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1]2002年在《白薇和杨骚:话剧的性别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二叁十年代的文坛上,白薇和杨骚是十分独特的一对情侣作家,他们的话剧创作带有明显的性别倾向性。从性别的角度比较探讨这两个作家的剧作,既可更全面深入地考察他们的创作个性和风格特征的异同,也可将性别的比较研究引进戏剧学科领域,以拓展话剧的研究领域与范式。本论文以二叁十年代的历史文化语境为背景,从性别理论的角度,借助性别心理学、女性主义批评和戏剧学等理论、方法,通过比较研究白薇和杨骚的剧作在审美内涵、人物塑造、戏剧体式等方面的性别差异,探讨两位剧作家不同的性别意识、生命体验、心理特点及其对审美表现的正负面影响,总结其中有价值的艺术经验与历史教训,这将有助于把艺术创作推向大写的“人”,也可为当前的女性写作提供有益的鉴戒。
陈敏[2]2004年在《“情绪化”与“诗化”的话剧模式——白薇和杨骚的话剧艺术比较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薇和杨骚的创作个性呈露出明显的性别倾向性:白薇倾重女性作家感性的抒发,而杨骚则侧重男性作家理性的探索。白薇的剧作为二叁十年代剧坛提供了一种具有吸引力的“情绪化”的诗剧或话剧模式;而杨骚的剧作则提供了一种富有韵味的戏剧的“诗化”体式。
陈敏[3]2006年在《白薇和杨骚剧作人物塑造的性别阐释》文中研究表明白薇和杨骚是20年代中国话剧界迅猛崛起的两颗新星。在他们的剧作中,主体的性别意识流灌于人物形象塑造的全过程。他们的笔下,戏剧人物的典型化让位于性别人物的心态化。本文从性别的角度阐释两个作家在人物塑造上的不同特点,总结其中有价值的艺术经验与历史教训,以期为中国当代话剧的发展提供有益的鉴戒。
张凰婧[4]2010年在《新时期白薇话剧创作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自上世纪二十年代起,白薇经历了近六十年的创作生涯。但是与她的同乡丁玲比起来,白薇所受到的关注还是太少了。新时期以来有关白薇戏剧创作的评论渐多,本文即试图将这些研究成果分为整体研究、专题研究和比较研究叁个部分,对其进行评述,以期引起研究者的进一步关注。
黄瑶[5]2017年在《论白薇作品中的身体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试图运用埃莱娜·西苏的“身体书写”理论,以白薇的创作时间为线索,从题材、主题、人物形象等方面入手,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梳理白薇作品中身体书写的特殊含义,以期发掘白薇及其作品在中国现代女性作家群中的独特意义。从1922年初涉文坛到1975年因病搁笔,白薇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叁个阶段:第一阶段(1922-1926):呼应五四时期女作家对爱情题材的偏爱,白薇此时的创作以表达“爱情至上”主题的戏剧为主,颇有意大利戏剧的诡谲气息,充满唯美色彩。作品立足五四新文化反封建反传统的启蒙主题,致力于揭示封建男权社会中女性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注重其独特的个体生命体验。第二阶段(1927-1949):经历了国内第一次大革命、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白薇对社会的认识更为深刻,创作超越两性关系,加入了民族和社会问题,体现了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及民族国家情怀。此时的作品体裁多样,涵盖戏剧、小说、诗歌及散文等各种类型,散发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反帝意识及阶级意识。第叁阶段(1950-1975):新中国成立之后,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逐渐被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求所取代。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白薇的创作亦发生改变。为响应社会主义建设,白薇主动请缨,先后去北大荒和新疆参加农场建设,前后共计共九年时间。艰苦卓绝的环境及高强度的劳作使得白薇无暇写作,因而此时的作品多为宣传呼吁性质的纪实类短篇,以诗歌和通讯为主,创作个性也逐渐泯灭于大时代的巨型话语之中。本文的叁个章节大致对应白薇创作的叁个分期。以性别、革命和劳动叁个关键词入手,从个性解放语境、革命话语及社会主义建设叁个方面探讨白薇作品中的身体书写及其时代意义,力求指出身体作为一部“活的历史”所包含的丰厚的社会历史内容,并尝试以“重写文学史”的姿态还原白薇及其创作在当时文坛的重要价值及特殊意义。
陈达红[6]2006年在《中国现代诗剧审美艺术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现代诗剧在其短暂的发展历程中,创造性地融汇西方诗剧与传统“剧诗”长久建构起来的诗剧的审美机制,艺术创造逐步走向成熟。本文以诗剧的本体特征为基点,与已有的研究成果达成学理性的对接,运用戏剧学、诗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及整体研究的方法,检视现代诗剧的历史发展与形态特征,探讨现代诗剧的边缘化与孤寂的生存状态及其构因,力求深入论述现代诗剧的审美机制、审美特征。对这些问题的把握,将有助于认识现代诗剧的历史贡献和不足,总结其艺术创造的经验教训,以期促进当代戏剧创作及发展。 论文第一章在对“诗剧”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具体阐明诗剧的本质特征和审美机制。 第二章以诗剧的本质特征和审美规律为主要依据,同时兼顾诗剧与所处文化语境的关系,对现代诗剧史作一个新的划分。论述现代诗剧创作叁个时期的不同特征及其表现形态,试图从作品层面揭示现代诗剧的本质特征与发展规律,同时阐述现代诗剧孤寂的生存状态及其构因。 第叁章依据诗剧的审美机制,探讨现代诗剧独特的审美特征,具体体现在现代性与民族性的结合;诗歌体式的中西融合;意象、意境的艺术营造叁个层面。对审美特性的讨论无疑有助于审美艺术研究进入到较为深刻的层面。 结语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诗剧的历史贡献和不足,说明诗剧的文体形式和精神必将影响着当代戏剧和诗歌创作。
参考文献:
[1]. 白薇和杨骚:话剧的性别比较研究[D]. 陈敏. 福建师范大学. 2002
[2]. “情绪化”与“诗化”的话剧模式——白薇和杨骚的话剧艺术比较谈[J]. 陈敏.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4
[3]. 白薇和杨骚剧作人物塑造的性别阐释[J]. 陈敏.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4]. 新时期白薇话剧创作研究综述[J]. 张凰婧.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5]. 论白薇作品中的身体书写[D]. 黄瑶. 湖南大学. 2017
[6]. 中国现代诗剧审美艺术研究[D]. 陈达红. 福建师范大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