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产业增长与效益分析_增长速度论文

民族地区工业增长与效益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效益分析论文,民族地区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认为,民族地区工业增长速度与全国的差距,主要是在90年代形成,其根源在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滞后。就工业经济效益而言,部分民族省区通过发展优势产业,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使工业效益的主要指标已进入全国的先进行列,有的已达到或接近全国的平均水平,或者正在缩小与全国的差距,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也可为发展滞后的民族省区提供借鉴。民族地区要缩小与全国工业发展的差距,不仅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而且要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关键是提高经济效益。

作者龙远蔚,1954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我国正处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变革时期,工业的经济规模及发展速度是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本文拟通过分析民族地区的工业增长速度及其经济效益,探讨民族地区工业经济与全国的发展差距及缩小差距的可能性。

一、民族地区的工业增长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工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工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212.1亿元(当年价,下同)增长到1994年的3776.9亿元,按可比价格每年平均增长11.8%,同期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57.68%提高到65.5%,[①a]表明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工业增长速度的主要特征为:

(1)增长速度逐渐加快,但仍低于全国水平,90年代后增长速度的差距急剧扩大。1979~1994年,民族地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8%,比全国低3.1个百分点。从各个时期的增长变动情况看:1981~1985年和1986~1990年这两个时期,民族地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分别为10.4%和12.23%,总体增长速度逐渐加快,与全国相比,增长速度的差距由1.64个百分点缩小到0.94个百分点。但是在1991~1994年期间,我国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3.98%,民族地区仅增长12.8%,增长速度的差距扩大到11.18个百分点,其中,1994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6.1%,民族地区仅增长13.2%,[②a]相差12.9个百分点。

上述急剧扩大的差距表明,民族地区未能与全国一样进入90年代的工业快速增长期。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在1993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峰值后,随着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出台,“过热”的经济增长速度已明显“降温”。民族地区在这个经济周期所形成的差距,只能在下一个经济周期通过加速发展来缩小。但因积累的增长速度差距相当大,要缩小差距也将非常艰难。

(2)国有工业在工业经济增长中仍居主导地位。1994年,国有工业占民族地区全部工业总产值的55.68%,比全国(34.07%)高21.61个百分点,远高于全国水平。从8个民族省区的情况看(表1),除广西外,民族省区国有工业所占的比重均在65%以上,青海国有工业所占的比重高达84.04%,比1985年还增加了2.9个百分点,表明民族地区工业增长对国家投入的依赖很大。

表1 1994年民族省区工业总产值结构(按经济类型分) 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5)》、《中国民族统计年鉴(1995)》,1995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由于我国的国有工业尚兼有多重职能,除创造利润外,还需兼顾社会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为地方发展(如农业、教育等)服务,国家战略资源的开发等,与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的其它经济类型企业相比,国有工业的增长速度要缓慢得多。90年代我国工业的高速增长,实际上主要是由非国有工业的发展推动的,1991~1994年,我国国有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不到10%,而以乡镇工业为主体的集体工业年均增长近30%,城乡个体工业年均增长近50%,最高的1993年增长67.97%,其它经济类型工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年均增长率超过60%,最高的1993年增长率达86.54%。就我国各省而言,国有工业比重低的省区,工业增长速度相应较快,反之则较慢。所有制结构的差异,是90年代民族地区工业与全国差距迅速拉大的重要原因。

(3)民族地区内部发展不平衡。从总体上看,8个民族省区的工业增长速度均低于全国水平,但各省区的增长趋势则大不相同(表2)。1979~1990年,与全国工业增长走势大体相同的有内蒙古、广西、云南、青海、宁夏,其增长呈逐渐加快之势,但均低于全国的增长速度;西藏在1979~1985年的7年间,工业生产呈下降走势;贵州、新疆的增长速度则是先高后低,新疆1979~1985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6.15%,比全国高4.11个百分点,1986~1990年则降至比全国低1.66个百分点。在关键的90年代我国工业高速增长期,8个民族省区中只有广西抓住了机遇,1991~1994年,广西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0.33%,比全国高6.35个百分点,其中1994年的增长速度比全国高10.55个百分点,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从而将1979~1994年与全国扩大的差距缩小。云南、贵州的增长速度虽然加快,但与全国相比差距仍很大。而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90年代的增长速度均比1986~1990年有所下降,增长速度的差距均扩大到12个百分点以上。西藏则仍未能摆脱低速增长格局,1994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表现出发展的不稳定性。

表2 民族省区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单位:%

本表根据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1995年统计年鉴、1995年中国统计年鉴、西藏1994年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整理。上述年鉴均由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西藏为1991~1993,1979~1993年数。

增长速度的不同,从而使人均数量指标也随之发生变动(表3)。1978年,民族地区人均工业产值为全国平均值的43.41%,1994年降为36.9%。8个民族省区中,同期除广西人均值的相对差距缩小0.9个百分点外,其余民族省区人均值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均急剧扩大,其中,青海、宁夏的人均工业产值均由较接近全国降至不足全国人均值的50%,西藏人均工业产值仅为全国的3.85%,差距非常大。

表3 民族省区人均工业产值变动单位:元,%

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资料来源同表2。

二、工业经济效益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平均利润率规律已在我国的工业各行业间发生作用,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和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地区工业结构的调整,过去那种民族地区低价输出基础原材料,在东部沿海地区形成高附加值制成品的物流和价值流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最能反映这种变化的典型是上海:1978年,上海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百元资金实现的利税高达75.5元,比全国平均值高2.13倍,比居全国末位的贵州高8.82倍,而1994年上海的该项指标只比全国高15.46%,具有雄厚科技力量,最好职工素质的上海,原材料、能源价格的上涨已使其工业的资金利润率大大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工业的增长仍然主要靠投资推动,随着多年来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使投资的边际效益开始下降,至1994年,我国工业的固定资产利税率、资金利税率均比1978年下降了一半。

在上述的大背景下,民族地区工业经济效益的变动表现得十分复杂。表4显示,部分民族省区的工业经济效益已进入我国的先进行列,有的已接近和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有的民族省区经济效益正在逐步提高,与全国的差距不断缩小,还有部份民族省区的经济效益始终处于全国最落后地位,未能随着我国工业物流或价值流的变化提高经济效益。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

(1)云南、广西由于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工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已进入全国先进行列。1978年,云南省国有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利税率为11.1%,资金利税率为11.59%,分别居全国第24位和23位,通过多年调整工业结构,优先扶持发展具有巨大优势的烟草工业,1990年后两项指标均大大高于全国水平,稳居全国第一;广西通过调整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在全国工业效益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仍保持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固定资产原值利税率、资金利税率分别由1978年的全国第13位和15位跃居全国第3、4位。1994年云南、广西的这两项经济效益指标已超过了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北京、天津等沿海发达省市,成为我国工业经济效益最好的地区。广西、云南的流动资金周转速度分居全国第6位和第8位,也进入了我国的先进行列。

表4 民族省区工业经济效益变动单位:元

资料来源:1991、1995年中国统计年鉴,《广西统计年鉴(1983年)》附录。

(2)贵州、内蒙古的工业经济效益均有所提高,在全国的排位有所靠前。其中,具有烟、酒相对优势的贵州省,1978年固定资产原值利税率、资金利税率均居全国第27位,1990年跃居全国第7位和第6位,并且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0年代后,贵州的工业经济效益有所下滑,但1994年仍高于或接近全国的平均值。原材料和能源工业占较大比重的内蒙古自治区,在我国工业产品物流和价值流的变化中受益非浅,国有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利税率、资金利税率的绝对值逐年提高,由1978年均居全国第28位提高到第23位和20位,虽然在全国仍处于较落后地位,但已显示出一定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3)新疆、宁夏、青海、西藏的工业经济效益仍处于全国的落后地位。其中,新疆、宁夏的固定资产原值利税率、资金利税率均有较大幅度下滑,新疆的两项指标分别由1978年居全国第19、14位降至第27位和28位。青海、西藏两省区的工业经济效益始终居全国末位。四省区的固定资产原值利税率、资金利税率都大大低于我国同期银行存贷款的利率水平。

从工业各行业的经济效益看,民族省区的情况也很不一致。在依托地区资源优势发展工业方面,最成功的是云南,1994年云南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烟草加工业的资金利税率高达140.3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一倍,烟草工业实现利税总额达234.44亿元,占全省独立核算工业利税总额的80.36%。广西也较好地发挥了资源优势,1994年,以蔗糖生产为主的食品加工业资金利税率达24.65%,比全国同行业的平均值高2.07倍,实现利税总额19.24亿元,占广西独立核算工业利税总额的19.1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资金利税率比全国高32.35%,实现利税12.24亿元(其中水泥制造业8.86亿元),占利税总额的12.15%。广西、贵州的有色金属采选业,以及广西、贵州、云南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贵州的煤炭采选业,内蒙古的黑色金属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新疆的纺织工业等,经济效益都好于全国同行业,较好地发挥了地区自然资源优势。但是,从总体上看,大部分民族省区的资源优势仍未发挥出来,如内蒙古的煤炭储量居全国第二,且开采条件良好,但煤炭采选业的资金利税率仅0.99%,只及全国的18.57%(与其他民族省区比较,煤炭资源丰富的贵州,资金利税率比全国高52.72%,煤炭资源匮乏、开采条件恶劣的广西、云南,资金利税率也分别比全国高46.15%和31.52%);新疆的石油资源极为丰富,1994年石油和天然气采选业产值达148.15亿元(当年价),占新疆工业总产值的26.47%,但全行业则出现了亏损(而石油资源并不丰富的广西,该行业的资金利税率则达22.84%,比全国平均值高54.95%)。内蒙古、青海、西藏的羊毛资源丰富,但其纺织业的资金利税率均低于全国水平。青海省在全部35个工业行业中,有22个行业出现亏损。

综合考察8个民族省区的各工业行业,在资源开发及加工型工业方面,云南、广西、贵州均较好地发挥了地区资源优势,内蒙古部分发挥了资源优势,新疆、宁夏、青海、西藏大部分资源优势仍未发挥出来。在公平竞争性行业方面,[①b]广西显示了较强的实力,如普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资金利税率,广西分别比全国平均值高1.21倍和29.98%,并且大大高于全国工业资金利税率的平均水平,在大多数竞争行业中,广西的经济效益均好于或接近于全国。云南、贵州在部分竞争性行业、内蒙古在少部分竞争性行业中也取得了较全国好的经济效益,而新疆、宁夏、青海、西藏在竞争性行业中的经济效益均较差。在电子、办公自动化设备制造等科技含量高的新兴工业行业中,各民族省区均与全国有一定的差距。[②b]

固定资产原值利税率、资金利税率均反映了地区工业投入产出的效益状况,若从利润总额指标考察地区工业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民族地区也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表5显示,在8个民族省区中,只有云南、广西的工业企业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内蒙古、贵州的企业自我发展能力相对较弱;而新疆、宁夏、青海、西藏的工业企业盈利水平均极低,其中,青海省自1992年起,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的利润均为负数,由于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其自我扩张的基础,而且也日益成为能否获得信贷的标准,因此四省区的工业企业显然缺乏自我扩张能力。[①c]同时,由于新疆、宁夏、青海、西藏的财政自给率均很低,地方财力严重不足,在没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情况下,要加快四省区工业的发展,仍然要依靠增量资金的投入。

表51994年民族省区独立企业经济效益指标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5)》。

三、云南、广西工业发展启示

改革开放17年来,各民族省区在工业发展方面都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也有过不少教训,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是加快民族地区工业发展的基本前提。在发挥地区自然资源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和加快工业发展速度等方面,云南和广西的一些经验应当引起重视,因为两省区的一些经验更加值得处于相同发展状况的其他民族省区借鉴。

(1)调整工业内部结构,充分发挥地区自然资源优势。民族地区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富集区,被誉为“中国21世纪的希望”。发挥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自然资源开发,而是集中地区的财力、物力和技术力量,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使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工业取得比全国同行业和全国工业平均利税率高得多的经济效益,并形成地区的经济支柱。云南省的成功之处在于:依托本地区的优质烤烟,集中财力和技术力量对烟草工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卷烟质量,创名牌,使烟草工业在全国取得绝对优势地位。云南的这一发展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94年,作为支柱企业的玉溪卷烟厂实现利税146.7亿元,创利润60.95亿元,分别占全省独立核算工业利税总额和利润总额的50.29%和68.02%,烟草工业的巨额利税提高了企业和地方政府财政的实力,为其他部门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广西则是集中有限的财力优先发展蔗糖工业(亚热带种植优势),加大对甘蔗种植的科技投入,提高甘蔗种植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甘蔗的出糖率,经过多年的努力,使蔗糖产量迅速提高,1994年虽然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蔗糖产量仍达219.6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7.1%。蔗糖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批大中型企业,1994年实现利税超千万元的生产企业达49家,其中有12家实现利税超过4000万元。广西蔗糖工业的资金利税率达30.84%,远高于全国同行业水平,比全国工业平均资金利税率高2倍,也突出了地区资源优势。[②c]同时,大批农户靠种植甘蔗走向富裕,在贫困地区,甘蔗的种植已成为许多农户摆脱贫困的重要手段。

(2)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调整民族地区内部的区域发展政策。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普遍现象,在各民族省区内部也同样如此。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在财力和投资能力都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应当把资金优先投放在经济效益较高的地区,亦即体现效率优先原则,这样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积累尽可能多的资金,从而为落后地区的开发奠定物质基础。这也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即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后发展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国改革开放后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正是遵循了这一原则。但是,在我国的各个民族省区,由于各种非经济因素的作用,则往往优先体现公平,并将主要精力放在解决温饱问题,把有限的资金优势投放在落后地区。80年代广西的区域发展政策就是大体如此。[①d]以广西经济最落后的河池地区和经济较发达的玉林地区为例(表6),河池地区人口不到玉林地区的一半,而国有工业固定资产则几乎是玉林地区的一倍,按人均值是玉林地区的2.96倍,表明相对玉林地区而言,广西的工业投入是长期向落后的河池地区倾斜的。然而,河池地区以将近一倍于玉林地区的工业固定资产,创造的产值只有玉林地区的47.8%,利税总额只有玉林地区的28.41%,全员劳动生产率不到玉林地区的一半,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利税4.5元,只及玉林地区的16.9%,并且大大低于银行存贷款的利率水平。抱有良好的扶持愿望,优先体现公平,不仅难以改变落后地区的贫困面貌,反而由于把有限的资金优先投向经济效益差的地区,加剧了财政收支的紧张状况,制约着广西其他地区的发展,沿海区位等优势也未能发挥出来。由于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使广西在整个80年代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仅落后于全国,而且也落后于其他民族省区。直到90年代,广西才根据新的发展机遇,及时调整区域发展政策,以“服务大西南、建设大西南出海通道”为目标,实施沿海开发战略,加大了桂东南沿海地区的开放开发力度。新的区域发展政策使广西东南部沿海地区出现了跨越式的增长格局,从而带动了广西经济的全面增长。1991~1994年,广西的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0.33%,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2%,分别比全国同期的增长速度快6.35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从而基本上消除了1979~1990年与全国形成的增长速度差距。另一方面,随着广西经济实力的增强,也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开发力度,而贫困落后地区在东南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推动下,以及随着边境贸易的开展,出海大通道的南昆铁路及沿线重点建设,红水河流域水电资源的开发等,也加快了发展速度,至1994年,广西已有700多万人口摆脱贫困(目前尚有700多万贫困人口),多数贫困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超过9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0元以下的县只剩下了3个。[②d]脱贫的速度也在加快。实践证明,在民族地区内部,同样应当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尤其是工业的投入,必须根据效益原则来合理布局。

表6 1983年河池、玉林地区工业经济效益对比 单位:万元

地区 总人口 国有独立核算 国有工 国有工 国有工业

(万) 工业固定资产 业企业 业利税 全员劳动

原值 总产值 总额生产率(元)

玉林 753.53 55848

72861

1485210451

河池 318.18 93453

348114219 4851

(3)大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三个有利于”为准绳,创造非国有制工业发展的环境与条件。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工业的持续快速增长,主要还是得益于非国有制工业的兴起及蓬勃发展。如前所述,民族地区工业发展的差距,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非国有制工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国。当然,处于内陆的民族地区在吸引外商投资等方面有许多先天不足,1994年,8个民族省区实际利用外资仅12.392亿美元,而其中处于沿海的广西就占了(8.5亿美元)68.6%,[③d]因此,内陆民族地区基本上未能从引进外资中获得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但是,无论是吸引外资,还是吸引国内资金,都取决于区域内的投资环境(包括政策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等)。若能在区域内营造较多的盈利机会,外商投资企业及其他经济类型的企业都能较快地发展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关键还是大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敢于让利,实行“低门槛”政策,要有盈利的机会诱使国内外的资金、技术等要素流进来。在这方面,不少民族地区仍然抱着传统的旧观念,生怕利益外流,如一些民族地区凭借着区域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在自然资源尚未开发时就纷纷要求提高资源开发补偿费,需知:资源开发补偿费只能≤[资源产品的市场价格-(开发成本+平均利润率+税收)],而在某项自然资源尚未开发之前,不确定的因素很多,过高的要价只能将国内外投资者吓跑。在吸引国内外资金,发展非国有制工业方面,广西北海的某些经验值得借鉴:北海市自1984年被国务院划为沿海开放城市后,多年来吸引的国内外投资廖廖无几,1990年工业产值仅7.1亿元,在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居最落后地位。90年代初,北海市采取灵活的措施,实施“低门槛”的土地开发政策,借“土地热”刺激地方经济的繁荣,使几十亿资金、几十路大军汇集北海,形成了我国90年代的“北海热”。1992~1994年3年间,全国各地到北海开办的各类内联企业达4830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骨干企业就有近20家,同期全市共审批“三资”企业1027家,合同投资总额45.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38亿美元,1994年的工业产值达71.7亿元,比1990年翻了几番。[①e]北海也因此成为广西经济的新增长点,刺激了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区域内营造盈利机会也是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及个体企业兴起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能否在区域内营造盈利机会,则取决于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以及由重视程度决定的政策措施的力度。广西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深刻反映了这一问题。80年代以来,广西虽然也重视发展乡镇企业,但由于重视的程度不同,采取的政策措施不同,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都较缓慢,1990年乡镇企业总收入仅104.99亿元(现价,下同)。而同样的人力资源,在同样的区域,90年代后由于加大了政策、资金和科技的扶持力度,从1991年起,乡镇企业总收入的增长速度连续4年居全国之冠,1994年达1472.82亿元,几乎每年翻一番,其中,乡镇工业营业总收入达622.44亿元,成为广西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1995年,广西乡镇企业依然保持了迅猛的发展势头,全年营业总收入2500亿元,总产值(90年不变价)2100多亿元,利税175亿元,实现了持续跨跃式的发展。[②e]可见,民族地区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虽然困难重重,但并非就不能获得快速发展。

四、关于加快民族地区工业发展的思考

(1)加快民族地区工业的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国家的投入,而应主要依靠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提高经济效益,转变增长方式。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中指出:“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关键要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对于民族地区来说,要缩小与全国经济发展的差距,同样要求有较高的增长速度和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关键是提高经济效益,转变增长方式。

长期以来,不少研究者都认为:东西部发展的差距,主要是国家向东部沿海地区实行倾斜政策造成的。这个判断原则上是正确的。国家在东部沿海地区实施的优惠政策(包括特区政策、吸引外资政策等),使资源要素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推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超高速增长。但是,从国家的资金投入来看,并未仅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表7显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广东、江苏、浙江三省人均国有工业固定资产都低于全国平均数,而青海、新疆、内蒙古、宁夏四省区的人均值均大大高于全国水平,而且均比浙江省高一倍以上,其中青海、新疆的人均值均比广东和江苏高一倍多。从规模总量上看,新疆、内蒙的国有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分别为570.84亿元和563.84亿元,与浙江省(593.15亿元)已相差不远,表明国家对这些民族省区的投入并不少,体现了国家对民族地区的大力扶持和帮助。国有工业固定资产是国家(中央和地方政府)资金的投入所形成,如果考虑到内蒙古及西北民族省区国有工业的经济效益较差,自我扩张(滚动式发展)的能力和地方经济实力都较弱,因此国家对这些民族省区的资金投入按人均值实际上比广东、江苏、浙江高得多。但是根据本文前面的分析,仅依靠国家增加投入并不能解决差距问题,关键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换言之,青海、新疆、内蒙古、宁夏4省区的工业投入产出效益若能达到云南或广西的水平,那也将进入我国的较先进地区行列。相对而言,广西、贵州、云南的人均国有工业固定资产均大大低于全国水平,其中广西的人均数只及新疆的23.3%,只相当于青海的21.26%,国家增加对西南民族省区的资金投入,则将有助于加快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但对西藏来说,增加投入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是必不可少的。

表7 1994年部分省区人均国有工业固定资产原值 单位:元

全国1927.57

青海3832.49

云南1141.79

广东1609.31

新疆3497.79

贵州 990.78

江苏1661.94

内蒙古 2893.10

广西 814.93

浙江1381.35

宁夏2840.08

西藏 564.83

本表按各地区年末总人口计算,资料来源:1995年中国统计年鉴。

(2)深化企业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步伐。

民族地区国有工业所占的比重较大,加快现有国有企业的改造,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从近几年民族地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实践来看,一批企业经过公司制的改造,加强了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显示了较强的发展潜力。其中,内蒙古的鄂尔多斯股份有限公司、伊利股份有限公司,青海三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众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经过股份制改造的上市公司,均取得了比我国同行业好得多的经济效益和较强的企业扩张能力。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原来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如今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和出口企业,1994年实现利税6.43亿元,成为广西创利税最多的工业企业之一,该公司现已注入大量国内外资金,实施三年滚动发展计划,投入资金23亿元,预计两年后产出规模将达100亿元,利税25亿元,表现出极强的企业扩张能力。

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实行严格的上市公司配额制,民族地区能够上市的公司相对较少,国家如果能在这方面对民族地区实行政策倾斜,适当地增加民族地区上市公司的股份配额,这种政策倾斜要比国家直接的资金投入效果好得多。另一方面,针对民族地区国有工业比重大,社会投资不足的特点,应抓紧做好国有资产流动、重组这篇大文章,可考虑将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的部分股权转让给社会公众,激发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投资意识和参与意识,而转让国有股权获得的资金又可投入到新的工业领域,从而加快民族地区工业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尤其是股份制的改造,很有可能成为推动我国工业进入下一轮高速增长期的重要动因,因此,应当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

(3)抓住机遇,迎接新时期的产业转移。

进入90年代后,我国民族地区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主要来自两个方面:①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扬,使一部分资金和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包括向民族地区转移;②我国能源和原材料的不足迫切要求加快西部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近几年来,这种产业转移的趋势已经显现。如,广东的蔗糖业已向广西转移;广西则已出现由桂东南农村经济较发达地区向桂西北较落后地区转移的趋势;华北的能源投资开始向内蒙古转移,其中北京已向内蒙古投资,联合开发内蒙古丰富的煤炭资源,建设火力发电厂向北京输送电力;沿海地区省市已在新疆投资建设优质棉种植基地,我国的纺织工业也已实施“东锭西移”计划,新疆的塔里木等油田正在加速开发之中……这种产业转移的趋势在“九五”时期必将逐步加快,并将延续到下一个世纪。抓住机遇,改善投资环境,迎接新时期的产业转移,争取使民族地区成为新的投资热点,是加快民族地区工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和产业的流动均受平均利润率规律的支配,同时,伴随着产业转移的还有新的技术和新的观念,因此,新时期的产业转移也将有助于民族地区提高工业经济效益,从而增强地区的工业实力和企业扩张能力,推动工业的加速发展。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已将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今后改革与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从“九五”开始,将采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优先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鼓励到中西部地区投资、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等措施,加快中西部地区、包括民族地区的发展。在这种有利的宏观背景条件下,只要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拥有巨大资源潜在优势的民族地区工业,将有可能在我国未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获得超速发展,从而缩小与全国发展的差距。

* 本文着重分析地区工业经济效益,以反映民族地区的工业发展问题,因此主要分析投入产出效益。

注释:

①a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统计年鉴(1995)》。

②a 民族地区1994年的工业增长速度,按《中国民族统计年鉴(1995)》第177页为28.10%,如此将改变整个判断。但同一年鉴第168页和《中国统计年鉴(1995)》均为13.2%,故本文采用后一数据。

①b 相对地区自然资源优势而言,指无自然资源优势的行业。

②b 资料来源同表4。

①c 相对地区工业企业整体而言,并非指单个企业。

②c 资料来源:1995年云南、广西统计年鉴。

①d 有关广西80年代的区域发展政策,详细参见拙作《广西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载《改革与战略》1986年第1期。

②d 1995年广西统计年鉴、中国民族统计年鉴。

③d 1995年中国统计年鉴。

①e 资料来源:1995年广西统计年鉴,1995年3月13日《广西日报》。

②e 资料来源:1996年2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

标签:;  ;  ;  ;  ;  ;  ;  ;  ;  ;  ;  

民族地区产业增长与效益分析_增长速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