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在电网输变电检修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代亚州,刘凯,张玉

智能技术在电网输变电检修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代亚州,刘凯,张玉

(国网伊犁供电公司 新疆伊宁市 835000)

摘要: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各行各业用户对于供电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电网输变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比较容易发生故障,对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会产生较大影响,加强运行状态的检修十分必要。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电网管理智能化水平逐渐提高,将智能技术中的信息系统应用到电网输变电检修中,成为了电力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本文对智能技术在电网输变电检修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智能技术;电网输变电检修;应用

近年来,大多数国家开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智能电网的探究。实际建设分析过程中,因不同国家电网运行体系和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人们对智能电网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输变电技术能在全球范围内的电力行业当中获得认可,并运用到电力生产传输当中,不仅可以提高用电效率、降低电能损耗,更有利于加强用电安全,方便各国人民。

1变电检修的必要性

变电设备在经历了一定时间的运行后会发生某些方面的磨损,某些粉尘微粒非常容易进入到机械设备当中,从而造成相应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所以需要通过相应的检修作业来提升变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是保证相应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非常必要的工作内容,会有效去除存在的安全风险,为了有效确保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在进行设施检修阶段需要重点检查常见威胁点,如果发生故障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实施保护,确保设备运行的可靠性,降低作业人员风险,提升电力运行安全性。变电检修是保证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运行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对危险点的检测能够有效排除故障,通过对安全风险等级的仔细考评能够有效提升生产的可靠性。研究表明,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检修技术具有复杂性特点,这从电力检修工作中的变电设备检修技术应用可以看出。随着电力系统市场环境与用户需求的日趋复杂与扩大,对变电检修技术的应用质量与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为变电检修技术的作用效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研究人员应在明确变电检修技术应用局限的情况下,制定出实际应用的注意事项,这是推动电力系统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课题,相关建设人员应将其重视起来,以作用于实践。

2电网输变电检修原则

电网输变电检修应坚持安全性、科学性及标准性的原则,具体如下:

2.1安全性

输变电检修应本着安全性原则而进行,检修应以保证电力用户、电网以及检修人员自身的安全为基础而展开。

2.2科学性原则

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提高,传统检修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输变电线路的检修要求,将信息化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检修过程中,体现科学性的检修原则,是提高检修效率与质量的关键。

2.3标准性原则

检修过程,包括检修信息系统的建立过程,均应坚持标准性的原则而实现,应在参考国家对电网输变电检修的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来完成。

3智能技术在电网输变电检修中的应用

3.1电网输变电检修信息系统

电网输变电检修信息系统,主要由四大模块构成,分别为GPS定位巡视模块、地理信息模块、生产管理模块、状态评估模块。GPS定位巡视模块:即在应用GPS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将其与智能终端设备相联系,使故障定位得以实现的主要模块,巡视人员可以通过对GPS定位信息的观察,准确评估各个位置电力线路以及相应设备的运行情况。地理信息模块:即通过对GIS技术的应用,将地图信息、文字以及图像等,反馈给检修人员,为故障检修提供参考的一大模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生产管理模块:包括数据分析、检修管理、技术改造管理等多项管理内容,要求针对输变电线路以及变压器等设备,建立信息管理档案以及检修档案,确保能够全面了解各设备以往的运行情况。状态评估模块:通过在线监测的方法,对电网输变电设备以及线路的状态进行评估,发现异常时,可通过预警的方法,提醒检修人员对设备进行检修。

3.2检修思路与流程

检修思路与流程如下:第一步,对输变电线路及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获取相应信息及数据,建立数据库,将输变电系统状态存储其中。第二步,对输变电系统的状态进行诊断,将当前运行状态,与正常运行状态进行对比,评估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第三步,根据可靠性评价结果,提出检修决策,将可靠性分为1级、2级、3级共3个等级,1级代表可靠性强,无需维修,2级代表可靠性差,存在故障,需要维修,3级代表该设备或线路寿命终结,需对其加以更换。第四步,将本次检修结果,存储到系统当中,以实现对输变电系统运行全过程的记录与控制。

3.3数据检测与分析

数据的检测与分析过程,即输变电系统状态的评估过程,根据输变电设备类型的不同,评估内容也存在一定差异。变压器是输变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为例,状态评估指标主要包括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两种。状态评估指标及其所包含的评估内容如下:第一,定量指标:包括油色谱分析、油中微水的分析、局部放电量评估、电容型套管介损、铁芯接地电流5部分内容。第二,定性指标:包括绕组及底层油温评估、振动评估以及有载分接开关状况的评估3项指标。考虑变压器状态评估指标数量,传统评估过程相对困难,应在应用智能化检修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模糊数学算法,使状态评估更好的实现。可以根据变压器状态的不同,将其分为正常、注意、异常、严重4种。正常即变压器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注意即变压器的运行处于危险状态,存在发生故障的可能,需对其加以严密关注。异常即变压器处于异常运行的状态,需要检修,以将故障控制在小范围内,提高输变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严重,即变压器出现严重故障,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加以维修。通过对电网输变电检修信息系统的应用,检修人员能够实现对变压器状态的实时监控,获取其状态信息,进而为故障的诊断提供依据。

3.4智能变电技术

智能变电站及其相应的技术统称为智能变电技术。在运用智能变电技术时,要以信息自动化技术为基础,在信息自动化技术的指引下,运用智能安置、智能仪器等技术。智能变电技术不但能够对输电网的运行转台进行监管,还能使智能电网具有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特点,一旦出现故障,则可以及时保障输电网的安全性,进而使智能电网的运行更加安全。

3.5柔性输电技术

柔性输电技术与特高压输电技术相同,也被分为两种类型,即交流柔性输电技术、支流柔性输电技术。在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交流柔性输电技术能够对电力品质进行有效控制,还可以弥补输电过程中所出现的无用功,进而能够保证电力输出的成功率。通常在高功率、大容器电子器件的电力体系中运用交流柔性输电技术。

结束语:

总而言之,智能化电网以及输变电技术对于电力行业都具备非常先进的意义,两者的融合可以更加良好的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推动电力系统更加稳定良好运行。此外,输变电技术应用领域十分广阔,对电网技术的改进起着积极的作用,能够促使电力科学的长足进步。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增强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进而完善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以便更好地促进输变电技术以及电力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鑫,张洋洋,李成,等.浅谈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智能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2).

[2]孙晋,陈鹏,彭文彬.输变电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6:42-43.

[3]程晖,林伟.输变电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7,05:116.

论文作者:代亚州,刘凯,张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  ;  ;  ;  ;  ;  ;  ;  

智能技术在电网输变电检修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代亚州,刘凯,张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