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思想品德课堂活动设计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维能力论文,思想品德论文,课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堂活动是实现每一堂课教学目标的载体,是指学生在课堂内所进行的全部的主体性学习行为和过程,也是教师主导性教学活动的全部内涵。就初中思想品德课而言,课堂活动应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着教学主题所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它是体现思想品德课课程价值的核心环节。
《上海市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本学科课程定位作了如下表述: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是对中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基础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显然,思想品德课的课程价值在于培养大写的“人”。通过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正确分析相关社会现象和问题,从中形成正确的判断并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或者基本方向,是一门智育和德育内在统一的显性的德育课程。那么我们现今的思品课课堂活动有没有真正凸显课程价值呢?应当说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上,已经很大程度地改变了“一言堂”或被学生戏称为“独角戏”的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但在这些“热闹”、“活跃”的学生课堂活动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用单一的甚至是简单的案例说明复杂的社会现象、用有明确答案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用同一思维层面且更多的是低思维水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用圈划教材知识点来让学生理解等现象。“热闹”的课堂活动背后并没有真正体现学科的课程价值,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思想品德学科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在《美国教育的中心目的》一文(1961)中声明:“强化并贯穿于所有各种教育目的的中心目的——教育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培养思维能力。”思维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使知识内化。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说到“只有在思维过程中获得的知识,而不是偶然得到的知识,才能具有逻辑的使用价值。”对于思想品德学科来说,基于课程知识学习、思辨过程的“结论形成或是建构”而培养的能力,才能有效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目标,即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公民品德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它是通过各门课程的学习和整个教学过程逐步培养起来的。在思想品德学科的课堂活动中,应注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1.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反映和认识事物的个性心理品质。它包括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
概括能力是指从许多个别事物的各种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本质属性的个性心理品质。就初中思想品德课而言,学生的概括能力主要表现在能根据材料提供的背景和规定的角度,概括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判断能力是指主体对于对象作出符合实际的断定的个性心理品质。就初中思想品德课而言,学生的判断能力主要表现在能运用思想品德课知识解释形成社会现象的原因,解释社会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推理能力是指主体由已知判断引出新判断的个性心理品质。就初中思想品德课而言,学生的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能运用思想品德课知识,并借助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于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或可能结果作出合理推论和预测等。
2.辩证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指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反映现实的个性心理品质。主要表现为能够运用思想品德学科的知识,对社会现象进行较为全面的辩证的理论论证,并能依据相应的事实加以佐证。佐证逻辑线索清楚,观点准确、全面。
虽然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在其他学科中也有体现,但在思想品德学科中又表现出理论性、思辨性和现实性的特点。它集中体现在学生实施理论学习过程中分析和解决问题所表现出的思维品质特征。
二、思想品德学科的课堂活动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立足认知起点,激发学生思维动机
构建思考的课堂,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但是积极思考不会自动发生,那么怎样促使思维开启并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这需要我们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上正确把握学生认知起点,到达“最近发展区”,才能促使学生的思维启动。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有两种不同的发展水平:实际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实际的发展水平是指个人当前的智力水平和解决当前具体事务的能力。个人还有潜在的发展水平,这可以在教师或其他个体,比如共同学习的同伴的帮助下达到。而这两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
显然我们只有找准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这个区域进行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促使其到达潜在的发展水平。然而最近发展区只是一个潜在的且虚拟的空间,因此只有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的认知起点及其与所要学习的内容之间的关系,才能使这个发展区呈现。
在课堂活动设计中,我经常会采用“已经知道的和想要知道的”这个活动策略来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这是个非常神奇的策略,“已经知道的”一栏,呈现了学生已知的内容,也就是学生的认知起点。“想要知道的”一栏,呈现了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的问题,这部分将和学生的起点认知一起,成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在实施这个策略的时候,只要你鼓励学生可以提出任何问题(也许是幼稚的问题),才能真正鼓励他们更深入、更广泛地看待问题。这个策略常常能激发思考和讨论。
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教材中“科技的重要地位”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科技的重要性。惯常的做法,教师会选择一些素材,如新兴科技的事例或图片,通过演绎的方式让学生明白科技的重要性;同样通过具体的案例,演绎科技对生产力三要素的作用,从而得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结论。通过教学,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教材的知识。但是,学生的思维有没有被点燃、能力有没有得到提高、书上的知识是不是被内化呢?
当我们采用下面这个表格,“已经知道的”这一栏,显示出学生对于科技改变人类生活以及它是当今各国竞争的重要内容已经初步了解。“想要知道的”一栏,显示出学生对未来新科技的奇思妙想,显示他们并不清楚科技究竟是怎样产生作用从而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重要内容的,即为什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是随着问题链的推入,学生的思维已经被点燃。接下去的教学,需要教师搭好“脚手架”来帮助学生提升思维的能力。
当我们找到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立足于他们的实际需求,随后开展的教学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学习的动机。
2.设置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多角度思维
在把握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后,需要设计适宜的问题情境。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建的各种问题情境,可以促使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多种思维能力。
真正的教学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课堂活动中设计的问题情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基于问题的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由来已久,有着深厚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杜威认为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才可能刺激思维的产生。布鲁纳也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对初中学生而言,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探究问题解决的过程,更容易建构知识并将其内化。
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教材中“社区与家庭、学校的关系”一课,学生在理解社区与社区成员之间的关系时,教师设计了一个案例式的课堂活动。先提供一个真实的故事——我的姨妈是一位退休工人,两年前她报名成为社区“助老服务社”的“助老服务员”。每天她都要去照顾管辖楼组内的几位生活自理有困难、经济收入较低的老人,为他们提供包括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内容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然后教师设计了一个带有矛盾冲突的问题情境“家里人都不理解,说你一退休老人,不在家安享晚年,每天这么累去照顾这些社区孤老,钱么只有一点点,值得吗?但是姨妈说:当初自己子女的就业问题是社区帮忙解决的,如今自己能在社区中出点力,觉得很开心。你能理解姨妈为什么要这么做吗?请说明理由。”这个问题的矛盾冲突在于:钱那么少的工作不值得那么辛苦地去做,但是姨妈为什么认为值得。学生在解决姨妈为什么认为值得去做这个问题的过程中,经过多角度的思考,建构起社区与社区成员之间存在的互为关系。此时,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请学生用图示的方法建构出社区与社区成员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展现了学生思维的过程。
3.搭建“脚手架”,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脚手架”原是指建筑行业用以辅助施工的工具。在课堂活动设计中,教师也应提供这样的支架,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并在此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
从知识的认知过程来看,课堂活动需要搭建支架。因为知识是一个与个人的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对一个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一定是伴随着个人的实践经验逐步形成和建构,这种实践的过程不是对知识的简单片面理解,而是通过一定的实践载体,通过丰富的体验,逐步建立对知识的全面认识和理解,形成属于个人的知识结构。这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实践载体就是课堂活动中搭建的合适的支架。
从思维的基本过程来看,课堂活动中支架的合理搭建将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思维过程包括了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一系列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课堂活动中合理搭建的支架可避免出现“复杂的社会现象被简单的素材对应”或组织“有明确答案的问题讨论”等,从而导致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同一能力层面甚至是低水平层面的现象。
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教材中“走和平发展道路”一课,教学重点是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通过课前调查“近年来在与我国有关的重大国际事件中,国际社会或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评价有哪些”,了解了学生对中国国力渐强后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还是“国强必霸”持有的不同看法。基于这样的学生认知起点,我们提供了一个讨论题作为支架:纵观过去500年的历史,西方主要国家的崛起之路都伴随着对资源的掠夺和控制、对地区和国际秩序的挑战、海外扩张、军事征服,甚至是大规模的世界战争。在“国强必霸”的所谓历史铁律下,有人就认为,经济和军事实力不断增强的中国将不会满足于现状,必然走上扩张的道路。你赞同“国强必霸”的观点吗?为什么?这里,学生将调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得出自己的观点。但是此时得出的观点可能还比较片面,我们提供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再次重申的“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容作为进一步思考的支架,请学生讨论“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说明中国为什么必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明确自己的观点且提供论据支撑。”经过这个阶段的思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并渐渐形成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这个知识。课上到这里,似乎已完成这个知识的教学任务。但是思想品德学科培养的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否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也即迁移知识的能力……因此,我们再一次以案例作为支架:“中日钓鱼岛事件中我国的强硬态度,中国从未放弃用武力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中国军费也在逐年增加等等,这与和平发展道路不是相互矛盾吗”?以及“中国从利比亚撤侨行动之所以快速、高效的原因有哪些”?通过这两个素材的分析讨论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迁移和验证的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维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其实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日后的终身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今天的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是帮助学生学会思考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