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我国农业宏观调控的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观调控论文,我国农业论文,年代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而农业能否得到协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多年来,我国的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在如何宏观调控农业的问题上存在着不小的分歧。
1.农业保护论。这种观点认为,鉴于农业的基础性、弱质性以及在我国的特殊性,现在已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全面保护农业的阶段,政府应该在价格、财政投入、信贷、耕地使用以及生态等方面对农业进行保护,在政策上向农业倾斜(甚至提出工业发展要向农业倾斜),提高农业比较利益,以保证农业稳定增长。
2.非农业保护论。这种观点认为,虽然农业十分重要,但目前对农业进行全面保护的时机尚未成熟。对于处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发中国家来说,现实的矛盾是国家财力十分有限,价格保护、增加投入的能力十分有限,保护不力起不到保护的作用,保护不当还会对生产、消费、贸易和福利产生负面影响,通过人为地提高农产品价格来改变国内贸易条件,会妨碍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和使资源从更有效的利用方式中流出。
3.适度农业保护论。这种观点认为,我国12多亿人口,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生活和生产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压力很大,如果放松农业,任其自然发展,必将导致农业萎缩,生产滑坡,整个国民经济就难以稳定健康地发展。而要对农业实施完全保护,则的确力不从心,而且也并非十分妥当。农业要保护,关键是如何保护,使得农业在现实的大背景下随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协调地发展。这既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农业发展,又要合理运用宏观调控手段,从宏观角度研究农业问题,寻求有效调控农业发展的合理途径。
笔者持第三种观点。本文试就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基本策略问题作一分析探讨。
二、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我国自1978年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业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调动,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提高,到199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650亿公斤,棉花产量450万吨,油料2250万吨, 糖料和肉类、水产品稳定增长。但是,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农业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大问题。
1.农业发展的不稳定性和沉重的需求压力。我国人民的基本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到1995年,全国尚有7000万人口未达到温饱线。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供给不仅在数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质量、品种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的供给水平和结构离社会需求还有一段距离。同时,农业作为工业尤其是轻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也迫切需要农业提供充足的优质农产品,以增强市场竞争力,而现在的状况还不能满足这种需要,这将制约我国工业的发展。
2.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占我国人口80%的农民的收入近年来虽然有了较大增加,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不仅没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缩小,反而呈扩大的趋势。收入水平是决定商品购买力的重要因素,收入水平低,消费能力就不强。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出发,农村市场是我国潜在的大市场,也是未来我国市场开发的主要目标。忽视了这一市场和巨大的消费群体,中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是难以实现的,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就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增加二、三产业发展的动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3.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目前,我国74%的劳动力在农村就业,农村劳动者有4.5亿,但现有农业资源仅能容纳1.5亿劳动力,除外出务工经商的5000万劳动力和2000万从事多种经营的劳动力,农村仍存在1.1亿富余劳动力。另外,城乡大约存在1.6亿左右的“隐性失业”或处于不充分就业状态的劳动力,约占就业总量的26%。(注:劳动部课题组:中国未来十年(1996~2005年)就业发展战略研究,《经济研究参考》1996年第36期。)这种状况的存在,将不利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而且也不利于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农业比较利益的提高。
4.资源拥有状况和人们生活、生产环境的质量。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一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程度,对未来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和利用率低,破坏严重。如耕地,作为我国主要农产品的源泉,人均占有仅1.5亩, 不少地区人均耕地不足1亩,这与目前世界人均耕地3.96亩相比低63%多; 而且近年来由于非农产业占地持续增加,以及风沙侵蚀、盐碱化和污染等,使得农用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土壤肥力下降。
上述问题的存在,已经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及时地研究对策加以宏观调控的迫切性是显而易见的,但问题在于应如何提高调控的有效性。
首先,从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的角度来看,主要取决于产量、品种和质量三个方面。不仅涉及到量,而且涉及到结构。我国的粮食单产虽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1993年我国稻谷单位面积产量为每公顷5854公斤,而美国为6194公斤,希腊为7228公斤,澳大利亚为8062公斤;小麦单产:我国为每公顷3519公斤,法国为6477公斤,英国为7250公斤,荷兰为8540公斤;玉米单产:我国为每公顷4963公斤,法国为8085公斤,德国为8273公斤,荷兰为9200公斤。(注: 孙敬水:农业粗放经营与集约经营的中外比较, 《中国农村经济》1996年第6期。)另外,品种结构和质量上的差距也不小, 这反过来也说明我国在这一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潜力。
其次,关于农民收入状况。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民的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来自农业,而农业的比较利益又较低。决定农业比较利益的因素很多,但近阶段农业比较利益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生产成本、交易成本过高和价格漏损严重。
再次,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这里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主要受制于土地制度和二、三产业的发展水平,而后者又受制于宏观社会经济的总体状态。
另外,资源的利用状况。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1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粗放,所包含的科技含量太低。在农业科学教育还没有得到很好地普及,农业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滞后,而人口却急剧增加的现实情况下,我国的农业资源尤其是耕地的承载能力已达极限,为解决人口的基本生活所需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对农业资源采取超负荷的利用就不足为奇了。(2)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情况依然存在, 以致有些地方滥用、滥占、滥伐和滥垦农业资源的现象依然屡禁不绝。
综上所述,尽管造成我国农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和农业资源严重短缺等问题的原因很多,但主要与农业投入、农业科技发展、农业比较利益和二、二产业发展及立法等方面的状况相关。
三、90年代我国农业宏观调控的基本策略
分析、研究了上述情况,我们是不是可以简单地提出增加投入,价格保护或者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任其自发调节,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推行规模经营等等呢?如果真是这样,问题倒也不复杂。但问题在于某些措施的出台又会带来新的矛盾,或者某些措施本身就是制约因素而根本无法出台。从近阶段的情况看,我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所面临的现实矛盾是:(1)农业投入不足与国家财政资金短缺之间的矛盾。 即一方面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业科技发展以及价格保护等都需要财政的支持;而另一方面,现有的财政力量特别是在国有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却十分有限,而方方面面的建设和发展都需要资金投入,财政资金的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工业全面反哺农业、以工补农在近期尚难有效运作,大量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必然造成财政预算的很大压力。(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与二、三产业吸纳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前者不仅造成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过于狭小、劳动生产率低下,而且也是农业比较利益过低和农民收入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改变这种低效率、低收入状况,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十分迫切。但从我国第二、三产业发展的情况来看,由于过早地采用资本集约型生产和近年来劳动集约型产业的不景气以及第三产业的落后,乡镇企业发展的步子放慢(主要受市场、资金、人才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下降。仅以乡镇企业为例,1992年全国乡镇企业的产值比1988年翻了一番,而就业人数只增长了10.9%,就业弹性从0.35下降到0.13;1988年以来,乡村两级集体企业的固定资产平均每年增长18.4%,而每万元资产吸纳的就业人数,从1988年的3.1人降至1.8人,下降了42%;1984~1988年期间,乡镇企业平均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260万人,而1989~1992年,平均每年只转移260万人。(注: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战略转变,《经济研究》1994年第1 期。)如果过急地强行推广规模经营,那么,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就很可能因失业而造成社会问题。(3 )农产品需求压力与农业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对农业资源的保护已刻不容缓,但人们生活和生产发展对农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给有限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尤其是在技术开发、推广应用滞后,生产方式落后,农业劳动者素质低的现实条件下,我国大多数地区基本上还是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在短期内很难改变这种状况。
这些矛盾的存在,使得问题的解决更加复杂,不仅要考虑农业发展本身的需要,而且要考虑国家社会经济的整体运行状况和要求。因此,需要从系统的角度,用系统的观点,努力抓住主要矛盾,寻求实现宏观稳定,微观搞活,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循环。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把握近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必要的。
按照社会再生产循环理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是再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一国的经济来说,生产的目的是消费,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生产决定消费,但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从我国的生产状况来看,80年代以前基本上处于一种供给短缺的状态之中,社会经济的主要矛盾是发展生产,增加供给,满足社会需求;而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的经济正从总量短缺向总量过剩、供需结构失衡转变,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普遍下降、工业产品库存增加和居民银行储蓄增加、优质产品尤其是农产品相对短缺共存的现象,正是上述结论的有力佐证(尽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而从消费方面加以分析,不难发现,分配不公以致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后果正在逐渐凸现。一方面,一部分居民(主要是城市居民)由于对日常工业产品尤其是耐用消费品消费的基本饱和,而新的消费热点还没有形成,出现了消费疲软现象;另一方面,大多数农村居民则因为收入水平的限制,导致购买能力不足而仍然停留在低水平的消费状态,无法进入更高层次。从1985年到1994年,城市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的数量从17.12台上升到86.21台,年均增长近7.7 台,拥有电冰箱的数量从6.58台上升到62.10台,年均增长6.2台,拥有洗衣机的数量从1985年的48.29台上升到1992年的83.41台,年均上升5 台。而据抽样调查,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的数量从1985年的0.8 台上升到1994年的13.44台,洗衣机的拥有量从1.90台增长到15.41台,年均增长1.5台。(注:张文魁:结构性因素:零有效增长抑或高通胀增长,《经济研究参考》1996年第27期。)同时,农产品由于生产条件差、组织制度不完善和贸易条件恶劣等因素的制约,长期处于徘徊之中,成为困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一大问题。可以说,消费主体结构畸形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和农业发展迟缓,正在成为我国近阶段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如果这种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将很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并且会加深社会经济矛盾。因此,适时调整工农关系,缩小收入差距,完善消费主体结构是我国宏观经济实现良性运行内在的客观要求。
在调整工农业关系时,笔者认为重点应该围绕农民收入的提高和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上。因为农民收入的提高,不仅有利于农业的稳定发展和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而且有利于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和繁荣,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进而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又使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得以扩大,农业劳动者的收入提高,从而形成社会经济整体的良性循环。但也有必要指出,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能过多地寄希望于农业内部,也不能寄希望于把农业比较利益提高到二、三产业相同的水平。因为即使在美国,和城市家庭相比,农村家庭的收入也普遍低于城市,在农场的经营收入中,来自农业的收入只占很小的比重。如1987~1991年美国农村中等家庭平均年收入在24500~24700美元之间,大约比城市中等家庭收入低25%;1992年农场经营者家庭收入40068美元, 来自农业的收入平均占总收入的11%,约90%的收入来自非农业。(注:胡恒洋:美国农业和政府农业政策,《中国农村经济》1996年第6 期。)从长远来看,农民收入的提高还是要依靠二、三产业的发展。而从近期看,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下降幅度过大,农业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农业利益漏损较多,只要采取恰当的措施,使农业增产从而使农民增收的潜力仍然较大。
概括地说,90年代我国政府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的基本策略应当围绕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交易成本为重点,采取外部输入和内部调整相结合的政策措施。
1.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实行价格支持政策。主要对象是对人们生活和生产产生重大影响的农产品,如稻谷、小麦和棉花以及主要油料作物等。支持价格确定的依据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的规模和农业部门平均技术条件下的平均生产成本和适当利润,结合地区之间自然条件的差异性,采用地区价格补贴,直接支持和间接支持相结合。基本原则是鼓励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先进技术的应用,照顾农业生产者的利益,避免谷贱伤农;对于其它农产品,则应该让其接受市场调节。这样既有利于农业产品品种结构的调整和质量的提高,优化资源配置,又减轻财政负担。同时,必须加快国有粮食部门的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购粮款截留、挪用和粮食购销价格差额过大等不合理现象。
2.调整财政投入方向。重点放在社会经济基础性的、公共性的瓶颈产业和用以支持我国支柱产业的改造和建设,以及科技研究和开发推广事业。政府对作为既是基础产业又是瓶颈产业之一的产业的投入,着重应放在农业基本设施建设方面,如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土壤改良、中低产田的治理和大型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以及农业科技开发研究等,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业发展后劲。这方面的投入必须得到长期保证,其数量不能低于《农业法》规定的标准。
3.鼓励和支持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各级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选择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在政策上加以正确引导和支持。做好这项工作,可以减少农业部门利益的漏损和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减少市场风险,增加农业的比较利益;也有利于品种和质量的改善,技术成果的应用;并且对于增加农业内部的就业机会,增强农业部门对剩余劳动力的自我消化吸收能力,增加农民收入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4.适当对外开放农产品市场,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产品余缺。由于近年来国内农产品价格的连续大幅上涨,国内农产品市场的主要产品价格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国际市场同类产品的价格。因而,除了对个别特别重要的农产品有必要给予适当的价格支持外,适度开放国际市场是可行的,这有助于调剂产品余缺和提高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多少有利于农业资源压力的减轻。
5.加强并完善农业立法。要用法律形式保证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保护耕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和农民的正当权益,包括明确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对农业的责任,杜绝非法侵占、滥用和浪费耕地和破坏农业资源的现象,禁止滥用农用化学品的行为,明确农民对国家、地方和集体的义务,禁止巧立名目向农民收取各种非法摊派、增加农民负担等行为。
6.改革和完善农村组织制度。主要包括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地制度,如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种服务(技术、信息和营销等),这有利于农业劳动者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加收入。
标签:农业论文; 农产品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宏观调控手段论文; 三农论文; 价格保护论文; 宏观调控论文; 农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