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区拜访朋友:与学生平等学习_山中访友论文

在山区拜访朋友:与学生平等学习_山中访友论文

《山中访友》:和学生一起平等地研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山中论文,平等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5年秋天,我应宜昌市宜都教研室之邀去讲学并给学生上一堂语文课。临出发前对方问我给学生上什么课文,我报了课文题目《提醒幸福》。

可等我一周以后站在宜都剧院舞台上,笑盈盈地请学生们打开课文《提醒幸福》时,每个学生都一脸茫然,说:“老师,没有这篇课文呀!”我一惊:怎么会这样呢?旁边的教研员忍不住说:“糟了!我记成《紫藤萝瀑布》了,我叫学生预习的是《紫藤萝瀑布》!”啊?是这样!我问学生课本上有没有《提醒幸福》,学生都说没有!原来他们的教材上根本就没有这篇课文。怎么办?教研员老师说马上去复印,我说来不及了。的确,上课铃声已经响过,下面黑压压地坐着听课老师,怎么来得及呢?

我想,干脆就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临时从他们的课本上选一篇课文来上。我问了学生的学习进度:“你们上到第几课了?”学生给我做了回答。他们刚上完一个单元,下一个单元有这样几篇课文:《春》《济南的冬天》《山中访友》等等。我心里有底了:这个单元,除了《山中访友》我没有读过,其他两篇我以前多次教过。于是,我问学生:“你们想学哪一篇呀?”我想学生多半会选《春》或《济南的冬天》,谁知道大多数学生都说:“《山中访友》!”

实话实说,几秒钟内,我有那么一点点不知所措:这可咋办?根本没有读过的课文我怎么讲?但我马上告诉自己:不要紧,索性就和学生一起平等地研读。我和学生都没有读过这篇文章,正好都处在同一阅读起点,一起研讨,不也很好吗?于是,我说:“好吧!我们今天就来学这篇课文!”

我对学生说:“这篇文章,你们没有学过,李老师也没有读过,不过不要紧,我们现在就一起来读。花十分钟的时间,我们都很快读一遍,然后找出不懂的问题,或者最欣赏的语句,一会儿我们来交流,好吗?”课堂上一下安静了,同学们都进入了默读状态,并开始思考……

这显然是一次猝不及防的挑战。我上过许多次公开课,都是有备而去,可是在这次的课堂上,一切都是空白:课文是陌生的,来不及备课,更来不及写什么教案,也没有任何教参……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要把这课上好,这的确是一个挑战。我曾经说过,对于课堂教学,我追求一种自然、潇洒与“随意”。如果把语文课比做画国画,那么有人喜欢画工笔画——追求课堂的精巧,甚至对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在课前都精心设计因而胸有成竹,对这样的老师我充满敬意;但我不愿意画工笔画,而更愿意“大写意”,愿意课堂上有一些“突发情况”——这最能激发我即兴发挥的教学灵感;不要把课堂填得太满,留一些空间给学生,留一些空白给自己。教学的流程随课堂现场的情况而自然推进,教师“教”的思路和学生“学”的思路融为一体,教师和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对方的心灵,同时也走进课文的深处。

现在,这样的“突发情况”到了。我以平常心很快地和学生同时打开课文,也快速默读起来——真正把自己当做学生走进课文。我圈点勾画,捕捉疑问,尽可能从学生的角度揣摩他们可能不懂并会提出的问题……我是在阅读,同时也是在备课。那几分钟,我真正体验到了什么叫做“把自己当做学生来备课”。

大家都阅读完了,接下来是平等和谐的质疑、碰撞、赏析、交流……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踊跃,我呢,也以学习共同体的一员参与其中,并和他们一起探究问题,分享收获。课后,教研员李祖贵老师这样评论道——

李老师的这堂课,学生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参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文本的交流,与老师的交流,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都体现了学生积极探究的意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对文本主旨的把握还是对语言的品味,都注意了对学生注意力的驱动和自主合作的鼓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师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共同完成对文本的解读。教会了学生一种阅读态度和方法,“读出自我,读出问题”,学会多角度思维。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学生倍感阅读的快乐。教师指导朗读,引导对问题的探究,都考虑到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法的指导。书,应该怎么读,对不理解的问题应该如何探究,教师都及时进行了适当的点拨。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了,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过程和方法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这里,我展示一个现场片段。我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谈他们的发现——

师:谁来谈谈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1:我喜欢瀑布大哥。“你好,瀑布大哥!……从古唱到今。”“他不拉赞助,不收门票”好像在讽刺人们为了利益而做的一些可笑的事。

师:嗯,他产生了联想。由瀑布想到了人们的一些唯利是图的做法。只有大自然是最慷慨的。

生2:(饱含感情读)“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是一去不复返的逝川”。

师:读得多有感情呀,请再读一遍。

生2:(富有深情地朗读)“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是一去不复返的逝川”。

师:他读出了自我,他好像就是一座饱经沧桑的老桥。

(全班同学大笑)

生2:我们从出生到老去,仿佛就是短暂瞬间。

师:而我们此刻度过的这一刻很快就会成为过去,时间的紧迫感就是这样的。

生3:“忽然下起了雷阵雨……又感动人又有些吓人”。我喜欢这一句是因为它写出了雷阵雨的气势。仿佛是一千个侠客在吼叫一般。

师:天上有侠客吗?

生3:没有,它采用了比喻的手法。“一千个诗人”也是比喻的手法。

师:同学们的发现真多。

生4:我也喜欢第5段,里面称呼有“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等等,把山泉比做姐姐,把溪流比做妹妹,把白云比做大嫂,把瀑布比做大哥,给人以非常自然,非常亲切的感觉。

在学生发言谈自己的体会的时候,我也说了自己的一些发现。但我一直在寻找机会,提出我的疑问。这个疑问,是我在阅读过程中感到应该让学生把握的写作特点,就是对“拟人”修辞手法的理解。当学生5发言说到“把山泉比做姐姐,把溪流比做妹妹,把白云比做大嫂,把瀑布比做大哥,给人以非常自然,非常亲切的感觉”,我顺势说——

师:哦,这位同学提醒了我,全文用的最多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呀?

生:(齐声说)拟人。

师:文章在哪个地方开始采用拟人的呀?

生:第一段。

生:第四段。

生:第二段。

(学生众说纷纭。我笑着不断地摇头。)

师:有的说第一段,有的说第二段,我觉得不是,比这还早。

生:(恍然大悟,大声喊道)题目。

师:对了,是题目。《山中访友》中的“友”,就是指的大自然。想想:作者为什么采用拟人的手法?注意,这个问题是有难度的。

生1:因为那些事物都是抽象的,为了把它们写得形象些。

师:NO!

(生哄堂大笑)

生5:用拟人的手法,把抽象的精神表现出来。

生6: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大自然以生命,好像和大自然很亲密。

师:大自然本身就有生命呀。(生又笑)

师:其实大家说得都有道理,大家各抒己见,道理就会越说越明。

生7:用拟人让读者和作者产生共鸣,有亲切感;用拟人把自然的活力表现出来,好像有生命的张力。

师:哦,生命的张力。她用了“张力”这样一个词。不错。

生8:作者采用拟人,把自然写得更活泼了,更亲切了。

生9:我也认为采用拟人是为了展示各种抽象的精神。如写“老桥”就是为了赞美它无私奉献的精神。

生10:我认为大自然本来就是我们的朋友,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就是把他们写得更生动,更亲切。

师:(大声地)真好,他把我要说的话都说出来了,我真不该点他发言。

(全班同学开心地大笑)

我记得当这个同学说出“我认为大自然本来就是我们的朋友,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就是把他们写得更生动,更亲切”的时候,我开心地笑了!关于文章为什么要用拟人手法的研讨,是根据学生的发言开始的,但我没有简单地直接说出我的看法,而是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去琢磨,最后得出结论。而这个结论,又不仅仅是写作技巧,是更关系到人与自然的感情。于是我水到渠成地小结:“大自然本身就是我们的朋友,写作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真情实感永远是第一位的,写作技巧才是第二位。”

几年过去了,我对这堂即兴的公开课依然有着深深的印象。我认为我这堂课是成功的。成功的标志不是我带着事先设计好的圈套,去让学生钻,让学生表演,而是真正把自己当做学生,和他们一起平等地研讨——当然,这样上在当时是迫不得已的,是逼出来的,但恰恰是这样一“逼”,把我逼成了“学生”,想不平等也不可能。说实话,这堂事先没有备课的公开课,比我好多准备充分的公开课上得都自然,而且更成功。成功的秘密,就在于“平等”二字。

其实,也不是绝对的“平等”。且不说我在课堂的角色无论如何摆脱不了(也不应该摆脱)教师的职责,就说我的“前理解”(就是“理解前的理解”,即主体理解文本前所已有的价值观念、经验、知识、思维方式等等)就远比学生丰富,我的生活阅历,专业素养,阅读视野,对学生阅读心理的把握,等等,都是我现场“发挥”不可缺少的潜在资源(也可以叫隐形的“教参”),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资源储备,我才可能面对突发情况,能够拥有一种从容,并在课堂上有一些机智的闪现。我当然无论如何谈不上什么“博学”,但从这堂课中,我的确再次体会到,真正的所谓“备课”,绝不仅仅是课前的翻教参与写教案,而是日常生活中知识的日渐积累,经验的不断提升,视野的无限拓展,观念的及时更新,自我的勇敢超越——

这使我再次想到一个朴素的真理:“功夫在诗外。”

标签:;  ;  

在山区拜访朋友:与学生平等学习_山中访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