件自动识别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来,微地震监测技术发展迅速,在低渗透油田开采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果。伴随着高渗透油田的逐渐枯竭,低渗透油田开采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微地震监测技术主要是利用检波器等仪器来接受、记录压裂井中产生的有效微震信号,经处理、分析信号后,再根据这些有效微地震信号来分析压裂作业进展情况的技术。准确确定有效微地震信号的震源发生位置、信号能量的强弱、发生时间等条件是优化压裂作业的前提,而获得这些有效信息的基础就是微地震震相的识别。微地震震相识别主要是通过拾取有效微震事件波形的初至来确定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初至拾取的方法有上百种之多。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微地震信号的属性和特点有很好的了解,本文将压裂作业中产生的射孔信号和微地震信号的产生进行了简单介绍,并介绍了他们的各自用途和特点。然后对传统的拾取方法进行了介绍并通过matlab编写程序实现,对各种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和总结,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简单评价。本文在研究传统相关法初至拾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相关法自动拾取初至,改进的相关法克服了传统相关法因参考道与其他各地震道相似结果较差的缺点,而后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获得了理想的拾取效果。其次,通过研究传统的边缘检测方法对实际数据进行处理与比较,并针对传统的图像边缘检测的不足,提出了图像分形维法,该方法相比较一维数据分形维法提高了拾取速度、精度和稳定性,并且在处理信噪比较低的微地震信号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韩小俊, 施泽进, 李亚林[5]2002年在《利用分形维拾取地震波初至的一种改进算法》文中认为韩小俊 ,施泽进 ,李亚林 .利用分形维拾取地震波初至的一种改进算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2 ,37(1) :6 0~ 6 3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拾取地震道初至波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分割法的基本原理来计算沿地震道的分形维 ,并从其变化特征中拾取初至。但是以往的方法在计算时耗时多 ,而且其结果依赖于插值的准确性。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避免了在计算过程中的插值问题 ,从而提高了计算速度 ,增强了计算结果的稳定性

曹茂森, 任青文, 万林梅, 罗勇[6]2004年在《Length分形维算法拾取地震波初至》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 Hausdorff分形维和 Divider分形维算法 ,采用拓扑映射工具 ,提出了 Hausdorff分形维和 Divider分形维的统一简化算法—— L ength分形维算法。该算法的实现过程为 :1在地震道上确定一个窗口宽度 ,并计算窗口内地震道采样序列的分形维 ,将该值标记在工作窗右边界采样点上 ;2使窗口沿地震道以一个采样间隔步长向前移动 ,并计算每个窗口的分形维 ,从而得到一条分形维变化轨线 ;3随着初至逐渐进入窗口 ,局部轨线呈现清晰的“V”字形状 ,把“V”字形轨线左支顶端点的局部进行区域放大 ,第一个突降点即为初至开始进入工作窗的标志 ,亦即对应的初至到达。理论分析和实际资料试算表明 ,L ength分形维方法具有计算量小、无须设置度量 (覆盖 )尺度、可消除坐标标度的不协调性、对地震波初至反映敏感、窗口宽度对计算结果的稳定性和精度影响较小、抗噪能力较强等优点 ,而且在计算分形维数时对初至波的波型没有限定。

参考文献:

[1]. 基于分形维地震道初至拾取方法研究[D]. 钱光萍. 成都理工学院. 2001

[2]. 地震记录初至拾取方法对比和研究[D]. 左国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3]. 检测地震道初至的一种基于分形的算法[J]. Fabio, Boschetti, 周杰. 石油物探译丛. 1997

[4]. 基于图像分形维法的微震事件自动识别技术研究[D]. 徐立安. 吉林大学. 2016

[5]. 利用分形维拾取地震波初至的一种改进算法[J]. 韩小俊, 施泽进, 李亚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2

[6]. Length分形维算法拾取地震波初至[J]. 曹茂森, 任青文, 万林梅, 罗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4

标签:;  ;  ;  ;  ;  ;  ;  ;  

基于分形维地震道初至拾取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